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女子传奇》 四、文坛女杰苏雪林…………

    中华苏氏网 2011年9月15日 苏天汉整理


(民国二十二年在武汉大学)

     安徽黄山脚下有个太平湖,湖岸黄山区永丰乡有个名叫岭下苏家的山村。村子虽小,却出了个名扬海内外的苏雪林。近几年苏雪林著作在祖国大陆重新出版,苏雪林研究随之升温,于是这个皖南山村吸引许多外地人慕名而至。
  苏雪林的出色才华,无疑也浸染着故乡山水的灵气。她原名苏小梅,学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女士。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她就与冰心、丁玲、冯沅君、凌叔华并称“中国五大女作家”。她笔耕80载,执教50秋,出版著作达50部之多,是集作家、画家、学者于一身的罕见的中国文坛女杰。
  苏氏家族发脉于四川眉山,为宋代文学家苏辙后裔。500多年前苏家世祖苏继芳做铜陵县令时,看中岭下这块三面环山流水向南的宝地,便定居下来。童年和少年的苏雪林,在这里度过许多无忧的时光。
  苏雪林虽然是个小姑娘,但得益于祖辈的书香门第,也在私塾有一席之地。她天资聪颖,且与顽皮不羁的公子哥不同,格外珍惜读书的机会,尤其喜欢吟诵明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的《小仓山房诗集》。13岁时,她灵感突发写下了七绝《种花》:“满地残红绿满枝,宵来风雨太凄其。荷锄且种海棠去,蝴蝶随人过小池。”她平生的第一首诗清新雅致,如此出手不凡,叫大人们十分惊奇,赞叹良久。
  苏雪林出生于1896年,到1998年已是当年“中国五大女作家”中唯一的在世者。3月24日,她在台湾的台南度过103岁生日。5月29日,她在66岁的学生唐亦男教授的陪同下,经香港中转,踏上跨越海峡返回故里的千里路途。这是她自1925年,离开家乡赴苏州教书,后赴台,今已阔别73的岭下苏家村,当年满头黑发的姑娘现已成为白发飘飘的老者。
  百岁老人苏雪林回村的那天,岭下苏家村像过节似的喜庆而热闹。全村男女老少近千人拥到村头,笑声掌声鞭炮声响在一起。乡亲们用准备好的滑杆绑在轮椅上,把苏雪林抬到“海宁学舍”旁的老桂树下。
  山村依旧清丽,乡音依旧亲切,只是岁月无情,故人难觅。当苏雪林被抬出“海宁学舍”,走上石条铺成的巷道时,她示意滑杆在旁边的一家院落前暂停。原来,眼前这典型的皖南民居建筑,便是苏雪林当年新婚的居所。
  苏雪林望着这个熟悉的宅院,感慨和沉思是复杂的。她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新郎门当户对,也是读工科的饱学之士,喜庆之时仍种下了不幸的种子。后来因为性格不合等因素,苏雪林终于与丈夫离异。她把丰富的感情交给了文学,与姐姐相依为伴,一直独身到垂暮之年。现又见到新婚的居所,她眼里涌出了泪水……
  尽管苏雪林的文坛业绩有待专家学者的研究,包括她经历两个世纪的风雨,有过许多的恩怨是非,但她的故乡不会在乎这些,一个山里姑娘走出去需要怎样的勇气,故乡人最清楚。在他们看来,苏雪林的一切都是可以谅解的,因为她把小小的岭下苏家村带给了外面的世界。百岁文星苏雪林,永远是故乡的自豪。

   

      根据岭下苏氏族谱,苏雪林是宋朝文豪苏辙第38代嫡孙,为苏氏家族争了光,自然是苏氏门庭的骄傲。谁能说女子生来不如男呢?
  1999年4月21日,苏雪林在台南辞世,终年104岁。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得以返乡,亲眼看到无法忘怀的山光水色,可谓临终梦圆,死而无憾。 
  经苏雪林弟子联络,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从故乡走出去的苏雪林又回到了故乡。苏雪林母亲安息在岭下苏家村的凤形山,苏雪林骨灰埋在母亲墓的下方。走进白色大理石雕成的护栏,只见青石碑刻有“苏雪林教授之墓”,背面刻有“棘心不死绿天永存”(长篇小说《棘心》和散文集《绿天》是苏雪林的成名作)。
  回归故里的苏雪林并没有被人遗忘,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1999年8月,海峡两岸苏雪林作品学术讨论会在黄山区召开。
  2000年4月,在苏雪林逝世一周年之际,黄山区文化局和博物馆举办了苏雪林作品展,400多件展品通过英特网向海内外传播。如今,岭下苏家村的苏雪林故居陈列馆也在筹备之中。  


分享按钮>>《苏家女子传奇》 三、苏小妹的故事…………
>>《苏家女子传奇》 五、星条旗下的金凤凰—苏丽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