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网新闻】何俊将心爱的滑板运动玩成创业的好项目

    中华何氏网 2016年4月13日 人民日报


何俊将心爱的滑板运动玩成创业的好项目

“脚尖翻”“脚跟翻”“豚跳”“五零五零”,或是难度系数更高的“大乱”……这些看起来惊险刺激令人眼花缭乱的滑板动作,28岁的何俊做起来格外潇洒。“过去玩滑板是追风耍酷,现在希望能在社区或学校推广这项运动,让更多人去了解并接受。”聊起玩滑板的经历,安徽小伙何俊这样说。

痴迷:13岁至今,玩坏100多块滑板

大T恤、牛仔裤、滑板鞋,每个周末,何俊都套好行头,约上三五好友出门切磋技艺。他家的一个箱子里,堆满了破损的滑板,“清点下来,这么多年滑坏了100多块。”

何俊9岁时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滑板,“当时只是觉得很酷”。直到13岁,他攒了一年的零花钱,在文具店买到了他的第一块滑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不是专业滑板,只能算个玩具。”

“一天不玩就茶饭不思”,对滑板的痴迷让何俊没有像别的小伙伴那样因为摔跤受挫而半途而废。当时玩滑板的人很少,也没有专业的培训,为了找到玩伴,他还曾“广撒英雄帖”,手写传单、留下QQ号,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小时候物质上的匮乏挡不住何俊的滑板梦。每逢寒暑假他就和朋友坐长途车去南京,找高手交流。夜以继日的练习,带来的不仅有动作完成时的酣畅淋漓,也伴有无法想象的伤痛,一个小小的动作通常都要练上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即便非常熟练,有时还是会出意外。“玩滑板的那些年,膝盖上贴满了创可贴,云南白药用了好几箱,前后进过8次医院,但好在都没有大碍。”

到合肥读大学后,何俊还曾自掏腰包,办了一场民间滑板比赛,吸引了江苏、浙江等地的好友前来“捧场”。

收获:创立滑板俱乐部,会员3000多人

“有人说我玩物丧志,但我坚持在滑板这条路上前行,收获了很多。”如今,何俊成立了自己的滑板俱乐部,会员有3000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家平时通过网络交流,也会举办线下活动。

15岁的杨奥是何俊的一名“学生”,一次玩滑板的机会结识了何俊,“一度想放弃学滑板,后来俊哥不停鼓励我,手把手教我动作要领。”现在在板上有模有样的杨奥也有了一些年纪更小的“学生”。

以滑板为媒,让更多人加入进来,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磨练自己。高一学生张少龙对此感慨颇深,他初中时在一次社区活动中初步了解了滑板运动,并开始跟着何俊玩滑板,从基本功练起,跌跌撞撞中磨练了意志,“玩滑板需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离开滑板,回到学习生活中同样如此。”

在山东青岛从事土建施工的李楠今年21岁,玩滑板已有4年时间。白天在工地施工,晚上年轻人同样闲不住。其他同事要么玩电子游戏,要么打牌聊天,而李楠总是抱着他那块掉漆的滑板找一处小广场,借着路灯去练习动作,这经常会引起围观市民的赞叹,“还有中学生来找我要电话号码,希望能跟着一同学习滑板。”

这正是何俊痴迷滑板的收获:爱好者之间的“传帮带”让朋友越来越多,从当初的相互指导到交流各式滑板的材质、组装、配套用具,享受滑板运动带来的快乐。

期待:发掘运动的文化内涵和潜在商机

最近,何俊忙碌地奔走在社区和学校之间推广滑板运动,他认为“这会是一项比广场舞还要吸引人的运动”。在他的努力下,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滑板社团,已经开始邀请何俊和他的学员前往展示并传授滑板特技,这也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如今,何俊每年会在合肥举办10多场滑板表演赛,并义务为滑板新人提供培训。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滑板玩家的队伍中,其中年纪最大的有40多岁,最小的只有4岁,“我看到有妈妈带着女儿一起学习,就干脆开了亲子班,让学员在运动中挑战自己,增进亲情。”

何俊说,现在他自己已经离不开滑板了,过去觉得玩滑板很“吸睛”,“现在它教会了我什么是坚持。”2013年,历经多次考察调研,他成立了自己的体育用品公司,注册了属于自己的滑板品牌,并开设了一家滑板用具专营店。对他而言,滑板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爱好,更是创业的好项目。

何俊说:“我想为滑板注入一种文化元素,让它能滑上舞台,把它打造成一种类似情景剧的节目,不仅展示运动技巧,也带给人们文化感受。” 来源:人民日报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南何村记事之重修何家祠堂的故事
>>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何康林、何勋拟任省级干部任前任职情况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