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往事|明朝嘉靖年间沙滘村何氏兄弟与青云村“先生古道”的故事

    中华何氏网 2016年9月21日 金羊网


丹灶往事|明朝嘉靖年间沙滘村何氏兄弟与青云村“先生古道”的故事

第一次来丹灶青云村,第一次听到“先生古道”,一个尊师重道的故事,让我备感亲切,内心激起提笔写点东西的冲动。

说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丹灶沙滘村何氏兄弟何维柏、何维椅同登进士,兄弟俩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家住梁家村(即现在的青云村)的私塾先生梁真。梁真学养俱佳,育才有方,乡里不少人到他门下拜师受业,何氏兄弟就是其中的两位。衣锦还乡之日,他们要摆“谢师宴”,以谢师恩。不料赴宴之日,因春雨绵绵,村道泥泞不堪,梁老先生终因行走不便没有成行。兄弟俩谢师意决,约定十日后再次迎请先生。为了让老师能顺利赴宴,他们不惜斥巨资请来工匠,只用了七天时间,硬是把一条泥泞的村道铺成坚实光洁的石板路,并刻了一块石碑,上书“先生古道”四字,立于路旁。

接下来自然是吉日欢宴,先生尊坐西席,兄弟举杯相敬,极尽师生情谊。

一个老师培养出两个进士,是何等荣耀的事,虽然学生是别村的,毕竟严师出高徒啊。何氏兄弟铺路迎恩师之举一时传为美谈,梁家村人为倡导尊师重道之风,在村口建了一座“先生古道”的牌坊。为让后人以此励志读书,有朝一日,像何氏兄弟一样平步青云,效力国家、光宗耀祖,遂把村名改为“青云村”。

如今的青云村,和岭南众多的古村落一样,静静地伫立在疯也似生长着的现代化建筑群落的缝隙里。大约两个月前,区文联组织一次南海十大古村落采风活动,我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探访多个至今保存尚好的古村。榕树、水塘、大宗祠,还有水井、石巷、镬耳屋,不同的格局,相似的韵味,每个村庄都是一幅古色古香的岭南水墨画。有点可惜的是,时间匆匆,走马式的围观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印象。大概,看古村也和欣赏艺术珍品一样,只适宜一件一件地细细品赏。说实话,和现代城市哪怕是珠三角一个小城镇相比,古村落总给人破落、苍老的感觉,人去屋空的大门,锈迹斑斑的铁锁。有人住的老房子,胡乱地悬挂着、堆放着许多有用的没用的什物。村子和人一样,太老了,脑子里装满散乱的记忆,却是无从梳理了。

村头几棵大榕树,枝叶婆娑,郁郁葱葱。南粤有“榕树多者地必兴”的说法,榕树粗生,枝干相连,甚至以根为枝,又名“倒生树”。大榕树下的长石板上,几个长者,或健朗,或枯瘦,或勾腰,或耳背,热情地和每个路人攀谈,这里也是他们的人生高峰论坛。评评早茶烧卖的味道,说说心血管搭支架的手术过程,夸夸彼此儿孙的本事,骂骂日本鬼厚脸皮,没人性。其间夹带些格言警句,“树活一层皮,人争一啖气”、“人在做,天在睇”,挺哲学的。问起岁数,他们都很爽快地说出一个让你惊叹的数目字来。

进村道口右侧,立着一块约两米长的花岗石匾额,“先生古道”四个行楷大字,古朴苍劲。上款“同治甲戌孟春重修”,下款“天启门人礼部尚书何维椅(伯)建立”。匾额下方,是今人用黑色云石刻的纪事碑,刻下关于这条不平凡之路的来历。

往村里走,迎面一座重修的四柱牌坊,原来的已毁于上世纪大跃进年代。新牌坊得梁真老先生后人、港澳同胞梁德甫勠力赞助,由村人建成于癸酉年(1993年),正中大字“先生古道”为梁子江书。梁子江,香港著名国学大师、书法家,祖籍丹灶沙岸村。牌坊正面长联:

先生善教忠贤良鸿章英名扬万世

古道康庄平跋涉德甫重修纪千秋

走过牌坊,牌坊背面还有一副七字联:

先生卓越先生教

古道常存古道风

且不说长联嵌入修坊者名字略有标榜之虞,仅就联的立意深浅、文字巧慧而言,我更喜欢背面这副七字联。短短十四个字里,重复使用“先生”“古道”,却用得自然贴切。把对先祖的敬慕和对后人的鞭策全融入浅白的文字里。后来听村里一长者说,这副短联是当年牌坊的正联,原来如此。

一个小插曲,同来的探访者中有一位何氏族人,站出来给石碑、纪事碑勘误。

当时,我好想奉劝那位同行者几句,文学创作有细节决定成败一说,没错。而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也想套用这法则,追求细节的真实,就不免过于拘泥了。历史上,同一事件出现记录错误,前后矛盾的现象非常多,原因也很复杂,往往是后人无法廓清的。只要这个故事本身能启迪心智、激励后人就够了。譬如“铁杵磨针”、“牛郎织女”、“梁祝”等故事,它们的魅力首先不在于它的真实与否,而在故事本身寄托着人们某种期待和希冀。同样,青云村“先生古道”的故事,只要能让我们记住,在这里,曾经有两位莘莘学子以这样的方式来感谢培育自己的老师,足矣。

记住那条先生古道,有空来青云村走走,不管你有没有青云直上。记住那条先生古道,找个空隙回去看看自己的老师,不管你是不是衣锦还乡。(作者:黄文威)

来源:金羊网 时间:2016-09-20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何姓委员会等代表团赴山西参加全国姓氏文化旅游联合体成立大会
>>中原南渡|永嘉南迁南徐州京口(今镇江)何姓等姓氏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