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200年历史祠堂念六何公祠“快塌了”亟须资金修缮

    中华何氏网 2016年10月13日 南方日报


广州从化200年历史祠堂念六何公祠“快塌了”亟须资金修缮

广州从化区城郊街石合村念六何公祠因年久失修而破败残损,村民自发筹集资金对祠堂进行修缮。修缮过程中,村民发现祠堂的梁、柱等关键结构出现腐烂现象,砖、瓦出现风化,一面承重墙体甚至开裂错位,祠堂随时都可能倒塌。村民原本计划只是对祠堂进行小规模修缮,如今却变成大规模整修,随之而来修理经费不足等问题难倒了村民。

祠堂属从化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因而村民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申请补助。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民主动修复文化的意识值得肯定,但根据现行的申请制度,短时间内无法立即为村民下拨修缮补助资金。文广新局已对祠堂的破损状况进行登记,并将邀请专家对祠堂进行评定,辅助村民“修旧如旧”。目前,念六何公祠的修缮补助已经在申请过程中,在补助下来之前,文广新局鼓励村民自筹资金确保祠堂安全。

现状:祠堂随时会倒

念六何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石合村何氏子弟祭祀祖先的场所。70岁的何老伯告诉记者,十几年前祠堂不像现在这样破败,不少村民都喜欢聚集在祠堂纳凉聊天。“平时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到祠堂祭拜祖先,今年清明节的时候我们才一起在祠堂祭拜大太公。”何老伯说。

但是近几年祠堂年久失修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像个危房一样,我们都不敢进去坐了。”10月10日,记者来到祠堂,门口堆积着大量的水泥和石灰,祠堂正在紧锣密鼓地修缮当中。在祠堂门口挂着一块青石板,标记着这里是一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两名村民正在更换前厅风化的瓦片,一名村名在更换中厅风化的墙砖。地面上散落着四五根换下来的横梁,梁子腐烂、开裂、中空的情况严重,墙边放着几根新的还没换上去新木梁。破败情况最为严重的错位墙体在中厅,裂缝在墙体中间,从地底向上延伸四五米,接近房顶。裂缝左右两边墙面错开,最大错开距离接近5厘米。砖雕漏窗、壁画等比较精细的装饰也出现风化现象,但还未进行修复。

“这些柱子都有上百年了,万一这个墙倒了,肯定连带着这些柱子都要倒。还有这些壁画,都是上百年的历史了。”石合村中村副队长何叔告诉记者,他是这次修缮工作的筹委会成员之一。

村民们自己也不懂如何修缮,在缺乏专家指导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按照原来的建筑样式依样还原。“如果不修的话,随时可能会倒,村民都不希望这个老祠堂都这样没了。”

村民:自筹14万元所剩无几

从8月份开始,村民们就开始筹划对祠堂进行修缮,并向区文广新局递交了申请。在得到允许后,村民们开始自筹资金,并成立了修缮委员会。包括何先生在内,目前祠堂修缮筹委会共有7人,共同负责进行祠堂的修缮工作。

何老伯说:“一个多月前,村民自发筹钱修缮祠堂,我捐了1000块,一个儿子也捐了1000块,另一个儿子捐了380多块,各家各户都有出钱,大家看自己的经济情况出力。”

副队长何叔向记者反映,发动捐款后,村里共筹集了14万余元的资金。起初村民只是对祠堂进行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集中在解决漏水、排水等问题,但在修缮过程中村民发现了一些大问题。“中厅的墙经历了200多年,已经错位了,石灰没有粘力了,砖也风化了,要全部拆下来重新砌。柱子、屋顶的梁也已经不行了。”何叔说。

村民们发现,14万元很快就所剩无几了。“买材料花费了7万多元,每天支出1600元的人工费,筹集到的14余万元已经差不多花光了。”

何叔表示。修缮工作需尽快进行,根据修缮委员会的估算,整个修缮完成需要20万元左右。但前期村民已经筹过一次款,再次筹款对村民来说有不小的压力。

一位帮忙在现场做小工的阿姨告诉记者:“我已经捐了1000块,我每个月还要交社保的,再捐我们都没有了。”

9月中旬,村民开始打报告向区文广新局申请补助,但并不顺畅。

矛盾:补助资金无法立即下拨

文广新局表示,念六何公祠属于尚未核定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只是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文物法》的相关规定,这类文物所有权归业主所有,非国家所有,所有人对文物的修缮与保养负责,政府部门起指导、宣传、督促、管理的作用。同时,对这类文物的修补需要向相关部门申报,获批方可进行。

文广新局反映,8月26日石合村的村民向该局提出了维修申请,称要修补水漏、瓦面,平整地面,文广新局予以通过。但后期村民发现大问题并对墙体、梁柱等关键结构进行修补并未报审,雕刻等精细的结构村民也不具备专业知识去进行修缮。“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文物法》的认识以及文物修护的专业知识还有所欠缺。”

文广新局认为,祠堂是村民集体所有的,村民对祠堂的修缮与保养负责。涉及墙体、梁柱的大规模修缮需要专家的指导以及经费的补助,而这些申请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市下发关于申请文物修复资金的文件后,区会提交祠堂的经费申请表,专家对会祠堂进行评审,文管局通过后财政拨款才会到位,而这些申请程序“已经在进行”。

对于目前祠堂亟须资金,文广新局表示只能鼓励村民继续发送社会力量,争取先保证祠堂的安全。待补助资金下来后,在发放给村民进行更专业的修缮。

记者 邓强 实习生 黄江凌 马立敏

原标题:200年祠堂“快塌了”没钱修难倒所有村民

2016-10-13    来源:南方日报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佛山顺德2万何氏乡亲摆1888席相聚叙情谊
>>燕凤栖及其女儿致各位宗亲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