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苏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苏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临沂苏程旺 已阅:4119 / 回复:4(楼主)

前    言


近年来,国家强盛,社会繁荣,苏氏家族无论在文化教育上,还是在政治经济上都有很大发展,为家族、为村居、为国家都有了很大贡献。
为了怀念祖先、发扬祖辈的勤劳勇敢、聪明诚实、富有善良的优良民族精神,团结进取,促进家族和谐、村居和谐,建立现代文明,以工作生活在临沂城为主的苏氏子弟,在苏彦钦、苏彦全、苏彦刚、苏彦浩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临沂城苏氏家族理事会,对祖辈圣地置业有目标、有步骤进行发展壮大,引导苏氏子弟从政官更高、经商更富有、人才更兴旺、家庭更和谐,有力出力、有财出钱,不论多少,人人自愿,办好家族事,壮大家族业,幸福后代人。


临沂城苏氏理事成员:
苏彦钦  苏彦全  苏彦轲  苏彦兴  苏彦恩  苏彦刚  苏彦浩    
苏贻平  苏贻祥  苏忠利  苏忠年  苏同庆


计 划 目 标

1、动员倡导苏氏子弟,统一思想认识,目标一致;
2、对苏家汪林地进行规化绿化;
3、每年春节举行纪念活动;
4、建立苏氏子弟联系绿色通道,共同发展;
5、资金管理、收钱记帐、开支透明、春节公布、网上查询。

工 作 步 骤

1、统计苏氏子弟成员;
2、提出苏家汪林地规化方案;
3、春节前林地清理树种;
4、春节开展纪念活动;
5、收集资金,建立银行帐户,统计金额开支明细;
6、春节后植树,苏家汪治理。



作者:syp681 (2008/4/13 0:26:52)   回复此贴
  安 东 卫 进 士 苏 京 第 1 楼

甲申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因夺取宁武关伤亡惨重,决定返回陕西进行休整,养精蓄锐以利再图。正在此时明大同总兵姜
      襄,宣府总兵王承荫慑于起义军的声势,向李自成递交了降表。李自成接表后欣喜若狂,全军上下群情振奋。于是改变了行军方案,决
      策北上,攻取北京。军营一片战前忙碌,李自成在攻取宁武关时因战事便放松了对苏京的监戒,这次更因起程仓促而使苏京乘机得以逃
      脱。 苏京逃出李自成军营之后,行数日仍未出义军控制区。一日正行之间,忽遇明叛将苏见乐,率领兵士十余人出现在面前。苏京在
      镇守开封时,该将曾因犯法而被苏京监禁等候处理,后来因叛逃得脱。苏京暗想,此次相遇真乃怨家路窄,必定前来报复,眼下只有一
      死别无他计。但出人意料的是,苏见乐见苏京后竟慌忙下马匍匐在地,不但承认自己的罪过,而且又道出了一番令人惊诧的缘由。
      原来苏见乐因罪下狱后,曾遣数人骑带礼物银两及书信到安东卫苏京家,意在托家人代为求情,以求生计。苏京之子敷生礼待其来人,
      退回了礼物及银两,焚烧了求情书信,晓之以理,明其大义,至诚之情苏见乐知之后心悦诚服。苏京为官清正,善恶分明,使苏见乐
      良知发现,忙吩咐军土给苏京更衣备饭,并护送苏京逃出义军控制区,安全回到家乡安东卫。如果苏京为官不一身正气,其子苏敷生不
      守先君家教,对其财物少有染指,此次相遇定会另当别论,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
          甲申三月传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吊死景山的消息,苏京便起程奔往南京,招集流亡到此的明朝官员商讨拥立新君,复明抗清。
      当时在立君问题上,逆党马士英为了达到挟君秉政的目的,执意立福王朱由崧,所有流亡到南京的明朝官员没有谁能够和马士英抗争,
      福王即位已成定局。但朝野有识之士都非常清楚,马士英把持朝政争权夺利,明朝亡在旦夕之间。福王在南京践位之后,命苏京驻守庙
      湾以防御江北的清军,因朝中政事繁忙,苏京派马阮代行公务。以后由于受朝中奸党的排挤,不久便被调往扬州督师。此时唐王朱聿键、
      朱聿锷,韩王朱本铉,桂王朱由榔,皆觊觎王位,内部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明朝遗老遗少得过且过,只知享乐,无心收复失城。苏京
      立君复明之志已成泡影,一气之下,便愤而辞归故里。
          苏京回家后见安东卫已是生意萧条,满目疮痍,几经战火今非昔比。此时清朝刚刚建立,明朝又拥立新君,新旧交替,几年战祸未
      息,各地盗贼劫匪山头林立,以致民不聊生。安东卫此时已从军事重镇继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商埠,商贾云集,铺号栉比,这便更成
      为盗贼必劫之地。莒州曹武生,啸聚山林后,干脆驻扎安东卫城西,多次倡乱安东卫,邻里乡亲苦不堪言。苏京回安东卫后义愤填膺,
      立志安民,将其家产大部分变卖捐出,招募乡第一代与本卫绅衿士民同心固圉。曹贼又来进犯时,苏京带兵勇亲冒矢石力挫其锋,并
      乘胜追击一举捣毁匪巢。以后数年安东卫未遭兵祸,经济又重新繁荣。
          乙酉年(1645年)苏京在安东卫住了一个时期,为躲避大清朝廷对明朝旧吏的追捕,曾隐居江苏连云港北固山,这期间他终日以
      漫游阿掖、云台山水,吟诗作赋消磨时光,过着逍遥世外,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至今北固山仍有其亲书“明二苏避难处”碑石一块,以
      志此事。岚山头村东龙神庙前海上碑,“星河影动”、“撼雪喷云”是其手迹,另“砥柱狂澜”、“万斛明珠”则是苏京的挚友,礼部尚
      书王铎当年来安东卫拜访苏京时留下的墨宝。丁亥(1647年)冬,苏京接到日照人安鸿胪从北京转来的紧急密报,言有人向朝廷举报
      苏京曾“受南京伪诏,驻扎庙湾防御江北,征兵集饷与扬州为声援,抵抗王师”。此案若发,关系重大,定有灭族之灾。为保全安东卫苏
      氏家族,苏京决定铤而走险,入朝觐见清世祖顺治。当时清朝初定天下,为笼络人心,对明朝旧吏采取怀柔政策,以巩固统治。尤其对有
      “北京人望”之誉的苏京更另看一眼,因而未对此事进行追究。顺治安慰苏京“若辈浮言,此前朝事,勿介介也。”并以原官授陕西道
      监察御史,兼茶马事务

作者:syp681 (2008/4/13 0:58:17)   回复此贴
  安 东 卫 进 士 苏 京 第 2 楼

苏京在任期间因不畏权贵,上疏弹劾满族官员反而败讼,虽后此案得以昭雪,但因这一案件苏京于己丑年(1649年)也被改授真
      定巡按。 辛卯年(1651年)因朝廷对官员进行考核而回道,正值甄别台员,苏京被流言蜚语中伤,虽升福建按察司佥事分巡建甯兵
      备道,实则外转边疆,远离朝廷。同僚均为其扼腕叹息,但苏京处之坦然,叱驭出都,回家乡与亲朋故旧欢宴辞别。慨言曰:“我祖为
      抗倭战死于福建,忠烈感动天地,我得其回报,现在我复到福建是花落结果的时候。我此行不会回来。”众人皆劝慰他,但苏京笑而不答。
      到福建任职后,沿海一带战事频发,苏京终因操劳过度于癸巳年(1653年)即清·顺治九年卒于任上。
      京一生秉性耿爽,政事点评直言谠论,在疏稿奏章中慷慨陈辞,语语洞悉利弊,绝无浮议:  头之战虽然兵败中州,但在奏折中也褒贬得
      当,功过分明,曾言“千人之罪,不应掩一人之功,知人之功,不以宥一人之罪”,力保孙传庭免议,并在挫败的情况下为将士请功。
      在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期间,有同事旗人权势显赫,气焰灼人,飞扬跋扈,作威作福,虐待商民,草菅人命,朝野无不侧目,苏京为民请
      命,上疏弹劾,旗人终于被革职查办。苏京一生待人宽厚以仁慈为本。其父苏雨望即世选墓址时,术士曾言:“此墓地与长支不利。”
      长兄苏文慨然曰“我兄弟五人,只要四支均利独我长支不利,我心甘情愿。更何况那有四支都富贵,而独长支贫贱之说。”其后果然长兄
          苏文早亡,苏京不负所托,对苏文之子女照顾倍至,视若己出。 二哥苏彦生性好游,有次外出二年未归,后听说苏彦在清源,苏京
      徒步寻找数月,相遇痛哭,携手而归,从此,苏彦勤奋治家,后生意兴隆,家境殷实。此皆基于苏京。 四弟苏襄曾捐助学负债千金,苏
      京用其官俸一一代偿,平时扶危济困,赈灾救难视为己任,乡亲邻里交口称赞。
      苏京出身科甲,虽长期督师军旅,戎马倥偬,但始终以建学兴教为己任,以举贤育才为首务。在任杞县知县时,己卯科(1639年)
      任河南乡试同考官,处事秉公,尽拔一时名士。崇祯壬午(1642年)苏京奉命巡按河南,这年乡试因战乱而未能举行。癸未(16
      43年)苏京接到旨意,本年的京都会试改在八月举行,要河南预先补行壬午乡试,并命他为乡试监临官。由于李自成军在河南一带掠
      州夺县,战事频繁,考试无法正常进行,苏京便上奏朝廷,请求在苏门改建贡院。获准后他亲自安排筹划建院事宜,心血濒于枯竭,直
      至七月考生才得以入场。月底发榜,新科孝廉按名绶发给咨文。为使乡试中举者能够赶上八月的京城会试,考生的考试用品及一切费用
      全由他捐款备办,并将有关注意事项沿途张贴示喻,作好周密安排,使考生按时到京后即进考场。由于他精心筹划,贤者良才得以应选,
      壬午乡试中举者有三十多人在当年和以后会试中得中。明朝末年,京城一带文风不正,苏京在巡按畿南时,为扫荡当地空浮的文风,崛
      奋笔,昌明雅道。在广平建立书院,广招学员,并亲自为学员授课和批改诗文。他的学生将他的文章、言论等汇集成书,名为《笔山居
        艺》。书刊发行后,士子争相效学,苏京以自己治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使当时京城一带的颓废文风得到了改变。苏京出身科甲,虽仕
      途奔波,但也未辍文墨,曾有《小学注解》、《笔山居艺》、《畿南纪兴诗》、《文稿》等著作留传于世。其诗稿留存不多,现撷取一
      首,以飨读者          :
      


      再登山寺
      别有寻幽径,重来另一天。
      峰回山势回,路转地形偏。
      窈窕荒蹊窄, 峭壁悬。
      闻观山鸟美, 奥卧龙眠。
      摩石敲新句,拂苔读旧篇。
      沉沉禅境寂,冷冷梵声喧。
      羹煮云根蔌,茶烹涧底泉。
      青菁尘外饭,白云坐中联。
      山下耕桑侣,逃秦不计年。



作者:syp681 (2008/4/13 0:59:51)   回复此贴
  回复:临沂苏程旺 第 3 楼

syp681大叔,好常时间不见,又忙什么

作者:sznmj939 (2009/3/30 20:11:56)   回复此贴
  回复:临沂苏程旺 第 4 楼

我是循字辈,我知道的辈有  同 学 清(长)高(仕)循 前   希望族人能告诉我更多家族密事信息我的QQ527307835

作者:222.134.71.* (2009/4/6 14:48:0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苏氏论坛  执行时间:825.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苏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