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三论——谱牒的价值、内容与体例

    中华马氏网 2009年9月30日 赵华富


谱牒三论
赵华富
一、关于谱牒的价值问题
最近一个时期,谱牒的学术价值问题愈来愈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JE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学者则认为,将谱牒列为中国史学三大支柱的说法,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不能成立。按传统历史史料学的格局,谱牒类著作大致上只是史部的一个分支。谱牒类著作不可能独立构成中国史学的一根“支柱”。
这个讨论很有意义。现在,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谱牒能不能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呢?这个问题不能到《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以及《四库全书》的分类中找答案,也不能从《东洋文库所藏汉籍分类目录》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之中找根据。我们认为,谱牒能不能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主要要看谱牒的性质和谱牒的内容。
什么是谱牒呢?先儒对这个问题有大量论述。刘知几《史通•杂述》载:“若扬雄《家牒》、殷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王世贞《弁州四部稿•荣泉李氏族谱序》称:“夫谱,家史也。”婺源《溪源程氏势公支谱•上溪源里门续谱旧序》记载:“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纪一代之始终,谱以叙一姓之源流,其体一也。始终备而是非有焉,源流具而亲疏别焉,其用同也。是故国无史则千载之下无公论,族无谱则百世之后无定伦。无公论而公理之在于人心者,犹不可泯也;无定伦则礼教不兴,人心螭,而风俗Et偷,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矣。甚哉,谱之不可不作也。”《歙西溪南吴氏世谱》说:“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而非史,则君臣之贤否,礼乐之污隆,刑政之臧否,兵机之得失,运祚之兴衰,统绪之绝继,无由以纪;家而非谱,则得姓之源流,枝派之分别,昭穆之次序,生卒之岁月,嫁娶之姓氏,出处之显晦,无由以见,国何以治,而家何以齐哉?”
一言以蔽之,所谓谱牒,就是家史,老百姓的历史,人民群众的历史。
谱牒之中有大量家族制度史、婚姻制度史、人口兴替史、人口迁移史、土地制度史、商业史、道德伦理史、思想史、教育史、民俗史、文化史等等资料④。这里的许多历史资料,对学术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谱牒学》中指出:“族姓之谱,六朝唐极盛,宋后寝微,然此实重要史料之一。例如,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 .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于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坏(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家族史,老百姓的历史,人民群众的历史,在历史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呢?《书•五子之歌》日:“民惟邦本,本国邦宁。”《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世界历史的主人。
我们认为,既然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那么记载家族历史、人民群众历史的谱牒,在理论上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就国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藏书和民间藏书的现状来看,谱牒能不能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还有一些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特别是战争和动乱——等原因,大量谱牒都毁灭和散佚了。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宗谱》日:“自来谱牒之遗佚,每沦于兵燹之劫灰。”歙县《潭渡孝里黄氏族谱》说:“惜经兵火之后,谱牒无存。”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记载:“兵燹之后,旧谱废烬。”据我们所知,唐代以前(包括唐代)的谱牒几乎毁灭、散失殆尽。虽然宋元明清谱牒之中有一些唐代以前的历史资料,但是仅仅依靠这点资料,要构成唐代以前(包括唐代)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还有困难。现在全国已经发现的宋元谱牒只有20多部,已属凤毛麟角。虽然明清谱牒之中有不少宋元历史资料,但是,靠这些资料,再加上20多部谱牒,要构成为宋元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还存在一定问题。
现在,国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馆藏中国谱牒,99%以上都是明清谱牒和民国谱牒。有人估计,总数接近3万种,或4万种②。至于民间私藏数量就更大了。据梁洪生估计,仅江西一省至少有4万多种@。我们认为,明清谱牒是构成明清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是毫无疑义的。民国谱牒能不能构成中华民国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呢?我们认为,虽然民国谱牒数量很大,种类很多,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因为民国时期人民群众的历史资料已经大量增加,浩如烟海,谱牒已经变成人民群众历史资料的一少部分,它能不能成为中华民国历史学大厦三大支柱之一还是一个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历史学界掀起一个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高潮。许多历史学家纷纷研究人民群众的历史。到哪里去找人民群众的历史资料呢?那时,人们都认为,谱牒是封建糟粕。于是,就到《二十四史》中去找人民群众的历史资料。《史记》之中有《陈涉世家》,《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黄巢传》,《明史》之中有《流贼传》。结果将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要是农民史——变成一部农民起义史和农民战争史。研究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史的论文纷纷发表,研究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史的专著一部接一部问世。后来历史学界成立了农民战争史学会。
由此可见,要想写一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历史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个时期的谱牒资料已经散失殆尽。研究宋元明清时期人民群众的历史,必须重视谱牒资料。只有在既重视正史和方志,又重视谱牒的基础上,才能写出一部丰富多彩的宋元明清时期人民群众的历史。
二、关于谱牒的内容问题
谱牒必须具有哪些内容呢?换句话说,具备哪些内容才能称为谱牒呢?有人认为,所谓谱牒,有自己特定的著述格式和内容,有自己的要求。从内容来说,有族姓源流、世系谱表、郡望支派、移往始末、恩荣表述(制诰、族节、恩例、进士)、祠堂家墓(族规、祠产、义庄等)、家传著述和家训等等。作为简单的世系不能当作家谱。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简单的世系能不能称为家谱呢?众所周知,所谓谱牒,就是记载氏族和宗族世系的书籍。世系是谱牒的核心。古人将谱称作世系表,将世系表称作谱。谱与表通用。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日:“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刘知几《史通•表历篇》称:“盖谱之建名,起于周氏;表之所作,因谱象形。故桓君山有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正,并效周谱,此其证欤!”’钮树玉《说文新附考》卷一云:“谱通作普,或作表。”沈涛《铜熨头斋随笔》卷四《世表》说:“《汉书•艺文志》历家谱有《帝王诸侯世谱》二十卷,《古来帝王年谱》五卷。世表、年表即世谱、年谱。刘杳谓:‘《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可见,表与谱同。”由此可见,谱牒是记述氏族和宗族世系的书籍,只要具有氏族和宗族世系的书籍,都可以称为
谱牒。
历史文献记载证明,中国谱牒有一个从简到繁的历史发展过程。三代时期,所谓谱牒,大多只是记述一些氏族和宗族世系的书籍。历史学家发现,在甲骨文、金文中即有一些家庭世系的记载。我们认为,这些记载就是谱牒的萌芽,或日谱牒的原初形式。战国时期史官所撰《世本》,是学术界公认的早期谱牒。这部书所记述的内容是: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都邑、制作等。我们不能因为《世本》之中没有谱序、谱例、恩荣、支派、像赞、传记、祖墓、祠堂、祠产、义庄、族规、著述等内容,就否认《世本》是早期谱牒。欧阳修《欧阳氏谱图》、苏洵《苏氏族谱》,是中国谱牒划时代的著作,是宋元以来中国谱牒的标本和经典。这两部谱牒的内容包括: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祖先考辨五个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不能因为《欧阳氏谱图》和《苏氏族谱》之中没有恩荣、支派、像赞、祖墓、传记、祠堂、祠产、义庄、族规、著述,就说这两部书籍不能被称作谱牒。
明清时期,谱牒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发展。谱序、谱例、世系、祖先考辨、恩荣、像赞、支派、传记、祖墓、祠堂、祠产、义庄、族规、著述等,成了谱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即使明清谱牒的内容之中,绝大多数也没有祠堂、祠产、义庄、族规等记载。现在,下面我们举几部谱牒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徽州《朱氏统宗世谱》不分卷,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1册。内容:谱序、源流、敕牒、凡例、像赞、图表。
二、徽州《汪氏统宗谱纂要》四卷,汪士贤纂修,明万历八年(1580)钞本,l册。内容:卷一,历世支系、诸支分派;卷二,像赞、墓图;卷三、卷四,支派世系、汪氏迁徙地名。
三、婺源《桐川朱氏宗谱》十二卷,朱彦祥等纂修,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活字本,10册。内容:卷一,序文、显宦录;卷二至卷十,世系;卷十一,墓图;卷十二,文集。
四、《祁西若溪琅砑王氏家谱》六卷,附一卷,王应仕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7册。内容:卷一,谱序、源流考、诰敕、传记、墓图;卷二至卷六、世系、记、文;附录,寿序、祀序。
五、绩溪《曹氏宗谱》十二卷,曹诚瑾等纂修,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12册。内容:卷一,谱序、墓图、统系图、统系纪;卷二至卷十二,各派世系图、世系纪。世系是谱牒的基本内容。只要有世系记载的书籍,就可称为谱牒,这是由纂修谱牒的宗旨决定的。
修谱的宗旨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奠世系,序昭穆”。歙县《方氏族谱》卷七《家训》记载:
一本之义不明,则世系不可考;世系之考不详,则昭穆不可叙;昭穆失叙,则尊卑之分不定;
夫分不定,则称谓之名不正;名分既泯,则彼此相视皆为路人。无所见闻,而同本之恩不作;无所感触,而孝悌之良不生,人且不知其有族矣,而况望其或相亲睦耶?是以君子必明始祖以来之世系,详五服既穷之昭穆,使服虽穷,而尊卑之分在;世虽远,而称谓之名存。则触之而孝悌之心油然而生,玩侮之心暗然而沮矣。
“奠世系,序昭穆”的修谱宗旨,是通过世系图表实现的。所以,学术界说,所谓谱牒,就是记载氏族和宗族世系的书籍。世系是谱牒的基本特征。
秦汉以来,有的贵族、官宦、士大夫在神道碑和墓表碑阴镌刻世系图。这种按昭穆世次排列的只刻有人名的世系图表叫什么呢?据我们所知,大多数地区的老百姓都称为“谱”。由此可见,谱与表一也。谱即是世系表,世系表即是谱。
清朝《玉牒》是公认的皇家谱牒。据我们所知,其中只记有简单的世系图表。因此,能说《玉
牒》不是谱牒吗?我们认为,谁也无法否认这种仅仅具有简单世系的《玉牒》是谱牒。
农历新年,长江以北绝大多数农村,嫡长子家庭都在住房正厅供奉祖先世系图。此外,宗族也在
祠堂(或日祖先堂)供奉祖先世系图。这种按昭穆世次排列的世系图称什么呢?我们做过一些调查。
范希展(山东即墨市人)、王祥胜(江苏连云港市人)、张振东(辽宁铁岭市人)、刘芳(黑龙江林甸县人)、孙淑梅(山东胶州市人)、李惠才(山西原平县人)、王计成(山西平顺县人)、姜学桂(山东莱西市人)、张德贤(山东龙口市人)都说,他们的家乡称这种世系图为家谱。李石屏(安徽怀宁县人)说,他们的家乡日族谱。刘允哲(山东滕州市人)说,他们的家乡日宗谱。董允琅(山东即墨市人)说,他们的家乡日家谱,又日宗谱。赵素芝(山东龙口市人)说,供奉在老百姓家里的叫家谱,供奉在祠堂(或日祖先堂)里的称宗谱。我们的调查说明,世系图与谱牒一也。世系图就是谱牒,谱牒就是世系图。
三、关于明清谱牒的体例问题
明清时期,谱牒的内容有很大发展,谱牒的体例受正史影响很大。有人在讲到明代修谱的宗旨、体例、功能时说,以三纲五常为修谱宗旨,是明代确立的;把正史体裁全部引入修谱,是明代完成的;族谱功能的强化以及族权的正式形成,是明代实现的。我们认为,明代谱牒体例受正史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把正史体裁全部引入修谱的观点,值得商榷。
什么是正史呢?《隋书•经籍志》以纪传体史书为正史。《明史•艺文志》以纪传体、编年体史书并称正史。清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定纪传体史书为正史。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正史,就是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
纪传体史书是以《本记》和《列传》为中心的史书体例。司马迁的《史记》开其端。历代封建王朝所修断代史均采用这种体例。纪传体史书由“本纪”、“表”、“书”(或日“志”)、“列传”构成。
所以称纪传体,因“本纪”和“列传”是这种体例史书的核心。
明清时期,谱牒的体例如何呢?据我们所知,这个时期的谱牒体例虽然受正史的影响很大,但是,与正史体例还是有很大区别。
众所周知,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和苏洵《苏氏族谱》创立的谱牒体例,在中国谱牒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称“欧、苏谱体”。这种谱牒的体例,主要表现在图表之上,都是“五世则迁”的小宗谱法。欧阳修《欧阳氏谱图》是一图五世,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五世以后,格尽另图。苏洵《苏氏族谱》是一图六世,但从其自述来看,也是一图五世。据我们见到的宋元时期徽州14种谱牒,大都打破了欧、苏小宗谱法,发展为大宗谱法与小宗谱法相结合的体例。
明清时期,谱牒的体例虽然有所发展与变化,但是,基本上仍然采用欧、苏谱法。《新安黄氏会通宗谱》日:“谱牒之修,多法欧、苏二家之说。”歙县《吴氏族谱》说:“宋之立谱,其法莫良于欧、苏。??后之为谱者,兼法二家。”《新安王氏统宗世谱》记载:“宋庐陵欧阳氏、眉山苏氏皆有谱,而为法不同。欧谱则世经人纬,若史氏之年表;苏谱则系联瓜属,若礼家之宗图。后之言谱者,莫不以二家为准。”
明清时期,谱牒的体例虽受到正史影响很大,但是,仍然是采用大宗谱法与小宗谱法相结合的“图表体”和“图传体”。《新安许氏世谱》说:“古今修谱之例有三变,始如道统图体者;中如欧、苏谱体者;至程篁墩(按:即程敏政——引者),谓欧、苏谱体,一图一传,不见统宗之义,乃变为《汉书》年表、《唐书》相表体。”
明清时期谱牒,都是“图表体”和“图传体”。并且,“图传体”也都是以图表为主体。这是明清谱牒体例与正史体例一个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列两部谱牒,来证明这个时期谱牒的体例。
(一)《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八卷,首一卷,许登瀛纂修,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8册。内容:卷首,谱序、遗像;卷一,原姓、原族;卷二,本支图;卷三至卷七,世系图;卷八,祠墓图、许氏家规。
(二)黟县《明经胡氏壬派宗谱》十二卷,胡叔咸等纂修,清道光六年(1826)木活字本,12
册。内容:卷一,谱语、序文、六甲图、水口图、村图、八景图、墓图等;卷二至卷十二,世系图。
大家可以看到,明清谱牒的体例,与正史有很大区别。正史——(--十四史》——是纪传体史书,《本纪》不仅是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其一个基本特征。明清时期的谱牒,除了极少数例外,绝大多数都没有《本纪》这项内容。
注释:
①参见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m版社2004年版。
②王鹤鸣在“中华之根——海峡两岸谱牒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③梁洪生在“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中华书局1961影印本。
2.王世贞:《弁州四部稿》,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3.(宋)程祁传述,(明)程顼续,程时化校正:《(婺源)溪源程氏势公支谱》,影抄嘉靖刻本。
4.(明)吴元满纂:《歙西溪南吴氏世谱》,明末清初抄本。
5.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书店1985年版。
7.《书经》,《四书五经》影印本,中国书店印。
8.《孟子》,《四书五经》影印本,中国书店印。
9.胡宣铎纂:《(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宗谱》,民国十年木活字本。
10.黄玄豹纂:《(歙县)潭渡孝里黄氏族谱》,雍正九年刻本。
11.黄凝道纂:《(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乾隆十八年刻本。
12.《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
13.《旧唐本》,中华书局标点本。
14.《新唐本》,中华书局标点本。
15.《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6.钮树玉:《说文新附考》,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沈涛:《铜熨斗斋随笔》,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8.《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9.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四部丛刊本,商务印书馆影印。
20.苏洵:《苏氏族谱》,四部丛刊本,商务印书馆影印。
21.《(徽州)朱氏统宗世谱》,嘉靖三十四年木刻本。
22.汪士贤:《(徽州)汪氏统宗纂要》,万历八年抄本。
23.方逢义:《(歙县)方氏族谱》,康熙四十一年抄本。
24.《(皇清)玉牒》,清抄本。
25.《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26.《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27.黄禄会通,黄岩莶续成,程天相编辑:《新安黄氏会通谱》弘治十四年刻本。
28.吴锡维纂:《(歙县)吴氏族谱》光绪元年活字本。
29.王祺纂:《新安王氏统宗世谱》雍正四年刻本。
30.方信原纂:《新安许氏世谱》康熙年间抄本。
31.许登瀛纂:《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乾隆二年刻本。
32.胡叔咸纂:《(黟县)明经胡氏壬派宗谱》道光六年刻本。
•170•
作者工作单位: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__


分享按钮>>浅谈谱牒以及谱牒文化
>>【安姓氏家谱源流】山东新泰市宫里镇桃园村安氏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