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番禺沙湾篆刻家何国勋
- 中华何氏网 2016年11月7日 番禺日报
方寸之间有大美
——记番禺沙湾篆刻家何国勋
乘番禺区第十届星海艺术节的东风,沙湾何氏后人、篆刻家何国勋将在沙湾古镇留耕堂内举行“诗书世泽——何国勋篆刻艺术作品展”。从十二岁结缘金石,何国勋躬耕于“方寸乾坤”的篆刻艺术近50年,沉醉其间,乐而不疲。
书信往来引艺途
1948年3月,何国勋出生在番禺沙湾,为沙湾何氏务本堂二十五代。11岁的时候,一个偶然机会,他接触到了篆刻。当年,他跟随父亲到广州文化公园参观一个书画篆刻展览,一走入展厅,就被那一枚枚红红的印章所吸引,从此与篆刻结下不解之缘。见到何国勋对篆刻如此感兴趣,家里人就给他找来了第一次到广州开展的苏州著名篆刻家蔡谨士家里的地址。带着对篆刻艺术的向往,何国勋开始尝试给素未谋面的艺术大师写信,希望他能给予自己指引。
书信寄出后,何国勋做好了石沉大海的准备,但没想到还真收到了蔡谨士的回信。蔡谨士是著名的篆刻家,百忙之中能抽空给初出茅庐的一个少年回信,让何国勋很受感动,这也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一直持续了30年,最频繁的时候,一周会有两三封信。此间,何国勋和蔡谨士一直无缘见面,直至蔡谨士逝世。这一跨越地域、身份、年龄的书信交流,给予了何国勋的艺术道路莫大的帮助。
名家引路刻春秋
借助书信,何国勋每刻好一方印,就会将印稿寄给远方的老师蔡谨士,不过数日,就会收到蔡谨士的回信,信中不仅写有对印章的点评,还会写上刻章的心得。不仅如此,蔡谨士也乐于向圈中名家介绍自己的这位忘年交,为何国勋写推荐信去拜见名师,何国勋就拿着推荐信找到容庚、商承祚等广州的古文字和篆刻名家,也曾面见过邓散木这样的顶级大师,请他们为自己的作品评点指导。光阴似箭,何国勋的篆刻技艺突飞猛进。
结缘金石之后,何国勋从未间断过对篆刻艺术的追求,他当过仓管员、报社的编辑、记者、公务员。不管职业怎么变,他一直笔不离手、刀不离手。何国勋的作品在广州,乃至更大范围都具有影响力,不少优秀书画家,乐于使用他刻的印章。如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生前的最后一本画集《天香赞》,封面和封底所用的就是何国勋的印章;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花图谱》也是陈永锵、黄树文、何国勋的书画、诗、印合作创作的当代中国画艺术典范性代表作品。何国勋还曾在上世纪70年代,以广东篆刻第一名入选中日书法篆刻艺术作品交流展。
倾情刻画家乡美
由于工作原因,何国勋一直在外,平时很少回到沙湾,作为沙湾何氏后人,他对故乡有着一份无法割舍的亲切感,一直想用手上的刻刀展现家乡的美,为家乡做宣传。收到第十届番禺区星海艺术节活动组委会邀请后,何国勋欣然应允。为全面展现家乡风貌和历史文化,何国勋专程回到家乡沙湾镇进行采风,走街串巷,寻迹访古,感受青萝风韵。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何国勋日以继夜,先后刻出了50方印。内容有广东音乐何氏三杰代表作品的曲名,有800年沙湾古镇的著名建筑、老街巷大名,有蕴含五千年华夏文明精神的牌匾题字等,作品饱含浓郁的对故乡的爱与赞,以及篆刻艺术之刀与石、字与意、力与情之美。记者何洋
2016-11-07 番禺日报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记衢州柯城区蔬菜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何润云
>>【潘氏古代名人】施耐庵表弟卞元亨讲出了施耐庵和潘氏结仇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