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网新闻】沙湾何氏:重教奖学泽后世 型仁讲让正家风
- 中华何氏网 2015年8月29日 南方日报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实习生 钱虹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核心提示
当代何姓的人口已达到1300多万,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何姓人口的增加率呈上升态势,四川、广东、湖南三省何姓人口最集中,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40%。
据《庐江沙湾何氏宗谱》载,何氏是秦末汉初韩姓所改,安徽庐江是何氏发祥地。战国末年韩公子 为得姓一世祖。 避地庐江,后裔有转迁粤之南雄者。据现有资料分析,何氏族人最早入粤的是四十一世祖何昶,自何昶入籍南雄后,其后裔在南雄珠玑巷定居历十四代,后南迁珠江三角洲如番禺、中山、新会、顺德、南海、增城、高要、东莞等地。
何氏第五十五世琛由南雄迁广州,定居桂林坊,琛子人鉴于南宋绍定年间定居沙湾。何氏家族迁居沙湾后,作为当年广东省内财雄势大、赫赫有名的大家族,为了守住家业,很注意在族内培养人才,并形成了注重音乐的传统,民国时期更是诞生了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何氏三杰”;脍炙人口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也出自沙湾。除珠三角地区外,何氏在潮州、梅县、五华、兴宁等地区亦有分布。
诗书世泽
崇文重教,屡中科甲耀门楣
留耕堂为番禺沙湾大族何姓的宗祠,也是广东汉族民间乡村祠堂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堂名得自该祠堂的对联:“阴德远从祖宗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留耕堂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几经毁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
即使在今天沙湾古镇新盖的不少现代洋楼面前,留耕堂仍显气势不凡。进入正门,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便耸立在人们的面前,门额“诗书世泽”的石刻格外耀眼。沙湾何氏是书香门第,历代不少人考取科举功名,从一世到五世,何氏登科为官的历史几乎没有中断过。明代著名理学家、书法家陈白沙有感于何氏深厚的文化积淀,题写了“诗书世泽”四个大字,成为何氏家族文化与辉煌的最好诠释。
过牌坊,到丹墀(大天井),回首可见牌坊额上的“三凤流芳”四个苍劲大字,这是为了表彰沙湾何氏祖先在北宋后期考取进士的三兄弟而刻的,“何家三凤”仅仅是屡中科甲的沙湾何氏族人的代表。在留耕堂前的水风塘边,竖立着8块安装旗杆的石座,是古时考取功名后专门用以竖旗褒扬的。据不完全统计,从南宋始,沙湾何氏族人在历次科举考试中,除考取秀才外,高中进士的有8人(其中武进士1人),省元1人,举人35人(其中武举人5人),副榜13人。
在这些人当中,有南宋淳佑庚戌科四甲进士何起龙,官至大宗伯(礼部尚书);有清乾隆乙丑科第十五名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何会祥,为内阁中书。实际上,南宋绍定年间,最初定居沙湾的何氏族人仅有十多人,明初繁衍为四五百人,清末也不过是4000多人。一地之族涌现那么多进士、举人、副榜,实属罕见。
中国古代读书人有“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状元礼”四大礼。记者走访当日,沙湾古镇开笔礼再现留耕堂,50名准一年级生接受了一次尊师崇礼的启蒙式教育。在留耕堂的不远处,有座文峰塔,该塔六角三层,其建塔也意在昌盛沙湾文风,勉励读书人努力学习。文峰塔旁边的古镇书斋正是明初进士何子海的原居地,还原古时“卜卜斋”,重现清末民初的私塾场景与先生的居所,展现了沙湾何氏重视教育的传统。
型仁讲让
分荫奖学,富甲禺南重教育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据记载,在南宋度宗初年,何氏于广州市迁来沙湾定居后仅仅6年,留耕堂以下各小宗祠及私人置田已经多达35000余亩(连各会之田)。何氏田地幅员广阔,经营管理颇具规模,是以富甲禺南,子孙繁衍。
这个庞大的家族集团仅仅靠租税年入巨款,族内分配得公正细致,管理自成一体。至今,留耕堂大门上两边的对联依然写着:“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大宗同小宗异钦于世世。”留耕堂的修建前后历经几十代人、几百年,体现出了全族人的同舟共济。
在沙湾古镇还有一座200年历史的古建筑,它是目前番禺及周边地区仅存、且保留着本来面目的一间乡公所旧址——“仁让公局”。据《番禺县志》记载,“仁让公局在沙湾乡,嘉庆十四年由何、黎、王、李等姓同建,前署知县张锡蕃题匾曰:型仁讲让。”从此,“型仁讲让”的横匾一直高悬于局内正堂之上,公局也因此被冠以“仁让”之名。
何氏族人中格外注重对老者的赡养。族中规定:“年上60岁者,可分得‘荫’钱2份,70岁者得3份,80岁者得4份,由之而累加愈老愈多。”且每10年举办1次十分隆重之“饮锦”大宴。是年族丁满60岁以上者,均可带全家人入席并受特赏,席中最老者谓之“寿头”,奖赏更多。宴席百围以上,厨师亦要两套人马,盛况异常。
正所谓“此生有所养,长有所教,老有所赡,死有所恤,实乃善之善者也。”为了抚恤族中老幼,何氏家族还成立了“建设救济委员会”,在战争期间将树本堂改办医院、贫儿教养院,扶助族人。
何氏一族家大业大,故为鼓励族内子弟读书,特意在族内建立了一整套奖学制度。何氏男丁凡到入学之年,可免费在族办学校读书。对于取得功名者,给予经济优厚的待遇:如中秀才者,每年从族内所分配到的款项是一般男丁的双倍,举人是秀才的双倍,进士是举人的双倍,因此族中少有失学之人。
抗战胜利后(1946年),沙湾中学一度经费无着,即改由留耕堂划出四十顷田租之值为学校经费,而沙湾之所以有“文化之乡”之美称,皆因此种奖励之方,实有力焉。
好礼悦乐
以曲抒怀,代有音律才人出
由于何氏家族每个男丁每年可分到款项150余元,在抗日战争前,每担谷仅6元,150余元可买到20多担谷了。所以,何氏家族成员光靠族内分配,生活已显宽裕。一方面,何氏族内的长辈只希望其子弟博取功名学位,怕仕途凶险,不愿他们出外做官,由此形成了一个“有闲阶层”。另一方面,族内长辈也为后人寻找一种健康的娱乐来消遣,如请琴师来教授演奏音乐、唱戏,何氏后人当中很多人便培养起对音乐和戏剧的浓厚兴趣。
沙湾镇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据悉,当年操持这门手艺的艺人,都必须经过沙湾镇专家认可的这道关,才算正式具备演艺的资格。据《沙湾何氏族谱》记载,甲房七世祖何文可于元代不仕而称逸士,他“少好礼,且悦乐,善弹琵琶”。他的元配夫人区氏,出自名门宦族,“亦通音律”,两人更是“夫唱妇随”。这是沙湾人擅音乐的最早文字记载。何文可长子何子霆、次子何子和亦擅律吕丝竹之学,他们父子两代成为了擅弹能唱、琴瑟相和的“音乐之家”。
此后沙湾何氏擅音乐者,代有传人。晚清以“琵琶大王”何博众为代表,他旧谱新曲共冶一炉,时加创作,还精擅琵琶,独创出“十指琵琶”弹奏技法。民国时期,以沙湾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为代表的众多粤乐创作名家,在继承前人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吸收粤剧、戏曲和西洋音乐的养分,锐意改革和创新,被后人尊称为广东音乐“何氏三杰”。
“何氏三杰”的作品经行家确认、学者见过的乐谱大约有50多首,创作手法从朴素的现实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以曲抒情,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典雅派”。可以说,从何博众时期的承上启下、整理提高,至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富有个人特色的创作,何氏家族音乐的发展也是整个广东音乐发展的缩影。
沙湾古镇的三稔厅是广东音乐发源地,如今已经改建为纪念馆,于清嘉庆修建,脍炙人口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均出于此。时至今日,这里依旧是沙湾粤曲爱好者的阵地,业余时间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柳堂乐社、翠园乐社、群艺乐社、锦弦曲艺社等民间社团相继成立,“私伙局”遍地。如今,镇内多所学校成立了少年民乐队,年轻一代的广东音乐“新苗”也在茁壮成长。
岭南何氏
三次南迁,人文历史辟新篇
除了沙湾何氏,广东何氏也广泛分布于珠三角各地。据现有资料分析,何氏族人最早入粤的是四十一世祖何昶。据《直隶南雄州志》记载:何昶名高祖,沙水村人,后周时,为广东参军,从征南海。在与贼寇奋战中战死。自何昶入籍南雄后,其后裔在南雄珠玑巷定居,繁衍生息,历十四代之多,是当时南雄一大望族。
珠玑巷何氏前后三次南迁珠江三角洲等地,第一次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为逃避天灾地劫,参与罗贵带领的有组织的集体南迁。第二次是在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因宫廷胡妃事件南迁。第三次是在宋末元初为避兵家之争南移。珠玑巷何氏南迁的主要聚集地是番禺、中山、新会、顺德、南海、增城、高要、东莞等地。据番禺沙湾、中山小榄等地的何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开村始祖均来自珠玑巷。
历史上的小榄凤山脚下,野菊遍地,香气四溢。如此钟秀之地,被何氏家族于800多年前发现,从此掀开小榄镇人文历史的篇章。据《小榄何环堂族谱》记载,宋咸淳年间,原居于南雄珠玑巷的何氏兄弟几人,因著名的移民诱因“胡妃事件”而加入南迁队伍,于1247年来到香山县的小榄凤山下,此为小榄开村之始。
何吾驺为小榄何氏第十三代裔孙,他于万历年间考取进士二甲四名,到崇祯年间,官至内阁大学士,成为明代首辅。何姓为小榄大姓,宗祠也比较多,较有名的是位于新市路附近的“大夫六世祖祠”和“积厚祠”。前者是现存最早的何氏宗祠,后者则是目前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何氏宗祠。
江门新会尚书坊何族,历代出名、贤良者众多,尤以明代六部尚书何熊祥出名。他恪尽职守,所居住的街巷因他当了尚书而改称尚书坊,即今天的会城知政中路尚志街。在新会至今流传有俗谚:尚书坊灯笼——何府(谐音“何苦”)。据当地人回忆,何尚书家族当时仅在尚书坊就有大大小小7间祠堂,祠堂数量之多、之密,在当地绝无仅有,其中最大的叫做“文懿家庙”,旧址在现在的实验小学内。何尚书的后人子孙众多,为官者连续不断。
此外,何氏后人在文化、科学、军事等领域也人才辈出,如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何子渊,近代早期改良派政论家何启,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化学家何炳林等。
专家访谈
沙湾最美建筑一直就是学校
受访专家:何滋浦(番禺沙湾镇北村人,沙湾广东音乐研习社创建人,“非遗”沙湾何氏广东音乐项目广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著有《粤乐寻源·辨踪》等。)
南方日报:何氏三杰的音乐对现在发展广东音乐有什么借鉴意义?
何滋浦:广东音乐从沙湾走出来,成为广东文化的重要部分,再通过唱片、演出,在全国流行起来。“广东音乐”这个名词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中华文化里面音乐的部分,而且还是音乐加文学。
由于玩音乐是文人的一种风雅的习惯,读书人这个群体“玩音乐”和玩诗词是一样的,都需要极深的文学底蕴和生活情趣,这一点跟何氏家训重视科举教育、情操培养分不开。比如,“何氏三杰”的古文学水平大概是现在的文学博士生水平加上音乐表演8级,但现在学音乐的学生所受的教育却是音乐和文学分开的。从1998年起,我开始担任沙湾育才小学等多所学校少年民乐队的指导老师,希望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广东音乐能够延续和保留,十几年下来,已经培养了不少广东音乐苗子。
南方日报:沙湾何氏从南宋迁徙、定居繁衍至今,涌现出许多人才,是何原因?
何滋浦:“十年窗下苦,一朝折桂枝”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但在漫长的读书岁月里,无任何钱财收入,往往使读书人读不成书,半途而废,最终穷困潦倒。沙湾何氏族人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并且屡中科甲,其原因除族人谨遵族训、刻苦读书外,更要感谢何子海、何会祥这些科举中的前人的举措,他们为使族中人安心读书,把自己的积蓄、田产全部捐给宗祠留耕堂,每年的田租等收入用作族中读书人生活费用开支,以后凡中科举做官的何氏族人纷纷效仿。
务实、踏实做事是何氏家族的家风。可以说,何氏代代为人多低调、不张扬。解放前,何氏在沙湾产业有几千顷,由于遵从祖训,后人里没有一人敢霸占祖先的一寸土、一分钱,更不敢随意挥霍。
南方日报:当下沙湾古镇文化发展和何氏家族文化又该如何联系起来?
何滋浦:沙湾的历史不长,南宋才开创,真正富裕起来是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从海边的一个小村落发展到人口众多的大乡村,到现在的“文化名镇”,期间有历代何氏族人的努力。如今,我们一方面以家族文化支撑起沙湾文化,调查古村落、挖掘祖先的优秀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要继承好沙湾的传统文化,包括民间艺术、广东音乐,加大对教育的重视。何氏祖先一直都有“重学”的传统,人们来到沙湾,看到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这传统到现在一直如是。
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古文化的理解不深,我们正努力把地方文化在学校里推广,通过“开笔礼”等尊师崇礼的仪式对孩子自小进行启蒙。其中象贤中学还专门组织了研究小组,由学生自己参与古镇的文化调研,让他们了解本土文化、学习本土的民间艺术。
何氏名人
何香凝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当代杰出的女画家,廖仲恺夫人,早年加入兴中会参与反清运动,历任国家要职,为现代中国杰出的妇女领袖。在书法、诗、画方面颇有成就。与柳亚子、经颐渊等组成“寒三友社”作画题诗,抒情述志,并成为岭南画派的著名画家。
何厚铧 广东番禺人。从加拿大约克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后,成为澳门商界领军人物。1986年开始参与国家事务,在中葡两国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生效起的11年过渡期中,一直投入澳门回归祖国的建制准备工作。1999年12月20日至2009年12月20日这10年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第二任行政长官。2010年2月28日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被增选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大学名誉董事长。
何子渊 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广东梅州兴宁客家人。他先后创办多所新式中小学,开风气之先。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嘉应州主盟人,是潮州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1914年响应孙中山号召组织讨伐袁军,后受命兴办矿业,筹措革命经费,在辛亥革命、中国现代教育、实业救国、国共合作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是一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
何启 祖籍广东南海,香港首位获得执业资格的华人医生,在医院内成立了香港西医书院,首批入学者有12人,孙中山为其中之一。孙中山在何启任教期间,不仅学得医学理论,更深受何启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提倡新政、改革旧弊的思想影响,对其革命思想提供了重要养分。何启在香港德高望重,他任立法局议员期间大胆敢言,捍卫华人权益。辛亥革命成功后,何启被委任为革命政府的总顾问官,协助起草宪法。
何炳林 广东番禺沙湾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分子化学科技人才,并在功能高分子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何炳林是中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发明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被誉为“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策划:张东明 姚燕永
执行:陈志 练学华 胡智勇
统筹:李平科 李培
(本文得到沙湾何润霖、何孔先生的大力帮助,特此致谢。)
分享按钮>>【何氏文化古迹】广安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罕见何氏墓
>>【何氏网新闻】衢州龙游县何氏好家风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