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出土宋尚书右丞何郯墓

    中华何氏网 2017年3月20日 中何网综合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出土宋尚书右丞何郯墓

2月初,成都市考古队在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四组发现了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出土精美文物60余件。事实上,这两座大型宋墓,均为何氏家族墓地,分属宋神宗时期监察御史何郯父母及何郯夫妻。

何郯,字圣从,出生于四川仁寿县。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尚书右丞致仕。《宋史》卷三二二有传。

本次发掘的何氏家族墓地,规模在四川宋代墓葬群中罕见,为研究宋代政治、历史、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遗憾/四人墓独何郯墓志缺损

今年2月,在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四组,成安渝高速成都收费站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两座古墓葬。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龚扬民介绍,经踏查、钻探和抢救性发掘,目前这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清理完毕。

27日上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墓皆为南北向双室墓。据墓志内容可知,命名为M1的为何郯父母合葬墓,西室是其父何给事墓室,但已被破坏,东室是其母宇文氏墓室。

M1西室附近出土彩绘砖俑、瓷碗、瓷罐、梅瓶等近10件,并存“太夫人归葬别志”一盒;东室墓底出土彩绘砖俑、陶俑20余件,出土“宋故给事夫人河南郡太君宇文氏墓志铭”一盒。

遗憾的是,两座墓室,唯独何郯的墓志缺损遗失。“这个墓早年间已被盗掘过,估计是被盗走了。”龚扬民说。

价值/砖质实心俑为首次发现

何郯和夫人的M2合葬墓中,墓道已被施工破坏,顶部券顶已不存。

墓室北端存后龛,两壁共存3侧龛,墓壁用长方形青砖两平一丁相间砌成,墓底用长方形青砖纵向平铺而成。东室出土大量陶俑、瓷器、五方真文券残片,另出土元丰元年买地券一件、“宋安德郡君程氏墓志”一盒;西室出土大量瓷片和若干至道元宝、祥符元宝和皇宋元宝等铜钱。

据买地券和墓志可知,东室为何郯妻子程氏墓室;据东室出土钱币可知,其下葬时代稍早于西室。

虽然墓室被盗扰和破坏,但出土三盒墓志和一方买地券都保存较好,为墓葬年代判断提供精确依据。墓葬共出土精美文物60余件,且其中部分彩绘俑为砖质实心俑,为目前四川地区宋墓中首次发现。

何郯其人

“言事无所避”的御史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本次出土的宋墓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却十分重要。“何郯是在正史上都有记载的人。”龚扬民说,除《宋史》外,其他文献中也有大量关于何郯的记载,“古墓的发掘,对照昔日的文史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原历史。”

据《宋史·何郯传》记载,“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人,徒成都”。陵州即今日四川仁寿。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29岁的何郯考中进士。从太常博士到监察御史,再到殿中侍御史,他“言事无所避”,以“耿介”的官声而闻名。封面新闻记者杨雪

2017-02-28    华西都市报

成都发现宋朝监察御史墓曾被盗挖

2月27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在成安渝高速路成都收费站工地发现一处古墓葬。原以为是一处普通的宋代砖室墓,岂料随着墓志等文物的出土,发现竟然是北宋宋仁宗时期监察御史何郯的家族墓。据介绍,这是成都出土宋墓中官僚等级较高的墓主,其墓志、五方真文券等出土文物,对研究宋代官僚制度提供了实物佐证。

从发掘情况判断,本次发掘的两座何氏家族砖室墓为目前四川地区已发现宋墓中规模罕见者。墓葬虽被盗扰和破坏,但出土三盒墓志和一方买地券都保存较好,为墓葬年代判断提供精确依据。

墓葬出土精美文物60余件,且其中部分彩绘俑为砖质实心俑,为目前四川地区宋墓中首次发现。张直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02-28     中国新闻网

《宋史·何郯传》是高中语文试题中最热门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之一,记者昨日获悉,文中主角——北宋名臣何郯的墓近日在成都龙泉驿区被发现。何郯曾任监察御史,“遍历三院,有直声”,以尚书右丞的官职退休,曾经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施工中发现规模罕见北宋墓

在龙泉驿区十陵镇成洛大道旁的一处工地上,裸露着几座已经考古清理完毕的砖室墓,墓室用大小一致的青灰色砖砌成。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场发掘领队龚扬民介绍,2月初接群众举报,成安渝高速路成都收费站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葬,随即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确认。经考察和钻探,在施工区域内发现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当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

据悉,首先发掘的是南侧的一座合葬墓。该墓葬的西室因施工被破坏,东室还比较完整,带一条长4.9米、残宽3米的斜坡墓道。龚扬民介绍,在宋墓中,这算是高规格的大墓。北宋墓规格一半较小,长2至3米、宽1至2米,而何郯墓的东西墓室各长约6.3米、宽约3.5米、高约2米。发掘出的两座何氏家族砖室墓,在目前四川地区已发现的宋墓中规模罕见。

这座墓葬以长方形青砖砌成。龚扬民介绍,这些青砖都是特制的,当时的市场上买不到,足见墓主人的身份特殊。随后,该墓葬中出土了“宋故给事夫人河南郡太君宇文氏墓志铭”一盒,墓志为楷书,清晰完整,从墓志文字中可以确认这是北宋名臣何郯母亲宇文氏的墓室,被施工破坏的西室则是何郯父亲何给事的墓室。

四川宋墓中首现砖质实心俑

“在这座墓葬中发现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就推测旁边年代更晚的墓葬很可能就是何郯本人的墓,而从墓室中出土的墓志铭印证了这一猜测。”龚扬民说。从北侧的砖室墓东室中出土了“宋安德郡君程氏墓志” 一盒,“安德郡在今天的山东,何郯曾担任安德都尉。”墓志证实这是何郯与妻子程氏的合葬墓。

龚扬民介绍,何郯墓是目前四川地区发现的官职最高的宋墓。何郯先后担任过太常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加直龙图阁,以尚书右丞致仕。何郯夫妻合葬墓东西室结构相同,两者间存宽约0.7米的通道,东室保存比较完整,是何妻程氏的墓室,墓室券顶已不存。北端存后龛,两壁共存3侧龛,龛内放置精美的陶俑和砖雕俑。西室是何郯的墓室,破坏比较严重,据推测在宋朝就曾被盗过。

据悉,何郯家族墓出土精美文物60余件。龚扬民介绍,出土的部分彩绘俑为砖质实心俑,为目前四川地区宋墓中首次发现。这几件砖质实心俑为雕刻好后烧制,表面没有任何裂痕,表现出很高的技术水平。何郯在退休前曾任著名道观成都玉局观提举,其墓中也有道教的五方真文券残片。龚扬民认为,何郯夫妻合葬墓及其父母合葬的科学发掘,为研究宋代政治、历史、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何郯何人

据《宋史·何郯传》记载,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人,徙成都。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他与同为北宋名臣的包拯、苏洵生活的时期大致相当。据《宋史》记载,何郯“由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言事无所避” “遍历三院,有直声”。宋仁宗非常信任何郯,张尧佐是宋仁宗宠妃张美人的伯父凭借张美人的关系,官运亨通,包拯曾三弹张尧佐,传为美谈。据《宋史》记载,何郯也曾向仁宗上疏,使得仁宗取消了对张尧佐宣徽南院使的任命。

何郯以尚书右丞的官职退休,69岁去世。近年来,《宋史·何郯传》常常出现在高中语文考题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四川省高考命题专家、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谭红表示,语文高考的文言文材料常常从二十四史里选定文段,有利于用学生陌生的材料测试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发掘历史文化记忆,而历史人物传记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记者 汪兰/成都

2017-02-28     成都晚报

何氏宗亲投稿何氏新闻,请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联系投递:

(1)QQ邮箱:360030952@qq.com

(2)微信号:hsh-017或按住下方图片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为微信好友拉您入何姓微信群



分享按钮>>成都龙泉驿古墓里睡着位北宋何姓高官
>>广东省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何星球被“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