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有颗小行星从此叫“何允”星

    中华何氏网 2016年10月5日 中华何氏网综合


浩瀚宇宙有颗小行星从此叫“何允”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何允”

2016-10-05     来源:解放日报

日出以前,往上海的东南方向天空延伸到遥远处,可以看到一颗暗淡的小行星。一个月以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将一颗编号为291633的小行星命名为“何允”。半个月前,这位95岁高龄的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先驱因病逝世。他的一生,低调而务实,正如这颗“何允”星,虽不求璀璨耀眼,却在浩瀚宇宙中自有光芒。

东方明珠,上海地标建筑。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广播电视塔地址,何老走过了上海的许多地方,领衔了这座广播电视塔的技术设计。

从18岁到80岁,何老一直和他最挚爱的广电技术事业在一起。这对夫妻之前的名字都没有“允”字,后来却不约而同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可谓有缘。何老的夫人、著名电视编剧黄允女士回忆,是艰苦的抗日战争岁月,让何老与广电技术结缘。他青年时期曾在上海学习无线电技术,1940年辗转到了重庆,在国际广播电台担任助理工务员。“那时候日本人往电台扔炸弹,他们躲在地下室,只听得见哐哐哐的巨响。轰炸结束后,他们也不害怕,搬到另一个地方继续播出。”

这段经历激发的民族责任感决定了何老的人生走向。1948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后,本来有机会去美国攻读天文学,但他心心念念要为国家做点事情,毫不犹豫去了条件艰苦的解放区。随着南通、扬州、南京先后解放,他就一路跟着建设广播电台,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1954年他回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正逢上海广播电视事业初创阶段,他成功研制了20千瓦调频发射机,开创了我国自行研究制造调频发射机的先河。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革”以后,他组织技术人员研制了彩色电视机、50千瓦调频发射机、100千瓦中波发射机等多项设备,为上海乃至全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直到1954年,电台报时都是由播音员手工敲钟,不够准确。何老自己设计了一套全自动报时系统,利用上海天文台的标准秒脉冲信号用电话专线送到电台播控中心,报时准确度达到百分之一秒,是一项首创的技术,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特地来取经。

与何老共事了20年的上海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总经理冯俊雄介绍,从1990年开始,年近70岁的何老带领团队研发及开通了上海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网络,成为全国首创。此后他毫无保留地将这一技术传授给黑龙江、海南、浙江等地区。在何老88岁时,他因为这一工作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荣誉奖。

何老曾经有两个理想,一个是广播技术工程师,还有一个就是天文学工作者。如果说前者是终生事业,后者则是终生爱好,他的书架上最多的就是广电技术和天文书籍。这位资深的天文爱好者,是上海市天文学会会员,他的家里有一堆厚厚的玻璃,他曾经想要自己磨一个望远镜。

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林清说:“我们天文爱好者的第一台望远镜,就是他出资捐赠的,直径达30公分,我们把它叫做‘何镜’,上海的天文爱好者都知道这台望远镜的大名。”

上海天文博物馆筹备期间,何老捐赠了自己收藏的多台天文望远镜以及文献作为馆藏。今年年初,他再次捐赠自己珍藏的多套天文著作和3本星图,希望物尽其用。尽管早就上了年纪,他仍喜欢浏览一些天文网站,还在一些论坛发表意见。

他最后一次参加上海天文学会的年会是在2014年。上海天文学会秘书长汤海明回忆,当时考虑到何老年纪大了,就劝他不用去了,但何老说他很想参加,也喜欢听那些星星的“故事”。

就在去世前几天,何老还能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230位。他精神矍铄地和汤海明聊起正在临港筹建的上海天文馆,并约定圣诞节时去佘山看一看天马望远镜。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先驱、上海天文学会会员何允获小行星命名

2016-10-04     来源:澎湃新闻

何允先生一生的最爱,一个是广电,一个是天文。年轻时,因为立志报国,他选择了广电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并因此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先驱。

而在刚刚过去的9月,何允先生收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公告:2006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编号2006 HY20),被命名为“何允星”, 以表彰其在专业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对天文事业的支持。

得知消息后一周,2016年9月21日,何允先生逝世,享年95岁。世间少了一个何允,但却多了一颗名为“何允”的小行星。

他就职的国际广播电台曾成为日军重点轰炸对象

在何允先生夫人,著名电视编剧黄允女士看来,何允极其低调,即使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也没有回家说过。何允从年轻时候,就对技术极其执着,甚至为专研日本的广电技术自学日语。

18岁的时候,何允在上海学习无线电技术,1940年,辗转到重庆,经人介绍,在国际广播电台担任助理技术员。这家电台,是当时唯一对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直接广播的媒介。那时候,日本的侵华行为让何允深深不满,在何允日后的描述里,日本侵略者就是“哇哇叫的青蛙”。

后来,日本军队轰炸重庆,这家国际广播电台就成为重点轰炸对象。

电台所有人员转移到特意深挖的地下室,头顶铺了厚厚的钢板,虽然人没事,但机器严重损坏。电台只好易址。

为了不参加国民党,何允报考上海交通大学,不久随校一起迁回上海。

“可以说,何允少年时期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苦难,青年时期经历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民不聊生,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革命热情。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时,他本来可以选择去美国深造,学习他爱好的天文学,但他最终放弃了,宁可去解放区,所以这个人是可信的。”黄允女士说道。

为尼克松总统访华转播救场

“文革”期间,何允先生以广电总工程师的身份,下放至上海市奉贤县干部学校改造。1972年的一天,他得到通知,让他“回上海一趟”。

何允也不知道什么事,穿着打满补丁的裤子去了。到了之后才知道,是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问,按照指示,需要将尼克松在上海的情况转播到美国等国家。当时国内的转播技术刚刚起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丢尽颜面”。

美方一大批高级技术人员,要与中方技术人员对接。沟通会上,中美两方技术人员都在,美方说着他们的要求,翻译着急了,说的全是专业术语,完全不知道怎么翻。翻译出错的地方多了,何允忍不住纠正翻译,“这里说的是……,这个的意思是……”

何允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的时候,来授课的都是外国专家,全英文授课,翻译这样的场合,完全没有问题。几个回合下来,全场一致要求,翻译临时换成何允。

沟通完毕,美方出示转播示意图,正在美方专家一一介绍的时候,何允发现了问题,直接用英文打断说:“这个地方画错了,这根线不是从这里走。”

美方再三确认,最终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自己画错了,并忙不迭问接待人员:“这是谁,你们中国有这么高级的教授啊?”

一生与天文结缘

除了广电事业,何允先生还是一位资深天文爱好者,上海市天文学会会员。甚至曾尝试过自己打磨天文望远镜。

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林清介绍说,“他是天文协会年龄最大的会员了,我们天文爱好者的第一台望远镜,就是他出资捐赠的,等于是打下了我们爱好者协会的基础。第一台就把它叫做‘何镜’,上海的天文爱好者都知道这一台天文望远镜的大名。”

而这台天文望远镜,当时何允先生耗资十余万元买来,原本打算自己在家观星星,后来发现,上海市区看星星效果太差,索性捐给了天文协会。而这笔钱,当时对于何允先生一家来说,也是巨资。

上海天文学会秘书长汤海明说,何允先生八十多岁时还经常参加天文爱好者的活动,上海天文博物馆筹备期间,他更是捐赠出自己收藏的多台天文望远镜以及文献作为馆藏。

“所以,说起来,以何老名字命名小行星也实至名归。”汤海明透露,“何允”星由叶泉志、林宏钦通过鹿林天文台于2001年6月12日发现的,小行星编号291633,2006年获得正式编号2006 HY20。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天文学会提议将其命名为“何允”,编号中的HY也正好是“何允”拼音的缩写。今年9月这一提议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的批准,以表彰何允在专业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对天文事业的支持。

汤海明介绍,小行星是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一般命名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人物简介】

何允先生,1921年出生,2016年9月21日逝世,享年95岁,曾任上海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并试制成功了我国自行设计的20千瓦广播发射机,领衔设计“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广电技术方案 。

1948年何老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后,先后参与了南通新华广播电台、苏北人民广播电台等筹建工作。

1953年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参与20千瓦广播发射机装制工作,表现尤为出色。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他参与建立上海市广播科学研究所,研制出5千瓦调频发射机、100千瓦中波发射机等多项成果,还参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选址、起草电视塔工艺方案等。

1990年开始,年近70岁的何老带团队研发及开通了上海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网络,成为全国首创。

与此同时,何允对上海市天文学会和启明星联盟的建设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与关心。为表彰其贡献,今年9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何允”。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追记我国广电技术的开拓者何允
>>浙江协儒何氏2016年重阳尊老暨家谱续修动员大会胜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