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韦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韦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续)“韩改韦”杂谈 已阅:3270 / 回复:0(楼主)

广西宜州都街洛索坡有一座韦氏祖墓。最近,本人和两位族人爬上都街洛索坡顶墓地拜谒这座祖墓,古墓于2005年修葺一新,很有气派。碑刻“韦天贡公之佳城”,碑文较长,只摘其要;
  …韩地发子韩天贞元朝因避元廷追捕与盟友谭三耀谟辉烈改名韦天贡覃怀满莫天辉逃到广西宾州后到都街定居创业曾应召参加平荔波东兰之乱留任东兰土官后因朝廷准省官奏用土猷管其民……
    碑文所说的韦氏源流,与上文“西汉韦天公”之说基本相同。这座古墓是否是“西汉韦天贡”墓,不妨摘引宜州籍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工程师韦厚荣写的《韦天贡其人其事考》一文供各位参考:
    河池地区韦氏宗贤,于1998年编成出版了《韦氏族谱•韩改韦世系》一书(以下简称《韩》),笔者是河池韦氏人,理应关心《韩》的质量。读《韩》之后,总有不实之感,特别是韩天贡公,来历不甚明白。
   《韩》编者在无法解释前人所立的一些“韩改韦”墓碑后说,这些碑文有误,以《韩》所说为准。兹以《韩》所云,探讨韦天贡其人其事。
  《韩》15页:(韦天贡)“生于元朝泰定年间”。
   韩》16页:“天贡公与谭三耀、莫伟烈乃是同街共巷,同朝共事,同时更名易姓,是明朝洪武年初迁至宜山都街。”
   元朝泰定年间即1324——1328年,取中值,韦天贡生于1326年。明朝洪武元年即1368年,即韦天贡42岁以后到达都街。
   《韩》2页:“元顺帝时朝廷乱杀汉人汉官,韩地旺被杀,遭灭族是有其事,韩天贞南逃更有谭(覃)谟(莫)两姓结盟共同改名换姓同行。”
   元顺帝(应该是天顺帝)时,即1328年(天顺年号只存在一年),韦天贡只是两岁小孩,刚是两岁小孩,怎能在朝廷当官?又怎样南逃?且于1328年离开元朝廷南逃,明初(1368年)才到都街,历时40年。
    韩》15页:“ 至广西宾州(今宾阳)杨老村…三人俱成家立业…公与周氏共有九男三女…庶室罗氏…冯氏、杨氏共生十二子”,覃怀满娶李氏生十一子,莫天辉娶梁氏生十三子。后浩浩荡荡到宜州“。
    在宾州,韦天贡娶一妻三妾,三家人口57人,在当时的宾阳县,肯定是数一数二的大财主,有财有势,他遇到什么难?为何要迁都街?另外,一个逃难来的外来人,几年内就发起来,娶起一妻三妾,有二十多个子女,这难以令人相信。而且,明代《户律•婚姻》规定:“亲王媵妾十人,世子郡媵妾四人,长子及各将军媵妾三人,各中尉媵妾二人,庶人许选妾一人”。韦天贡是逃难来的庶人,至多“许选妾一人”。
    从《韩》15页:“开山伐木来播种”句可知,韦天贡等三人到都街是开荒种地的农民,怎么又“奉命召兵”呢?当地农民千百人,为什么不“奉命召兵”?唯独这逃难的三人却“奉命召兵”?于情于理都是讲不通的。
   《韩》15页:“授韦天贡为东兰土司官,世代相承.”
   东兰土州,从宋代到清末,都是韦山涛(韦大猷)后裔一代接一代世袭当知州,这是有各代朝廷诰命,历代史、志均有记载的,说韦天贡去东兰当土官,什么史书、什么方志上记有韦天贡为东兰土司官?
   前人立碑说都街韦氏是韩信后裔,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把祖源附会错了。

作者:布兰虽 (2011/9/21 22:36:5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韦氏论坛  执行时间:476.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韦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