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金溪县琅琚镇上东漕村举行何氏大宗祠竣工典礼暨恭候相国何宗彦荣归故里仪式
- 中华何氏网 2016年12月16日 何华平何华荣
江西抚州金溪县琅琚镇上东漕村举行何氏大宗祠竣工典礼暨恭候相国何宗彦荣归故里仪式
谈起金溪的名人,很多人会想到陆九渊、危素、龚廷贤、蔡上翔、吴伯宗、周建屏等一批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但大家却往往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何宗彦,明代宰相。今天我们就跟着镜头走进何宗彦的出生地,琅琚镇上东漕村。
上东漕村,位于琅琚镇西南边陲,南靠石门乡杨家洲、付家,同田耕作;西临清水秀丽的抚河,与才子之乡临川青 泥隔河相望,有“一渡变天堑、放眼似画卷”的美誉;北依陈源危家岭,东接赖家、姜家、李义门,丘陵相连,群村环抱。上东漕村形成了依山傍水、田园绿地、村落环抱之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自然村。就是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培育了一代名相何宗彦。
12月4日,上东漕何氏大宗祠前,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鞭炮轰鸣、人头攒动,本地何氏族人代表及来自随州、上饶、万年等地的60余名何氏族人,共计200余人聚集于此,共同庆祝并举行上东漕何氏大宗祠落成庆典暨何宗彦雕像安放仪式,仪式上虔诚恭候明代相国何宗彦荣归故里。通过何氏宗祠的修复落成,今后将会有更多族人主动联系参与进来,认祖归宗,弘扬宗族文化,发展地方经济。
何宗彦,字君美,一字若善,号昆柱,明代勤谏宰相,官至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17岁时随父何思泉客居随州,遂占随州籍。何宗彦代理礼部尚书六年,为官清廉,治事井井有条,遇事能以大局为重,多次直言进谏,在廷臣中声望日高。何宗彦虽一生辅佐过3位皇帝,但他却淡于求名,拙于求利,澡身浴德,正色立朝。天启三年,也就是1623年,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少傅兼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天启四年正月卒于任上,赠太傅,谥“文毅”。死后,奉旨建祠,以示纪念。
上东漕村何邵庚老人说:何宗彦生在上东漕,他的娘是我们金溪县人士,姓王,也就是谱上记载他就是金溪县,就是西门大队,何宗彦他的爹叫何思泉,他生了两个儿子,他有个弟叫何宗圣。出去以后就随父到外面去科考,也就是考到当时万历年间142年的进士,后来他殿试,因为以前科考有两种,一种叫做科考,一种叫做殿试,殿试就考到全国第二名,所以皇帝就钦点他为太子的老师,何宗彦这人他一生很稳重,也很礼貌,文化程度也相当高,他掌管过翰林院学士,也就是现在文教部门工作,后来因为他爹只能够封他为礼部尚书。
何邵庚老人还说:祠堂在初建的时候就是明万历年间,刚好他当到宰相,皇上亲赐点他,而且送了一块匾《馨驰皇阁》,也就送何宗彦死之后,挂在何氏太宗祠,证明他是上东漕人。第二个,村里上面还有《卿相里》三个字、还有《紫阁名家》、《馨驰皇阁》是皇帝赐他的,馨就是他当了宰相,有威望也有声望,驰也就是他从这个金溪到这块这千里的名声,皇是皇帝,皇家,阁是属于阁老,馨驰皇阁意思就是皇上为了重视这个老师。
上东漕村村支书何华平说:我们上东漕以前的历史名人何宗彦,他是我们明代的宰相,所以后来经过大家的同意,就为他塑了一尊塑像。金溪何氏宗亲会长何晓科说:我们要打造这个上东漕,最主要就是要让所有人晓得,我们上东漕出了一个大宰相,何宗彦,让更多的人,让金溪县全县人民甚至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晓得我们上东漕有这么大的宰相,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这种各方面的精神,学习他的正义,善良、睿智,我们把更多的这个文化,传扬下去,传扬他这种文化下去。
一座祠堂,见证历史兴衰。在风雨侵蚀、历经沧桑后,何氏祠堂多处出现坍塌现象。据悉,2015年正月,上东漕村村支书发出热情洋溢的筹款倡议书,何氏族人自筹资金16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恢复原有建筑的风采。修缮祠堂得到了何氏族人的大力支持,工程从去年10月就开始正式动工,历时一年时间,于今年10月份完工。修缮后的祠堂建筑面积850平方米,三堂两厅,总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现在成为了供族人瞻仰祭拜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记者揭志强 王璐
2016-12-15 金溪视窗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燕氏网关于评选2016年燕氏十大新闻的通知
>>走进宰相何宗彦故里江西抚州金溪县琅琚镇上东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