【何氏源流】何姓探源访庐江何氏始祖
- 中华何氏网 2013年6月30日 网络
何,《说文解字》里是屋檐的意思,与姓氏毫无干系。然而,秦的统一、韩的灭亡,恰恰为“何”姓的诞生提供了历史机缘。韩国灭亡后,韩氏后人散落于江淮各地,“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假如把现今韩何二姓的人员合起来计算,可以名列全国前五位了。
从合肥机场大厅出来,外面正飘洒着黄梅细雨,一丝凉意涌上心头。在这样的天气里寻找何姓先祖,很有意境,这番景象早已在脑海里演练了多遍。当真正踏上寻根问祖之路时,心中却激动不已。
天下何氏归庐江。在东汉、西汉及魏晋时期,庐江、东海、陈郡是何氏的三大郡望,而庐江何氏无论在政治还是在文化、人口方面都位居三郡之首,从而形成了天下何氏归庐江的格局。不过,庐江郡治所在地历代都有所不同,西汉设在今庐江县的西方,东汉在今潜山县,三国魏时在今六安县之北,晋代在今霍丘县以西,南朝宋在今霍山县东北,南齐在今庐江县,隋朝在今合肥县。郡治所在地几经变换,那么当初培育何姓成长的那个“庐江”,确切的地点究竟在哪里?
1994年世界华人掀起“寻根谒祖”热潮,菲律宾何氏宗亲会秘书长何罗文先生最先找到何氏发源地。他到国家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等权威机构一路查典问籍,并经过多方考证,最终确认何氏的“根”就在庐江县白湖镇何坟冈,并且得到国内外各何氏宗亲会的认同。
据传秦朝统一、韩国灭亡后,韩国后裔韩王咸偕妻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送济。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探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秦探登舟问姓,王咸不知为探,适天寒地冷,固戏指水以应:“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探不能悟,复问曰:“若是怎为‘河’姓耶?”复曰:“姓氏必人,岂从水耶?”探乃弃何而去。王咸后闻为秦探,大骇而窃叹曰:“吾家获免刀锯者,‘何’字也,岂非天启后耶?”遂以何为姓。“韩何同血统”、“韩何不通婚”正是这个缘故。此说显然是何氏姓源“韩何谐音”说的附会传言,但何姓后代子孙对此深信不疑,他们以自豪崇敬的心情,世世代代传颂着他们姓族的源头和足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家族史。
韩王咸为何姓始祖,其说言之凿凿,据《浈阳水木记》:“王咸公姜妣皆寿百龄,卒后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也称何坟冈,至宋犹存。”宋代崇宁年间一代鸿儒太常博士李光途经何坟冈,曾题诗纪念: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蛆那怪误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
驱车沿着206国道南行至庐江,才花了四十多分钟。庐江县地处皖中,距合肥市南70公里,北临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皖中民居与皖南的白墙黛瓦截然不同,全是二三层楼高的用青砖砌垒的小洋房,散发着浓浓的现代气息。坐落于庐江县白湖镇何坟冈的何氏太始祖陵园距县城十多公里,驱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走近陵园,四周高墙环绕,环境清静幽美,园内建有墓冢牌坊、追思堂、庐江堂等,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气势雄伟的墓冢远远地伫立在陵园中央,长青树伴随左右,四周栅栏拱卫,栅栏外满是鲜花和青草。主墓在最高处,被花岗石圈成像一座小山丘,墓前耸立着一方重达13吨的巨碑,这是从福建远道运来的,听说当时正值阴雨,大吊车都无法将石碑竖起,何氏宗亲会员硬是肩扛棍撬才将它竖起。想来那竖起的不仅仅是始祖的墓碑,而是天下何氏心中的丰碑,因为那上面记载的是中华民族一个大姓氏曲折动人的故事,有影响他们共同命运的历史。
何坟冈虽是何姓发源地,然而在何坟冈方圆三里以内居然没有一户何姓人家。据当地的老人介绍,何坟冈的最后一户何姓人家是在明末清初迁徙走的,是当地的望族,何氏太始祖陵园前一千多亩的水田都是他家的,福兮祸所倚,有一天,山贼把一具死尸放在何家大门口,并放言如不给钱下场即此,何家怕招来杀身之祸,当天晚上就悄悄地从后门逃走了。从此何坟冈再也不见何姓人家的踪影了。不过何姓在庐江县仍是一个大姓,何姓人口约有三万多。
韩何同血统,假如把现今韩何二姓的人员合起来计算,可以名列全国前五位了。何姓虽是从韩姓分支出来的,但到了后来,何姓在声势上却显然有后来居上的驾势,在前清时期,何氏是全国五大姓氏之一,即为人人共知的陈李张黄何;就在开发较迟的台湾岛,目前何氏是全台湾的第26个大姓,韩姓则排名第91。在现代中国19大姓氏中何姓已列为第17大姓。
易姓先祖繁衍至今约有百世,人口众多,历代名臣辈出,如何叔玉毅然拒绝参加吴王刘濞等七国之乱的谋反之举;何比干执法无私,县无冤囚,民众尊为“何公”;曾为建安太守的何胤,和曾任永安太守的其兄何求、曾为太子浩洗马的其弟何点,有感当时南朝政治黑暗,先后辞官归隐,漠视功名富贵,称为“何氏三高”,至今全国何氏宗族许多家庭大门仍贴“三高门第,四友人家”的春联;梁代尚书何裔,厉行廉洁,梁简文帝曾为墓志以表之,在贪污成风的社会出淤泥而不染,利发革奸,政声远播。在治学人才方面,有后汉经学大师何邵公,三国道学大师何平叔,魏晋玄学大师何晏,明代儒学大师何粹夫,清代考据家何屺瞻。
第二天返回县城,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本想和县志办的同志寒暄几句就打道回府,但霍主任热诚地邀请我在庐江县留宿一晚,游览一下周围的历史古迹,看看庐江县近几年发生的变化。盛情难却,再加上回来拜祖的机会也不多,于是决定留下来逛逛。
庐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滋育了大批英才,三国名将周瑜、清代海军提督丁汝昌,独领风骚,名垂青史。庐江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境内有冶父晴岚、凤台秋月、白石冬雪、金牛晚眺、黄陂苇帐等天然风光,又有诸多的人文景观等历史古迹。周瑜陵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众多风景名胜里,最值得一游的是周瑜陵园,这也许与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有关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诗中的周郎是何等的英姿飒爽、意气风发!千古人物,永垂青史;天地沧桑,胜迹犹存。周瑜墓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墓地面积约5亩,兆域高约8尺,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墓门向东,气势恢宏,墓周绕以石刻栏杆,旁建木质六角“谈笑亭”。历经千年,冢塌亭倒,屡经修建,现陵园总面积扩大到8648平方米。清朝诗人张熊路过周瑜墓曾诗云:“踏破寒威过野村,周郎遗迹至今存。森森古木参云表,寂寂残碑守墓门。冷雨欲添吴主泪,凄风遥断小乔魂。可堪凭眺东郊晚,犹忆醇醪带醉吞。”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6月29日湖南何氏总会筹委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何氏网新闻】原籍新宾的何氏何姓族人请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