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济慈(1901年1月23日—1996年11月2日),出生于浙江东阳。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8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0年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83年起,他连续被选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还担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 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严济慈从小聪明好学,其父严树培,依靠种田养活一家人。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上学。他7岁入本村私塾,13岁在县城宏道小学毕业,14岁入东阳中学。1918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和东南大学物理系。1923年秋赴法国留学。1925年获巴黎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8月回国,同时受聘担任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的数学、物理学教授,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理论实业研究所筹备委员。严济慈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是我国光学仪器工业奠基者之一。他是我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两度执教于大学,培育了我国几代科技人才。1928年冬,严济慈再度赴法国,先后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30年底,严济慈回到北平,任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兼镭学研究所所长,直至1949年。1932年与李书华、梅贻琦、叶企孙、吴有训教授等一起,创建了中国物理学会。1937年5月,严济慈赴巴黎出席法国物理学会理事会,参加法布里教授从事科学教育50年庆祝会,并以外国学生代表的名义致词;后又代表我国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文化合作会议和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爱国抗日言论。他不愿也不可能再回到敌人占领下的北平,就取道河内到达昆明,主持筹建北平研究院驻昆明办事处,把物理研究所迁到昆明郊区黑龙潭,从此投身于抗日洪流,把自己的科学才智贡献给民族解放事业。1946年,严济慈受到政府的崇高奖赏,被授予胜利勋章,我国科学界只有严济慈和协和医学院的林可胜教授两人获此殊荣。由于严济慈在学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他于1945年8月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作为访问教授到美国各地讲学,为期一年。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出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和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北京,全力投入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工作。他积极参与制订和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