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陶渊明后裔“晒宗”祭祖

    中华陶氏网 2011年11月8日 万家姓


陶氏后人正在将本年过世的家人认祖归“宗”。

 大“宗”局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东晋时期伟大诗人陶渊明流传千古的名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更是他蔑视权贵不随世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他“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的生活方式也让万代文人墨客心驰神往。但对陶渊明及其家族后裔传衍的相关情况记述甚少或语焉不详。近日,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尚洪社区尚陶村陶氏后人的“晒宗”祭祖活动,让我们看到了陶氏家族后裔传衍、生活的冰山一角。

  陶氏后人初十晒“宗”

  2月23日(正月初十),春风送暖,阳光明媚,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尚洪社区上陶村300多户陶渊明的后人齐集村长陶太祥家中,开始了一年一次的“晒宗”祭祖活动,以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和对后世美好生活的期望。

  在村民陶运峰主持下,后人敬重地将“宗”从铁箱中取出,放在铺好的毡布上,在其上部横穿一根长竹竿,两端系上绳子挂在相当于二层楼高的树端,有如放电影的“长银幕”。

  传世400多年的陶氏“宗”即呈现在后人面前,它是用大幅白色绸布拼接而成的织品,长约15米,宽约10米,白绸布用笔墨录有陶氏历代传衍详情。

  “宗”顶端横书“浔阳陶氏光远宗派之图”,正中上端方框内书“始祖”二字,下则画一外框为曲边长方形装饰性牌位图案,内框竖书“始祖妣应友公”及“朱、王孺人”。

  其下则是陶氏历代传衍名录。“宗”两侧书有一副七字联语:“百梅春灿流芳远,五柳风高著德长”。“浔阳陶氏”、“五柳”等语词显示,与老祖宗陶渊明挂靠明确(陶渊明宅前栽有5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按该“宗”所示,“始祖”应友公(即陶应友)为尚陶村陶氏宗族中第四十六代,而该村现今300多户陶氏族人多为第七十三代。听族人介绍,该“宗”系古代老祖宗特地派人到苏州巨金购得优质绸布制作而成,原有双层,外层衬布是起保护作用的普通布帛,后在文革中被拆除,内层绸布有400多年历史,质地却依然生鲜光泽,字迹图案清晰。

  在祭祖仪式上,陶氏后人焚香鸣炮,按照在世的“隆、运、太、新”辈分依次对“宗”和“谱”行三叩九拜大礼。辈分越小,叩拜的次数越多。全部祭拜过后,族人在香案上摆上鸡、鸭、鱼等丰盛的祭品,斟茶倒酒,有本年过世的家人再行上香和祭品,进行祭拜,并在“宗”上面找到其位置,请族人将死去之人认祖归“宗”。有本年结婚或新添人丁的家户,带上或多或少的“喜钱”高高兴兴地将新人写入“谱”,以便世代相传。

  宗谱颇具神秘色彩

  在尚洪社区的尚陶村,“宗”和“谱”分别保存在陶运祖(47岁)、陶太祥(48岁)家中。《陶氏宗谱》,系第三次修纂于光绪岁次乙巳年仲冬月(1905年冬),由五柳堂重刊,一套计有十六册,保存比较完整。死人上“宗”,活人上“谱”,为世人了解陶氏后裔传衍真实情况提供了有力佐证。

  可惜原本双层的“宗”现今只剩下了单层。为此尚陶村村长陶太祥、村民陶运锋、陶运祖等还向记者介绍了,该“宗”几经劫难才得以幸存,其经历颇具神秘色彩。

  清代咸丰(1850年)后,太平军战事四起,动摇了清封建统治根基。在天京(即南京)战乱中保存在尚陶村的“宗”也被当成了战利品,辗转到了太平军天京府库,不久又转到了官方染坊,准备染色后另作别用。正巧被当时在染坊做工的一名尚陶村陶氏后裔无意中发现。好险!老祖宗的传家宝物差点被丢进染缸,毁于一旦!他义不容辞省下自己做工累出来的几两银子,偷偷将“宗”买下,又悄悄将其送回了尚陶村老家藏匿起来。

  至二十世纪60年代,“文革”狼烟又差一点让“宗”遭遇灭顶之灾。当时尚洪大队响应号召组织“文革”宣传队,演出节目没有幕布,有人即动起了“宗”的脑筋:何不废物利用!宗又大又厚实,横过来钉上“鼻子”,穿上绳子当农村小舞台的幕布最理想不过了。不过“宗”上花里胡哨,全是“四旧”字画,不能用,于是又想到了染色。

 一位陶氏后人很有心机,他灵机一动,提议不如将“宗”双层拆开,用没有字画的衬布做幕布,也不用染色了。有了幕布,又省了钱,两全齐美。于是,双层的“宗”银快被拆成了单层,衬布被用作布幕,而绸制的“宗”却被人偷偷收进了草堆,神不知鬼不觉,又躲过了一劫。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村里逐渐恢复了祭祖活动,宗谱又重新亮相。“宗”、“谱”分两处各由专人保管,而保存“宗”也有了专用木箱。

  陶氏族人规定:除祭拜(每年正月初十)和晒“谱”(每年六月初六)之日,平时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接触“宗”“谱”。

  宗谱详载陶渊明事迹

  《陶氏宗谱》写明按辈用字有五言四句,共20个字,即“德性承先绪,才华奕世芳,人文增蔚起,勋业赞贤良”。尚陶村的三修本《陶氏宗谱》卷首载有历代名士著文多篇,内容凸现陶渊明其人其事。乾隆十一年(1747)李飞熊的《靖节先生像赞》中写道:

  “……传先生之芳名兮,慕先生之品题。自彭泽之归来兮,操劲节以自持。爱潇洒之不群兮,飞羽觞而赋诗;抚松菊之遗泽兮犹委发以多枝,挹五柳之清芳兮,树风声如昔时……”(注:靖节先生,即陶渊明名号。)

  明代名士李梦阳写了《靖节公田墓基址碑记》,介绍了陶渊明身后墓基所在地址、方位、占地环境及画图造册详情,文中写道:“陶渊明公墓德化县,面阳光地。山下有塘,塘前荒地平而方丈,长二丈五尺,阔四丈,瓦砾积焉,树坊处也……”

  在《陶氏宗谱序》一文中,更是直叙陶渊明生前不媚权贵不随世俗的高风亮节:

  “……传及渊明公,博学善人,高尚其志,自谓义里上人。当时晋帝慕贤诏为彭泽令,仍不为五斗米折腰,即日解授,赋归去来辞,退居柴桑栗里,引壶觞以潇洒,抚松菊而盘桓”。

  在五柳堂重刊《陶氏宗谱》的序文中,更为明确地写着:

  “陶氏发源于九江,讬居于上邑,久为金陵钜族……”(注:讬居、寄居。上邑,指江宁。钜族,即大家族。)除了交待陶氏居处及历世兴替,还写了对陶渊明的敬慕缅怀之情,“每过五柳祠前,恒涤驰里,抚今追昔,其徘徊不去于心者,益不自今日始矣……”通讯员 张庆祥 杨广生

  扬子网记者 李海勇 文/摄

  ■链接

  宗谱,又称谱谍、家乘,本是我国封建社会记录宗族传衍脉络、发展状况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涵盖丰富,涉及家礼、家训、家规,先祖画像,先辈功业,朝庭诰敕、圣谕,名诗古词及纪代派辈用字等。新中国成立后,宗谱因为有浓重的封建宗族特征,许多谱谍被当作“四旧”或焚或毁,各类宗谱随之淡出人们视线。现存的一些宗谱,多为其后人几经沧桑侥幸保存下来。从文化角度看,这些古代遗存不啻为研究历史兴替、社会盛衰及家族荣辱衍变的社会宝贵财富。

 


分享按钮>>中闽魏氏:从世家到专家
>>河南项城卫氏族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