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网新闻】我所了解的家谱,家事录

    中华何氏网 2017年6月18日 央广


我所了解的家谱,家事录

来源:知乎

jasloo.com 编辑


我见过大概五六本家谱,自己家的跟外姓邻居的,差不多都是上面这个样子,不过一般都要配一个专门的盒子便于保存。我家有本老的家谱,大概是90年左右的,外观跟天龙八部里的那本易筋经差不多,里面的字是手写然后油印的。家谱的“发行量”一般都很有限,几十本,多一点的一二百本,所以没法像印书本那样印刷,现在一般都是一些小的印刷厂来用比较传统的装订方式来制作,原因是成本低,质量好,不管怎么翻都不会散开。当然不排除土豪们做一些很高端的家谱,不过搞这个的多数都是农村人。修家谱这个事情的花费也是需要族里人集资的,即使这样平局起来一册不到一百页的家谱也要一百大洋左右了,如果家族大一点的,要好几册,就要好几百,比朗道的十卷理论物理学教程都要贵了,这还只是印刷成本,组织这些事情的和编纂家谱的人多数都是自愿服务的。

家谱里都写点啥 主要部分当然是族里的人员亲属远近关系,还有一些其他内容,这个就因姓而异了。一般是要包括自己姓氏来历或者家族来历的, 祖上出过的一些名人的纪略,族里历年发生过的一些大事的纪略,历次修谱的记录,本次修谱的缘由、目的、意义、经过。。。共同点是这些东西都是古文写成的,读起来很有意思。一般也有一两篇年轻一代写的文章,用现代文,可能以后主持这项工作的后辈多了现代文也会多起来。

都是哪些族姓在修家谱 赤匪来之前我家那儿差不多都是一个姓的人聚居在一个村或邻近的村,一般不是地主也是富农,“大户人家”这个词应该就是描述这种情形,大户人家都是要修家谱的。还有一些给这些大户打工的长工短工,一般都是一个姓几户人家,不超过五户。沦陷后这些人家相对原来的大户就壮大了一些,有些好这口的就开始“追本溯源”了,考察自己祖上是哪儿来的,找到自己姓的大本营,把家谱续上。修家谱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把族里的男性都包括进来,女性有的也要记录,包括出嫁的地方和丈夫姓氏。人数比较少的姓,都是要把所有族人都写在谱里,赵钱孙李这些姓就要按分支来写了,因为没法全包括进来,具体追溯到多少代不好讲,像孔家这样弄的算是绝无仅有吧,不过肯定也是没有全包括进来。这些年社会变化太快,年轻人普遍不关心这个事情,懂的就更少了,族姓里的联系也少了很多,修家谱的意义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虽然有更先进的印刷技术,信息收集手段,接受教育的人也比以前多得多,大家也都不差钱了,可是修家谱这件事确是越来越难促成了。

修家谱的是些什么人 主持这项工作的大多是家族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读书人,六十岁以上的老先生,在沦陷前接受过教育的,很多古文功底是相当好的,对辈份似乎没有什么要求。我觉得他们的古文水平比现在许多中文系的大学生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我爷爷跟我讲过一些小例子,比如讣告之类的应用性的文案,里面真是一句废话,甚至一个废字都没有,但是该有的信息一个也不落,一个词,一个字,就是一条重要信息,很有讲究。现在的学生写的些请帖之类的,在老先生们看来真是一文不值。主持这项工作真的是挺费脑筋,农村的各种问题向来难办,不知书达理的太多了,要集资,要收集信息,要编纂,要征求各方意见,要印制。所以用德高望重来形容主持这些工作的人不过分,我见过的这些老人也都算是修养文化高出同龄人一个档次的。记得看过一个谈中国乡绅文化丧失的文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德高望重的人文革时候都是被斗的对象,几无幸免,反而是那些寡廉鲜耻的小人们很多都得势了,真是黑白颠倒的时候。

修家谱的大致经过 每个族姓的第一本家谱是怎么完成的这个我不知道,现在的家谱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些增补,可能也会删去一些内容。一般就是族里的几个领头人觉得这些年族里新增了不少新丁,走了不少老人,发生了许多变化,该在家谱里有所记录了,对后代也是个交代。开始组织一些重要人物商量这个事情,定下来之后就开始集资,一般每家都会出点,其实也没多少钱(也有不出钱的,据我了解经费总是花不完,所以常见到哪家修完家谱之后一起请戏班子来唱戏的情形,现在这种情形少了,可能是用了更牛逼的财务管理方式吧。。。),然后一些老一辈读书人就开始起草,讨论,修改,反反复复等大家都满意了就联系印刷厂把新的家谱做出来,分给各家(不出钱的当然没有)。好像还要祭祖,这个我记不清了。

,

我所了解的家谱,家事录

来源:知乎

jasloo.com 编辑


我见过大概五六本家谱,自己家的跟外姓邻居的,差不多都是上面这个样子,不过一般都要配一个专门的盒子便于保存。我家有本老的家谱,大概是90年左右的,外观跟天龙八部里的那本易筋经差不多,里面的字是手写然后油印的。家谱的“发行量”一般都很有限,几十本,多一点的一二百本,所以没法像印书本那样印刷,现在一般都是一些小的印刷厂来用比较传统的装订方式来制作,原因是成本低,质量好,不管怎么翻都不会散开。当然不排除土豪们做一些很高端的家谱,不过搞这个的多数都是农村人。修家谱这个事情的花费也是需要族里人集资的,即使这样平局起来一册不到一百页的家谱也要一百大洋左右了,如果家族大一点的,要好几册,就要好几百,比朗道的十卷理论物理学教程都要贵了,这还只是印刷成本,组织这些事情的和编纂家谱的人多数都是自愿服务的。

家谱里都写点啥 主要部分当然是族里的人员亲属远近关系,还有一些其他内容,这个就因姓而异了。一般是要包括自己姓氏来历或者家族来历的, 祖上出过的一些名人的纪略,族里历年发生过的一些大事的纪略,历次修谱的记录,本次修谱的缘由、目的、意义、经过。。。共同点是这些东西都是古文写成的,读起来很有意思。一般也有一两篇年轻一代写的文章,用现代文,可能以后主持这项工作的后辈多了现代文也会多起来。

都是哪些族姓在修家谱 赤匪来之前我家那儿差不多都是一个姓的人聚居在一个村或邻近的村,一般不是地主也是富农,“大户人家”这个词应该就是描述这种情形,大户人家都是要修家谱的。还有一些给这些大户打工的长工短工,一般都是一个姓几户人家,不超过五户。沦陷后这些人家相对原来的大户就壮大了一些,有些好这口的就开始“追本溯源”了,考察自己祖上是哪儿来的,找到自己姓的大本营,把家谱续上。修家谱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把族里的男性都包括进来,女性有的也要记录,包括出嫁的地方和丈夫姓氏。人数比较少的姓,都是要把所有族人都写在谱里,赵钱孙李这些姓就要按分支来写了,因为没法全包括进来,具体追溯到多少代不好讲,像孔家这样弄的算是绝无仅有吧,不过肯定也是没有全包括进来。这些年社会变化太快,年轻人普遍不关心这个事情,懂的就更少了,族姓里的联系也少了很多,修家谱的意义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虽然有更先进的印刷技术,信息收集手段,接受教育的人也比以前多得多,大家也都不差钱了,可是修家谱这件事确是越来越难促成了。

修家谱的是些什么人 主持这项工作的大多是家族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读书人,六十岁以上的老先生,在沦陷前接受过教育的,很多古文功底是相当好的,对辈份似乎没有什么要求。我觉得他们的古文水平比现在许多中文系的大学生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我爷爷跟我讲过一些小例子,比如讣告之类的应用性的文案,里面真是一句废话,甚至一个废字都没有,但是该有的信息一个也不落,一个词,一个字,就是一条重要信息,很有讲究。现在的学生写的些请帖之类的,在老先生们看来真是一文不值。主持这项工作真的是挺费脑筋,农村的各种问题向来难办,不知书达理的太多了,要集资,要收集信息,要编纂,要征求各方意见,要印制。所以用德高望重来形容主持这些工作的人不过分,我见过的这些老人也都算是修养文化高出同龄人一个档次的。记得看过一个谈中国乡绅文化丧失的文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德高望重的人文革时候都是被斗的对象,几无幸免,反而是那些寡廉鲜耻的小人们很多都得势了,真是黑白颠倒的时候。

修家谱的大致经过 每个族姓的第一本家谱是怎么完成的这个我不知道,现在的家谱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些增补,可能也会删去一些内容。一般就是族里的几个领头人觉得这些年族里新增了不少新丁,走了不少老人,发生了许多变化,该在家谱里有所记录了,对后代也是个交代。开始组织一些重要人物商量这个事情,定下来之后就开始集资,一般每家都会出点,其实也没多少钱(也有不出钱的,据我了解经费总是花不完,所以常见到哪家修完家谱之后一起请戏班子来唱戏的情形,现在这种情形少了,可能是用了更牛逼的财务管理方式吧。。。),然后一些老一辈读书人就开始起草,讨论,修改,反反复复等大家都满意了就联系印刷厂把新的家谱做出来,分给各家(不出钱的当然没有)。好像还要祭祖,这个我记不清了。


分享按钮>>【龙氏家谱源流】“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一)
>>【李氏网新闻】李氏家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