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市“无偿献血队”发起人何佐行16年坚持无偿献血40000余毫升
- 中华何氏网 2016年9月22日 中华何氏网综合
广东江门市“无偿献血队”发起人何佐行16年坚持无偿献血40000余毫升
广东省江门市“无偿献血队”发起人何佐行,因一次偶然的献血经历,与献血结缘,16年来累计献血40000多毫升,相当于10个人的血液总量;他构建“献血朋友圈”,积极呼吁家人和朋友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2016年6月,何佐行荣登“中国好人榜”。
说起与献血的结缘,何佐行印象非常深刻。他第一次献血是在原单位江门冷冻厂,献血完后,他发现身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够挽救别人的生命,他觉得既骄傲又自豪。想起以前父母住院输血遇到的困难,有了这次经验,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无偿献血坚持下去。
从那以后,他就坚持献血。最初两年,何佐行献的是全血。2006年,当他得知临床上更需要的是血小板,并且血小板可以每个月献一次,他就开始献血小板。只要身体状况好,何佐行坚持每月捐献一次血小板,每次捐献400ml。“你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捐血,救人的同时要保证自己的健康。”何佐行说。为了能够拥有一副好的身体去献血,他经常运动,对自己的饮食习惯也非常关注。16年里,他献血七八十次,献血证都已经积累了8个。
除了自己献血外,何佐行还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何佐行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关于献血的常识或者各地的血液求助信息,有很多朋友会点赞或转发,他的“微信朋友圈”俨然成了“献血朋友圈”。何佐行在献血路上认识了一群充满爱心的朋友,他们那种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他非常敬佩。何佐行平时还会关注全国各地的血站,看到相关求助的信息,他都会立刻去帮忙。“记得有次,朋友发来求助信息说亲属急病入了ICU,需要血小板,我马上把信息发在微信朋友圈上,那一夜好多朋友都说去捐。第二天一大早到了血站,看到大家都排着队等着献血,那情景真的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有这么多朋友的陪伴,他觉得很幸福。(中国文明网)
2016-9-21 中山商报
“好志愿者”何佐行 16年坚持无偿献血4万余毫升
一个人的身体里流淌着多少血液?如果按照人体平均每公斤体重含血液70ml~80ml计算,那么一个标准体重的成年人全身就有约4.7升血液。何佐行一个人16年累计无偿献血量达46800ml,竟相当于10个人的身体血液总量!他家境贫寒,靠打散工养家,买不起房子,独自抚养儿子,甚至一度交不起儿子的学费、餐费,然而,他觉得能够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他就是广东省江门市“无偿献血队”发起人,也是一名“五星义工”。
广东省江门市“无偿献血队”发起人何佐行,因一次偶然的献血经历,与献血结缘,16年来累计献血40000多毫升,相当于10个人的血液总量;他构建“献血朋友圈”,积极呼吁家人和朋友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同时,他还是一位“五星义工”,累计义工时数超过620小时。他说:“我曾得到过社会的帮助,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报社会。”2016年6月,何佐行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
2016-09-21 珠江晚报
“好志愿者”何佐行:16年无偿献血4万余毫升
广东省江门市“无偿献血队”发起人何佐行16年来累计献血40000多毫升,相当于10个人的血液总量。同时,他还是一位“五星义工”,累计义工时数超过620小时。2016年6月,何佐行荣登“中国好人榜”。
最初两年,何佐行献的是全血。2006年,当他得知临床上更需要的是血小板,并且血小板可以每个月献一次,他就开始献血小板。为了能够拥有一副好的身体去献血,他经常运动,对自己的饮食习惯也非常关注。16年里,他献血七八十次,献血证都已经积累了8个。“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希望一直能够献下去,直到献不了。”何佐行微笑着说。
除了献血,何佐行亦非常喜欢义工活动。他加入了仁爱社工组织、市义工联。在做义工时,何佐行感触最深的是在江门市开平县玲珑村探访时的所见所闻。开平县玲珑村里居住着60多名麻风病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麻风病康复者。看到老人们自强不息、乐观地生活着,何佐行心里十分感动,从此他们定期组织义工去探望老人们。本报记者束芳
网友点评
网友@青山绿水:#好人365#之最大爱:帮助他人的方式有千万种,只要你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爱心。何佐行只认一个理:那就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用血液铺就了一条爱之路,他用爱心铸就平凡人的道德丰碑,这是一首关于人生价值真谛的赞歌。
2016-09-21 合肥日报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执法大队大队长何威公正执法为民造福
>>武义何云松被推选参加2016国内“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