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氏网新闻】“部级草根”喻芳泽
- 中华喻氏网 2013-2-3 9:53:49 中国广播网
(记者胡啸通讯员殷美生)前不久,有关部门领导来到江西省湖口草龙传承人喻芳泽家中,将文化部及省市人民政府命名授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龙传承人证书发到其手中,。据了解,获文化部授予的草龙传承人全国仅有两名,喻芳泽是其中之一。 老艺出新 为了更快更好地掌握草龙的编扎工艺,喻芳泽把周云开老人背到家里,细心照料老人的生活,不时请教问题。一个是倾心传授,一个是全心学习,不到一年,喻芳泽编扎的龙头与师傅周云开已不相上下了。 今年68岁的喻芳泽仍然酷爱编扎草龙,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和完善编扎技艺。他在前辈老艺人编扎技艺的基础上,对龙的形态进行了反复改进,使草龙更具逼真。1997年,他编扎出一条有相当手工艺水准的草龙,引起反响。2005年,喻芳泽师傅在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编扎出一条长11节28米、龙身直径0.38米的草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正是这条手工技艺高超独特、精巧细致、新颖逼真的湖口草龙,在2005年9月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节和南昌市绳金塔庙会的展演中,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一等奖,并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草龙编制的时间长、成本高,因此,喻芳泽平时练习都是编制龙的局部,几十年来,喻芳泽完整地编扎的草龙共有三条。一条就是1986年为县文化馆编扎的草龙,那时喻芳泽刚出师不久,该龙参加九江市民间艺术节活动获得了专家的好评;第二条是应县总工会要求,编扎了一条25米长、13节的草龙,参加九江市陶里流霞杯舞龙大赛,这条龙已体现出相当的手工工艺水准,当时在文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第三条龙就是喻芳泽老人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编扎的长27.8米、龙身直径38厘米的草龙。三条草龙其中有两条龙现在分别收藏于湖口县文化馆和博物馆。 女承父业 在流泗镇喻芳泽老人的家门口非常醒目地挂着一块金色铜牌:湖口草龙技艺传承所。已经年近古稀的喻师傅告诉我们,草龙的技艺不应在他的手里失传。为了使这一手工技艺不致失传,喻芳泽摒弃过去农村“传男不传女”的思想,毅然将其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喻远莉,使其成为目前湖口编扎精致草龙的唯一传人。 喻师傅有两儿一女,大儿子迁到邻乡,有自己的事业,小儿子在深圳开了多家商店,唯有女儿嫁在县城,一些扎艺活总是叫女儿常回家帮忙。喻芳泽老人告诉笔者:“草龙申报‘非遗’后,如选择传人不当就有可能将民间技艺失传。”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选择了女儿喻远莉作为第四代传承人。1986年,湖口举行民间艺术节活动,第一条草龙就是他父女俩合作而成的。2008年,湖口草龙的传承人喻芳泽不仅将制作草龙的技艺传授给了女儿,还教给了其他一些草龙艺术爱好者,使草龙制作技艺后继有人。2010年春节期间,湖口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技艺“湖口草龙”,赴澳门参加由文化部与澳门特区民政总署举办的“内地春节习俗展”活动,独具湖口文化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亮,为盛会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这次参展,“湖口草龙”传承人喻芳泽老人和他徒弟,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用了87000根金黄色的稻草,扎成了这条长27米,通体呈金黄色的“草龙”。湖口县文化局将这条草龙运抵至省文化厅,在当年2月7日的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活动中展演了这一民间艺术奇葩。 近年来,湖口县文化部门全力以赴,搜集整理了草龙的大量有价值的音像及文字资料,湖口县人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及时拨出了专款,用于保护和申报湖口草龙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且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与保障措施。我们也期待草龙——这一古老的技艺在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关心,在传承人的努力下能够得到发扬与光大。 拜师求教 舞草龙活动在江南一带颇为流行,深受群众喜爱。一般只有在出庙会这样重大的活动中才出现,而且草龙在前头开道,途中若与其它龙相遇,则其它龙必侧身相让。 由于草龙制作工艺复杂,一般活动,老百姓就用稻草扎成5至21节的草把,用木棍擢住,草绳串起,制作成草把龙,以表达人们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这些草把草龙,游完后大多盘龙焚烧,意为送龙上天庭。 1985年,湖口县文化馆为了参加第二年的九江民间艺术节,当时的馆长董建民同志找到喻芳泽,请他帮忙编扎一条传统意义上的草龙。由于不了解草龙的编扎工艺,喻芳泽便四方打听,终于了解到流泗镇周寿鹏村有一位叫周云开的老人,会扎草龙。 流泗镇已故老艺人周云开曾于1920年至1945年间多次扎过草龙,是远近有名的扎龙师。自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草龙编扎工艺复杂,无人有耐心专致从师学艺,这一民间工艺才濒于失传。直到1985年,流泗镇流泗村三组农民喻芳泽,他三次登门求教,拜师于当时82岁的老艺人周云开,得以把这一民间技艺继承下来,成为当今编扎草龙的一代名师。 传统草龙编扎工艺繁多复杂,很多环节都需要师傅手把手教导,然后,此时的周云开老人已经82岁高龄,眼睛视力只有三分光。一门工艺繁杂的技艺,一位近乎失明的老师傅,一位求知若渴的新徒弟,这门草龙编扎技艺该如何传承?难道它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呢? , (记者胡啸通讯员殷美生)前不久,有关部门领导来到江西省湖口草龙传承人喻芳泽家中,将文化部及省市人民政府命名授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龙传承人证书发到其手中,。据了解,获文化部授予的草龙传承人全国仅有两名,喻芳泽是其中之一。 老艺出新 为了更快更好地掌握草龙的编扎工艺,喻芳泽把周云开老人背到家里,细心照料老人的生活,不时请教问题。一个是倾心传授,一个是全心学习,不到一年,喻芳泽编扎的龙头与师傅周云开已不相上下了。 今年68岁的喻芳泽仍然酷爱编扎草龙,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和完善编扎技艺。他在前辈老艺人编扎技艺的基础上,对龙的形态进行了反复改进,使草龙更具逼真。1997年,他编扎出一条有相当手工艺水准的草龙,引起反响。2005年,喻芳泽师傅在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编扎出一条长11节28米、龙身直径0.38米的草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正是这条手工技艺高超独特、精巧细致、新颖逼真的湖口草龙,在2005年9月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节和南昌市绳金塔庙会的展演中,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一等奖,并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草龙编制的时间长、成本高,因此,喻芳泽平时练习都是编制龙的局部,几十年来,喻芳泽完整地编扎的草龙共有三条。一条就是1986年为县文化馆编扎的草龙,那时喻芳泽刚出师不久,该龙参加九江市民间艺术节活动获得了专家的好评;第二条是应县总工会要求,编扎了一条25米长、13节的草龙,参加九江市陶里流霞杯舞龙大赛,这条龙已体现出相当的手工工艺水准,当时在文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第三条龙就是喻芳泽老人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编扎的长27.8米、龙身直径38厘米的草龙。三条草龙其中有两条龙现在分别收藏于湖口县文化馆和博物馆。 女承父业 在流泗镇喻芳泽老人的家门口非常醒目地挂着一块金色铜牌:湖口草龙技艺传承所。已经年近古稀的喻师傅告诉我们,草龙的技艺不应在他的手里失传。为了使这一手工技艺不致失传,喻芳泽摒弃过去农村“传男不传女”的思想,毅然将其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喻远莉,使其成为目前湖口编扎精致草龙的唯一传人。 喻师傅有两儿一女,大儿子迁到邻乡,有自己的事业,小儿子在深圳开了多家商店,唯有女儿嫁在县城,一些扎艺活总是叫女儿常回家帮忙。喻芳泽老人告诉笔者:“草龙申报‘非遗’后,如选择传人不当就有可能将民间技艺失传。”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选择了女儿喻远莉作为第四代传承人。1986年,湖口举行民间艺术节活动,第一条草龙就是他父女俩合作而成的。2008年,湖口草龙的传承人喻芳泽不仅将制作草龙的技艺传授给了女儿,还教给了其他一些草龙艺术爱好者,使草龙制作技艺后继有人。2010年春节期间,湖口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技艺“湖口草龙”,赴澳门参加由文化部与澳门特区民政总署举办的“内地春节习俗展”活动,独具湖口文化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亮,为盛会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这次参展,“湖口草龙”传承人喻芳泽老人和他徒弟,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用了87000根金黄色的稻草,扎成了这条长27米,通体呈金黄色的“草龙”。湖口县文化局将这条草龙运抵至省文化厅,在当年2月7日的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活动中展演了这一民间艺术奇葩。 近年来,湖口县文化部门全力以赴,搜集整理了草龙的大量有价值的音像及文字资料,湖口县人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及时拨出了专款,用于保护和申报湖口草龙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且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与保障措施。我们也期待草龙——这一古老的技艺在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关心,在传承人的努力下能够得到发扬与光大。 拜师求教 舞草龙活动在江南一带颇为流行,深受群众喜爱。一般只有在出庙会这样重大的活动中才出现,而且草龙在前头开道,途中若与其它龙相遇,则其它龙必侧身相让。 由于草龙制作工艺复杂,一般活动,老百姓就用稻草扎成5至21节的草把,用木棍擢住,草绳串起,制作成草把龙,以表达人们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这些草把草龙,游完后大多盘龙焚烧,意为送龙上天庭。 1985年,湖口县文化馆为了参加第二年的九江民间艺术节,当时的馆长董建民同志找到喻芳泽,请他帮忙编扎一条传统意义上的草龙。由于不了解草龙的编扎工艺,喻芳泽便四方打听,终于了解到流泗镇周寿鹏村有一位叫周云开的老人,会扎草龙。 流泗镇已故老艺人周云开曾于1920年至1945年间多次扎过草龙,是远近有名的扎龙师。自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草龙编扎工艺复杂,无人有耐心专致从师学艺,这一民间工艺才濒于失传。直到1985年,流泗镇流泗村三组农民喻芳泽,他三次登门求教,拜师于当时82岁的老艺人周云开,得以把这一民间技艺继承下来,成为当今编扎草龙的一代名师。 传统草龙编扎工艺繁多复杂,很多环节都需要师傅手把手教导,然后,此时的周云开老人已经82岁高龄,眼睛视力只有三分光。一门工艺繁杂的技艺,一位近乎失明的老师傅,一位求知若渴的新徒弟,这门草龙编扎技艺该如何传承?难道它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