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的发祥之地宿松

    中华何氏网 2016年9月25日 何庚明


何氏的发祥之地宿松
(何庚明)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翻阅谱籍,察看历史,我们会惊叹我们的祖先有着怎样辉煌的业绩,他们与我们足下的这片热土,又有着怎样血与肉的联系。
一、从老家何竹屋谈起
老家何竹屋是宿松东乡一个古老的村落。前至何家堰田畈,后至北风嘴河叉,两边以牛车路为界,方园好几里。早前山林茂密,百鸟喧哗,田园绿绿,池水青青。长河以东为洲上,我们居西是后山。洲上原是水乡泽国,有芦苇、湖草。芦苇供烧柴,湖草可肥田。儿时,我在洲上打过柴草,雨篷野炊、夜半狐鸣,很有韵味。祖先选择如此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定居,实在是明智之举。
顾名思义,何竹屋因竹林得名。小时候屋场周围有很多古树:枫树、柘树、枣树、乌臼树。乌臼树木质坚硬,能结如同毛栗的果子,平底,苦涩,不是辞书所讲的那种。几棵大乌臼树有三人合抱粗,少说也有一千多年,树种珍稀,可惜一九五八年伐去炼钢了。被毁了的古迹还有御赐牌坊和社寺廟。社寺廟叫“何社”,位于东山路旁,古城墙砖建造,青砖白缝,飞檐翘角,很是壮观。社寺有神龛,有香炉(前幢),供祭祀之用。谁家猪牛病了,烧柱香也会好的。社寺廟是一九五几年毁的,牌坊毁得较早。还有一个古迹是九姑庙,近年重修,坐落何堰旁边。大年初一“出天方”,我们都去庙里喝茶、吃早点、烧香、看“莲花”。
九姑庙东是长河,西是千岭,我题过一联:
水接长河东流入海持修终成正果
山连千岭西出齐天彻悟始见如来
何竹屋在我儿时房屋结构是前后两幢,有堂厅,有弄巷,浑然一体,家家相连,不走湿路,统统挤在东西厢房里,聚族而居。祖宗堂上曾经悬有一匾:“萬世流芳”,书法潇洒遒劲,制作精工华美,一九五几年还在,后来无踪无影,失之可惜。
《潜字何氏宗谱》记载:我的直系七世祖峻祖,字孝卿,庠名光祖,邑庠生,生于成化丁酉年,自邑分居蔡家畈。据我考证,老家那边有“蔡洛二畈”之说,蔡家畈就是何家堰所在的田垅,隔山之南就是洛家畈。蔡家畈的名字早已不用了,而洛畈的名字还在延用。读初中时我还在蔡家畈的何家堰车过水。谱载:峻祖长子字廷宣,号可山,省祭。“省祭”何职?不详。幼子檄祖字廷勅,例 赠文林郎。檄祖长子其贤,字希圣,例赠文林郎。其贤之子大临,字仲容,号兴庵,拨贡生,考授通判,后授别驾,未仕卒,载邑志选举条及人物文学条,例授文林郎。妣宋氏孺人,继妣王氏孺人,侧室叶氏,又妣周氏。妻妾成群,子孙繁多。一连三代“例赠文林郎”,自是景象可观,煊赫一方。
由于地域局限,人口众多,难以存活,所以,历代都有兄弟外迁者,或离乡谋生或图谋发展。移居外地、外省、外县者谱上多有记载,也有很多“失考”“殁葬缺”。所以流传一句古话:“何竹屋是燕子地,山梗是大梁,梁上筑巢,翅膀硬,飞走了。”目前在何竹屋居住的二百来男丁全部是十四世祖德堂公裔下一支。我是二十二世老大,仅仅八代之隔。“德”字派弟兄几十人,其各自支下后裔大多下落不明。
前些年有人为大临公修墓立碑,称之为“一世祖”。其实大谬不然。谱有明名文,何竹屋“一世祖”是七世祖峻祖,而不是乃曾孙大临。事有不明,无怪其原。
应该说何竹屋之“一世祖”还远在七世祖峻祖之上。在峻祖“自邑分居蔡家畈”之前,早有何氏祖先在此定居过。其证如下:一是何竹屋之东有个“何家老屋”,再南又有个“何家茅屋”。它们究竟古老到什么朝代?早些年,何家老屋一直由尹氏长期代代单传居住,而八世祖就曾与尹氏联姻。可以推定,尹氏定居之前何家老屋就先行存在。二是何茅屋顾名思义,会更原始。三是何堰必定是农耕发展的原始产物。四是我家曾有两口一米多高的陶瓮,能储十几担粮食,显系远古遗物。五是八世祖是“合葬祖墓旁”。这个“祖”字显然是指先于他父子而存在并且认同的何氏老祖坟山。
宿松这个地区,以“何”字命名的村落、池塘、田垅、地弯、坟山,不可胜数。而今,五里乡金龙村,有一支何氏居住。他们有二百男丁,自称“老何”,说是由我老家附近的义乡迁来。我走访过,他们是单独立谱,不同修,其始祖原在义乡湖边摆渡得姓。言之凿凿,的而确焉。我将信将疑,欲观其谱,他们慨然出示。伧促之间,不甚了了。想查其老谱,说是老谱还在,只是残破不堪。可惜主人不在,留下电话,通过几次,答应却没有送来,只好作罢。
二、何氏得姓的由来
何氏祖堂的对联是:策枚源流远,庐江世泽长。这就点明了何氏之源。
商务印书馆民国版的《辞源》称:周武王弟叔虞封于韓,韓灭,子孙分散江淮间。转音为何氏。《何氏源考》称:何氏得姓始祖名珉,乃韓厘王之子。韓王安时,以祖尊励且贤,命为公族大夫,与韓非同秉国政。请王安勿朝秦,弗听,韓王安为秦所虏,遂遁迹庐江,寓于津要,买舟送济,取资以给。后始皇出游至博浪沙,为人所击,大索不获,疑是六国遗族阴谋所使,乃下令潜访六国之后,欲尽屠害之。秦吏循令遣胥,密诘居人姓氏。时祖方撑挤,胥登祖舟而诘曰:“公何姓?”祖未知秦胥,泊舟于河源。適天寒水冷,故戏指水以应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韓也。韓寒同音,實非有所隐也。胥不悟,复问曰:“若殆‘河’姓也?”祖谩之曰:“氏必从人,豈从水耶?”胥乃籍“何”而去。祖后间知秦令,大骇而窃叹曰:“吾家幸免于刀锯者,‘何’一字也。豈非天啟也?”及汉灭秦,祖乃构室营田,定居庐江,以立世业,子孙承之,而系庐江之望。祖偕夫人姜氏,皆寿百龄,卒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之原,世称‘何坟岗’,墓域宋时犹存。北宋崇宁间进士(荘简)官太常博士,为一代大儒,曾过览吾太始祖何坟岗,题诗云:
何坟岗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
姬裔未应灰灼灭,吕螟那得悟凝冰。
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
抷土不隨雨谷变,驪山徒自发崇陵。
这个《何氏源考》虽然出处不明,多有疑点,但事实的过程生动具体,合情合理,自然可信。这就证明《辞源》“转音何氏”的结论准确无误,也与义乡金龙股的传说恰相吻合。
好一个“驪山徒自发崇陵”!而相反,何氏家族则起于草莽,风起云涌,迅速崛起。
朱熹所撰《雷源何氏宗谱序》称:何氏之族,其贵盛非他族之可比伦。推其源所从出,盖自轩辕之后,至韓王安为秦所灭,子孙散居江湖,讹音以韓为何。嗣后 ,文高公为田正,官封庐江王,遂为庐江何氏。厥孙祖寿任太宰,庆文任司空,德善官太师,垂范官太保,宗艺官司徒,元圭官太傅,良佐官宗伯。以及司寇如祥、少傅元滋、少保惟吉、太师福浩、太宰益谦、司马任元、太宰昭翰,皆为当世之名臣也。
何氏得姓之后,身在江湖,心系庙堂,休养生息,愤发图强,从秦末到西汉东迁,百十年间,不但人丁兴旺,而且人才济济,身居要津,实 “非他族之可比伦”。短期之内,忽然崛起一个大家族,这个历史现象非常奇特,十分罕见,值得玩味。可见,这人是万万轻易杀不得的。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罔顾民权、民主、民生,无异于自创国本,自掘坟墓。而刀下留人,则有大利于苍生社稷。历史就是这样残酷无情:秦吞六国,六国灭秦。被灭亡的韓国不但出了个甘受胯下之辱,叱咤风云,矢志灭秦的韓信,而且出了个何氏家族忠实地辅佐着汉家天下。《三国演义》中不是有何进何太后在苦苦撑持着那将倾的大厦么?
朱熹还写道:迨至汉武帝时,何武射策中科甲,为吏部郎,后为九江郡守,迁扬州刺史。三世敞任汉章帝朝河南郡守,进为将军,夔为太宰,曾为司徒,邵为司空,尚之至敬容五世为尚书,胤为光禄大夫。魏晋六朝相继登朝。十九世曰华春,为唐代名臣,類编天下大族世谱。太宗称“何姓天下第一”。四十三世曰执中,宋哲宗元符戊寅以状元及第,历官宣和殿大学士,加太师封荣国公,諡献正。执中子曰铸,宣和辛丑登榜进士,任戈阳令,历官刑部尚书,加赠大中大夫,名闻天下,贵幸当朝。何氏仕宦盛于宋。
何氏历代都有很多名人。毕竟是轩辕之后,姬裔一脉,何氏文治武功,何等了得。
朱熹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大家,博识广闻,即便是对外族何氏也是如数家珍。
三、《何氏宗谱》的名目种种
现存的《何氏宗谱》有四种以上:一是《雷源何氏宗谱》,二是《潜字何氏宗谱》,三是《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四是各地包括台湾以及海外它处当今编篡的《何氏宗谱》。
首先是《雷源何氏宗谱》。
《雷源何氏宗谱》是现存最早的族谱。其谱幸存三《序》:宋淳熙戊申、宋淳熙庚戌、宋德佑元年。第一《序》就是朱熹之文。何谓《雷源何氏宗谱》?“雷源”者“雷池”之“源”也。得姓之后,子孙众多,枝繁叶茂,散居九州四海。祖先立谱,用心良苦,故意冠以雷池,显然意在便于后世子孙溯源归宗,认祖知本。
其次是《潜字何氏宗谱》。宿松何氏就是这个谱,其三修宗谱完好幸存。这三修谱标明的时间是光绪五年,是仅次于《雷源何氏宗谱》的第二谱。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潜字”分明是潜山。该谱《源流序》是明版字体,分明是始于明朝。由此可以推定该谱是直接传承《雷源何氏宗谱》的族谱。二是其中有“又若君公,君为武,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汉宣帝。时以谏大夫迁扬州刺史。时仙田属扬州,即今松滋,因籍居焉。”这就给“雷源”作了注释,下了界定。
再次是《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该谱序标明时间是“民国九年”,地点是怀宁。值得特别重视的有二点。一是何佩瑢序文称:子孙遂家于潜,以庐江为郡望。今潜山县有魏廷尉公桢,晋尚书公叔度及三高公各先垄,封识垒垒,祀事弗辍,实为中国诸何所共祖。二是怀宁何毓琪序文称:岁在戊年、族人士咸集于皖垣,为篡修大同谱事。吾何姓自允公受姓,以迄于今,派别支分,其麗不憶,史册所叙述,支谱所记载,庐江先哲为中国诸何所共祖,固彰彰也。至今过潜嶽,访遗踪,故乡耆老,往往称列祖之先垄,三高之故居,亭址犹存,封志垒垒,瞻恋之怀,罔敢或释。乃于城北亦圆设馆治事。亦圆者,琪之故庐也。这就又给上述《潜字何氏宗谱》作了注释,下了界定。
四、何氏之发祥地是宿松
何氏的发祥地到底在哪里?答曰:宿松。宿松是何氏始祖居住的地方,宿松是何氏的发祥之地。这有太多的史实依据:
一、《汉书》有文字和地图标明:北至合肥,南至九江,都是庐江郡,郡治在潜山。潜山还曾称庐江、皖城、舒州。在庐江这个大范围内,山为庐山,水为庐江。合肥曾有庐州之名,九江现有庐山之实。至于“庐江”二字,民国版商务印书馆《辞源》称:庐江、古水名。《楚辞·招魂》路贯庐江兮长薄[注]:前汉地理志:“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又按《山海经·海内东经》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注云彭泽西,言由彭螽入江也。可见庐江是宿松这一片。而后则曾用于潜山、霍丘、霍山、合肥、舒城以及现庐江本土。从南而北,逐渐推移,前朝后世,相差千里。所以说历史考证要有文字依据,要有史实根据,主观臆断或道听途说必然会闹出“赵前李后”或“赵钱与李是父子祖孙”的笑话。
二、史料证明:雷池就在宿松。古时宿松复兴地区,就是上文所指的“洲上”是一片水乡泽国,由长江泛滥成洲。长河、乌池当是长江故道,是大禹治水以前江流的痕迹。其附近的龙湖、泊湖、大官湖直至望江人指之为雷池的地方,是汪洋一片,浑然一体,统统都是雷池的范围。这有太多的文献史料佐证,难以赘述。
三、朱熹的《雷源何氏宗谱序》指出:何武射策中科甲,为吏部郎,后为九江郡守选扬州刺史。所居无赫赫之名,去后常见思宣帝。初拜大司空,封汜阳侯,是为何氏之始祖也。《潜字何氏宗谱》指出:时仙田属庐江郡,隶扬州,即今松兹,因籍居焉。松兹就是宿松,县城就是仙田。何氏起于草莽,居住在松滋这个声名很小的地方,在那种讲究“府居哪里”的封建等级社会,当然会惭愧“所居无赫赫名”了。而潜山是该地郡治,是出《孔雀东南飞》的地方。居住在宿松的老祖宗打出郡治这块牌子,“而系庐江之望”,原本是情理中事。
四、宿松方言“寒”与“韓”完全同音,与“河”近音。
五、宿松有上文所述“金龙股”,是始祖定居宿松的活证。
六、“何坟岗”到处都有,“望淮”是“望江”之讹,诗人在太始祖墓前吟诗都不足为据。
七、“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宿松地处吴头楚尾,自然是老祖宗避难之选,复仇之选。
八、陕西是韓国故地,宿松是何氏的发祥之地,因而与之联系紧密,这就是宿松有大批何氏移居陕西的内在原因。
九、宿松现有何氏大部分是华四公支下,来自江西瑞州高安。而我的十三世祖汝琪,其继妣江右翟女。江右就是江西。古时,何氏一家,来往密切,这种情况,与第八条相类似,都是直接关系的铁证。
总而言之,何氏的发祥地是宿松,始祖墓是在宿松,在宿松东乡,在宿松东乡的义乡。白纸黑字,毫无疑义。
结论和提议
从何竹屋近代历史的变迁,推测何氏历史的延革,窥探何氏源流历史的端倪,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
宿松义乡是何氏原始得姓之地,是何氏发祥之地。宿松就是雷源,就是仙田、就是松滋,就是潜山,就是庐江。可以说我是宿松的,安庆的,安徽的,中国的,但不可以说是霍丘的,潜山的,太湖的、庐江的。这个理不言自明,天经地义,不容置疑,无可辩驳。
早在2003年4月4日,我在宿松近期始祖华四公墓前的《清明祭文》中就指出,史实证明:我宿松实为何氏“策枚堂”发祥地。其祭文赞曰:
巍巍昆仑,浩浩长江,何氏宗族,源远流长。
祖德祖业,曾显四方,功炳史册,万世流芳。
今我子孙,合该图强,内修和睦,外侮列强,
勤耕苦读,为国增光。继往开来,侪身大邦。
兴族强国,人心所向。自强不息,永世恒昌。
尚饗!
这篇祭文曾贴在墓碑上,想必许多本家业已过目,留下印象。
何氏始祖时逢落难,背井离乡,身处草莽,谋生艰辛。后构室营田,安居乐业,死后不可能厚葬,再后虽大富大贵,但既入土为安,也不可能重新营造祖茔。所以,要想在宿松义乡找到这位老祖宗的古墓,我以为绝不可能。
因此我提议:
在何氏发祥之地宿松县城营造“何氏大祖祠”或曰“何氏公祠”,以供祭祀,以襄族是。
当今之世,可以抢名人,乃至抢炎帝,但不可以抢祖宗。祭祖有热情是可嘉的,但敬祖要虔诚。认同不可牵强附会。应有的态度是:是则是之,非则非之。不知者不为过,但既已知之,则断乎不可装糊涂。弃真立假是盲目崇拜,以假乱真是欺世灭祖!
我的楼房前就是何氏宗祠的遗址,站在阳台上,茶余饭后,睹物思人,难免频发思古之幽情,于是写了上述文章。写作之中,索疑求证,引经考典,得心应手,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几如神助。现呈诸大家,或有补于家国,还望诸公指正。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何氏家风|兰溪兰江街道莲塘何氏宗谱64字宗规
>>浙江何氏宗亲兰溪聚会共谋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