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现代人物 韦氏现代人物
- 中华韦氏网 2010年6月11日 站长整理
韦氏现代名人
1、韦国清—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
(1913-1989),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壮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由青年团转入中国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排长、连长,瑞金红军学校军事教员,红军干部团营长,红军大学特科团代团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九旅政治委员、旅长,第四师副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广西省省长,公安军副司令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自治区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广西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9年6月1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戴伟整理)
2、韦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1914-1987),原名韦士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班长、排长、连长,红3军团第5师13团营长,红15军团第73师223团参谋长、团长、骑兵团团长,第74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队队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八路军129师新编第一旅旅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16旅旅长,华北军区第14旅队司令员,第18兵团61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8兵团军长兼川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87年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戴伟整理)
3、韦祖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1912-1982),壮族,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3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独立团特派员,红1军团教导营特派员,红1军团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晋西南支队(警一旅)2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纵队第27旅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热东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独立18旅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24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5军事家35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兵团政治部主任,空军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兼广西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是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补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10月11日逝世,终年70岁。(戴伟整理)
4、韦统泰—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山东省曹县人。(1918-——),汉族。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25团司令部侦察参谋,第1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侦察股股长,第25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特务1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第27旅72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热东独立团副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24师72团团长,第四野战军45军135师405团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参谋长、副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戴伟整理)
5、韦成栋
广西都安人。(1928 —)壮族。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1950年入党。任钦北、钦州县县长,钦州县委书记,钦州行署副专员,河池行署专员,河池地委书记。1985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中共12大代表,中纪委委员。(戴伟整理)
6、韦章平
广西象州人。原名韦振威。(1920 )壮族。1940年入党。任中共修荔蒙特支副书记,桂中游击支队大队长、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象州县、石龙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宜山地委工业部副部长,武鸣华侨农场党委书记,广西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6届全国政协常委。
(戴伟整理)
7、韦其麟
广西横县人。(1935.1— ),壮族。1983年3月入党。1957年8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学历。教授。1957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学院干部。195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平山木场干部。1959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民间文学研究会干部。196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57”干校劳动。1970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县马路公社干部。1975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医药研究所植物园干部。197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创作员、自治区文艺报编辑。1980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师范专科学校教师、副教授、教授。1987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自治区文联副主席。1991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中国作协4届理事,5-7届副主席。6届全国政协委员。(戴伟整理)
8、韦瑞霖
广西永福人。(1912-1999)壮族。195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34年广西行政研究院毕业。参加过抗日战争。1940年考取候用县长,后任宁明、昭平、平乐、柳江等县县长和桂林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常委、副主席,广西人大5、6届常委会委员,广西民革第7届主任委员。(戴伟整理)
9、韦继松
广西宜山人。(1933.4--- )壮族。1952年9月入党。1951年4月参加工作。中专文化。任环江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河池地区行署专员、地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自治区人大副主任。1998年任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戴伟整理)
10、韦家能,
男,壮族,1944年11月生,广西都安人,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70年广西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65.09-1970.08 广西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70.08-1971.08 广西百色县百色镇陶瓷厂、酒厂劳动锻炼;1971.08-1974.03 广西百色县百色镇针织厂技术员;1974.03-1980.05 广西百色县百色镇建委、计委技术员;1980.05-1984.06 广西百色市基建局副局长、市建筑设计室主任;1984.06-1990.02 广西百色市委副书记、市长;1990.02-1991.08 广西玉林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91.08-1992.10 广西玉林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1993.10-1993.0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期间:1992.10-1992.12)参加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培训班学习);1993.02-1998.0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1998.01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七、八届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戴伟整理)
11、韦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40年2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无线电工程系,1965年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79年赴西德留学,1981年获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得博歇尔奖章的中国人。她还获美、英、加、日、港、澳等八校名誉博士。1985---1993年历任南京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东南大学副校长、校长。1994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3—2002年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现任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科教文委副主任等职。
韦钰院士曾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的研究工作。从1982年起从事生物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国内第一批生物组织的微波CT、超声CT、衍射CT和B/A非线性参量断层图象。她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在国际上首先系统地阐明了分子器件和分子计算系统的基本特征,并率先采用了分子器件分子设计的方法,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
韦钰为国际分子电子学与生物计算系统学会首批十二名常务理事之一,“Biosystem” ,“Molecular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刊物的常务编委或编委。她在国内外有关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先后培养指导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博士后。她主持承担的十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任务均已圆满完成。分别获得国家科技攻关优秀个人奖、项目攻关奖、四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五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期间,对我国教育网络的建设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正在从事前沿交叉学科—学习科学的研究。(戴伟整理)
12、 徐洁仪
(1946—) 女。获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士学位。1970年入港府为行政主任,任助理贸易主任,1975年为贸易主任,1979年为首席贸易主任,1983年晋升丙级政务主任职级,任贸易署助理署长。1989年晋升乙级政务官,任副行政署长副保安司,署理甲级政务官。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2001年1月退休)。太平绅士,获颁授银紫荆星章。(戴伟整理)
13、韦宝珊--香港开埠后第二位华人爵士
韦宝珊(1849—1921) 名玉,字宝珊。广东中山人,1849年生于香港。香港富商韦光之子,黄胜之婿。早年就读于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1867年留学英国,先进利些时打学校,次年转入苏格兰大来书院。1872年返回香港,进有利银行供职,扶助父业。1880年参与创办保良局。又与伍廷芳等组织华商会馆,以团结在港华商。1881年出任东华医院首总理。他在有利银行很受倚重,其父去世后,于1882年继任父职,晋升为华经理。次年又被任为太平局绅。1893年倡办团防局,并任该局绅士。1896年任定例局非官守议员,连任18年。1905年美国颁布禁止华人入境苛例,全国掀起了抵制美货运动,他与何启等人与美商谈判,并达成“十二条款”草案。1908年英国政府授予其CMG勋章。1911年又赐予爵士荣衔,成为香港开埠后第二位华人爵士。辛亥广州光复,被胡汉民推举为广东都督。民国成立后,仍然担任广东省政府顾问。1921年逝世。(戴伟整理)
14、韦廉--电影导演。
生于上海。1962年6月考入华南师范大学英语系,中途辍学,1964年考入北影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下部队锻炼,1973年7月入八一厂故事片室先后任导演助理、副导演、导演。参加拍摄的影片有《闪闪的红星》、《南海风云》、《走在战争前面》、《女兵》、《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我们是八路军》、《四渡赤水》等十几部故事片。独立导演的故事片有《雷场相思树》1986、《道是无情胜有情》1983、《平津战役》1990~91《大决战之一》等。《道是无情胜有情》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四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雷场相思树》获1987年第七届金鸡奖特别奖、1988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参与影片: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 (1999)
大战宁沪杭 (1999)
大转折鏖战鲁西南 (1996)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1996)
大决战第3部平津战役上下集 (1992)
大决战第2部淮海战役 (1991)
雷场相思树 THE LIVES THEY LEFT BEHIND(1986)
道是无情胜有情 THE DEVOTED SOLDIER(1983)
女兵 WOMEN SOLDIERS(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XU MAO AND HIS DAUGHTERS(1981)
归心似箭 ANXIOUS TO RETURN(1979)(戴伟整理)
15、 韦南山传奇人生
他因为长相酷似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在河内常被人误认,以至要毛巾遮颜过闹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回武鸣两江镇老家探亲亦被误认,至今仍有人坚持“胡志明”是两江人。
在越南,有一位曾为越南革命事业奋斗毕生的老华侨,他叫韦南山。越南已故领袖胡志明主席以及武元甲等高层领导人所撰写的革命回忆录里,许多篇章中都提及梅林这个人物,他已为越南人民所熟悉,而梅林这个名字正是韦南山的别名。
据武鸣县侨务志记载:韦南山原籍武鸣县两江镇四联村东寺屯人,壮族,其父叫韦永生(又名韦志江),曾在两江镇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运动失败后,韦永生追随太平天国石达开残部在武鸣地区成立游勇会党,继续进行抗清斗争,后被满清政府派兵围剿镇压。为躲避清政府的迫害,大约在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左右,韦永生一家被迫离乡背井,流落到越南谋生。
韦南山是在越南的一个反抗满清政府腐败与压迫的华侨家庭成长的。韦南山排行第三,他的大哥、二哥在越南参加抗法斗争时,被法国殖民当局所杀害;他的弟弟后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阵亡于广西。
当时的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华侨身处异境,谋生相当艰难。年青时代的韦南山,好不容易通过熟人的介绍,才能在法国殖民当局直接经营的嘉林机车修理厂找到一份工作。该修理厂位于河内市郊区,是当时整个印度支那地区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机器厂,同时它也是越南工业无产阶级的摇篮,形成了首批越南产业工人。
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通过中国和法国的渠道涌进越南。1925年,嘉林机车修理厂组建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前身———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韦南山义加入了这一秘密革命组织。同年,韦南山随同该组织的一批越南革命青年,来到广州,参加了由阮爱国(即胡志明)创办的“特别政治训练班”。该训练班实际上是越南在海外培训越南革命干部的中心,不少越南党政领导人如范文同、黄文欢等,都曾经是该训练班的学员。
当时,广州是中国革命的中心,中国共产党人热情地伸出双手来支援越南革命,我党领导人周恩来、李富春、张太雷、澎湃都曾经应邀到该训练班给越南学员授课。作为一名越南华侨,韦南山一面在训练班里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一面给班里的越南同志充当翻译。
1930年2月3日,在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李富春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协助下,印度支那共产党终于在香港宣告成立。作为筹建印支共产党的3个越南革命组织之一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所有成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印支共产党的首批党员。可以这样说,韦南山是一位最早参加印支共产党组织的越南华侨。
1933年,时任印支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黎鸿峰,从香港带了一笔钱来到南宁,交给韦南山和裴玉成两人作为党的活动经费,要他们在南宁建立一个印支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站,以便能够跟越南国内的地下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韦和裴两人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在南宁市中山路36号挂起“南兴机器厂”的招牌,专门经营维修各种机械设备等业务。在这一招牌掩护下,印支共产党中央海外部,终于成功地在南宁建立了一个地下联络站。韦南山对“南兴机械厂”所经营的业务十分熟悉,加上经营有方,赚了不少钱,为印支共产党中央筹措了一笔资金,解决了从越南国内输送革命青年来华培训的经费问题。
此外,韦南山还利用该厂的机器设备,秘密地仿制成功左轮手枪和手榴弹,并通过印支共产党设在龙州县城的地下联络站———龙州镇青龙街铁索桥头的“阮德兴缝衣店”,把这批土制军火偷运回越南,准备搞武装斗争。
1935年5月,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有两位越南华侨———韦南山和原籍防城县的刘广达,当选为印支共产党第一届中央委员。
1936年春,受“左倾”冒险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的情况下,韦南山等人贸然在越南高平省复和县下龙乡(紧靠近广西龙州县边境地区),发动了所谓“下龙起义”。他们的主观愿望是:武装夺取政权,仿效“中华苏维埃”的模式,在中越边境建立起一块红色根据地。
结果,这场起义被法国殖民当局以及当地反动势力残酷镇压,几乎全军覆没。当时韦南山等人手上所能掌握到的力量,只是为数不多的印支共产党员以及流落在广西各地的越南爱国工人和青年,而当地的农民基本群众,却没有发动起来。
韦南山等人所犯的另一个错误是:他们还利用当时流窜于龙州边境沿线,以黄飞虎为首的山匪和越南的土匪,充当这次“抗法起义”的先锋,可想而知,他们遭受的惨重的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事后,韦南山被组织上撤销了印支共产党中央委员的职务,但仍保留他的党籍。
由于韦南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设在南宁市的“南兴机械厂”亦同时被迫倒闭,他不得不离开南宁,流亡到广州、香港等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38、1939年,韦南山接受印支共产党组织的指示,又重返南宁市,在兴宁路西一里开设一间小型工艺美术商店,专门从事篆刻、书画等方面的经营。不久,当地国民党当局发现了这条线索,韦南山被捕,被押送到桂林监狱关禁起来,直到1941年才被释放。
1944年秋天,韦南山跟随胡志明主席从广西靖西县平孟地区出发,回到越南高平省北坡洞创建越北中央根据地和组建越南第一支人民武装———越南解放军宣传队。当时韦南山被委任在根据地里筹建越南人民武装的第一家兵工厂,担任了第一任厂长。1945年秋天,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八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可以这样说,在这一伟大胜利当中,也有韦南山的一份汗马功劳。
越南抗法战争期间,大约是在五十年代初,原印支共产党中央常务委员陈登宁(注:当时的印支共中央没设政治局,故常务委员相当于目前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出任越南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陈上任不久,就给韦南山的上述历史问题作了恰如其分的结论,为他平反,并任命他担任越北中央根据地“蓝山兵工厂”顾问。
韦南山又重操旧业,他指导年轻的越南军工部门,在物质条件极端缺乏的条件下,为越南抗法斗争前线的战士们提供了千千万万颗手榴弹和地雷,同时还仿制和维修了一大批轻武器。
1955年,越南抗法战争结束后不久,年事已高的韦南山先后被调回越南人民军总后勤局属下的“后勤杂志”社和后勤学校(后改为“后勤学院”)当中文翻译。他整天埋头在书堆里,翻译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资料。
1957年7月和1963年5月,韦南山曾先后两次回到武鸣老家探亲,目前在家乡尚有已属古稀之年的侄子韦汉儒。他每次回国探亲,都受到武鸣县人民政府热情而隆重的接待,县政府每次都派专人、专车到南宁接送他。曾当过武鸣县公安局政委的韦怡省,当年受县政府的委托,专门接待过他,对他有较深的印象。所有这一切,使这位远离故国的海外游子,心里倍加感到温暖。
1966年,韦南山退休。他带着跟壮族同祖同宗的越南岱族妻子回到她的娘家—越南高平省复和县广渊镇,投靠他的儿子过日子。由于微薄的退休金不足以糊口,他不得不在这个小镇上开设一间钟表修理店,增加一点额外收入,来弥补一家人在经济上的空缺。
笔者在五、六十年代,曾跟韦南山有过交往,论年纪、论资历,他都是我的长辈,我们大家都以十分尊敬的口吻称他为“韦伯伯”。
韦南山为人和善,沉默寡言,在他那双微微下陷的眼眶里,饱含了人间多少酸甜苦辣,他把过去的忧郁埋在心坎里,从来不愿公诸于世!的确,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上,韦南山曾经犯过严重的错误,可以说,他重重地摔了一跳,这招致了他的后半生在异国他乡遭到冷遇……
韦南山生活简朴,平时爱穿一套褪了色的蓝中山装和黑布鞋,他那修长瘦削的身躯,高高的额头,加上下巴蓄着一撮山羊胡子,看上去长相十分酷似越南人民敬爱的领袖胡志明。1954年10月,越军刚接管河内市不久,韦南山不经意地步入位于河内闹市区的“越南人民军报”报社时,当即被数以万计的河内市民发现,他们误以为是胡主席,人山人海的市民站在报社门口,要求“胡主席”出来和群众见面。经韦南山多次露面、作了一番解释达数小时之久,市民们才肯陆续地散去。类似上述的尴尬事件,韦南山曾碰过好多次,特别是每次下乡,他不得不用毛巾遮住脸部下半截,免得招致更多的麻烦事来。
这一误会,也曾在1957年和1963年韦南山两次回武鸣老家探亲时发生过,至今两江镇的父老乡亲,有人仍坚持认为他们的家乡出了很有名气的国家主席—“胡志明”!
在军旅生活中,韦南山处处表现出助人为乐的传统品质,凡是按规定可以佩带手枪的人,一旦枪支发生机械故障,登门求他修理,他每每有求必应。也不知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里,韦南山一一把枪支修好还给持枪人……
韦南山的另一绝招是篆刻图章,不少人从他手中得到过一枚枚形态各异的精美私章,而且他从来不收受任何“回报”的礼品。可以说,这是他助人为乐的另一表现……
1969年,年逾古稀的韦南山,在这个靠近中越边境、人烟稀疏的越南广渊小镇上,静悄悄地离开了人间。(戴伟整理)
16、韦一平
韦一平的故乡——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里乐村短洞屯。
韦一平是广西壮族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是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1906年生,早年积极投身工农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分配到农民自卫队工作,1925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后调到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起义,曾在海陆丰根据地担任区委书记。1929年被派回广西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随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转战到湘赣区。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又一次负伤,左脚跟被子弹击穿致残。后任中共新县委军事部部长、湘赣军区动员部部长。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曾任中共萍乡宜春安福中心县委书记,在湘赣边区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在他的领导下,萍宜安地区的游击战争蓬勃开展,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成为湘赣临时省委、军政委员会领导机关的主要活动基地。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曾称赞他是“无产阶级的硬骨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任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副主任、主任,兼吉安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参与联络和组织湘赣游击队队改编工作,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赴江苏,任中共苏北特委书记,领导苏北军民开展抗日斗争。后任中共苏北区委会组织部部长兼泰兴中心县委书记、苏中第3地委书记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第1地委书记兼第1军分区政治委员,苏中军区教导旅政治委员,苏浙军区第4纵队政治委员兼中共浙西地委书记。先后参加敦村、黄桥、天目山等战役战斗。为巩固和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和开辟浙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位于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分批向江北转移。15日晚,韦一平在完成掩护兄弟部队渡江的任务后,率部800余人乖“中安”轮最后一批北撒,当轮船行至泰兴天星桥西南江面时,由于风大浪急,加之超载过重,船底漏水,倾沉在即。当时,警卫员找来救生器材,要韦一平立即离船。但他想到的是如何使数百名指导员脱险,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全力组织部队泅渡上岸。不料轮船突然倾覆,韦一平和船上700多名指战员一起光荣殉职。
烈士韦一平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后。(戴伟整理)
17、韦荣慧
苗族。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服饰研究设计中心主任、总设计 。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艺委会副秘书长。亚洲民族造型学会会员。1979年毕业于 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哲学专业,留校任教。1980年开始深入中国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对民族服 饰的历史、现状进行田野调查、征集实物、照片、文字资料。1981年开始陆续发表,出版调 查报告、论文、著作、文学作品40余篇(部)。1993年开始为国务院、电视台、大型晚会、 海内外华人歌星做过礼服、歌服、舞服、乐队服装设计。主要代表著作有:国家“八五”重 点图书《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国服饰大辞典民族卷》、《论民族服饰的陈列艺术》、 《赵武灵王服装改革刍议》、《高校民族博物馆发展方向初探》、《论台湾高山族的夹织文 化》、《山那边的人》、《一个幽灵的呼唤》等。个人设计作品专场;’95世妇会“中国民 族服饰展”、“从蛮荒到现代”、“华夏奇葩”、“我从雪山走来”获国家专利产品;“中 华民族大家庭”文化衫。获奖情况:世妇会“中国民族服饰展”荣获优秀项目奖、中国组委 会特别嘉奖、优秀美术设计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设计师荣誉证书。《论民族服饰的陈 列艺术》获国家精神文明办公室颁发的优秀著作证书。1996年开始先后在丹麦、瑞典、芬兰 、美国、法国使馆、香港、北京、上海、杭州、无锡、沈阳、徐州等地举办个人作品专场以 及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专题讲座。1999年9月,携作品参加“99巴黎中国文化周”演出。(戴伟整理)
18、韦世尧---当代著名美术家
韦世尧 男,1941年5月出生,壮族,广西阳朔县人。艺名韩臻,出生于世代书家,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总会中国总部顾问,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新神州艺术院(新加坡共和国)高级荣誉顾问,世界名人书画院(香港)理事,山东省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翰墨书画院名誉院长,东方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特聘一级书画大师。专画人物,代表作品以组合长卷“中国古代仕女图”(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名女、才女、贤淑、金陵十二钗、杨门女将、名花十二客、七仙朝瑞、群芳四雅、丽人行等)。因作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得名,故名“四美斋”。书法长卷(46公分×50米、46公分×100米)以多种古籀篆体写成,搜集历代“寿”字、“百寿图”集成,故名《万寿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荣获“99(高唐)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东方杯诗书画印全国精品大展赛”一等奖,并授予“中国东方杰出艺术家”,第上届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国际特别奖”并授于“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魏都云冈中国书画大展赛”优秀奖。作品“金陵十二钗”荣获“时代潮杯全国诗书画大展赛”一等奖。作品“贵妃醉酒”荣获“中国书画名家大展”优秀奖,“中国四大诗人”书法作品“千寿图”荣获“国际佛教书画大展赛”特别优秀奖,作品“群芳四雅”书法作品“万寿图”荣获“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作品小传入集“中国东方艺术家大典”,“中华诗书画1999卷”,“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中华英才大典”。作品为多家书画院、收藏家收藏。在99(高唐)中国艺术博览会作品选评为“笔下七仙下世”。“99中国(北京)艺术博览会参展作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门女将”、“万寿图”等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本届博览会各参展团嘱目的焦点。吸引来自法国、比利时、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青睐,颇具国际影响。(戴伟整理)
分享按钮>>贵州省习水县司小波向司姓人问好
>>鲍氏文苑六期 寻宗亲 昌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