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源流】考证何氏历史中的几个相关问题
- 中华何氏网 2013年7月30日 柯万英
一、关于“潜县”、“潜山”与“霍山”
外省许多何氏研究者对“庐江堂”何氏发源地颇有争议,造成争议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手头资料不充分,更没有经过实地的考察,所以对一些事实比较盲目。笔者现将所掌握的资料照录如此,与各位研究者共享。
历史上曾经使用“潜邑、潜山县”之名的有霍山县(前622年、前106年)、庐江县(502年)、潜山县(1323年)。
按“县以山名,山以潜名,”论,潜山是一个地域很广的地区,含以上三县及今天六安市大部,安庆市和巢湖市的一部分。
“潜”字,古书《尔雅·释言》解为:“深”。《潜山县志》解释“潜山”:“幽哑邃谷,穷之益深,潜之取义也。”涉及“潜邑、潜山、霍山”的史籍较多,按时间排序有:
1《霍山县志》:春秋楚穆王四年(前622年),楚灭六、蓼等国,设灊邑,邑城在下埠口。
《皖志综述》:大别山麓霍山县汉为灊县地,属庐江郡。……霍山在县南五里。……县城东北二十里下符桥有故城遗址,县志疑为汉灊县故城。灊,通潜。
2《霍山县志》:黄帝封五岳以湖南衡山偏远,故以霍山为南岳之副。舜南巡到南岳,即指此山。
3《霍山县志》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灊县,属庐江郡。
4《霍山县志》:本年(武帝元封五年)武帝南巡登南岳山祭灊,敕封“小南岳”。
5《潜山县志》:元封五年(前106年)冬,武帝巡视南郡,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6《潜山县志》:神爵元年(前61年)“诏祠南岳潜山于潜。”(《汉书·宣帝纪》)
7 班固(公元32——92年)著《汉书。地理志》“潜县有淠山,淠水所出,北至寿春,入芍陂。”
8《潜山县志》:初平四年(193年): 庐江郡太守陆康移郡治于皖城。
9《魏书·地形志》载:潜有野父山(即今之冶父山)。山之西南约20里地有河(即县河)。河者,川也,故邑人称之为潜川(庐江县别名潜川)。宋《太平环宇记》载:“古潜城在庐江县南二里”。
10 《潜山县志》: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移天柱山南岳尊号于湖南衡山。
11《庐江县志》:梁天监初(502年),置湘州,改舒县名潜(含舒城县),为庐江郡治。湘州治亦在此。
12 “百度。百科”:庐江郡:汉置,郡治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二十里。汉末徙治,在今安徽潜山县。三国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晋置,治今安徽霍邱县西五十五里。南朝宋置,后魏因之,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隋置,唐初废,天宝元年复名庐江郡。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废。今安徽合肥市治。
13 明嘉靖<安庆府志>:潜山,西北,二十里,曰潜岳,一曰天柱山,一曰潜山,一曰皖山。汉武帝以霍岳远在衡山,乃移近于潜山登封之,故今为霍山亦以为霍岳云。然潜山耸其北,皖山揖其南,两山削壁,如拱如辅……
由以上资料可知,历史上“潜县”是一个变动的县名(霍山县——前622年称“灊邑”、前106年设“灊县”;庐江县——502年称“潜县”;元朝于1323年置“潜山县”)。古时称某某县,通常只用第一个字,后面加“邑”,因此同第一字者往往混淆。
“霍山”、“潜山”,古时是一个很广的区域:它西起英山县,东至庐江县,中间还有今天的霍山县、潜山县、岳西县、舒城县,相延数百里,共六个县。庐江县境内有此山的余脉。“潜山”曾用名有:衡山、霍岳、霍山、潜山、潜岳、皖山、皖公山、万岁山、南岳、小南岳、天柱山,共十一个名称。
但是,汉武帝刘彻所封之山,应该是此山脉中一个突出而秀美的主峰。可参看如下解释:
[皖 山] 山名。春秋时属皖国封地,山曰皖山,水曰皖水,城曰皖城。今安徽省简称“皖”盖源于此。
[万岁山] 俗称万山。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祭祀“号曰南岳”。臣民高呼万岁,因而得名。
[潜 山] 山名。潜山之“潜”,原为“灊”。《汉书?武帝纪》:“登灊之天柱山”,《地理志》:“灊县灊水”。“灊”尖近义,靠水的“尖”山。
[霍 山] 山名。大别山入皖部分。《诗经?尔雅》:“大山宫小山曰霍。”霍本“?”之变,其义为高,天柱山风景区有304平方千米。千米以上的高峰达29座,天柱峰在群峰之间,孤立云霄,群峰拱卫。
[衡 山] 山名。《广舆记》:“庐州府霍山,一名衡山,一名天柱。”古时,横、衡通义,霍山属一横断山脉,项羽称西楚霸王,吴芮为衡山王。
今人陈宜训编绘《安庆地区历史沿革图表》引用《明一统志》:至治间,析置潜山县,以山为名。“《明史。地理志》:”“县西北有潜山,亦曰天柱山,亦曰皖公山。”
古汉语解“霍山”:大山围小山之称。
1936年划潜山县、霍山县、舒城县、太湖县四县中间大山区置岳西县,古潜山的纽结和分水岭均在岳西县境,境内有大别山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高峰(第一高峰白马尖在霍山县)。岳西县的河流,南入长江流域的、潜水、皖水、长河;东入杭阜河、大沙河,北入淮河流域的淠河。
明朝以后,潜山县人开始将潜山的范畴缩小为特指“天柱山”;而霍山县人则称是“白马尖”;庐江县在潜山的余脉,境内无高山,则不抢山名。
清代有人批评旧的《潜山县志》:“旧志‘潜山与皖公、天柱三峰鼎峙,层峦迭嶂,为长淮扞蔽’。说者皆以潜、皖、天柱为三山。其实非也。盖以形言之,则曰潜山,谓远近山势皆潜伏也。以地言之,则曰皖山,谓皖伯所封之国也。或谓之皖公山,亦曰皖伯台。以峰言之,则曰天柱。其峰突出众山之上,峭拔如柱也。名虽有三,实一山耳。”
二、关于何桢、何敬容之墓考
在第三届何氏源流研讨会上,有人对何桢的墓葬提出疑问。笔者特撰此文一答疑。
庐江郡何氏有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何桢、何敬荣,因为史书、家谱各载其墓茔,不同的墓址,引起了研究者的争议。笔者有如下考证:
何桢墓 《何氏宗谱》记载:迁潜始祖桢公,字元干,东汉末年山东任城人,有文学才干,任幽州刺史、弘农太守、光禄大夫,晚年隐居天柱山之山谷中。何祯与夫人吕氏合葬于天柱山下山谷寺何家坦何氏老宅后。
又有史书记载“何桢卒后陪葬晋武帝司马炎于河南偃师。”
有网络资料佐证史书,称:1992年秋,偃师市首阳山镇发掘出西晋何桢残墓,内有碑刻:“晋故光禄大夫娄侯庐江何公墓之神道”。
何敬荣墓 《安庆府志》记载:何敬荣(?—549) ,字国礼,南朝时潜县(今岳西县)人,出身世家,20岁选为齐武帝女长城公主驸马,拜驸马都尉。梁天监中,为建安内史。累迁吏部尚书,加宣惠将军。
《何氏宗谱》记载:奉旨于故乡潜山县菖蒲河水车畈,建何氏家庙“报恩观”,皇上敕赐牌坊。公(同长城公主)卒葬(岳西县菖蒲镇水车畈)报恩观后棋盘形,1971年迁葬于岳西县五河镇小河南何家冲虎形。
江西省新昌溪西何氏谱载:始祖敬容公,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任吴郡太守,政绩斐然,百姓称之为“何吴郡”。年老解职后遨游会籍,泛剡溪至新昌,定居县城太平坊,葬于会籍山,四世孙徒居溪西。现有裔孙8900余人。
福建省龙泉《清源何氏宗谱》载:南北朝时吏部尚书、附马都尉、宰相何敬容为入闽何氏始祖,时定居褔建建州毕岭中村。入梁后,历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扬州尚书。任宰相时,改变了宋以来崇尚玄学、清谈文义、不问政务的颓废风气。因妾弟费慧明夜盗官米,被劾免职,后来复官;叛将侯景攻建康,何敬荣被围台城,次年卒。
台城故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鸡鸣寺北边。
侯景(503~552),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曾任北魏、东魏将领;后率部投降梁朝,又起兵叛梁。公元551年,自立为皇帝;为陈霸先打败,尸体被人抢食。
阅读史籍可知:古时有一人多墓现象,具体分为三种原因:
1、 名人、富人、达官显宦等,为了防止盗墓而筑有多处疑冢(如成吉思汗陵有数十处,明朝潜山人安远侯柳升有疑冢多处(他是潜山人出继给怀宁县本家大伯的),三国曹操也有多处墓地。
2、 贤人、清官、忠臣、英烈等,因朝廷褒扬、民众崇拜而多处筑墓祭祀(如何桢、岳飞、李白、包拯)。
3、 为怀念未能收回尸骨的先人、烈士,其后裔在多处构筑衣冠冢进行祭祀(如何桢、何敬容、岳西县的革命先烈刘中一、王焰才、金汤、王俊等)
“神道碑楼”是用于记载陵墓主人的姓名、封号或谥号的。何桢是晋武帝司马炎的重臣,因此享有陪葬的殊荣。虽然是陪葬,但也有自己的神道碑楼。
三、关于《山谷纪略》的修改
(原文摘自《第三届中华何氏源流研讨会论文汇编》)
山谷纪略
桢公游潜天柱之山谷,见其山清水秀,土沃风淳,因思先祖。
武公爱潜,山水之胜,遂卜居于此,不忘祖居故郡也,嗣是子孙日隆隆起,茔墓多在宅后焉,六朝积习世家大族,喜于宅近别筑梵宇,梁天鉴四年乙酉岁,金陵衡阳寺,高僧宾志,卓锡于此,我祖遂舍宅为寺,隋大业二年丙寅三祖璨,立化本山大松树下,唐乾元元年,李常为舒州别驾,奉旨建寺,于是乎,地以寺名、曰乾元、曰觉寂、曰山谷、曰三祖而吾何氏坟宅胥佛氏场矣,厥后官斯土者,仰溯何氏遗芳在于殿后,仍建三高书院,历宋及明郡守胡公缵宗复建三高亭邑侯陵公元锡,改寺门为三高门,省志罔弗纪载。我朝乾隆九年,邑侯魏公其瑸重建三高亭亲撰碑文,载在邑志嘉庆十七年邑任公铨复譔亭记,道光八年翰林院编修广西南陵府正堂裔孙珣又譔碑记,是可想,吾何氏当年山谷钟灵,代产英俊子孙发祥有自来矣。
乾隆己巳年菊月 谷旦 裔孙芝识
山谷纪略(修改后)
桢公游潜天柱之山谷,见其山清水秀,土沃风淳,因思先祖武公,爱潜山水之胜,遂卜居于此,不忘祖居故郡也。嗣是子孙日隆隆起,茔墓多在宅后焉。六朝积习,世家大族喜于宅近别筑梵宇。梁天鉴四年乙酉岁,金陵衡阳寺高僧宝志卓锡于此,我祖遂舍宅为寺。隋大业二年丙寅,三祖璨立化本山大松树下。唐乾元元年,李常为舒州别驾,奉旨建寺,于是乎地以寺名:曰乾元、曰觉寂、曰山谷、曰三祖,而吾何氏坟宅胥佛氏场矣。厥后官斯土者,仰溯何氏遗芳在于殿后,乃建三高书院。历宋及明,郡守胡公缵宗,复建三高亭;邑侯陆公元锡,改寺门为三高门,省志罔弗纪载。我朝乾隆九年,邑侯魏公其瑸,重建三高亭,亲譔碑文,载在邑志;嘉庆十七年,邑侯任公铨复譔亭记;道光八年,翰林院编修广西南陵府正堂裔孙珣又譔碑记。是可想,吾何氏当年山谷钟灵,代产英俊,子孙发祥,有自来矣。
乾隆己巳年菊月 谷旦 裔孙芝识
四、关于何氏赠宅及宝志禅师
《何氏宗谱》照录乾隆年间何芝所撰《山谷纪略》文,称:“梁天鉴四年乙酉岁,金陵衡阳寺高僧宝志卓锡于此,我祖遂舍宅为寺。”据此,今日天柱山之三祖寺乃为何氏祖业。
再查《潜山县志》《安庆府志》,也有同类记载,而且明清两朝有多名官员在此建书院、亭台,且以何氏三高为名。故事应该可信。
原来何氏先祖坟茔、宅院都在佛寺周围。到了西晋何琦时,何家的房屋被邻家火灾殃及而毁,其后部分族众远迁。而今在三祖寺就不再有何氏的住宅家业了。
《梁书。何胤传》:至南齐萧(梁)时,何桢之裔孙何胤曾捨旧居给寺中方丈……(摘自第21期《浙江何氏》“何桢传”)
这些历史被何氏后人代代相传,到后来就有点神化了。何氏族人传说:天柱山原为何姓家产,何姓墓庐遍布山间。后来一老和尚向何家化缘要一块地,问要多大,老僧说只要袈裟那么大,何姓就答应了。老僧将袈裟一撒,整个天柱山都罩于其中。这个故事其实只是在事实基础上略为神化。
【关于宝志禅师】现录《天柱山大辞典》 宝志:(436—514年)《高僧传》称:“俗姓朱,金城(甘肃兰州)人。”《安徽佛门龙像传》载:朱氏妇闻儿啼鹰巢中,梯树得之,举以为子,7岁依钟山大沙门僧俭出家,修身禅业,面方而莹澈如镜,手足皆鸟爪,止江东林寺。至宋泰始初(466年),忽辟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执一锡杖,传为神僧。505—507年来到景色奇绝的天柱山麓,先住洞习数年,得隐居于此的何氏兄弟献其故宅,才多方募化改宅建寺,梁武帝(536年)赐名“山谷寺”。982年,宋太宗赐号“道林真觉禅师”,谥“志公”。据《花朝生笔记》称,济公即为宝志和尚为原型塑造而成。
今天,天柱山管理处完全承认何氏赠宅这一历史事实,并感谢何氏先人的恩德,凡何氏家人到天柱山旅游,持身份证即可免除180元门票。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廖氏家谱源流】廖声干:德明公派世系考注(节略)
>>【何氏源流】何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