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何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何氏娱乐   何氏动态   论坛留言   何氏图片   何氏文化   各地寻亲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何氏人物  全部分类
  主 题: 何氏源流史话之五:何氏孔雀东南飞 已阅:9118 / 回复:7(楼主)

何氏源流史话之五:何氏孔雀东南飞

(摘自何焕强编著《何氏二千年》一书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部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叫《孔雀东南飞》,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庐江地区。但是,我们这里借“孔雀东南飞”之名说的不是爱情故事,而是何姓人发祥于庐江后在历朝历代向东南方迁徙的艰难历程。

1、何氏迁徙概述

择地而居,适则居,不适则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法则。何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因此,流徙迁移是生存发展的必然现象。

何姓形成后,两汉时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发展。魏晋以后,何氏繁衍中心南移,逐渐形成了东海(今山东境内)、齐郡(今山东境内)、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等郡望。唐以前黄河流域是何氏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宋朝时期,何氏主要集中于今天的四川,其次分布于今河南和陕西。明朝时期,何氏主要向东南和南方迁移。

据《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迁徙卷记载:何姓历史上至少有2089支次一定规模的外迁活动:

安徽何氏——外迁1074支次。涉及潜山、怀宁、桐城、宿松、太湖、望江、合肥、庐江、含山、元安、英山、霍山、黟县、铜陵、青阳等15个府、州、县。

湖南何氏——外迁412支次。主要是衡阳境内的柏台、大谟、敦笃、七甲、五甲、敦德、黄田、白茅、庚四等地或何氏支系。

湖北何氏——外迁403支次。分散在黄岗、蕲春、罗田之县的本原堂、马鞍山等11个地方或支系。

广东何氏——外迁96支次。其中大埔7支次,梅县29支次,蕉岭60支次。

福建何氏——外迁60支次,皆为武平县何氏支系。

江西何氏——外迁约33支系。多是会昌何姓族人。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中还有浙江、江苏、河南等省何姓人迁徙流动的记载。如:

安徽怀宁县何氏——外迁783支次;

湖南衡阳县何氏——外迁412支次;

湖北黄岗县何氏——外迁245支次;

湖北蕲春县何氏——外迁157支次;

安徽太湖县何氏——外迁109支次;

安徽桐城县何氏——外迁89支次;

安徽霍山县何氏——外迁86支次;

安徽望江县何氏——外迁80支次;

福建武平县何氏——外迁60支次;

安徽宿松县何氏——外迁41支次。


作者:h05810 (2007/4/7 23:19:53)   回复此贴
  回复:何氏源流史话之五:何氏孔雀东南飞 第 1 楼

在何氏族人这些广阔的去处中,尤以陕西、四川、河南最为集中,仅安徽境内迁往陕西的何氏族人就有313支次,怀宁占 198支次;湖南衡阳各地迁往四川的何氏族人有170支次,其余有柏台的111支次;安徽迁往河南的何氏族人41支次;湖北迁往河南的何氏族人92支次(其中有黄岗本源堂的52支),安徽、湖北两省共133支次。

在外迁的何氏族人中,兄弟相伴,举族同迁的现象在史志谱牒中并不少见。安徽怀宁县库领何氏是迁陕规模最大的一支。该地何氏自“守”字辈开始,有极严格的辈份用字。仅“伟”字辈迁陕的就有弟兄128人,“伟”字辈之下的“恩”字辈迁陕者有弟兄85人。族谱记载的只是按辈排列的同辈弟兄,加上他们的妻室儿女,这个数字就会更加宠大。另外,一次性举族同迁者,族谱中也时有记述。像库岭何氏中伟笔、伟勃、伟照、伟正、伟意、伟煊、伟完、伟洪、伟楠、伟梗、伟桎、伟枋弟兄12人都是一次同时迁入陕西的。其后的恩传、恩禄、恩爵,来自北方恩科、恩全、恩贤、恩真、恩太、恩典、恩楼、恩发 11位弟兄也是如此。

何氏族人的分布东至台湾,西达陕、晋、川、渝,南抵云、贵,北及辽、吉。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成书于1921年,其统计数据也仅为152支何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如何统计,数据准确与否,都值得我们思考。但就其粗略统计来说,也可看出何氏族人迁徙分布的几个特点:一是支系繁杂,人口众多;二是迁徙频繁,流远布广;三是举族迁移,居地集中。

人口迁徙流动的原因无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灾害,以及古代的政治家难,战火匪祸等。但具体到何氏家族的迁徙,除上述一般原因之外,还有一些更为特殊的因素。例如:

迁入陕西。陕西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长安也曾是十四朝国都。迁入陕西的何氏族人大体上因如下几种情况入陕。

一是“官迁”。西汉建都长安之后,曾迁徙关中贵族后裔、官僚、豪强到长安的周围,累计人口达30万人,到西汉末期,移民达120万人,几乎占关中人口的一半。

《后汉书.何敞传》云:“敞,字文高,扶凤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其先家于汝阴(今安徽阜阳),六世祖比干徙居平陵。”关于何比干在《陕西通志》中有记载。又据《汉书·何并传》载:“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今河南平舆县) 徙平陵。”从何比干和何并祖父迁徙情况看,在西汉时期,由于国都在长安,何氏西迁,向政治,经济中心的国都靠近是很正常的,也是一般迁徙的原因之一。

二是“灾迁”。严日煜在《三省边防备览》中说,清代陕西境内的秦岭、大巴山区,深山老林,人迹罕至,野兽出没,土著人口不多。正是这样的蛮荒偏僻之乡,恰恰为外省土狭地薄、衣食无着的穷苦农民,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大批的“流民入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南则取道重庆、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万群,到处络不绝。”直至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黄河花园口被炸,1942年的大旱两次大灾害,仍有成千上万的河南人流入关中八百里秦川,在今天的西安、咸阳、宝鸡等地有众多的“河南人”,他们仍操着纯正的河南乡音。当然这些“河南人”中不乏何氏移民。

迁入川渝。四川属“天府之国”,生存环境,经济因素,也必然成为何氏大规模入川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h05810 (2007/4/7 23:20:29)   回复此贴
  回复:何氏源流史话之五:何氏孔雀东南飞 第 2 楼

四川郫县何氏多为汉朝何武的后代。据《四川总志·氏族谱》记载:“郫县何氏,汉何武后。武死,子况载武丧如北邙山瘗焉。庐其下公孙述诛蜀,平,况以丧归,葬郫县东南。(按《史》:武兄霸,弟显,兄弟五人皆有名;按《志》:武后曰随,显后曰包,兄弟五人。包子攀,又皆有名,曰英、曰宗、曰祗,虽见之志第,曰郫人尔,莫知为武后否也;按《谱》:武二世孙曰英,五世孙曰宗,宗子攀,然英见之志第在武兄弟前,攀父曰包,又与谱异,或者谱为未详,不然何氏世世有谱,当为蜀氏族第一矣。然自汉至晋武弟显之后犹传如志云,亦盛也,谱远不可考。或居长安,或徙江南。)”

这一记述虽然过于混乱,但证明郫县何姓为何武之后却是事实,并且何武的后代多为名流。另外,这一记述也道出了何武后裔演变与迁徙的情况。

迁入江苏。江苏常州何墅、何贤一支就是因为他负笈从师,因与冯氏联姻,而迁居青山里,奠定了青山里何氏的基业。

迁入广西。湖南衡阳七甲何氏何材、何朴两房在广西融县经商发迹,遂举家由湖南迁居此地谋生。

迁入福建。何氏族人的向南发展,比发源于中原的其它姓氏来得早些。何氏的南迁大概比其它姓氏要早到两百多年。何氏南迁福建始于晋代,晋代由中原入闽的八大姓族中有何姓。唐朝及五代时,也有不少何氏族人由中原入闽。根据台北县何氏族谱的记载,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年),光州固始(今河南省)人何嗣韩,跟随经略使陈元光到福建来,后来便将家眷在此定居。这位何嗣韩,就是何氏在福建的开基祖。人称安抚公。到了唐代末年,中原人王潮入闽。王潮死后,其弟王审之僭称闽王。何安抚由螺阳迁居到温陵浔江(皆在漳州境内)。宋朝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均在漳州)。何逖基的五个儿子再次迁徙,三子元钲为诏安何氏始祖。长子元镇为和地何氏始祖。这是何姓在南繁衍的第一支。据《何氏族谱》记载,何氏还有迁至南京,江西的。

(6)迁入广东。广东兴宁何氏族谱对于这一支有十分详尽的记载。该谱指出,他们的开基始祖是唐末的何旦,他最初出任宁化县尹,任满后到了潮州,后来就在武平置产定居。到了宋末元初,何旦的后代继续向各地繁衍,一部份由武平经过江西的寻邬、定南和龙南,进入广东的翁源地区;另一部份则直接由武平进入广东的蕉岭,大埔和梅县,再分支于其它各县。

(7)迁徙海外。这些何氏族人的后代又有不少人于明清时移居台湾及海外。在台湾省通志上,何斌就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由于他的游说,当时在福建高举反清复明旗帜的郑成功,才会渡海到台湾来赶走荷兰人,并且据以为跟清廷周旋的根据地。此后,在郑成功据台期间,福建的何姓也纷纷到了台湾,目前文献有确实资料可稽的,计有永历五年到台南的漳州人何光瀚,永历十六年到盐水开垦的泉州人何积善,以及入垦太子官堡的何替仔等。

到了清朝,到台湾来开创新天地的何氏族人更多,在凤山、基隆、士林内双溪,台中东势,以及新竹宝山乡,都有何姓的足迹。现在,台湾的何氏族人遍布于全省各地,犹以台北、新竹、彰化、嘉义等地为多。


作者:h05810 (2007/4/7 23:21:11)   回复此贴
  回复:何氏源流史话之五:何氏孔雀东南飞 第 3 楼

2、何氏的历史变迁

先秦时期

韩原:韩、何氏的故里

春秋战国时期,韩武子被“封于韩原”。韩原在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一说在今山西省境内)。该地西南面和东面分别有“西少梁”和“东少梁”两个村子,人称古少梁地,是春秋时代少梁国的标志,这便是韩原的中心,韩武子封国的都城就在此地。往南不远处是韩城首镇芝川,镇东南有司马迁的庙宇和坟冢。其身处丘顶,回首北眺,东、西少梁村和辽阔平原,还有镶嵌在平源东西方向高出平原的土塬尽收眼底。这就是整个韩原,是韩姓人的故里,也是何姓人的故里。

韩国:国都几经变迁

司马迁《史记·韩世家》载:“宣子徙居州”。韩宣子在位期间,将韩国的都城迁到了“州”。这个“州”在何处?有注释和辞书说,它“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40公里”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今天河南涓县的武德镇。这里土地平旷,沃野千里,古时它是西周的畿内之邑。《左传》昭公七年,郑国子产把这个曾属晋的地方,给了韩宣子,宣子将都城迁往此地。

韩宣子的传人贞子,又把国都“徙居平阳”。今山西省的临汾市古称平阳府。有汾河流过,滋润着肥沃的晋南盆地。上古时代帝尧曾看中此地并建都,附近的曲沃、新绛、翼城都曾作过晋国的都城。韩贞子将都城迁此,具体位置是今临汾市鼓楼西南约10公里的金殿镇。因其处在乎水主干道“母子河”之北,故称平阳。

韩贞子之后至武子启章时,又将国都迁到了宜阳(《吕氏春秋·任数》篇注)。宜阳在河南洛阳西南方向,是古时关中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在宜阳城约27公里处也有一地叫韩城,当地耆老称这个韩城是当年韩国的陪都。近些年在附近还有不少文物被发现。

韩景侯六年又将国都迁到了阳翟(今河南禹州)。清代的河南《禹州志》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景侯(六年)改栎邑为阳翟,并迁都于此”。《吕氏春秋·任数》篇,同是高诱的注释说:“……武子,都宜阳,生景侯处,徙阳翟”。《史记·韩世家》也记载: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看来,韩景侯迁都阳翟,也是韩国向东南拓展的重大举措,但这是韩国都城的第五次变迁了。据考证,韩景侯迁作都城的阳翟在今天河南禹州城北的八里营,该村北方至今还叫北城陵,早年陵上一株大古槐,名城陵槐。周围还有两丈深的古城壕遗迹。

韩哀侯时,都城由阳翟迁到了郑(今河南新郑市)。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魏攻楚国,在榆关(今河南中牟县西南)展开激战。时郑国恃魏轻韩,韩哀侯乘机灭郑,璇即把都城由阳翟迁到了郑(今河南新郑市,距禹州35公里)。郑是轩辕黄帝的故里,西有县茨山,中岳嵩山自西向东由高而低至此处突然拔地而起,高耸云天,有“中天一柱”之誉。

5年后,韩国又将都城迁回了阳翟。公元前230年,即韩王安九年,秦灭了韩国。《资治通鉴》胡之省注曰:“秦灭韩、遂心阳翟县为颍川郡治的。”《禹州志》也说,“周威烈王六年 (公元前370年),韩复迁都阳翟”。可见,韩国以郑为都仅过短暂的5年,就又迁回了阳翟。自公元前403年,韩景侯以阳翟为都,至公元前230年韩为秦所灭,总共是173年,除去在郑的5年,韩国以阳翟为都前后达168年之久,现在的禹州市,带有“韩”字村名有6个之多。


作者:h05810 (2007/4/7 23:21:35)   回复此贴
  回复:何氏源流史话之五:何氏孔雀东南飞 第 4 楼

西汉时期

何庶家族。据《客家何氏源流》等资料记载,何氏在得姓后不久,居住在今天安徽阜阳的何刺之弟何庶生了5个儿子。其中长子何成17岁时被策举为贤良(西汉初年一种推荐选拔人才的政策),后又选拔为博士生员,汉景帝时初入仕为江都王相(汉初同姓诸王受封后并不到封地理事,而由相代理地方政事,江都王封地在今长沙地区,贾谊、董仲舒也曾先后做过江都王相)。

汉武帝时,何成任治粟都尉(主管农业的官员),死后追赠安都侯,食邑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因而其家人迁居扶风平陵居住。何成有一子何果,何果生一子名比干。何比干曾随晁错学习《尚书》。汉武帝时,何比干任廷尉正(执法量刑官员)。当时的廷尉是张汤,张汤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他治理狱讼案件刻意严刑酷法。何比干作为他的主要部属,却为人宽厚仁慈,总设法解脱他人罪过,并因此多次与张汤发生争执,不久被外放为丹阳都尉(今河南汝阴县的司法长官)。何比干到任后,执法严明公正,监狱中无受冤之人,因而汝河、淮河流域的人称他为“何公”。

《后汉书》对何比干赞誉有加:汉武帝征和三年(前89年)三月某日,何比干午睡时梦见贵客车骑满门,他醒来后正告诉妻子梦中事时,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对他说:你积有阴德,现在我赏赐给你一件符策,它可保佑你子孙繁盛。说完这话后,老太太从怀中抽出一个长9寸,由990枚竹简组成的符策,预言他将有子孙990人,让子孙每人各持竹简l枚。

这则故事虽不可全信,但何比干生有6子3女,何氏家族在今天的陕西境内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却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何比干诸子虽无显名,但后代却绵延不断,他的五世孙何宠曾做过千乘都尉。六世孙何敞,东汉时曾屡次为官。何敞为人公正,先在太尉(东汉最高军事长官)宋由幕府任幕僚,后因策试成绩优异,先为侍御史,后为尚书,常直谏当权的窦氏家族揽权,深受窦家忌恨。窦氏家族终于设法把他排挤出了中央中枢机构,外放任当时素以骄贵闻名的济南王刘康的太傅,深受刘康敬重与礼遇。后又迁为汝南(今河南南部)太守(最高地方长官)。治理地方以宽和为政,积极组织生产,修渠筑堤,垦田3万顷,深受百姓拥戴。

何并家族。平陵还有一支从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迁来的何姓人家。这支何姓人家的著名人物是廉吏何并。何并的祖父曾是“二千石”一级的高官,其家族因此迁到平陵。何并曾做过郡吏,后任大司空(东汉后期最高行政长官)何武掾(下属部门长官),深受器重,推为长陵县令。何并任职期间,长陵县风俗淳美,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西汉末年哀帝时先后任陇西太守、颍川太守,为政清明,政绩显着。他的儿子何恢,王莽朝曾任关都尉,子孙绵延不断。

河南地区不仅有何并先祖,更有其它众多的何氏家族。如汉帝何皇后,也是南阳宛县(今河南宛平县境)人,其兄何进先为郎中,后为虎贲中郎将、颖川太守,最后位至大将军,封慎侯,权倾朝野。再如陈国(今河南淮阳)人何熙,位至大司农(农业官员)、行(代理)车骑将军。

西汉时四川北部的郫县,也是何氏家族兴盛之地。早在西汉宣帝时,何武家族在这里已经声名显赫。何武兄弟5人,他 14岁左右,因善唱歌颂汉朝德政的诗歌,被汉宣帝召入宫中加以赏赐,并令入太学跟随博士受业,专修《周易》。因策试甲科为郎官,后在中央与地方多次任职,最终由太守、州刺史迁升为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相当于宰相),位及人臣,权倾朝野。何武为人宽厚博学,以乐于奖掖人才闻名,痛恨结党营私。汉成帝时,土地兼并严重,给国家与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何武为挽时弊,与御史大夫孔夫一起主持过“限旧”运动,试图遏止豪强兼并之势,但因不能从根本上革除弊政,收效甚微。晚年因不满王莽专权,不堪忍受侮辱,被迫自杀。东汉时,郫县又出现了另一支何姓经学世家,其中的名人有学通五经的何英,他曾写过《汉德春秋》15卷。何英的孙子何汶,学识渊博,有传世之作30卷。

除了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的何氏家族在西汉时曾有名于当时外。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市东北)人何休,更是东汉大儒。他的父亲何豹曾做过少府(皇室理财大总管)。何休为人质朴,不善言词,但却聪明灵秀,对六经有深入的钻研,曾作《公羊春秋解诂》,至今仍是研究《公羊传》者必读之书。何休也曾经做过议郎、谏议大夫等枢密官员。另外,东汉末年南阳襄乡(今湖北枣阳市东北)人何颐,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何汤,也都有名于当时。


作者:h05810 (2007/4/7 23:22:02)   回复此贴
  回复:何氏源流史话之五:何氏孔雀东南飞 第 5 楼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混乱的时期,这一时期何氏播迁的区域以4大郡望为主线,旁及一些支系与少数民族改姓何氏的人。大致说来主要分布在:庐江郡(今安徽寿县以南、江西九江市以北、长江以西地区);东海郡(今山东枣庄市以东、江苏连云港市以西的地区);陈郡(今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地区);蜀郡(郫县管区内的今四川省西北部、青海、甘肃、湖北部分地区)。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迁时期。何氏族人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之一,也随之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与调整。一方面,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土崩瓦解,作为何姓代表的魏晋南北朝4大郡望,也开始逐渐消亡,何姓人因而更进一步散布到华夏大地的广袤原野中。特别是何姓人开始向江南各地迁徙流动。

据台北县《何氏族谱》记载,唐高宗仪凤年间(约 676年),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何嗣韩,随经略使陈元光进入福建,不久定居于福建。到唐僖宗时,固始何姓人再次随王潮、王审知进入福建,被授予安抚使,分田划地,受到表彰。此后,庐江何氏也多次迁入福建,并由福建进入广东、浙江沿海地区。据《何氏族谱·总世系图》与《客家何氏源流》记载,唐昭宗景福元年、后梁末帝龙德二年,庐江何旦及其子孙,先后迁到了广东梅州、潮洲、福建汀州地区。另有一些何姓支系进入了浙江、贵州、云南地区。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中原士家大族纷纷南迁,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一些以游牧骑射为业的北方游牧民族大显身手。两汉时曾多次侵扰关中刘氏政权的匈奴族,虽在中原政权强大力量的进攻下被迫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其后裔的一部分在北魏时发展为高车部,或敕勒(讹音读铁勒)部,散居在漠北广大地区,以游牧骑射为业,不断兴旺壮大。至隋大业年间,形成了与突厥抗衡的回纥部落联盟。隋末唐初,回纥各部与唐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往来关系,后回纥部又改称回鹘。唐末在今内蒙古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活动的一支回鹘人,改姓何,不断向中原地区推进。


作者:h05810 (2007/4/7 23:22:3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7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8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8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何氏论坛  执行时间:1,718.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