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网新闻】何小竹:功利性质难享读书乐趣
- 中华何氏网 2015年4月27日 成都日报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明日是世界读书日,明日23∶30至24∶00,本报将携手轩客会格调书店镋钯街店共同举办“遇见轩客·子夜书香”分享会首讲。轩客会格调明日起将成为蓉城首家24小时营业书店,“遇见轩客·子夜书香”首讲嘉宾、本土知名作家何小竹,将在书香四溢的夜晚与读者探讨睡前阅读话题。这几天,很多读者打来电话,除了想要报名参加当晚的活动,还希望提前了解更多何小竹的阅读故事和心得。昨日,记者走访了何小竹,听他讲述他和书的故事。
凭着兴趣读书
相信开卷有益
走进何小竹的书房,记者看见书房的书架占据了整整两个墙面,陈列的书籍不仅数量多,且种类繁杂,体现出主人广泛的阅读兴趣。何小竹告诉记者,他的藏书看起来类别很多,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科普,但主要还是文学类书籍。他15岁便开始藏书和阅读,但30岁以前读的大多数是西方文学,30岁后才开始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浓厚兴趣。
30岁以前,何小竹都是带着学习写作的目的阅读,从读狄更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福楼拜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开始,对西方经典小说有了基本了解和认识,之后又接触到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诗人和作家的作品,如艾略特、庞德、史蒂文斯、卡夫卡、乔伊斯、贝克特、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罗布·格里耶等,文学视野更加开阔,在写作上也豁然开朗,知道了自己应该写什么以及怎么写。“30岁以后,我的阅读就很随便,没那么辛苦了,见什么读什么,主要是睡前读,因为白天时间都被写作或别的工作占据了。”他说。
在何小竹眼中,阅读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人喜欢博览群书,有些人却只读某一类书,甚至只读几本书,但读得很深很透。”何小竹告诉记者,“我喜欢躺着读书,但也有人必须端坐在桌前阅读,读什么和怎么读是各人兴趣和习惯问题,不能强求一致。没有一个书单是适合所有人的,也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最正确的。古人说,开卷有益。只要有兴趣读书,无论读什么和怎么读,都是有意思的。”
读“无用的”书
得到的却更多
在何小竹的阅读领悟中,带有功利性质的阅读方式,难以体味读书本身的乐趣和意义,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在我看来,阅读应该是无功利心的,读一些看似无用的书,在一种放松状态下更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这种乐趣就是,你的思想被激发,情感得到宣泄,就像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畅快无比。”
何小竹告诉记者,一个从不读小说和诗歌的人,是缺少情怀的,至少是缺少情趣的。过去的人比现在的人有情怀、有情趣,因为有民歌和民间故事的熏陶和滋养。不识字,读不了书的人,能在田间地头唱山歌,围着火炉讲故事,这些看似无用的娱乐,却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许多人为生计奔波,为生存焦虑,思维和情感都变得很实际,觉得阅读是一件无用的事情。但我认为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通过阅读来化解积压在心头的负面的东西,而小说、诗歌,以及哲学和历史,都是不错的阅读选择。”
不必强求甚解
保持兴趣很重要
“好读书,不求甚解。”也是何小竹的阅读经验之一。为何现在有些人对读书丧失兴趣,何小竹认为,除了认为读书无用以外,更多的还在于有一种害怕“读不懂”的阅读障碍。这是受了“读书一定要读懂,必须求甚解”观念的误导,这会让读书变得很辛苦,也很枯燥。“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读《复活》,很多地方读不懂,能读个故事就够了,当到了30岁或40岁再读《复活》,自然就懂了。同样,你刚开始读哲学类书,很多词语、概念都不懂,怎么办?跳过去,往下读,懂多少算多少,到读第二本时,就会懂得多一点了,接着第三本、第四本,这样下来,你会发现,懂得会越来越多。但如果必须要求一开始就每个词每句话都要搞懂,阅读就会很痛苦,这样就丧失了继续读下去的兴趣。”何小竹最后告诉记者,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习惯。比如每天睡前读几页书,进入到书中境界,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内心变得平静,人的状态自然就会不一样。
本报记者 王嘉 实习记者 王梓均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湖北随州医生何先勤夫妇圆了“援疆梦”
>>【何氏网新闻】江西何氏总会银泉总会长六十华诞庆典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