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文星苏雪林 安徽黄山脚下有个太平湖,湖岸黄山区永丰乡有个名叫岭下苏家的山村。村子虽小,却出了个名扬海内外的苏雪林。近几年苏雪林著作在祖国大陆重新出版,苏雪林研究随之升温,于是这个皖南山村吸引许多外地人慕名而至。 苏雪林的出色才华,无疑也浸染着故乡山水的灵气。她原名苏小梅,学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女士。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她就与冰心、丁玲、冯沅君、凌叔华并称“中国五大女作家”。她笔耕80载,执教50秋,出版著作达50部之多,是集作家、画家、学者于一身的罕见的中国文坛女杰。 苏雪林虽然是个小姑娘,但得益于祖辈的书香门第,也在私塾有一席之地。她天资聪颖,且与顽皮不羁的公子哥不同,格外珍惜读书的机会,尤其喜欢吟诵明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的《小仓山房诗集》。13岁时,她灵感突发写下了七绝《种花》:“满地残红绿满枝,宵来风雨太凄其。荷锄且种海棠去,蝴蝶随人过小池。”她平生的第一首诗清新雅致,如此出手不凡,叫大人们十分惊奇,赞叹良久。 苏雪林出生于1896年,到1998年已是当年“中国五大女作家”中唯一的在世者。3月24日,她在台湾的台南度过103岁生日。5月29日,她在66岁的学生唐亦男教授的陪同下,经香港中转,踏上跨越海峡返回故里的千里路途。1925年,她离开家乡赴苏州教书,从此再没回过岭下苏家村,满头黑发的姑娘成为白发飘飘的老者。 苏雪林想去正规学校读书,这在苏氏家族的女孩子中没有先例。“几回都想跳下林中深涧自杀,若非母亲因为对女儿的慈爱,战胜了对尊长的服从,带我和堂妹至省投考,则我这一小命也许早结束于水中了。” 父辈人不会想到,在他们看来不听话的小女苏雪林,不是个低眉顺眼的小媳妇,日后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苏氏家族的佼佼者。虽然族谱载事的习惯是记男不记女,可苏雪林是个例外。根据岭下苏氏族谱,苏雪林是宋朝文豪苏辙第38代嫡孙,为苏氏家族争了光,自然是苏氏门庭的骄傲。谁能说女子生来不如男呢? 苏雪林不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出外求学,出洋留学,成名后不忘报效祖国。抗战期间,苏雪林曾将嫁妆、薪俸、稿酬合两根重五十两三钱的金条取出,捐献给前线抗日将士。这件事登在报纸上,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苏雪林尽管远离家乡,乡土观念却丝毫不曾减弱。在她的大量散文随笔中,家乡是她源源不断的生动素材。她用清新的笔触,写父亲、母亲、姐姐,写山村的过年轶事,写儿时的种种印象,一篇篇美文渗透着她的细腻感受。1993年,她在台湾出版《苏雪林山水》,收入75幅美术精品,竟然都是描述岭下苏家村和黄山的风景;而此时,她凭的只是半个世纪前的记忆,那记忆如同封存地窖的老酒那样芬芳浓郁。 1999年4月21日,苏雪林在台南辞世,终年104岁。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得以返乡,亲眼看到无法忘怀的山光水色,可谓临终梦圆,死而无憾。早几年,照料苏雪林生活起居的姐姐去世后,伤心万分的苏雪林把姐姐安葬在台南的陵园,并在姐姐坟头旁边买了块墓地,准备与姐姐永远相伴。从家乡返回台南,她重新安排自己的后事,把台南的墓地送给已经年高古稀的外甥,对他说:“将来,你在台南陪你的妈妈,我要去陪我的妈妈了。” 经苏雪林弟子联络,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从故乡走出去的苏雪林又回到了故乡。苏雪林母亲安息在岭下苏家村的凤形山,苏雪林骨灰埋在母亲墓的下方。走进白色大理石雕成的护栏,只见青石碑刻有“苏雪林教授之墓”,背面刻有“棘心不死绿天永存”(长篇小说《棘心》和散文集《绿天》是苏雪林的成名作)。 岭下苏家村是苏雪林成长的起点,曾经是她坚决要离去的地方,然而也是她至死爱恋的地方,是她的人生终点。可以说,在远方奋斗了一生的皖南女子苏雪林,静静地安息在故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诗意之美的句号。“我深信我的母亲常在我身边,直到我最后的一日。”苏雪林1939年深情地写进她散文里的这句话,半个世纪过后真的成了她的预言。母亲给她以生命和血肉,而故乡则是她的另一个母亲,养育了她的灵魂。 回归故里的苏雪林并没有被人遗忘,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1999年8月,海峡两岸苏雪林作品学术讨论会在黄山区召开。2000年4月,在苏雪林逝世一周年之际,黄山区文化局和博物馆举办了苏雪林作品展,400多件展品通过英特网向海内外传播。如今,岭下苏家村的苏雪林故居陈列馆也在筹备之中。 尽管苏雪林的文坛业绩有待专家学者的研究,包括她经历两个世纪的风雨,有过许多的是是非非,但她的故乡不会在乎这些,一个山里姑娘走出去需要怎样的勇气,故乡人最清楚。在他们看来,苏雪林的一切都是可以谅解的,因为她把小小的岭下苏家村带给了外面的世界。百岁文星苏雪林,永远是故乡的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