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网新闻】2016年4月投票中国好人榜何凤权孝老爱亲事迹简介
- 中华何氏网 2016年4月7日 中国文明网
【好人好事】2016年4月投票中国好人榜何凤权孝老爱亲事迹简介
姓名:何凤权
地区:福建省泉州市
事迹标题
14年坚强挑起重担
详细事迹
20多岁的时候,何凤权从广西嫁到永春县湖洋镇溪西村,如今已经可以说上一口流利的闽南话。14年来,她丈夫、大女儿和先后患病,她一个人挑起了所有重担,靠着帮人采摘茶叶和芦柑,积攒收入,再也没有回过广西老家。
说起丈夫,何凤权便止不住的落泪:“他是个老实人,勤劳、善良。”以前,他们夫妻俩何两个女儿挤在土夯的古厝里。虽然打工收入微薄,但是可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甚至还稍有盈余。天有不测风云,14年前,她丈夫突发一场疾病,落下了聋哑等症状,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从此,何凤权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何凤权始终不相信命运会跟她开了这样的玩笑,实诚的丈夫居然会遇到这样不公的事情。她经常默默流泪,看着两个年纪还小的女儿和生病需要照顾的丈夫,以及年迈的婆婆,曾经绝望地想过放弃:“很艰难,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如果我自己可以出去打工,还可以自给自足。”
可是她无法放弃。“成为夫妻便是一种缘分。我要是走了,这个家就没了。”想到这里,她决定咬咬牙,一步一步走下去,这一坚持,就是14年的漫漫长路。
身处湖洋镇偏僻的小山村,交通不便,没有过多的经济来源,从家庭发生变故的那一年起,为了照顾一家人,何凤权靠着帮人采摘茶叶何芦柑,积攒收入。闲时就在家门口的菜地里种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维持着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从那一年起,何凤权再也没有回过广西老家。乡亲们惦记着何凤权一家的难处,外出打工时,无偿把自己的田地借给她种菜、种粮食。即便如此,一家人还是会遇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只能靠借,乡亲们都很好,有时候连柴米油盐都得借。”她深知,只有坚持把生活过下去,才像个家。2005年,在县、镇、村的帮扶下,借助“二女安居工程”项目,一家四口终于搬离破败不堪的古厝,住进在亲戚楼上加盖起来的毛坯房新家。“多亏了政府的帮扶,那年总算有了安身之处。”对此,淳朴的何凤权已很满足。
屋漏偏逢连夜雨。原本以为熬到大女儿初中毕业后出来工作,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但大女儿没工作多久,就生了场大病。几年前,婆婆因病无法起床,日常生活起居都需要何凤权照料。他的担子更重了。
了解到何凤权家的情况后,村里给她办了低保,计生部门每年都定期慰问她,还通过一个慈善组织联系了一位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她的小女儿。对此,何凤权感激万分:“非常感谢各级政府部门还有社会爱心人士对我们家的厚爱。我嘱咐小女儿好好读书,将来报答这些好心人。”母亲的坚韧感染了小女儿。面对家庭的困境,小女儿从不弃馁,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坚持骑自行车到离家七八公里远的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优秀。
生活的重担没有击倒何凤权,她反而更加意识到自己对于这个家的重要性,乐观地看待未来,“丈夫和大女儿虽然病了,但是我还有个小女儿,她聪明、善良,小小年纪就懂得照顾爸爸和姐姐。我一定要继续供她学习。社会各界的帮助及小女儿的懂事乖巧,让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她说:“我在,家就在。”
何凤权于2014年被永春县人民政府和湖洋镇人民政府授予“慈孝模范”。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2016年4月投票中国好人榜何美娴孝老爱亲事迹简介
>>【何氏网新闻】2016年4月投票中国好人榜何莲芝孝老爱亲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