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喻姓得姓考---从五个方面的论述

    中华喻氏网 2008年11月30日 摘自谱书


喻氏得姓考
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却又人数较少的姓氏,其最初的源头虽然不像某些来源复杂的姓氏那么头绪纷繁,但也并不像那些来源单一的姓氏那样简单清晰。根据各种古代文献和各地旧谱的记载相互参证,追本溯源,现在可以确知喻氏的得姓源头有两个:即姬姓之喻和俞姓之喻。另有所谓芈姓之喻和吕姓之喻,只在疑似之间。而有些姓氏书籍中还所谓愈姓之喻,则当是出于误传。
一、源出姬姓之喻
源出姬姓之喻与周代的王室是同宗,也就是说,这一支是从周王朝的宗室中衍生出来的。其最初的得姓是姬姓,而后才在周王朝的“胙土命氏”中或直接、或间接地被另立为氏。所以,它并不是原生意义上的姓,而只是姬姓的一个分支。不过,因为姬姓又是由黄帝轩辕氏衍出的,所以这一支也就可以肯定是中华民族人文共祖黄帝的直系后裔。
在现在的整个喻姓中,这一支的人口最多,支系也最为复杂。因为各种姓氏书籍和各地旧谱中记载的具体得氏之祖不同,所以同出于这个源头的喻氏,又可以分为两个大支:一为春秋时期郑国的公族之后,一为西周时的祭(zhài)国祭公之后。前者又包括四个分支,其中前两个应该是肯定的,后两个则可能只是出于误传,充其量也只在疑似之间。后者只有一支,但是不是属实,也还多有疑问。另外,少数旧谱中还有以先祖之名为氏和因食采而得氏的说法,不可信。
1.出于郑公族而由谕改姓的第一支
源于郑公族的第一个分支,是多数旧谱中所记载的:初于周代得氏为谕,后至汉代改姓为喻。
相传周宣王姬静封其异母弟姬友于棫林(今陕西华县东,汉以后又称咸林,喻姓和郑姓各地旧谱中多作咸林),为郑桓公,到其子武公,有的说是几代以后,分支赐姓,其中一支姓谕。到东汉和帝时有谕猛(有的旧谱作孟),字骄孙,永元己丑(公元89年)官苍梧太守,为清白吏,以“谕”与“喻”两字字形相近,而且读音常常混淆不分,喻字又比谕字少四笔(指繁体),因而改姓为喻。到唐代有喻迪冲,字赳夫,号伯洪,武德三年为关西道团练观察处置使,后被加封为都统天下大元帅,其后派分两支。到宋代有喻从政(有的谱中作闻政),字成夫,生子九,再衍九派。关于这一支的源流,各地旧谱中所载虽然详略不同,对于究竟是在郑武公时还是在其后得氏说法不一,有关从政九子之说也存在歧异,但源出郑桓公之后,最初得氏为谕,而后由谕猛改姓为喻的说法,则是一致的。这种说法与南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清王相笺注《百家姓》等古代姓氏书籍所载也是相符的。
2. 出于郑公族而由谕改姓的第二支
源于郑公族的第二个分支,最初起源与第一支是相同的,也是先得氏为谕,后改姓为喻。所不同的,只是改姓之祖并不是上一支的谕猛,而是东晋时的谕归。
据多种姓氏书籍和旧谱记载,谕归曾作过曲阜令,担任过侍御史,著有《西河记》,各种材料中虽然都没有关于他改姓的明确记载,但所载他的姓往往完全不同,正如前文所引,有作谕的,有作喻的,也有作俞的,有的还包含了他改姓之意,如北宋初陈彭年等所撰《广韵•遇》载:“喻同谕,姓。东晋有谕归,撰《西河记》二卷。何承天云:‘喻音树,豫章人。’”罗泌《路史》称:“谕,郑公族之后,《晋书》有谕归,撰《西河记》。”宋末王应麟《急就篇•巨楼谕喻聚住逗注》亦云:“谕氏,东晋有谕归,撰《西河记》。”就将谕归作为了谕姓的代表。甚至在有的姓氏书籍中,谕姓和喻姓中都收了他。虽然出现分歧的原因,多数姓氏书籍中都没有去辨析,但正是因为各种史籍和姓氏书籍中作谕、作喻的都多,也就恰恰可以说明,正如谕猛和喻猛一样,只是因为他原姓谕,后改喻,所以就有了不同的记载,有的是记其原姓,有的则是记其改姓。在古代凡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姓的,在不同书籍的记载中,往往都如此。
现在网上一些姓氏资料中称自谕归改姓之后,又有很多人跟着改了,世上再也没有了谕姓,还有的更直说他是最后一个由谕改姓为喻的人,大约就是由此而来。只不过并不是从他改姓后就再也没有了谕姓,事实上是直到南宋时还有,譬如《陆游诗集》卷十六中就有《汪给事太夫人程氏挽辞太恭人谕氏挽辞》,而前文所引《通志•氏族略五》的记载更为显证。由此可知,大约是到了宋代,谕姓才全部改为喻姓,或者虽有未改的,也没有了传人,所以其后再也找不到姓谕的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各种姓氏书籍类文献和各地旧谱中,都并没有把他这一支单列出来。多数旧谱只是在先贤传或者名人表中收编了他的事迹,少数的只在源流记、得姓考之类的文章中称他本是谕猛的后嗣,只是在谕猛改姓后,其子孙并没有全部改过来,因而谕、喻长期并存,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直到他改姓后,两姓才得以完全统一,而他也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曾经姓谕的人。其实,这种说法颇有些牵强,一则谕猛子孙为什么没有都改为喻姓难以说清,再则谕归为谕猛之后的说法,也难以找出确切的证据。事实上,谕归之姓谕,恰恰说明他并不是谕猛之后,只是因为他的祖先在谕猛改姓时并没有跟着改,所以才保留了原姓。正如因为谕、俞、喻等字在古代常常混用,因而有的文献和旧谱中又将他记作俞归或者喻归,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原是姓俞或者早已姓喻,道理是一样的。从多数文献和旧谱的记载来看,他之姓谕是无可置疑的。再说,谕氏从春秋时得姓,到东汉和帝时谕猛改姓,历时几近千年,姓谕的当然不可能只有谕猛一人。谕猛改姓后,因其影响,可能有很多同姓的人陆续跟着改了,但因为种种原因,仍有很多人没有改,这本是很正常也很自然的。既然从一些姓氏书籍和旧谱可以或直接或间接地看出他由谕改喻之事,那么他是喻姓一支的改姓之祖,也就是真实可信的。只是,在他改姓后,可能因为他的影响比较大,又有一些同姓的人跟着他改了,但也并没有完全改过来,以致到了宋代还有谕姓,所以他并不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姓谕的人。
另外,因为在各地的旧谱中,往往把他载在谕猛之后,从而使得他的后人与第一个分支即谕猛的后人混而为一了,其具体的传承情况,现在已经无法考清。大约今安徽、浙江等地的喻姓,有一部分就是他的传人。相传他原居湖广武昌,所以喻姓郡望就有了江夏之称。又据传他后来徙居浙西杭州钱塘西侧,所以喻姓又有以江夏为郡望、钱塘为堂号的。不过,这本来是其后裔与以南昌为郡望、苍梧为堂号的谕猛后裔的根本区别,但在后来却混淆了,现在以江夏、钱塘为郡望、堂号的,往往都是谕猛的后人,而到底哪些是他之后,已经很难分清。
关于由谕改姓之喻,还值得说明的是,从情理上来推测,从郑公族得姓为谕后,流传几百上千年,这一大支的人绝不会只有谕猛和谕归两个,由谕改姓为喻的,也不应该只有这两个分支。今天在各地的谱牒中之所以只能看出他们两个的改姓,应该只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的影响比较大,其后同宗各支都归依到了他们的传人之中而已。客观地说,对于这些归依之族,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理清,而且也并没有再去强行区分的必要。
3. 可能出于郑公族而直接得姓的一支
源于郑公族的第三个分支,是部分旧谱中所记载的:直接得姓为喻。
在这一支的旧谱中,关于得姓经过的记载通常都比较简略,对于具体是什么时间、由谁、因什么原因或者以什么为依据而得姓为喻,往往语焉不详。其所记的内容,大抵都是相传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咸林(本为棫林)为郑伯,其子武公名掘突,得桧、虢之十邑[HT5K](有的作十二邑,误)。其后子孙繁盛(有的说是传二十二世),遂分出郑氏、蔺氏、俞氏、喻氏等数十姓(有的说是五十姓),喻姓即其中的一支(有的说是列二十七)。而后就是到某个朝代有某某,或者越多少世而有某某,居于某地,几传以后有某公,由某迁某而为本支祖云云。因对早期源流不甚了了,所以不得不付之阙如,如湖北黄陂谱就是。也有个别说得很具体的,如江西新建义渡、久驻等谱就认为是郑武公之后,周、郑交恶,郑伯第二子彬恶其无君,别为喻氏。丰城董家镇泉溪村泉南南边溪支谱则称是武公之孙、庄公之子彬更姓为喻。谕猛之后也有采用此说的,如江西上高谱就是。推其由来,应是本于《路史》所载,或者喻姓族中原有此传说,而《路史》所载即因之而来。
不过,郑自宣王时始封,到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一共才传了二十三代,为什么既不是开始时分立姓氏,也不是中间陆续分出,又不是国灭后改换姓氏,而会在倒数第二代分出这么多姓氏?从常理上很难说通。而且,郑桓公之后人数最多的是郑姓,而郑姓并不是首先分立出来的,而是在郑国被灭后其子孙以国为姓才出现的,所以分出姓氏之说似难成立。再者,倘若真如其所说,一个小小的郑国就分出了这么多姓,那么周朝的王室又分出了多少呢?周代分封了那么多诸侯,又会分出多少个姓氏?其可信度自然不能不令人怀疑。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等文献也载有俞、喻同为郑公族之后的说法,而南朝梁代也还有俞药改为喻姓之事,所以,喻姓之中尤其是源于郑公族的姬姓之喻中,先有这么一支直接得姓为喻的,也未必没有可能。凡旧谱中有此记载而不是谕猛后裔的,就有可能是这一支的传人。只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更有可能的是姬彬改立的是谕氏,到谕猛、谕归才先后改为喻氏而已。也就是说,这位谕彬是前两支的得氏之祖,而不是直接得氏为喻的一支之祖。
4. 可能出于郑公族而由渝改喻的一支
源于郑公族的第四个分支,是少数旧谱中所记载的:起初得姓为渝,后来改姓为喻。
这一说应是本于《姓苑》所载,从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或者吴氏所据的材料间接引来,只是在相关的旧谱中,详略各有不同。不过,尽管看起来有板有眼,而且与罗泌《路史》卷八渝氏条所称:“郑后有渝氏,通作喻。”及其卷三十二喻姓条中所谓郑后五十姓有渝姓之说正相应,但其真实性却又颇值得怀疑。
根据前人已经提到和本人在推敲其文字时所发现的,概括起来,前一种说法至少包含五个疑点:
其一,《左传》中只有僖公二十四年载:“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宣公三年载:“郑文公娶于江,生公子士……娶于苏,生子瑕、生子俞弥。俞弥早卒。泄驾恶瑕,文公亦恶之,故不立也。”但僖公二十四年所载的“公子士泄堵俞弥”到底是两个人,还是三个人,自古就存在争议。虽然根据宣公三年所载可以肯定,公子士确有其人,但泄堵俞弥是姓泄名堵俞弥,还是姓泄堵名俞弥,或者泄堵和俞弥是名与字连称,甚至根本就是两个人,尚难定论。即使退一步来说,其中的俞弥是独立的一个人,或者泄堵俞弥就是俞弥,也并不作渝弥,更没有为周司徒的记载。同样,宣公三年所载的俞弥,不仅也不作渝弥,而且是早卒,《左传》中也未载其为周司徒之事。所以《续通志•氏族略》中虽然采收了邓名世的说法,但对其来源和准确性提出了怀疑:“喻氏,郑樵列入四声,不详所出。邓名世《姓氏辩证》颇有论据,故录以补樵《志》之未及。然《左传》郑有俞弥,无名渝弥者。名世此言,未知何本。或堵氏至俞弥之后复别为渝氏,俞与渝转相误也。”江西新建、浙江黄岩等旧谱中,也多有辨其误的。
其二,更难说通的是,邓名世所言“郑公子渝弥,周桓王时为郑司徒”,说明此渝弥生活在周桓王时,与《左传》中记载的俞弥不仅名字不同,生活时间也全不相应。因为鲁僖公二十四年相当于郑文公三十七年,此时上距周桓王去世已经六十二年,即使是他去世当年出生的人,到这时也已经六十二岁,自不可能有他在世时担任司徒的人,到这时还能带兵打仗。又,郑文公即位时,上隔周桓王去世已超过二十五年,就算其立太子之事在其即位的当年,周桓王时能任司徒的,到这时无疑已在五十上下,与早卒之说矛盾。而且,即使这个俞弥就是渝弥,无论当时他是不是已经去世,其父亲的年龄也必在六十以上,而郑文公在位四十五年,决不是年过六十才继立的。所以《左传》中的郑公子俞弥无论是不是又作渝弥,都决不可能在周桓王时为郑司徒。虽然有的资料和旧谱又引“周桓王”为“周成王”或“周威王”,但都与鲁僖公、郑文公时相距几百年,更不可能。由此可知,即使《姓苑》所载是有依据、有来历的,邓名世所载也有错误。
其三,《姓苑》所载是“为周司徒”,可能正是邓名世没有直接引用的原因。虽然郑君自第一代郑桓公为周司徒后,其后不排除历代继任的可能,但是根据古代宗法制度的惯例,继位袭爵的,往往是嫡长子,即使有因为种种原因而由其他儿子继任的,也通常是爵位和官职由一个人同时继承。俞弥既因为早卒而未得继立为郑君,那么他担任周司徒的可能性也就不大。邓名世或者其所引资料的原作者,很可能正是鉴于这一点,将其改为“郑司徒”了。
其四,还有一条说不过去的是,古代的避讳制度规定“不讳嫌名,二名不遍讳”,也就是不避同音字,而且避名不避字,如汉高祖刘邦字季,《史记》中就只避邦而不避季。这种规则一直到唐代才改变,但也还并没有为皇后避讳的事例,更不会避到小名。所以,所谓为避皇后小名而改姓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有关这一支直接的源流,见于安徽旌德仕川谱中的说法是:
喻氏系出于姬姓祭公谋父之子相如。相如为周穆王卿士,因能以德喻民,所以被命为喻氏,后以为姓。又因为他食邑江夏,也就成为了喻姓以江夏为郡望、堂名的由来。在仕川谱中,还详载了从命氏始祖相如至今近三千年间一百多代的世系。
不过,虽然看起来得姓与郡望的由来都能言之成理,其世系也似乎脉络清晰,代代可考,但其所述得姓原因本身就存在问题,所谓“以德喻民”,其“喻”字义为教导,晓喻,但用作这个意义的,至少在战国以前都作“谕”而不作“喻”,现在各种文献中可见用为“喻”字的,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篇,其后才有通用,而且仍以“谕”为主,所以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得姓,那么其所得之姓应该是“谕”而不是“喻”。也就是说,不可能是直接得姓为喻。
再者,仕川谱中所载的最早资料是《宋绍熙喻氏宗谱叔奇公序》,即所谓新安喻良能字叔奇所写的序言,而世系中有喻汝砺、喻樗、喻良能,喻良能生有五子,这也透露出了多个疑点:
其一,既然源出祭公谋父,那么现存最早的谱序为什么会是喻叔奇所作?因为喻叔奇名良能,是俞药后人,喻樗堂叔,见于义乌旧谱,而《宋史》中也明载喻樗为俞药十六世孙,说明其世系传承原本是清晰的,所以,如果喻良能真曾组织修谱并撰写序言,决不会不知道其先世所自出,不记俞药而溯源祭公;
其二,各种资料都记载良能是浙江义乌人,而序中却自称是新安(今安徽歙县)人,与浙江义乌、剡北谱中所载也不相同。如果写序的喻叔奇是另有其人,只是因为名字相同,那么他生活在宋代,其先世资料从何而来?为什么能做到代代清晰可考?
其三,喻良能、喻樗都是俞药之后,为什么会收入祭公谋父世系中?而且就是旌德开基祖之前的几代?
其四,从旌德旧谱中所载来看,自宋代修谱后,到明代万历年间才重修,中间隔了五百多年,这期间近二十代的传承情况又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其五,良能只有一子偘,见于《浙江通志》,而仕川世系中记他有五子仁、义、礼、智、信,所载完全不同而并无其他资料可证为实;
其六,依仕川谱中所载来看,喻叔奇首修的是歙县堨田谱,他修谱时虽然传了十二代,但多是单传,人数无多,尽管堨田已无传人,详情难考,但该序中称他于绍熙元年致仕,“是秋暇日,考其先代源流及往鄱阳之族征其古谱,录归续接后支,以成实录,庶几数典无忘而亦有以启其后也”,表明他为修谱而专门去祖籍查访了,是不是鄱阳某支中有相关记载,因未见到旧谱不能肯定,但仕川谱中载喻智于宋代分居绩溪兰川村,而《绩溪县志》则载喻智是明朝中期从鄱阳迁去的,时间和原籍都存在明显的矛盾。
由这六点即可肯定,这篇序言是出于后人的依托。正是因为托名于他,所以在传承世系中,就于六十四至六十六代分别列入了汝砺、樗和良能,从而与其他资料与旧谱形成了抵牾。只是仕川谱中另有世系图,所载历代先祖情况与序中所载互有详略,而且或名或字还偶有不同,又似乎并非纯粹虚构可得,所以,其谱中所载虽然未可尽信,但也又未必全出杜撰,是在旧有传说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可能性比较大。
除此之外,在少数旧谱和姓氏书籍中还存有两说:
一说是周昭王分封子弟,其中有一个被封于古祭国,号称祭公,担任了周王朝的卿士,后随昭王南征,一同淹死在长江中(一说汉水中)。周穆王即位后,祭公之子谋父继为卿士,为三公之一,曾作《祈招》之诗劝阻穆王周游天下,又曾谏阻穆王攻伐犬戎。尽管他的规谏没有被采纳,但他后来因为忠贞而被赐姓为谕氏。到了汉代,有谕猛,改姓为喻。这种说法始于何时,有什么依据,已不可考。不过,祭公谋父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其规谏穆王也实有其事,这在《左传》、《国语》和《史记》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只是都没有提到他被赐姓之事而已。
另一说是周昭王分封子弟,其一被封为祭公,为当时的二十七侯之一,因赐居喻地而以地为氏,后因世乱避祸而改姓为谕,到汉代谕猛再改姓为喻。
其五,即使真是因为避讳而改,那么为什么会改偏旁而不去偏旁?尽管俞与渝仍然同音,但当时的俞姓并没有因此而另加偏旁,这又作何解释呢?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疑问,喻姓中有一支是由渝姓因避讳而改为喻姓的说法,很可能只是出于传闻与附会。不过,如果撇开其具体内容中可能有的错误,那么,由渝弥衍出喻姓的一支,也就不是绝对没有可能。因为俞弥可能本来又作渝弥,甚至还有可能古本《左传》的某一个本子不是作俞弥而正是作渝弥,何承天就曾见过,只是后来因为杜预注本大行而亡佚了,也并非绝对没有可能。而《左传》中所谓的“早卒”,可能也并不同于夭、殇,只是指先于其父郑文公去世,没有可能继立为郑君而已。至于担任周司徒的记载,固然可能有误,但也有可能是确实担任过,只是史书中失载了而已。因为周代的历任司徒在史书中多无记载,因而也就并不能仅据此而断定其说为非。尤其是如果他所担任的如邓名世所载,是郑司徒而不是周司徒,则更有可能了。何承天在《姓苑》中既然这么说,可能有比较可信至少被当时广泛认同的依据,或者原本就是从他以前的相关书籍中直接沿袭而来的,因而原本确有其事。所谓“《左传》郑公子渝弥,为周司徒,后立别族为渝氏”之说,其本意是指《左传》中有载的那个郑公子渝弥,曾经担任了周王朝(或郑国)的司徒,因而其后人别立为族,以其名字为渝氏。基于这些理由,关于《左传》中所记的后一条中所存在的几个疑问,也就都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至于《左传》中所载的前一条,尽管泄堵俞弥的姓名、身份都难以确定,但无论他是不是或者包不包括郑公子俞弥,都并不影响《姓苑》中所载的喻姓源于郑公子渝弥的可能性。
另外,《路史》所谓“通作喻”之说,虽然并没有说明依据与原因,但又刚好可以作为参证。从其喻姓条所载来看,渝既是与喻同时得姓的,字并不同,为什么会要“通作喻”呢?尤其是据陈明远、汪宗虎所编《中国姓氏大全》载,渝虽然是罕见姓,但现在成都、武汉有。既然至今还有传承,自然就不会有“通作喻”之事了。这不仅使它的这种说法难以成立,也更增加了前一种说法的疑问。
当然,虽然存在种种疑问,而且其间还不无矛盾,但因为是现在可见的古代姓氏书籍中最早的一种说法,部分旧谱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所以源于郑公族的喻姓,有一支由渝姓改来,其可能性并不能排除。即使不是由渝弥而来,也无妨于由其他的渝氏改来。《路史》中所载虽然含糊,但其所谓郑国支姓渝、俞、喻、谕并相通之说,必定也有某种依据。问题只在现在喻姓旧谱中有此记载的,多只是并采诸说,往往不是谕猛之后就是俞药之后,只有江西新建马坡山喻氏谱中认为自己出于这一支,人数很少,但依其他旧谱所载来看,这一支原是由谕猛之后大常支派中分出来的,与新建石岗镇喻氏同宗,其说本身并不能成立。所以,如果喻姓中真有这么一支,其传人也多已混入其他支系,在疑似之间的,大约也就只有这一小支可能是其传人而已。
5.可能源出古祭国的一支
源于姬姓的第二大支,相传出于西周时的祭国。古祭国本是商王朝的一个邦国,在甲骨文中就被多次提及。周朝灭商后,也灭了祭。先是武王封其弟蔡叔于此,于是祭国也就成为了一个姬姓的小国。管、蔡之乱后,周成王把周公的第五个儿子分封在这里,直到东周初年,才在郑庄公的开疆拓土中被灭。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和相关考证参核,其故城所在地在今郑州市金水区祭城乡祭城村,所辖区域则包括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北郊与中牟县一带。从喻姓分支的角度来看,如果源头中确有这么一支的话,那么其得姓应该是喻姓各支中最早的。不过,历史上是不是曾经有过这么一支,尚难十分肯定。因为在旧谱源流中记载有该说而比较清晰的,主要为安徽旌德、歙县、绩溪一带的喻姓,但其旧谱中所载,颇有可疑之处。而其他一些地方的旧谱中虽也有提到的,但通常都只是因为对早期源流不甚清晰,从而并存诸说而已。

这两种说法虽然都比较特别,而且其旧谱中也都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从谕猛之父、祖以来的传承世系,但其最初的源起都不见于其他文献和别的旧谱,应该都只是一地的传闻之辞,并不可信。
综合以上诸端可见,源出姬姓之喻,虽然各种文献和旧谱中所记载的具体源头各有不同,其后的记载也都不是很清晰,有的甚至还有混淆与交叉的地方,但以各种记载互相参证,仔细推敲,其基本源流还是大致可以理清的。也就是说,在这一源头之下的上述七种说法,前两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中间三种说法虽然存在一些可疑、可议之处,也未必全不可信,后两种说法则因别无佐证,应不可信。
因为前几种说法所涉及的得姓时间和地域都很接近,由此可以肯定,喻姓最早是在西周末年或者东周初年得姓的,其发祥地则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也可能正因为祭国为郑国所灭,其地归入郑国,所以就导致了在喻姓的起源上到底是源出于祭还是源出于郑传说不清。然而,按通常情况来说,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可能会有陆续外迁,但留居原籍的人应该会更多。可现在河南的喻姓主要居住在河南南部,而且都是在后来迁去的,多数源头不清。原籍为什么会没有谕姓存留?如果曾有而后来又都改为了喻姓或别的姓,那么为什么根本找不到任何线索?令人不解。
二、源出俞姓之喻
俞姓的源头有多支,有本为俞姓的,也有源于别的姓而以俞为氏的。其中最早的一支可以上溯到五千多年以前的黄帝时期,当时有个医官叫俞跗,是历史上有名的良医,也是俞姓第一大支的祖先,其人其事见于《史记》和《通志•氏族略》等史籍。俞姓的第二支从春秋时期郑国的公族中分出,和喻姓的第一个源头的得姓大约同时,很可能就是郑文公之子俞弥之后,也就是因俞弥而为俞氏。第三支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和喻姓可能的第四个源头相同。其他还有几支出于满族、彝族、土家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兴起较晚。
由俞改喻,最早是从南朝梁代的俞药开始的,这在《南史•陈庆之传》、《宋史•儒林传》和《宛委馀编》中都有记载,前者的记载尤为详明。据传俞药在梁武帝时曾任云旗将军、安州刺史,只因为他出身于寒门,没有当时享有世官世禄特权的豪门背景,而“俞”与“榆”又同音,榆树在春天长叶前先在枝条间生榆夹,形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迂腐的梁武帝就对他说:“俞氏无先贤,世人云‘俞钱’,非君子所宜,改姓喻。”这样,就使得俞药成为了这一支喻姓之祖。
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其他文献又缺乏记载,虽然根据相关旧谱所载,可以确定俞药出自俞姓前两支中的一支,但到底是黄帝时的俞跗之后还是春秋时的郑公族之后,已难确知。
俞药改姓喻,本在南朝,但其后人谱中有记载的都误为五代后唐、后晋时期。因为江西、湖南各地的谱中的错误都是一样的,而且都记载其后人第一次修谱在南宋时期,第二次修谱多在明朝万历年间,可见其误由来已久,很可能是因年代久远,族中传说渐渐模糊而导致的。浙江剡北喻氏本是俞药之后,但其谱中误记其源出渝姓,汉景帝时避皇后阿渝讳改姓喻,以唐代重华、迪冲父子为远祖,世系则以迁桐庐始祖启元为第一世,对启元以前传承无记载,根本没有提到俞药,当是因为先世源流失传已久。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俞药后裔的谱中将谕猛列为祖先,也正如有些谕猛后裔的谱中把他记为喻药、喻乐或愈药,排在唐朝的喻迪冲之前一样,实际上是错误的,应该是缘于传说误混之故。
另外,南宋高宗时有喻樗,是喻姓历史上一位有气节而又善于识才的名士,为俞药后裔,在《宋史•儒林传》中记载了他的生平行事。但在有些旧谱的源流记或者序言中,可能是依据某些姓氏书籍或者《百家姓》注释之类的资料,将他记为俞樗,说是因为他聪明好学,于建炎三年考上了进士,而且多才多艺,精通世故,并善于识别人才,所以深得皇帝喜爱,以其所谓样样知喻(有的作“佯佯知喻”,意即明白晓喻,无所不知),而被赐姓为喻。现在网上一些关于喻姓源起的资料中,更有不少承袭其误。其实,这些旧谱或者其所依据的材料,只是因为误读《宋史•儒林传》而弄错了。该传中所记载的,明明白白是喻樗,并不作俞樗。其原文为:“喻樗,字子才,其先南昌人。初,俞药仕梁,位至安州刺史,武帝赐姓喻,后徙严,樗其十六世孙也……”其中所说的“武帝赐姓喻”,是指南朝梁武帝赐俞药姓喻,而不是说宋朝的皇帝赐俞樗姓喻。再说,宋朝的皇帝在史书中都称“祖”称“宗”而不称“帝”,更没有什么武帝。现在也有一些新的姓氏资料中采用了这一材料,还有的说明是依据《姓苑》,却没有注意到《姓苑》一书写成在喻樗之前,甚至还在俞药之前,根本就不可能有此记载。当然,从俞药到俞樗,历时六百年左右,是不是只传了十六代,似有可疑。但既然正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应该有所依据,而且比较可信。现在谕猛后裔有的谱中将他作为汝砺之子,又以其堂侄良能作为其子一同列在自己的世系中,自然是误混。其后裔现居于江浙一带,以原籍桐庐、江苏常州为主。



虽然所言具体源起不同,但后两种记载中都有由谕而喻之说,且所述改姓原因与经过不仅相互间大同小异,而且与源出郑公族之后的记载又重叠,所以关于这一支的源流,过去曾受到了族人的怀疑。事实上,关于最初的源头的这两种说法,都颇为勉强。第一种说法中的祭公谋父被赐姓为谕之说,不见于古代典籍,很可能只是得之于族中传闻;第二种说法中所谓因地得姓之说,恐怕更难以成立。因为祭公所受封的就是祭地,因此而有了祭国,其子孙见于《左传》等史籍中的也都称为祭公,仍是姬姓,而根据其他文献所载,另行改姓命氏的,也只是姓了祭氏、谋氏、訾氏和祭公氏,见于《路史》,并无因地而改姓为喻的记载。大约是族中原有为祭公之后的传说,不明其所以,而族人所居之处有喻地,因而就有了因地而得姓的猜测。至于两说中都有所谓谕猛改姓之说,则不可信。因为谕猛为郑公族之后,很多旧谱和大多数姓氏书籍中都有明载,同一人不可能既是郑公族之后,又是祭公之后。有这一类记载的,很可能是缘于旧时一些姓氏书籍中有喻姓源出祭公之说,又有谕猛改姓之说,不明孰是孰非,所以在追本溯源时就把二者合而为一,揉合在一起了。
从总体上来说,有关这一支的三种说法虽然各有详略,且互相歧异,后两说还与郑公族之后的记载有冲突,同时又都无更多的资料可以参证,因而都不无可疑可议之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喻姓中有这么一支,既有旧谱专主此说,也有旧谱作为并列的说法,而这些地方往往相隔很远,互无联系,甚至互不知情,既然会都有这样的说法,那么,虽然其中有可能存在某些错误与混淆,但也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断定为全不可信。毕竟上古时期有关姓氏的由来与演变,并非都有记载,即如商、周王族到底衍出了多少姓氏,具体又是哪些,各种史籍中尚且也是或语焉不详,或互相抵牾,更不用说源出诸侯或公卿大夫甚至是普通平民百姓的姓氏了。由此可知,姓氏或其支派的由来不见于种种文献而只流传在民间的,也必定多有。由口耳相传而记诸文字的,虽然未必都很准确,但能言之凿凿的,也未必都是空穴来风。
6.关于以先祖之名为氏之说
四川什邡旧谱中载喻姓源出周部族先祖公刘第七子毁谕,系其后人以先祖之名为氏,到秦始皇平定六国以后,迁徙雍、岐豪侠于蜀,谕姓也就被迁到了蜀地,再到汉代谕猛为苍梧太守,才易谕为喻。虽然其说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而且也可以解释各地旧谱中都没法说清的为什么谕猛先世起于中原而居于西蜀的问题,但是各种文献和其他族谱中都无类似记载,而其旧序中称是因梦而知,言不雅驯,而另一序中又称原籍江夏,是明代以来寄籍于西蜀丹稜的,与前说又相矛盾。同时,其可追溯到最早先祖也只是明末居于丹稜的忠德,其后四、五两代有迁居仁寿、安岳、邛州、内江等地的,也不能说明,因而其有关最早起源的说法,自然更加难以令人置信。
7.关于食采得氏之说
与以上诸说不同的,还有南昌敷林和临川湖南乡竹溪旧谱中所载的两种因食采邑而得氏之说:
见于敷林旧谱中的说法是喻姓出于卫大夫之后,支孙尚书昌食采于喻,子孙以喻为氏,意谓喻姓出自春秋时的卫国大夫,是因地为氏的。
见于竹溪谱中的说法是“本姬姓,乃周文之裔,封之江夏,食采于谕,子孙遂以为姓”,并称最初的始祖名禧孟,禧孟生安成,安成生贞吉,贞吉生君州,“为康王掌教之官,世袭公爵,传玉牒三十七代,周之中叶桓王仁柔,楚子熊通强暴,日侵其地,仅存宗祀而已。嬴秦、西汉之间,子孙散处江淮,莫可稽考。至东汉时周祯公始定居于南昌新塘,遂为南昌鼻祖。”虽然其称谕姓最先是因为食采邑于谕而来,并且列出了最初的得氏者,比其他关于谕姓来源的说法似乎更为具体,但它并没有明确说明禧孟出于周代的哪个王,受封的是什么侯国,更不明资料从何而来,而且它又称谕姓是“梁陈以后始改为喻”的,与各种姓氏书籍和其他旧谱中所载也都不同。
三、所谓源出吕姓之喻
如前所述,所谓源出吕姓之喻,仅见于明人陈士元《姓觿•七遇》引《姓源》所载:“吕佗为俞侯,后有喻氏。”吕佗为西汉开国功臣吕婴之子,据《史记•吕太后本纪》及《惠景间侯者年表》所载,吕后四年,他因父功而被封为俞侯。但只到吕后八年,即因参与诸吕谋反而被杀,所封的侯国也被废除。关于他的后人改姓为喻之事,《姓源》依据的是什么材料,不得而知。因为在其他文献包括别的姓氏书籍中都没有记载,在各地旧谱中也找不到任何印证,所以是否属实,无从确定。如果确有其事,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改的,也同样无法考证。同时,他受封的是俞国,封地在鄃(shū,今山东夏津县),为什么没有改为俞姓或鄃姓,是不是后来又再改了,也已无法说清。从情理上来推测,他的后人在遭遇变难时多数被杀,可能也有人侥幸躲过劫难,先是隐姓埋名逃匿,而后改姓,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所改应该是俞姓或鄃姓,《姓氏寻源》卷八鄃氏条引《姓苑》称:“鄃,在清河,有鄃氏。”所指的可能就是这一支。《姓源》所载,应该是有其由而误其事,甚至有可能是把字搞错了,即把鄃字误成了喻字。事实上,源于国名、地名而带有邑旁的姓,后来往往都是为了简便而去掉了邑旁,如邱、鄣、邴、鄫、邾、郕分别有人改成了丘、章、丙、曾、朱、成,改用别的偏旁的,似乎没有。所以,由吕姓为避祸而改姓为喻之说,难以成立。不过,过去一些姓氏书籍常将鄃、隃与喻联系在一起,也有可能就是曾有这样一种传说。而这种隐约的关联,或者又正可以作为《姓源》所载原本近实的间接证据。尤其是现在并没有鄃姓存在,可能就是因为有此改姓之故,只是改为喻姓的可能性极小而已。
四、可能源于芈姓之喻
喻姓有一支源出先秦时期楚国公室芈姓的说法,不见于过去的文献,现在有的姓氏研究书籍和文章中有此一说,谓相传楚国有一个公子曾受封于南阳,食采邑于俞豆亭,因而改姓俞豆氏,其后人再改姓为喻,与喻姓合而为一。持这种说法的书籍和网络文章,尤其是一些姓氏寻根或者家谱网站,依据的都是《通志•氏族略》所谓:“俞豆氏,芈姓,楚公子食采于南阳俞豆亭,因氏焉。”不知怎么就得出“已与喻姓合并为一”的结论。因为在网上流传,所以影响很大。其实,《氏族略》中并未言及改姓之事,在各地喻氏旧谱中,也找不出相关的记载。从中国古代姓氏演变的基本规律来看,如果《通志》中所记有俞豆氏之说属实,那么现在之所以没有这一姓的人,应该是在历史上分别改为俞姓、豆姓以及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对应姓氏了。另外,《路史》称“颛帝后有愈豆氏”,与《通志》所载又不同,更不可能是由愈豆而改姓为喻了。无论二者谁是谁非,即使真有改为喻姓的,也只会是极少数,而且早已融入其他各支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谱系,因而也就无法区分出来了。
五、关于愈氏改喻之说
在有的旧谱和现在的一些姓氏书籍与文章中,有提到愈氏改喻氏的,但这一说法并不见于各种古代文献,应是缘于误传。愈姓始于何时,因何得姓,现在很难考清。关于愈姓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凌迪知所撰《万姓统谱》,书中载宋有愈植,理宗宝庆年间任职高安,明有愈德勤,曾任兴国县丞。清代广东人愈国佐曾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修有《愈氏族谱》。既然其自有传承,又何以要改姓为喻呢?喻药原本姓俞,而《通志•氏族略》、明邵经邦《宏简录》、《江西通志》、《南昌府志》《县志》都误作愈,大概就是这种说法的由来。
六、基本结论
根据现在可以找到的各种文献和旧谱的记载互相参核,大致可以确定,谕、俞两姓是喻姓的可靠源头,各有传人可考。源于谕姓的原音shù,源于俞姓的直音yù,后二者合一。从总体上说,其中谕姓是从姬姓中分出来的,当无疑问,而后由谕猛和谕归先后改为喻姓也不必怀疑。至于其最初是出于春秋时的郑国还是祭国,虽难定论,但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其他的一些说法,虽然并非绝对没有可能,但多不可信。吕姓有可能也是喻姓的源头之一,但因为只有记载而无传人可资印证,而且其说晚出,来源不明,内容又不无疏漏之迹,更可能只是出于误传。源出渝或鄃氏之说,只在疑似之间,虽然也不能绝对排除,但可能性并不大。俞豆氏与愈氏改为喻氏的说法,很可能并无其事。


分享按钮>>惠氏各地自辈排序(不完全正在搜索中......)
>>姓氏源流邝(Kuàng 邝)姓源出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