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姓氏源流 --综 述 6

    中华喻氏网 2009年5月18日 秘书处


第四节 家教 家风


忠、孝、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也是伦理道德规范的途径,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并由此而产生了许多堪钦堪佩的历史人物,演绎出了许多可歌可颂的历史故事。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或者缘于对象的错误,或者因为把握的失当,在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曾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其主流还是好的,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何学习、借鉴、吸收、弘扬,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

在喻姓发展的历史上,所涌现出的许多忠、孝、仁、义的人物,不仅成为了一种家族的传统,而且在历史各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品格高尚的人物,或保家卫国,或提师勤王,或不仕二朝,或爱民如子,或侍亲至孝,或舍身赴难,或仗义执言等很多佳话,不也正是社会文明进步所需要的。

一、 仁爱待人

仁爱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传统的理想政治原则与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础。喻姓自可考可信的改姓始祖谕猛开始,就以仁爱为待人处事的基本前提。不仅他当时即因以仁德治民而受到苍梧郡百姓的拥戴与称赞,而且为他的子孙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其后裔很多支派以“世仁”、“遗仁”、“述仁”、“仁德”等作为堂号,湖南郴州喻氏还建有同仁书院,就是对这种思想的继承。不止这一支如此,俞药之后也有以“尚德”为堂号的。先世的不明支派也有“忠爰”、“世德”等,可见以忠爱、仁德作为修身之本,是喻姓普遍的家教,也是其为人处世的祖传家风。

二、澹泊立身

在喻姓中,自汉桓帝时喻尚和被举为孝廉,而隐居尽孝开始,到晋代的喻合不奉晋武帝之召而隐居庐山,喻伦晚年隐居新建,历代都有隐居不仕者。明代郴州的喻国人,便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他在明亡之后,绝意仕进,也和喻合一样,隐居达30年之久,并且留下了大量著述。正是有他们这些人的好学不慕荣宠,隐居不仕,也就形成了一种淡泊立身的家风。

三、忠贞守节

彪炳大义,忠贞不贰,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中对于士大夫品格的一个重要要求。喻姓中或身体力行,或著书立说。而倡导这种忠义精神的典型,莫过于喻汝砺的扪膝秉节和喻良能编辑的《忠义传》。他们遵循古训,留裕后昆所表现出来的品格,不仅成为了喻姓家教、家风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典故,被融入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整个体系中,往往被作为相关伦理思想的注脚。

四、孝亲齐家

忠孝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最核心的内容,国与家虽是两个不同概念,自古至今总是合组成词,国家、家国从未分开,因为家是国的根本,国是家的组合,无家则无国,反之无国焉有家。所以,忠孝成为古来“齐家、治国”根基,要效国必基于孝亲,“取忠臣于孝子”便成拔贤之主渠。孝亲、忠君、爱国,也就成为代代有识之士的共同理想与普遍追求。正是因为有了基本目标和价值趋向的同一性,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二者是可以统一的,并且可以递进。即使在特殊的时候可能发生矛盾,忠、孝不能两全,志士仁人都弃忠作孝。同时,兄弟姐妹、妯娌姑嫂间的友爱,也是传统道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是以“仁”为根本的儒家道德思想的具体体现,只是与忠孝不在同一个层面表现而已。所以,孝友齐家,也就成了家庭、家族共同的家教内容。胪如汉桓帝时喻尚和隐居尽孝、明初临川喻德昭存孝侍亲、明中期荣昌喻茂坚克忠克孝、清初桐城喻义既孝而友,都成为旧谱中褒扬的典型。更有超出家族范畴,而成为一地乃至更大范围的楷模,譬如宋代陈亮的《龙川文集》,就记载有生活在公元1101~1191年的乌伤(今义乌)人喻师的孝亲敦伦,慈恤闾阎事迹,至情至义流誉当时,传于后世。

五、慷慨赴难

勇于任事,周人之急,慷慨赴难,舍生取义,同样是喻姓家教、家风中的又一个闪光点,从史籍谱牒中捡择几人,即见一斑了。宋代曾有喻氏良能、良弼兄弟,被称为“乌伤君子”;继尔子侄喻儡leǐ又慷慨任事,以纾国难,并与喻南强仗义执言代为陈亮鸣冤,被传为美谈;清代中期黄梅喻之圻,孝道任侠,被载入方志;更有近代喻培伦,吊民伐罪,捐躯革命,在人民心中永是一块丰碑。



注释:

1、觽:xī,希。古代解结的工具。用象骨做成,形如锥;也用作配饰,特别是小孩,如~年,即指童年。

2、天复:唐昭宗年号,901—904年。昭宗李晔,是唐王朝末期的皇帝,传位给哀帝李柷zhū,仅三年,唐朝即亡。昭宗在位从889—904,共15年,建七个年号,天复为第六个年号。

这里要补述几个相关的年号。一是南北朝南梁的梁武帝萧衍,是南梁第一位皇帝,他第一个年号天监,元年503年,共建六个年号,在位46年;二是明万历年戊戌,即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为什么连带补这两个年号,因为在明万历二十六年万载谱序中涉及的两个年号,且引出喻药的两次不同时期的受姓,故连带注明。

3、刑于:刑,通型,意即示范。《诗经 大雅 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讲周文王以身作则,用礼法感化妻子兄弟,并推及全国。后称夫妻和睦为”刑于之化“。

4、比周:语出《论语 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与人团结;比,与坏人勾结。比周连用,义同比,即植党营私,《荀子 臣道》:“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

5、茅茨土阶:此是茅土的略语。《书 禹贡》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把有色之土,用茅草包好,授给受封者,以示分得土地之象征。同时,祭祀之坛乃用五色之土筑成,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方黄。



第三章 名字说


第一节 姓名演变


从第一章里,我们已明了,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进步中名称上的反映。它在最初的奴隶社会(周代),先是有氏,天子建德,才从氏族之中分离出姓。这时期讲姓,自然含有氏。随着私有制和夫权上升,讲姓氏实则就只有姓了。再后来,宗族发展,繁衍生息,仅只有姓还不足以作为宗族内所有人的称呼,故就产生了名,所以姓名里,就包含姓氏和名字两大部分。

姓氏是家族代号,用以区分群体;名字则是群体内个体自然人的代号。姓的源头是氏(氏族,即原始部落),统称姓氏;社会进化,人口繁衍形成宗族,对氏淡化,所谓姓氏,实际只有姓而无氏了。原因社进化由父系取代了母系;随又由宗族分解出个体的人,为了人与人有所区分,便就产生了名字。父系权力上升,男尊女卑,妇女更没地位,就跟男姓,一直延续到共和国建立。

时代不同,人们对姓氏观念也有差异。古人重姓氏,今人重名字。原因是,氏显地位尊卑,故凡名人,都追根溯源而标氏,司马迁著《史记》,有《世家》、《本纪》之体例。社会衍进,逐渐看重名字,标榜个人地位、成就、界别,比如唐朝诗人白居易,号六一居士,表明他是归依了佛教的在家信徒。今人则不以为然,而却重名字,甚至连沿袭两千余年的字派舍而不用,取了适合自己个性或志趣的名字;加之文明程度提升,经济发达,富裕提高,保密意识增强,出现艺术签名,又成时尚。


第二节 名字构成


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礼记 檀弓》:“幼名,冠字”。古代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名讳也是名字之意,旧时称生人曰名,死曰讳,后来泛指对人(包括死者)的尊敬的称呼。即就是说,名字是指个体的自然人的姓、名字(别号),实际是这个自然人的代表符号。其作用,一则便于自然人间的区别,又要在宗族内区别,还要在祖国大家中区别;二则以便社交和信息传递、文化传承。故它,有名有姓还有号等等。别看名字虽只三个字,然其内涵却隐蕴着大量文化、社会知识的信息。古代名字更复杂,今人名字看似简单实际也非常有意义。

名字,一般由三大部份组成:姓,是祖国大家庭内宗族间的群体性区别;名,是宗族内个体间的区别;如是把一个国家庞大群体区分得清清楚楚,不致混淆和混亂,能说不智慧;名上还嵌有字派,就把传承包涵进去,达到伦礼秩序有循。还有名字取得非常艺术,把人生追求、志趣、爱好、地位、个性、年轮等等,都蕴含在三个字的姓名里。

名字,非常重要,只要哇哇坠地,他(她)就有个名,张王李赵总有姓,凡人皆有名,只不过成年与否不同罢了。一旦有了名,就意味着神圣不可侵犯,“立不更名,坐不改姓”〔元佚名杂剧《谢金吾三焦赞白》〕,表明姓名的庄严,激励族人要为本姓争光而垂统。

名字,取名分两阶段,弱冠之前取的名字叫小名、乳名、奶名;加冠成年之后叫大名。大名就比较复杂、郑重,一旦呼出,终身不改(通常情况下)。就名而言,既有名(名讳)、又有号、还有字(表字)。如岳飞,戏剧台词是:“姓岳,名飞,字鹏举”。还有浑名、浑号、外号、绰号;还有艺名、笔名;宗教信徒的名字叫法名,以释为姓,呼称上下;还有译名;对他人名字的敬称叫台篆zhu,或尊姓大名、尊姓台甫;对女性称芳名;还有于国有功者,逝后追封取名叫谥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分享按钮>>第一编 姓氏源流 --综 述 5
>>第一编 姓氏源流 --综 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