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苏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苏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从福建历史看闽派发展历程 已阅:3657 / 回复:4(楼主)

从福建历史看闽派发展历程
苏登科2009年3月30日

(一)

福建别称“闽”。 福建苏氏均称“闽派”。

在古代,闽不是指现今福建。福建在唐朝以前叫“七闽”。《 周礼-方》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 少数民族记载。“七闽” 是指古闽越族有七支部落:闽族、百越、千越、越族、安家族、木客族、山都等。福建设省始于元朝至元十九年(公元1280年)设立“福建中书省”, 至正十六年(1356年)才成立福建省。“七闽” 的活动范围,除了福建全境,还北涉浙江温州,南入广东潮州,西接江西余干。

早在战国时代,楚威王兴兵灭越,曾有一支越国人在其越王子孙的率领下,避难闽地,在战国晚期建立了闽越国,这支越人主要集居在闽江下游。这是见于史书由今江浙移民入闽的第一次记载。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 在汉武帝解决闽越国统治者的反叛后,就在福建境内设立一个冶县(后改为侯官),对闽越故地进行管治。当时冶县所管辖的人口已达一万户。据《同安县志》称,汉武帝曾派一个左翊将军许荧,领兵驻守在闽南营城(今同安县小西门)并繁衍生息。这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二次移民。

到东汉末年,闽江上游已先后增设了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南平和建平(今建阳)等县。汉献帝建安年间,统治福建的吴王孙权在此基础上设立建安郡,下辖九个县。其中的建安、吴兴(汉兴改名)、南平、建平、东平(今松溪)、昭武(今邵武)、将乐七个县,都是在福建与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的闽江上游地区。另外,还有两个县是在沿海地区,即闽江下游入海处的侯官(今闽侯),闽南的东安(今南安和同安)。从建安郡的设立可以看出,当时入闽汉人的足迹已几乎遍及闽江上游的今南平地区。一部分人还沿江而下,到达闽江入海口的福州地区,以及晋江入海口的泉州等沿海地区。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晋武帝司马炎从建安郡析出个晋安郡。该郡下辖八个县,辖区以闽江入海口的福州地区为中心,兼及今闽东宁德地区沿海的温麻(今霞浦)、罗江(今宁德)两县,今闽南泉州、厦门地区沿海的晋安(今南安)、同安两县,以及闽西龙岩地区的新罗(今上杭)。由这些郡县的增设可以看出,当时大量的汉族人口已沿闽江而下,到达江口的福州盆地,并沿两翼的海岸线向南、北拓展,分别到达今闽南的泉州地区,一部分人还深入到闽西山区进行垦殖。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 后,北方的大批门阀士族纷纷携族南下,一些人进入福建定居。所以,《闽书》称:“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 西晋入闽的士族,大都在闽北建溪、富屯溪、闽江木兰溪、晋江流域。到东晋后期和南朝期间,还有少数入迁九龙江流域的漳州沿海地区。于是,南朝的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刚取代齐朝的梁武帝就析晋安郡南部之地,增设了南安郡。该郡除原有的晋安(今南安)、同安两县外,还增设了龙溪县(今龙海市)。

至此,历代各王朝已在福建先后设立建安、晋安和南安三个郡,它们都归东扬州管辖。南朝陈永定年间(557-559年),代梁而立的陈朝把这三个郡从东扬州分出,新设闽州予以统辖,使福建从此独自成为一个州(省)级行政区划。


作者:121.41.248.* (2009/4/5 19:17:01)   回复此贴
  回复:从福建历史看闽派发展历程 第 1 楼

(二)

西汉时期,闽越族虽然被汉武帝迁往江淮之间,可是大部分则遁逃入山。所以,在汉族南迁入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福建各地仍遍布闽越族后裔,并在人数上居多数地位。他们屡屡发起反叛,孙吴政权被迫多次派兵入闽平定反叛。但是,在九龙江流域仍然分布着众多的闽越族后裔。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这些在当时被称为“蛮獠”的少数民族,在今漳州、泉州和毗邻的广东潮州,发生“啸聚”叛乱。朝廷命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从中原统军南下, 历经40年才将他们平定并安抚下去。

这次平乱,先有陈政所率申、光、蔡三州府兵3600人,将校132名;后有陈元光等随军眷属、后勤人员、商人、平民百姓,其人数超过两万人。这些人后来就在九龙江流域定居下来,使那里的汉族人口大量增加。可以想见,如此大规模中原民众入闽对当时尚属“蛮荒” 之地的闽粤一带,将产生何等重大的影响。于是,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朝廷就把新平定的九龙江流域从泉州析出,新设漳州。其管辖范围,北至泉州以北的莆田仙游,南至广东潮州揭阳,西至闽西龙岩及江西南部的虔抚,东至大海,几乎相当于现在一个省的范围。可见陈政、陈元光父子先后作为岭南行军总管事,管辖范围之广。

唐初中原移民入闽这一历史事件,均记载在《福建通志》、《广东通志》、《漳州府志》、《泉州府志》、《漳浦县志》、《云霄厅志》、《潮州府志》、《揭阳县志》等书。这次入闽,两批共有64个姓氏,连同随军入闽开漳军眷姓氏共有87姓,形成众多的漳州姓氏开基祖。我们苏姓也在其中。记载在《漳州府志-兵纪》里,也是唯一一个姓苏的,就叫作苏道。他是陈政132名将校当中的一员。苏道,入闽时为府兵队正。南宋绍兴年间,授封昭德将军,附祀陈圣王庙(俗称漳州北庙)。这是见于史书苏姓入闽的第一次记载。

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迁设九龙江平原,苏氏后裔随州治迁徙,蕃衍龙溪、漳浦二县。据《漳州府志》载,唐末至北宋有6位龙溪籍1位漳浦籍苏姓进士及第。

随着福建沿海汉人的大量增加,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朝廷又在闽西设立一个汀州,把福建最后一块闽越族后裔居住的化外之地,纳入王权统治之中。这样,经过800多年的不断播迁,到唐后期,南下的汉族移民已遍布福建全境,在人口上占据优势。

李唐王朝建立后,中国进入一个全盛的历史时期,福建在这个时期也得到很大发展。所以,唐代的福建增设了长汀、龙岩、宁化、古田、尤溪、永泰、长乐、漳浦、连江、福唐(今福清)、晋江、仙游等县,使福建的县治增加到24个,另外还新设了上杭、武平、梅溪(今闽清)、感德(今宁德)、归德(今德化)、大同(今同安)、桃源(今永春)、小溪(今安溪)、武德(今长泰)9个场(墟市),以及永贞(今罗源)、黄连(今建宁)、归化(今泰宁)三个镇。这样,唐代福建的县级和准县级行政区划已上升到36个。

进入五代十国,河南光州固始人王绪、王潮、王审知三兄弟“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 领兵数万人转战安徽、浙江等地,在南征辗转过程随地补充兵源。“自南康入临汀,陷漳浦,有众数万”, 直下漳州、泉州,留居闽南5年。景福二年(893年)入占福州,创建十国之一的闽国。王氏兄弟连同子孙经营福建达50余年,其中就有许多士族随王审知开基闽地。

根据南安阜阳堂保存的旧族谱,我们苏姓有苏义、苏羡、苏益三兄弟及众多族人,随王绪、王潮入闽。苏义世居今泉州南安二十都阜阳谷口前埔九郎园,为阜阳苏氏入闽始祖,通称大郎公;苏羡居永春毗湖;苏益居云台开山(今槐市苏垵一带),其子苏光诲后建第于大同场葫芦山下,遂为芦山堂开基祖。在王氏治闽期间,大同场升格为同安县。当时,福建苏氏人数极少,还谈不上闽派的确立。


作者:121.41.248.* (2009/4/5 19:19:49)   回复此贴
  回复:从福建历史看闽派发展历程 第 2 楼

(三)

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立的赵宋王朝,一直处于与辽、金、西夏、蒙古的争斗之中,致使北方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福建僻处东南,远离前线,社会一直处于安定状态。因此,福建成为宋王朝的战略大后方和人口疏散地,大量北方汉人为避战乱纷纷南迁入闽。特别是“靖康之难” 后,北宋灭亡,宋室南渡,更使福建增添许多逃难的流寓人口。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1户口考)记载,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福建户口就从北宋初年(960年)的46万多户增加到160万户,占全国总户数的12.62%。

我们苏姓人口在宋朝时期,大约有4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福建,这二省的苏姓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57%。福建苏氏,主要集中在闽南地区。据《漳州府志》和《泉州府志》记载,在两宋期间,漳泉两地苏姓进士多达50人。可谓辉煌至极。也正是在那时候,才形成闽派望族。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宋王朝也在福建增设了福安、怀安、惠安、兴化、崇安、政和、光泽、上杭、武平、莲城(今连城)10个县,使福建的县治增加到41个。另外,还析泉州地新设兴化军(今莆田市),析建州地新设邵武军,并升建州为建宁府,加上原有的福、泉、汀、漳和南剑五州,使福建路拥有一府、五州、二军,共八个州级行政区划,福建的“八闽” 之称由此而来。


作者:121.41.248.* (2009/4/5 19:21:12)   回复此贴
  回复:从福建历史看闽派发展历程 第 3 楼

(四)

林汀水在《福建人口迁徙论考》(原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中认为:福建人口的迁徙,可归纳七个时期,凡十次。其中以战国末越国人的入闽、西汉武帝时闽越人的被迁徙、三国吴的移民入闽和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军入闽影响最大。移民入闽规模最大的时间是在靖康之乱和宋末元初,而大规模的移出,是在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以至于整个清代。大致说,前期是以入徙为主,后期则以迁出为主,转折期是在宋末元初。盖至靖康之乱后,历经多次的移民入闽,福建已经由其地旷人稀变为地狭人稠,社会也由安定转为动乱,于是人们迫于生计,便开始大规模向外移民。

总之,从宋代开始,就有许多福建人因经商而滞留海外,成为早期的出国侨民,揭开了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帷幕。从此,历经元、明、清,尤其是清末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国这些历史时期,福建人移民海外的人数越来越多,地域也越来越广大,从而形成今天闽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总人数多达1100多万的壮观景象。

目前,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近80%祖籍在闽南。苏姓在台湾约有30万人,在台湾诸姓氏人口中居于第23位。其实,闽派也应该包括台湾苏氏在内。

除此之外,闽人还有一些国内移民,其中人数最多的应该是福建南面的今广东潮州、汕头等地,也就是古代广东潮州府所属各辖区。潮州与福建漳州山水相连,秦汉时期曾是闽越国疆域。盛唐时期,潮州又一度归属福建,唐大历六年(771年)才又划归岭南道(今广东)。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军南下平定“蛮獠”, 就在漳州和潮州一带战斗,以后他们的军队也就驻扎在这两个地方。平叛之后,不断有许多福建汉人移入潮州,所以,现在,潮州和福建闽南漳州、泉州、厦门一样,讲的都是闽南方言,风俗习惯也基本相同。

福建北面的浙江温州,古代也是闽越国辖境。温州的苍南全县,还有平阳县一部分也是福建移民的后裔。这两个县也与福建闽东的福鼎县山水相邻,可是,他们并不讲福鼎话,而是讲与福鼎相距甚远的福建南部方言——闽南话。可以说,浙江温州的苍南、平阳二县苏氏,也是闽派一部分。毫无疑问,闽派发源地在闽南。

------------------
特注:闽东苏氏有一说,隋代[611年]苏惟忠等入闽定居闽东早于漳州苏道。经查,《闽书》、《八闽通志》、《福建通志》、《福安县志》、《文献通考》、陈支平《福建族谱》,以及一些专家学者有关福建历史的论文,均未有此说之记载。请闽东苏氏帮助提供史料。


作者:121.41.248.* (2009/4/5 19:23:34)   回复此贴
  回复:从福建历史看闽派发展历程 第 4 楼

尊重历史,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闽派发展历程

作者:121.41.248.* (2009/6/20 15:25:4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苏氏论坛  执行时间:570.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苏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