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何满潮院士荣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
- 中华何氏网 2016年6月8日 科普中国
花甲老人何满潮院士荣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
6月2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获奖者颁奖。在10位获得该奖的科学家中,年龄最大的是位花甲老人,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
从河南山村走向科学之路的院士
何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他是农民的后代,科学之路起始于豫西山村。发奋读书的最初目的,是让父母有朝一日过上好日子。工作后更加努力,为的是尽最大努力减少矿难,为国家安全开采、能源安全保驾护航。国家的能源安全、矿工的生命安全是他源源不断的科研动力。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这样一句话:当你在尝试用各种方式解释世界的时候,我只想用实际行动让她变得更加美好。
在1000米深矿井下工作的院士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危工作,每年都有上千人的伤亡。何院士在50岁之前,每年的大半时间都在全国各地的矿山,经常要下到1000米深的井下,进行现场科研与实验。长期坚守在一线的他,解决了岩爆、冲击地压、大变形等重大地下工程灾害,挽救了矿工的生命。何院士说,自己身上有典型的河南农民特点: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难……这些特点伴随着他爬坡过坎,激励着他一路前行。
不走寻常路大胆创新的何院士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由于长期开采,浅部资源日趋枯竭,大部分煤矿已进入深部开采状态。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原岩温度不断升高,开采与掘进工作面的高温热害日益严重。在总结分析国外五种主要的矿井冷却方式以及其技术缺点以后,何院士结合我国煤矿矿井排水特点,提出以矿井涌水作为主体冷源的温控模式。利用矿井各水平现有涌水,通过能量提取系统从中提取冷量,然后运用提取出的冷量与工作面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作用,降低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及湿度,并且以矿井涌水为介质将工作面热害转为热能输送到井上代替燃煤锅炉进行供热。
国外的方式要么是在地面冻好冰块,然后拿到井下进行降温作用,要么是把地上空调系统优化改造后搬到井下,这些方式成本高且难以实现。何院士及其科研团队转变思路,实现井上井下一体化大循环。这种模式既为保障井下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人身体健康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解决了矿工们地上的生活能源问题。从此让矿工们成为只挖煤不烧煤的特殊群体!
教书育人注重传承的何院士
何院士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一定要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出剩余价值,你才有价值。他用满腔热忱和辛勤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凭一腔热血,袭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育四方桃李,学无止尽,开拓创新,永远保持党员的本色,将自已的一生贡献给党的科学与教育事业。”记者:王玮潞 科普中国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鲍氏网新闻】鲍娄先画作入展中国美术馆
>>连平何氏宗亲联谊会广州分会及驻广州联络处成功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