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使驻扎屯军潘集寨由此得名—潘氏
- 中华潘氏网 2011-10-14 13:49:24 万家姓
渭河以一泻千里之势奔出峡口,在天水市政府所在地秦城区东十五公里处,冲积成一块东西长十余公里,南北宽三、四公里的山间小盆地。这里土地平坦肥沃,物产丰足富饶,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有序,是几千年来“以农立国"的中国人理想的居住地。潘集寨就位于这块被称为天水市“天心地胆”的小盆地的东南角。潘集寨东边是孟家山、西接大沟、南与莫家寺为邻,北与社棠镇隔河相望。单从地形、地貌上看不出与相邻的村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市辖各区、县的官商黎庶,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潘集寨和潘氏家族的。
潘集寨在五、六百年前传称“东柯”,因村东有一条自南向北流入渭河的小溪叫“东柯河”,村以水而得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大诗人杜甫流落到当时称秦州的天水市,寓居半年,留下了二十首名为《秦州杂诗》的不朽诗篇,对当时秦州的山川名胜,风土民情田产村落、草木鸟兽作了生动传神的描述。其中两首是专写“东柯谷’’的。
(一)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峰。
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二)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感受到诗圣对这个山谷的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映竹水穿沙”,以景托情表明当时河谷中有良好的植被和丰富的植物群落,碧水翠竹,一派江南风光。“宜粟”,就是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阳坡好种瓜”,说明这里种瓜的历史相当悠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潘集寨河滩地和向阳山坡上,每年都有成片的瓜园出产翠皮黑籽黄瓤的西瓜,清香甘甜,渗入五内,齿龈留香,半日不绝。遗憾的是世世代代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在“以粮为纲”的二十多年中,因无法再种而失传。直至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后,潘集寨和邻村才广泛种植新品种西瓜,每到瓜熟季节,田野瓜香四溢,路上瓜车不绝。您如有机会来品尝一下这里甘甜适口的西瓜和甜瓜,兴许会写出无愧于诗圣的新诗篇,来赞美今天的东柯谷。
东柯谷这个地名,是怎样被潘集寨取而代之的呢?这就得先从潘姓说起。
由潘集寨潘氏宗祠供奉的“周封荥阳季孙公神位”的祖先牌位得知,潘姓祖先始于西周,因功受封于今河南荥阳之地,其地有河日“潘水”,取河名“潘”为姓。至今已三千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可谓源远流长。现今潘氏后人散居各地,海外也有不少潘姓华人。 历史上潘姓名人辈出,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名扬华夏,“貌似潘安”、“潘安再世”,这类词语在小说和戏曲中常常使用。潘岳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以辞藻华丽而称著。北宋将领潘美,史载功大于过,和戏曲中艺术人物潘仁美大相径庭。明代的潘必正,清朝的潘祖荫,民国时的教育部长潘公展,著名哲学家潘梓年和共产党秘密工作的杰出领导人、解放后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原驻苏大使潘自力,美术教育家、著名画家潘天寿,心理学家潘菽与现任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等等多不胜举,他们为潘姓族人增光添彩,名垂青史。
元朝末年各地义士揭竿而起,现在潘集寨潘姓族人的祖先潘老将军(名字已无法考查),有感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毅然投身于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转战南北,屡立战功。洪武初年朱元璋论功封赐,潘老将军授膺指挥使之职衔,按各部队所驻地区,就地给田落户,东柯谷从此易名潘旗寨。
史载明朝初年,在总结唐宋以来军制的基础上,吸取府兵制寓兵于农的精神,建立了卫所制度,自京师达于州县,皆设卫所,作为国家的常备兵。在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设卫,次要的地方设所,大抵s600人为一卫,长官为指挥使。卫隶属于都指挥司,简称都司,掌管各省或地区的军事,是地方上的最高军事机构,分隶于五军都督府,听命于兵部。洪武26年(1393年)全国共设都司17个,留守司1个,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军队总数约200万左右。永乐以后,卫所数量有所增加。
潘老将军为什么没有衣锦还乡,而是就地解甲?其中真实原委无从考证。只能从以下两方面推测。首先是明初朱元璋花了12年的功夫,经过忘我的战斗和运用胸中的计谋,从极为卑贱的地位而登上了九五之尊。他狭隘的农民意识,在政治稳定后大肆杀戳功臣、官员,前后经过四次整肃,专家估计在整肃中丧生人数不下数十万。有功之人,人人自危。潘老将军就地解甲,有可能考虑到那时险恶的政治环境,出于无奈。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基于当时的移民政策。据“文摘报”2002年6月9日一篇题为《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一文所述,明朝初年的移民规模和数量是相当大的。该文称:“明朝初年,江南富户移凤阳。用设置卫所的方式将军入及家属迁往全国各地,军民移民总数达1100万,占人口总数的16%”。
据景和公讲(小庄尔字辈行六):“原有家谱,始于清代中叶,由族人彝昭公发起,倡议创立规格统一的家谱,曾派专人去河南荥阳、搜寻祖史,由小瀛公执笔及族中有一定文字功底者协助,当时不惜代价之巨重,仅及两年时间辑成潘氏族谱”。可惜的是这部族谱解放后不知所终。
原潘氏家庙东西暖阁有两幅画像,一文一武,武官胸前补服上绣有金虎,文官补服上绣有白鹤。金虎和白鹤是明清一、二品大员官阶标志。可惜这画像也未能保存下来。武官可能就是潘集寨潘氏先祖的画像。
遥想当年,潘老将军屯兵东柯谷,前临渭水,后依陇山。“潘”字大旗猎猎飘扬在石咀山巅,是何等醒目。“潘旗寨”以此得名。又天水方言“旗”与“集”同音,也因潘旗寨原是陕甘通道上渭河的主要渡口之一。“商贾兴矣,集市成焉”之故成电路。潘旗寨被叫成潘集寨,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潘老将军有七个儿子,大儿子的后裔绝大部分去了秦安县潘家河居住,即谓大房。四房在罗峪河定居,还有去清水县小泉乡潘何家和金集乡瓦渣地落户的。现在潘集寨大小庄居住的潘氏后裔主要是三、五、六房的子孙,约两千余口。经数百年繁衍生息,现在居住在天水市两区五县的潘氏后人到底有多少人?已经很难统计出具体的数字,除天水市外还有迁居到静宁等地的。也有散居新疆和东北三省的。以潘集寨为中心的潘氏家族,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老将军落户到天水之后,耕读传家,勤俭度日。潘氏后裔秉承潘老将军的遗教,追求“穷活志气富活德”的精神境界,养成了重教修德,乐善好施的优良家风。数百年来,潘氏家族造福桑梓者屡见不鲜,为非作歹者极为罕见。“耕读积善家风盛,重教修德日月长”。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来自各地的潘氏后人聚集潘集寨潘氏宗祠,祭祀祖先,缅怀祖德。那天,潘氏宗祠红烛光满,瑞蔼香浮,气氛庄严,热烈肃穆,成为家族盛典。
经数百年沧桑巨变,潘集寨的四邻中,孟家山已没有一户孟家,莫家寺成了董姓村庄,莫氏后人一个不剩地不知去了何方。只有潘集寨名符其实,仍是以潘姓占绝大多数的大村庄。
据传潘氏五房从大庄析出后,定居在石咀南侧叫窑上的地方。大约在二百多年前,十六代中一位名子登的长者,为人忠实厚道,妻贤子孝,又善于经营,手头有一定积蓄后,从同村李姓手中购得了距石咀约一里许,东柯河的二级阶地,叫柿园的一片地方,从窑上搬迁到柿园里居住。清咸丰初年,子登君的孙辈和斋公,虽目不识丁,但才干过人,商农并举,以商为主,经营布匹、食盐、茶叶等日用杂货并兼营典当业,在马跑泉和甘泉镇有铺面数十间,铺面字号统称正顺老号(按营业范围分设世德堂、怀德堂、植德堂和树德堂),经过三十多年的辛勤经营,前后置地千亩,修房三院,水磨一座,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周围数乡黎庶均称老号里,老号台逐渐代替了柿园里的地名。在三十年前,老号台为小庄的最南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居住环境的改善,小庄的居民又向南推进了二百多米。民国初年为了便于管理和分摊赋税徭役,将潘集寨分为大小两庄。(小庄现在的村名叫石咀村,大庄仍叫潘集寨村。)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