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闽马氏研究(岭南马氏)
- 中华马氏网 2011年10月23日 岭南马氏网
1.《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兴宁县志》:东汉时,马援、马融显于朝,世居扶风茂林(陕西兴平),后世即以扶风为堂号。马援之后,唐初迁博州茌平(山东省境),至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迁福建清流。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再徙长汀。南宋之初,有马七郎移居宁化安乐乡。七郎之九世孙--十三郎,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出任惠州府营千总,十年落籍兴宁西厢茅塘堡。
2. 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江西境内活动,迫使部分移民进入赣南、闽赣以至粤赣山区,马氏宗族也在其中。从唐初扶风迁徙至山东茌平,其后裔在唐文宗大和元年(827)迁至福建清流,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再徙长汀,到南宋初年马七郎移居宁化安乐乡,为闽汀支派马氏始祖。南宋末,马念八郎迁往汀州。据安乐《马氏族谱》记载,兴宁马氏始迁祖为马十二郎,明永乐年间留居梅州、兴宁。这一支马氏有广东紫金马氏、五华马氏、福建连城马氏等支系。据《广东增城家谱》记载:三十六世祖: 徽公 字克嶷 燧公之长子。为福建邵武府尹,至顺宗永贞时为汀州府尹。终于署内,因河南抢乱停柩于汀州。配管氏生二子:长腾蛟、次发龙。三十七世祖:发龙公 字在田 徽公之次子。唐宪中时人,在汀州守制数载,运柩回梓,后复到清流,居壮团里南山下。元配张氏、淑配邹氏生二子:长澍、次淘。三十八世祖:澍公 字甘猷 发龙公之长子。为中尉大夫。元配张氏、淑配石氏生二子:长威、次振。三十九世祖:振公 字正刚 澍公之次子。唐文宗时人,配徐氏生子:敏。四十世祖:敏公 字一经 振公之子。唐懿宗时人,为总兵提督。配颜氏生二子:长允衡、次允中。
四十一世祖:允衡公 字益郎 敏公之长子。配尹氏生二子:长旭腾、次旭升。昭宗乾宁元年,分派公为湖南郢州留后,至后汉隐帝乾佑二年,子孙有居福建汀州宁化县安乐乡。
3. 唐宋时代,马姓由河南过江西进入了福建和广东。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正月,京师告急,金兵大举南侵,徽宗南下避难。八月,宋军在今山西境内战败,“威胜、隆德、汾、晋、泽、绛民皆渡河南奔,州县皆空。”闰十一月,开封陷落。次年二月,金朝下令废除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政权,年号建炎,建炎(1127)七月,元祐太后率六宫及卫士、家属赴南方避难;是年冬,高宗赵构经汴河退至扬州,河北、河南人民纷纷南迁。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后,南迁百姓纷纷跟随到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迁徙。史载“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宋政权也多次号召北方人民南下,并用政府的力量将一批批北方人民迁往南方。在短短10余年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
4. 唐末,光州固始人王潮、福建观察使王审知率兵入闽,有众数万,其中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后来王氏割据福建,部众皆因此而居留福建,马氏后发展成为大族。与此同时,北方对湖南的移民也未停止。《南唐书》和《新五代史》记载的“吴越与南唐福州之战” 中:五代后汉乾佑三年(南唐保大八年,950年),吴越行离间计,诱伏大败南唐军于福州(今属福建)的作战。唐军擒获吴越军将马先进、叶仁安、郑彦华等,吴越擒获南唐查文徽,最后,“(李)景送(马)先进还越,越亦归景(查)文徽”。据福建省《长泰县志﹒新志》卷六·八氏族记载:马(姓谱)嬴姓伯益后赵奢封马服君后为氏望出扶风—县城北隅始祖素轩清顺治间迁自同安二十一都嘉禾里现传十四世分布后边新市溪仔墘家黎山等处丁口约百余人。据长泰县北门马氏家谱记载,始祖朴轩公同邑嘉禾里二十一都第二图马先进之系派也,明永乐年间迁居泰邑与坊一蔡户友善,逐以所置产业寄蔡户附籍。
5. 据《广东增城家谱》记载:五十世祖:冈珊公 字万五郎 丹铅公之次子。宋高宗时(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人,配周氏生四子:(世兴、世洪、世盛、世茂)长世兴字二郎徙居福建永定县西洋坪,次世盛字五郎、三世洪、四世茂。世洪(七郎)公居福建长汀四堡里,为粤之东江马氏始祖。五十一世:七郎公南宋时家徙于南闽汀清流赖家墟马屋万寿坊(今清流县长校镇),妣邹氏五娘生二子:长念三郎、次念四郎。居万寿坊马屋村。卒葬于士名赤土岗:茜坑隔大坐人形脐穴艮山坤向,妣葬于本里。附录:自始迁祖马公七郎,宋南渡时,居于南闽汀州之宁化县安乐乡,及后子孙众多,分居后卜筑于鄞江之曲。按安乐乡,后汉帝时既有四十一世祖之子孙居住。五十四世:千七郎公 字晋卿 号云峰。乃念一郎公次子。妣黄氏生二子:长王舍、次黑舍。公在福建为官,任武略将军。千户之职,武将气魄,哮如雷、猛如虎,素有雷公之称。创立清溪道院一所,马公桥一座。晚年留居任所。卒葬于地各:象地隔。祠庙建在福建连城四堡右祠堂。五十五世:黑舍公 乃千七郎公之次子。配严氏、续配黄氏生四子:长万一郎、次万三郎、三万五郎,四万六郎。生终年未详。五十五世:王舍公 乃千七郎公之长子。妣罗氏生二子:长万二郎 号文华、次万四郎 号文通(即仲四郎公)。公葬于长乐(五华)油田钟屋寨窝丘咀头。地形团虎咬尾。五十六世:万一郎公 乃黑舍公之长子。妣(佚)氏生二子:长得绍、次得辛(即马发公)。因子得辛(马发)任潮州郡守,迎公禄养,乃与堂兄仲四郎并子得绍到惠州府长乐(五华)油田,筑屋四座买田百余石而居焉。公乃我马氏由闽入粤的开居祖也。
6. 中国平陵(溧阳)马氏族谱记载:二十九世 马伯六讳马文礼 马伯七讳马文乐(廷鸾孙子)(行四一讳马彦章《端临》子)迁居福建长乐 。
7. 马善田先生的《马氏分布及历代迁徙概况 》一书记述,在明代,马氏又出了一位贤后,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元配夫人马秀英,自此马姓族人遍布福建。
分享按钮>>“送族谱”金秋武汉之行
>>广东岭南马氏源渊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