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苏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苏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千年老宗谱录译 已阅:7525 / 回复:16(楼主)

千年老宗谱录译
    根据本族老宗谱记录和世代流传,结合广东省武功书院资料和国史及有关方志,同时参照安徽萧县(苏轼首撰)的眉山《苏氏族谱世表》和安徽贵池的明洪武木刻本《秋浦苏氏世次年表》记载,南宋末年的殿前指挥使、大将军苏刘义,是眉山世系,苏轼的第八传孙。现以‘老谱’为基准(鉴于‘老谱’年代久远,多次抄录,故在录译中将个别记述顺序调整,以苏轼为一世始祖开始,增加部分用括号补述,标注和参考部分在后插述),录译如下:(望宗亲们较核、指正)
该帖子被苏天汉在2009-11-19 13:10:05编辑过

作者:苏天汉 (2009/11/2 13:44:38)   回复此贴
  回复:老宗谱录译 第 1 楼

一世祖 苏 轼  洵公长子,字子瞻,小字同文,中年号东坡居士,諡文忠公。生于(1036)丙子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申时,十龄侍母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乎?”。长通史。(1057)丁酉嘉祐二年进士第,对春秋经义,第一殿试中科。(注1)(1059)己亥嘉祐四年授福昌县主部,(1061)辛丑嘉祐六年迁大理评事。(1065)乙巳英宗治平二年,除直史馆左史,(1067)丁未英宗治平四年至(1068)戊申神宗熙宁元年议贡举,诏问政令得失,对曰:求治太急,听言太广,用人太锐。(1070)庚戌神宗熙宁三年,通判杭州。(1071)辛亥熙宁四年,改授开封府,推官试进士发策,触王安石怒,使谢景温奏谏丁忧,乘商贩舟回蜀。(1075)乙卯熙宁八年出判杭州,丙辰熙宁九年改知徐州。有《放鹤亭记》。(1078)戊午元丰元年,改知湖州,六月又复改知徐州,十月改知膠州,作《超然台记》,寻守扶风,作《凌虚台记》。(注2)已未元丰二年,贬黄州,遭王安石等交章,论谤讪朝政二十六款。七月初二日,旨送御史勘报,八月十八日,自吴兴逮至下台狱,在狱中诗云:魂飞汤火命如鸡。(轼在狱中写给苏辙的两首七律诗中的一句)幸吴充王安石礼,竭力解救奏保(注3)。(1080)庚申元丰三年,到黄州,居定慧,立南堂雪堂躬耕,号东坡居士。(后)知汝州,至除夕日,至泗州上表,(注4)求住常州宜兴,不准汝州安置。(1085)乙丑元丰八年,知徐州一月改登州(今山东半岛一带),奉召为中书舍人,赐银绯服朝见。奉诏以斗筲文才云责吕惠卿。(1086)丙寅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任翰林学士。诏对便殿,更深赐金莲炬,送归翰林院。(1088)戊辰元祐三年,知礼部贡举,擢龙图阁学士。寻知杭州十八年,(注5)已巳四年,迩英龙图学士,知颖州(今安徽省阜阳市),(1091)辛未元祐六年,复授翰林院。承旨(1092)壬申七年知杨州,六月任门下侍郎,寻升兵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九月转礼部尚书,兼端明殿侍读学士,(1093)癸酉八年徒罢,许之。(1094)甲戌哲宗绍圣元年,知定州(今河北省定县),寻改知英(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六月改宁远军节度使,安置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嘉祐(应为绍圣)年立思无邪学,(1095)乙亥(绍圣)二年,迁合江行馆,丙子三年,善县构白鹤峰新居■惠四载(苏迈曾伴居惠州白鹤峰新居),作诗曰: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休打五更钟(注6),丁丑四年四月十七日,谪琼州,别驾安置昌化军,即海南儋州(儋县西南)耳。惟有幼子过同南渡,七月二日,公到军上表谢帝疏,吾父子安然居夷岛。书为乐。(1100)庚辰元符三年四月望。诏元祐旧臣于内郡,公父子行途中至广州,奉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徒永州,寻舒州更大赦,(注7)奉诏提玉局观,复朝请郎。至毗陵,卒七月十五日,六十六岁,諡文忠公。太师娶王氏,生卒未详(注8),合袝。子三:长迈,次迨,三过,(有载四子苏遯,小名干儿,侍妾王朝云元丰六年生于黄州,元丰七年夭折于金陵)。女二:长女因徐州水患,救民数万性命,于神宗熙宁十年七月朔,自投署内井,当时水落城干,徐州民将井修墓立庙祭祀,蒙圣恩准,随春秋丁祭万世,留名千古。墓在府署虞姬楼前,逍遥堂后偏东,遗迹尚在,万代不休。次女适翰林院侍读兼侍讲欧阳珣。

作者:苏天汉 (2009/11/2 13:49:58)   回复此贴
  回复:老宗谱录译 第 2 楼

注1:1056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惊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即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拨擢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注2: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注3: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十二月二十四日,奉旨黄州团练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黄州,乃今湖北省黄冈县.
注4: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注5: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八年的杭州当太守。上任时,杭州人焚香列队欢迎,不料苏轼刚到任就遇到严重的天灾和病害。后来,他在此地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苏轼还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作者:苏天汉 (2009/11/2 13:52:12)   回复此贴
  回复:老宗谱录译 第 3 楼

注6:“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名曰《纵笔》的小诗,系苏轼写于贬谪之地惠州。虽然是满头白发,病魔缠身,但东坡先生的春睡还是这般安详、踏实,以至于感动了寺中的道人,连他们撞钟也轻手轻脚,生怕惊扰了先生的好梦。作为流放之人,居于蛮荒之地,尚且睡得如此之美,足以说明苏轼坦荡、磊落,而且豁达、超然。但苏轼这一美美的春睡,也令他的政敌们大动肝火。宰相章敦说道“苏子瞻尚如此快活耳!”于是,将他再贬至更为偏远、蛮风瘴疠的海南儋州。我们虽然难以想象千年前的海南是怎样的情景,却可以从苏轼本人留下的文字中去体味:“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并且“此间食无肉,医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东坡在诗中只是写了他旷达的襟怀和幽默的情趣,并未有一字涉及政治,但却又惹了祸端。
注7: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皇太后向氏摄政,试图促成新旧两派的和解。五月,苏轼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并被提举为成都玉局观。在自惠州后的流放生活中,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虽然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垂暮之年的他依然乐观开朗、富有朝气。苏轼六月渡过琼州海峡返北,月在悍江边时,他吟诵道:"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注8:苏轼的三个妻子: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王弗15、6岁嫁给苏轼(18、9岁)。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1068)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官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州西湖景区孤山之上,苏东坡纪念馆旁,为苏东坡妾王朝云之墓。惠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苏天汉 (2009/11/2 13:52:42)   回复此贴
  回复:老宗谱录译 第 4 楼

苏 撤  洵公次子,字子由,小字同叔,晚年号颖滨遗老,諡文定公。(略)

二世祖 苏 迈 轼公长子,字万龄,又伯达,号长年。生于(1059)己亥宋朝嘉祐4年(生年据宋苏过《斜川集•送仲豫兄赴官武昌叙》也述)六月十六日戌时。(1081)辛酉神宗元丰四年,对试策进士第。(1084)甲子元丰七年,授饶州(今江西省鄱阳湖东)府德兴县尉,六月初九丁丑日,同父至齐安湖口石钟山下,(注)公分路赴德兴任。(1085)乙丑元丰八年三月,告病蒙准,随父到徐州养病,城南立业‘苏家湖’庄。(1086)丙寅元祐元年,苏符生。初秋,迈罢德兴任,责授酸枣县令。1089元祐四年改任西安县丞,因朝中程颐政岐而途中诰免。1090元祐五年十月,授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令。1094绍圣元年,罢河间令回‘苏家湖’。(1096)丙子哲宗绍圣三年,迈上书求职韶州仁化令,获准。于是,趁赴任之机,将自己家眷和苏过家眷都搬至惠州。后又因韶惠相邻迥避谪籍而不得上任。苏轼在给王古的信中说:“小儿授仁化,又碍新制,不得赴,盖韶、惠亦邻州也。食口猥多,不知所为”。轼贬琼,苏迈只好寄居惠州,挑起家庭重担。1100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自琼北归,提举成都玉局观,自广州后迈陪父北行,至常州,轼逝,遵父愿,乘舟护柩经准汴赴汝州,并迁继母王润之灵柩来汝,与父合葬于汝州郏县钓台乡上瑞里(后人称小峨眉山)。1104崇宁三年,苏迈在汝州除服后,回苏家湖居住。1107大观元年,知嘉禾令(嘉禾为秀州,治嘉兴)。苏过有《送伯达兄赴嘉禾令》诗:“五岁卧箕颖,分甘一廛氓”。1112政和二年,罢嘉禾令,回苏家湖。携孙前往颖州看望叔父苏撤。苏撤有《喜侄迈还家》诗:“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侄房添一男孙,予亦葺成敝庐,皆别后事)。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1113政和三年,55岁苏迈在苏家湖,常携孙到皇藏峪龙岗泉岳父吕陶隐居处居住,至1119己亥宋徵宗宣和元年三月十五日,苏迈卒于龙岗泉,终年六十一岁(注3)。遵苏迈遗愿,葬徐州城南小龙岗东无艳泉主穴龙头之上。迈娶吕氏,续娶石氏,侧室李氏、高氏,子六:长箪,次符,三籥,四筍,五笈,六笙。女适紫微舍人刘仲武。

该帖子被苏天汉在2009-11-25 15:05:24编辑过

作者:苏天汉 (2009/11/2 13:54:43)   回复此贴
  回复:老宗谱录译 第 5 楼

注: 苏轼经常与长子苏迈一起读书作文,说古论今。有一天,父子俩不知怎的竟谈到了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出许多说法,如“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止响腾,余音徐歇”。对这些说法,苏轼都觉得是牵强附会,实不可信。苏迈想找其它书,苏轼阻止了他:“不用找了。大凡研究学问、考证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凭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看来,石钟山这个问题,还必须实地考察求实才能解决呢!”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初九丁丑日,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省鄱阳湖东)担任县尉,48岁的苏轼送他到湖口,顺便带着苏迈一起考察石钟山。白天,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间挑了其中的一二块石头来敲打地,父子俩当然不相信。月光明亮的当晚,父子俩乘着小舟来到山的绝壁下,沿着山脚寻找。寻到一个地方,只听见一阵阵清畅高扬的声音,“噌 如钟鼓不绝”,原来,这里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它们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所以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宛若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庞大乐队中的钟鼓齐鸣一般……父子俩此刻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名称的由来啊!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抓住父子俩同探石钟山这件事,谆谆告诫儿子苏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为让儿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实”的重要性,苏轼又提笔撰文,写下名篇《石钟山记》。
    附:石钟山记            
          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孚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该帖子被苏天汉在2009-11-26 23:39:46编辑过

作者:苏天汉 (2009/11/2 13:55:3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6 每页5条 当前1/4页 [1] [2] [3] [4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苏氏论坛  执行时间:3,769.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苏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