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葛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葛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山东沂南县砖埠黄疃村:诸葛亮(葛氏)老家?
已阅:2931 / 回复:0(楼主)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人也”。琅玡,为秦置郡名,西汉因之,东汉为“侯国”,辖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治所在今临沂县北。阳都,汉代县名,隶徐州琅玡郡,汉灭即废。其故城遗址在山东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这里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诞生地和生活、居住过的故里。
据《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云:诸葛亮的远祖“其先葛氏,本琅玡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此为氏焉”。由此而知,诸葛亮的远祖本姓葛,原为诸县 (今山东诸城县)人,后迁往阳都(县),而阳都当时已有葛姓者,为区别于原居阳都的葛姓与来自诸县的葛姓,在来自诸县葛姓的姓氏之前取其县名加一“诸”字,而被称之为诸葛,遂成为复姓。诸葛复姓即由此而来。 阳都故城,亦名诸葛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4月诸葛亮就诞生在这里。据说其出生时,窗外即将放亮发明,其父便为之改名为“亮”,字孔明。之后,诸葛亮便与其兄诸葛瑾、其弟诸葛均和两位姐姐在家乡度过了童年时期。
据《泰山志》、《泰山道里记》和《泰山述记》 等方志资料记载:诸葛亮幼年时期,母亲章氏病死, 父亲诸葛珪当时在泰山郡的“梁父”县出任县“尉”(负 责治安、捕盗的官吏),继而又升“迁为泰山郡函” (泰山郡郡守的助手),诸葛亮随父到任所,直到父亲死后,诸葛亮才又随叔父“迁居南阳”郡。“梁父”县 和“泰山郡”,均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因此,诸葛亮幼年时期,曾随父亲在今山东泰安生活过几年。由于东汉末年烽烟四起、战火不熄,加之诸葛亮的父、母相 继去世。诸葛亮兄弟姊妹年幼无依,只好靠叔父诸葛玄抚养。此时,诸葛亮年仅13岁。 公元194年,诸葛玄应扬州军阀袁术之邀,出任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太守,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和两个姐姐随叔父诸葛玄南去豫章任所,留诸葛瑾在阳都看守家业。次年,曹操的军队血洗了琅玡郡一带,诸葛瑾被迫去长江东避难,后在孙权手下为官。自此以后,诸葛亮的一家人再也没有回过琅玡阳都故里。在三国鼎足时期,琅玡阳都一带均属于曹魏辖地,所以,诸葛亮家乡的旧居早已荒废无考,仅存阳都故城旧址。
今日的阳都故城遗址,地势平坦,土肥水美,沂水傍城址而下,一望无垠。遗址东靠沂水,北临东汶河。东西的沂水河岸上,露出了原石砌成的古城墙基,北面河岸上,残存有约1500米长的故城墙遗迹。据考古调查和历史资料表明,这座汉代的阳都城在当时是很繁华的城市。由于苍桑多变,到了明代的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这里已“到处是一片瓦砾”,成为废墟。现在,除仅存城墙基与残垣断壁之外,随地可俯拾汉代的残砖碎瓦及陶器残片。
1982年,沂南县人民政府将阳都故城遗址明令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葛亮故里的阳都故城遗址自此得到了真正的保护。 由于阳都县在历史上的省、并原因,其地曾为沂水、沂南和临沂所共有,所以,一些史料不但称诸葛亮为沂水县人或沂南县人,而且在临沂曾有“诸葛祖 墓”、“诸葛城”、“武侯祠”、“五贤柄”(祀诸葛孔明和晋代的王祥、王览;唐代的颜真卿、颜杲卿。主祀诸葛亮。此5人皆沂水之滨的历史名人)、“诸葛堤”等历史纪念建筑和遗迹,今早已无存。但是。据史料记载,诸葛氏在其家乡是世家望门大族,虽然诸葛亮与其兄弟姊妹5人出走一直未归故里,但其家族中仍有不少人留在故土。就其祖籍诸城县西南30里的枳沟乡而言,至今仍有“葛坡”、“孔明里”的称谓,周围数十里内,“诸”姓人家居多,他们都自称是诸葛亮的“同族后裔”。
时过境迁,代远年湮,阳都故城虽早巳没了当年的繁盛而成了怀古钦英的旧址,但沂河水与阳都故土孕育了诸葛亮这位名垂青史的政治家与军事家,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楷模象征和神灵的化身,千百年来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崇敬仰而有口皆碑,实为中华民族的荣耀。因此,“琅玡阳都”与诸葛亮的名字同辉,诸葛亮的卓著声誉与阳都故里共存。
作者:219.134.238.* (2007/2/5 14:09:33)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16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
查看全部(16)位游客
+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葛氏论坛
执行时间:293.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葛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