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百家姓姓氏起源》一书中秦、赵、马三个姓氏篇
- 中华马氏网 2011年11月10日 马善田
1999年10月范又琪先生编著的《百家姓姓氏起源》一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正如范又琪先生在其前言部分《汉族姓氏简说·姓是什么?》中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每个人又都对自己的姓看得十分重要。”所以,笔者就书中有关秦氏、赵氏、马氏三个姓氏篇评述如下:
一、赵姓篇:
文中第一句话曰:“赵姓与秦国的国姓嬴,均是上古时圣帝舜的后裔。”
对于秦、赵、马等姓的血缘祖先,历来分为二派,主要是司马迁等人的颛顼说和司马贞等人的少昊说。认为是少昊的理由是,黄帝与其正妃嫘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玄嚣,玄嚣亦名少昊,名挚,号青阳氏,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氏族东迁,他成为以凤凰为图腾的古代东夷部族首领,从而改称金天氏,他是上古时五帝之一,其后为嬴姓、偃姓。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中曰:“《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则说:“益,伯翳也,即秦、赵之祖。”他们认为少昊是赵姓的血缘祖先。而马姓是由赵姓分出来的,毫无疑问也是马姓的血缘祖先。
认为是颛顼的理由是,黄帝与嫘祖的小儿子叫昌意,昌意娶蜀山氏女子生颛顼,号高阳氏,他也是上古时五帝之一。历史学家对上古时期的五帝有几种说法,其中的3种说法都有颛顼,可见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颛顼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阳东南),相传颛顼的孙女就是女修,女修生皋陶(偃姓),皋陶生大费(伯益,嬴姓)。但女修是男是女?是否有其人?其夫君是谁?至今也有人在推测。我国历史学之父、大文豪司马迁在他的《史记·赵世家》、《史记·秦本纪》中明确指出:“赵氏之先,与秦共祖。”“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
司马迁之后,历史学界对秦姓、赵姓的血缘祖先是谁,从古至今都有严重的分歧,说法很多,还有的把神话与史实互相混杂。然而最早却是司马迁下的定论。仅目前所见到的历代汉族《马氏宗谱》来看,却都是奉颛顼为马氏的血缘祖先,倾向于司马迁的观点。但是这两派的共同点都归结到伯益,都承认伯益是秦氏、赵氏的共同祖先。究竟少昊、颛顼,谁是秦氏、赵氏、马氏的血缘祖先?有待于今后在考古发掘出土的铜铭器具、器皿、竹简、石刻等文物上的文字中能找到准确的答案,经严格的考证后才能下结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全国著名姓氏学家,百家姓排行榜作者之一袁义达先生,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姓氏专家汤锦程先生均赞同笔者的这一观点。
而范又琪却说秦姓、赵姓是舜帝的后裔。《史记》中已有明确的记载,舜帝也是上古五帝之一,在《汉书·古今人表》中曰:“帝舜有虞氏”。他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舜帝姓姚,名重华,字都君。舜是受尧禅让继尧位称帝的,当时执行的是禅让制,舜帝摄政于公元前2255年—公元前2203年,在位52年。舜帝后裔衍生出68个姓氏,其中有陈、胡、袁、田、姚、吴、虞、孙、王等大姓。怎么能说秦姓、赵姓是舜帝的后裔呢?不知范又琪先生根据的是什么文献?
范又琪在书中曰:“伯益隐居后,大禹就把徐国封给了伯益的长子若木,夏、商时为诸侯,伯益的小儿子大廉就在朝为官,世为贵族。”
伯益是尧帝、舜帝时的大臣皋陶的长子,“伯”是爵称,名叫益,也叫大费,姓嬴,伯益是禹帝时的大臣。据《史记·五帝本纪》称:皋陶和伯益辅助舜帝。他们父子俩人都是尧舜帝的得力助手。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说:“益,伯翳也,奉赵之祖”。《路史·后纪七》说他:“能训鸟兽,知其语言,以事服虞夏,始食于嬴,为嬴氏。”
伯益有两个儿子,长子大廉,又称“鸟俗氏”。次子若木。而不是范又琪先生所说长子是若木,次子是大廉。
二、秦姓篇:
文中第一句话曰:“传说上古时期,有个叫皋陶的人,是五帝中颛顼的曾孙,……”
秦赵共祖,范又琪先生在赵姓篇中怎么说赵姓与秦国的国姓赢是舜的后裔?这里又说秦姓是颛顼的后裔?
文中曰:“周武王灭商后,蜚廉父子均被杀,只恶来的弟弟季胜逃出。”
大廉的两个玄孙叫孟戏、仲衍。其中仲衍,做了商帝太戊的驾车大夫,他继承了祖辈驯服鸟兽的技艺,并一直传了下去。从此以后,中衍的子孙,每一代对王室都有贡献,也因为辅佐殷商的缘故,嬴氏多显达,而成为诸侯之一。
中衍的第四代孙中潏,商朝时在西戎守卫边疆,中潏生子蜚廉,蜚廉”善走”,具有”神行太保”奔走如飞的本领。蜚廉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名叫恶来,恶来天生力大无穷,其他人是无法比拟的。蜚廉、恶来父子效忠于商纣王,而且都因为有其”特殊功能”而受到商纣王的重用。如果父子两人在明君当朝时,发挥他们特长,就不失为国家之栋梁,流芳百世。只可惜两人在商纣王统治时期,而商纣王在历史上是个有名的暴君,在他当政期间,残酷至及,赋税冗重,百姓怨声载道,遂失去了人心,两人的才能被商纣王用在对内镇压各族人民和诸侯的反叛、对外出兵讨伐周边部族上,无异于背上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恶名。蜚廉见此,预知商纣王统治的日子不会长久,就借口为商纣王寻找奇石,隐居到霍太山(今山西霍县东南)。果不如所料,这时周武王联合各地诸侯为推翻商纣王,发起了著名的”牧野之战”,结果商朝军队在牧野(今属河南省)前线倒戈,并和周武王的军队一起攻入商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就在宫中自焚而亡。恶来因助纣为虐,在周武王的千军万马中被杀。
商朝灭亡后,隐居在霍太山的蜚廉,为了报答商朝历代诸王对嬴姓子孙的知遇之恩,以表达他的一片忠心,于是在山上掘土筑坛,来祭祀商朝的历代诸王,在掘土时他挖到一只石棺,石棺上刻有文字,大意是:“上帝诏命处父(蜚廉别号),怜悯蜚廉没有参与商纣王的祸乱,念你对商朝的一片忠心,特赐给你石棺,以兴旺你的家族”。蜚廉读后很是感动,顿时大彻大悟,取消了为商纣王复仇的打算,下山去把恶来的孩子接上山来,由他和妻子来抚养。后来在山上其妻子又为蜚廉生了一子,取名叫季胜。
季胜归顺了周朝,季胜的儿子孟增,也是才华出众,深受周成王的器重,入朝为官,被赐予皋狼(今山西省离石县西北)之封地,孟增在此建宅造屋居住,被后人称之为宅皋狼。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不知范又琪先生依据什么古籍文献,说蜚廉父子均被杀,只恶来的弟弟季胜逃出?
范又琪在文中又曰:“造父的子孙中,有个人叫非子,特别会养马,被周孝王看中,……”
据古籍文献记载,造父在周穆王时得到宠幸,这时蜚廉长子恶来的后代,纷纷投奔到赵城,弃嬴姓而姓赵。其中恶来有一子名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大骆之时,造父已因功而受赐赵城,得为赵氏。大骆带子非子投奔造父,造父见非子长得聪明伶俐,很是喜爱,于是就把他留在赵城,由造父抚养,造父传授他驯马和养马的技艺,非子长大后,被周孝王任用在渭水之畔饲养苑马,结果周朝的苑囿中连年新建马厩,也装不下非子所养的马群。周孝王喜不自禁,他仿效先人的惯例,将秦地封给了非子作为封邑,号为“秦嬴”。这样,非子又恢复了嬴姓。后来非子的后裔在秦邑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秦国,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各诸侯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秦朝。《史记·秦本纪》曰:“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那时秦、赵两姓可以互换,所以司马迁说秦始皇姓嬴,叫嬴政;也姓赵,叫赵政。公元前206年,秦被汉刘邦灭掉后,嬴姓的子孙便以国为氏,为秦姓。
至此,伯益的嬴姓后裔,逐步演化出秦氏和赵氏,也就是嫡长子恶来的后代为秦氏,次子季胜的后代为赵氏,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秦兄赵弟”。这里主要说的是嬴姓秦氏的来历,当然还有其他秦姓,比如说有姬姓秦氏,还有少数民族中有秦姓的。但从历史上和有关资料来看嬴姓秦氏人数最多,影响最大。
范又琪在秦姓名人中提及有秦良玉。其实秦良玉是明代女将军,四川石柱土司马千乘之妻,为苗族女子,并不是汉族秦氏女。
三、马姓篇:
文章开头曰:“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人名赵奢,是上古少昊帝的后裔,到他这一代时已没落,他只当个小小的田税官。”
众所周知,汉族马氏是由赵氏中分出来的,素来有“赵马一脉”之说,秦姓、赵姓、马姓同宗共祖,怎么在范又琪先生编著的书里,赵姓是舜帝的后裔,秦姓是颛顼帝的后裔,马姓是少昊帝的后裔,三个姓氏,三个血缘祖先,在这里请问范又琪先生,到底谁是秦、赵、马三个姓氏的血缘祖先?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嫡长子继承制。自有夏以来,这种“家天下”中国社会特有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由一家之姓氏世袭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到西周时正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据《公羊传·隐公元年》中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其最基本的一点,是大宗、小宗的区分,赵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自天子以下的各级贵族,仅嫡长子才能确立为宗子,即其国君是按嫡长继承的传统世袭的,他相对其他诸庶子来说是为大宗,诸庶子即为小宗,大宗在政治地位上是绝对高于小宗的。赵奢是赵武灵王的庶子,赵惠文王的同父异母哥哥,也就决定了他在家族中的地位。
就现有的文献记载,因赵武灵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废长立幼,废掉了长子赵章的太子之位,却立幼子赵何为太子,从而引发了“沙丘之变”。最后赵章一派被杀,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宫中。这个事件不能不说是赵氏家族非常惨痛的教训。之后,大臣李兑因平乱功,谋得赵国司寇之职,地位仅次于公子成,公子成不久去世,李兑开始独揽大权,大肆迫害赵武灵王近臣,赵奢当时参与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也目睹了“沙丘之变”的始终,作为庶子,他一生小心谨慎,连后来带兵打仗也是不打无把握之仗。此时才有了他“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守”。避难到燕国,正好燕昭王招贤,因他是赵国公子,且有才干,因而受到重用,他一到燕国就被任命为上谷太守,古代时地方官军政合一,是具有带兵打仗的职责的。
赵惠文王十三年(前285)后,李兑死去,李兑专权的时代结束。翌年,赵惠文王亲政,此时,受李兑集团迫害的武灵王时期的大臣们陆陆续续回国,赵奢也回到国内,但不可能一回来就受到重用,不管怎样说还受到猜疑,毕竟在燕国为燕守了好几年上谷,先任“田部吏”再说。在时间上考证也是相吻合的。并不是象范又琪先生所说的“到他这一代时已没落,”如赵奢没有才干,燕王不会让他任上谷太守的,这些也不知范又琪先生又根据什么?
范又琪文中又曰∶“后来他又打了不少大胜仗,成为继廉颇之后赵国又一名将,积功被赵王封为马服君。”
赵奢,字文华。战国时期八大名将之一。早在公元前280年,赵奢就率军攻占了齐国的麦丘(今山东商河县西北),这在《史记》中都有记载,而“阏与之战” 发生在公元前270年,已是10年之后,这期间他肯定也率兵征战过,只是史书未留下记载罢了。他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作战思想,是根据地形、地物,以及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提出的战胜敌人的作战方针。事实也证明了赵奢的军事思想确实高人一筹。唐朝史学家杜佑在《通典》153卷中称之为“示缓及先据要地”取胜的战例。赵奢是与廉颇同一时期的赵国名将,并不是“成为继廉颇之后赵国又一名将”,而他被封为马服君是赵惠文王封的,当时廉颇还从斜环馕导是榭鍪橇摹⒗殖耍谡曰菸耐跏本屯鹆嘤姓焦Γ饩丛谡孕⒊赏跏逼冢绕鹫陨堇淳屯淼枚唷U獠慌懦陨菔峭踝拥纳矸荩碛兄疃嗟奶厝ǖ囊蛩亍U庖灿≈ち瞬⒉皇堑剿庖淮衙宦涞乃捣ā?
范又琪文中曰“在一次与秦军的战争中,……赵括的儿子耻于父亲的行为而钦佩祖父赵奢的远见,就以他的封号为姓,就是马氏,奉赵奢为马姓始祖。”不知范又琪先生又依据的是什么文献,就下了结论?
实际情况是,在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子孝成王即位。不久,赵奢也去世了,但他在临终前留下遗嘱,请求赵王不可用其子赵括为将。但赵孝成王还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兵攻打韩国的上党,赵国派廉颇率军援救,驻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在秦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廉颇采用固城的战术坚守,秦军虽然屡次进攻,但一直没有取胜,就这样,两军在长平相持了三年之久。
赵王认为廉颇胆怯,十分生气,几次派人督促和责备。秦军屡次进攻长平不能取胜,秦相范睢想出一条计策。派遣间谍到赵国四处散播流言,说:“秦军最怕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统帅赵军,廉颇容易对付,眼看就要投降了。”
赵孝成王听信间谍的谣言,就派赵括去代替廉颇为将。那时,蔺相如正患重病,他见赵王说:“君王只听赵括的名声就派他为将,就象胶住了瑟的调音的弦柱来弹瑟。赵括只不过是读读他父亲的兵书,而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不懂得随机应变,不可派他为将。”他在病中竭力劝阻赵王,可赵王根本不听蔺相如的意见,还是任命赵括为大将,率赵军四十万前往长平。连赵括的母亲进宫见赵孝成王谏阻都未能奏效。“长平之战”中,赵括率精兵突围时被乱箭射死,留下了“纸上谈兵”的成语。赵奢有两个儿子,赵括是长子,次子叫赵牧,时任赵国的偏将军,居住在邯郸。赵牧儿子叫赵兴,也是赵国的将军,握有兵权,而且这一支力量很强大。与赵王室同宗共祖的秦王嬴政,早就有并吞六国、统一天下的大志,在秦国的迅速发展中,他文武并用,一方面派遣口若悬河、巧于谋略的官员携金银珠宝,收买各诸侯国权贵;另一方面派出大军压境,攻城略地。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国后,翌年扫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管理疆土,充实关中一带的经济实力,削弱六国贵族的反叛势力,秦始皇采取了如下措施:严令天下百姓,不得私藏武器,把六国兵器收缴后集中于咸阳全部销毁,铸造成钟鐻、铜人;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驰道、定车轨;焚书坑儒;拆毁全国各险要地方的城堡、关塞、堤防等设施,使之无险可守,无塞可依,以防止六国旧部死灰复燃,危及社稷;把六国贵族大姓和豪富十二万户迁徙至京城咸阳,以便就近监控,以防止他们滋事反叛,这其中就有赵兴这一支。这些措施,在当时功效显著,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有关古籍文献和正史及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等人分别主编的《中国通史》等书籍中都有记载。这时的赵兴远离故土,赵兴因伯父赵括打了败仗自己感到耻辱,不愿再姓赵,就以其祖父赵奢的封爵马服君,改名为马服兴,先姓“马服”,后改为单姓“马”,叫马兴,马兴就是汉族马氏的改姓祖。马兴被迁徙到秦都咸阳后,秦始皇为了安抚马兴,封马兴为武安侯(武安,赵地名,在今河南省武安县南)。因马姓由赵奢的封号而来,所以,后世汉族马氏都奉赵奢为始祖。怎么说赵括的儿子改马氏的呢?不知范又琪先生的依据是什么?
范又琪在文章最后说:“马士英,明代权臣。”其实马士英原并不姓马,他原姓李,小时候在贵阳流落街头时,被一姓马的槟榔商人收为养子,遂改为姓马。所以说马士英并不是赵奢的后裔。
2001年4月3日,范又琪在《楚天都市报》上发表了《马姓最初姓马服》一文,基本上是依据《百家姓姓氏起源》一书上马姓来撰写的,其中说马姓“人口三千余万”,不知范又琪先生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据袁义达、杜若甫研究员的百家姓排行榜,马姓为全国第十九大姓,人口有1260万,占全国人口的1%。
文中还有“秦灭赵时,赵奢的孙子赵兴,从邯郸逃至咸阳”,赵兴平白无故的远离故土,“逃”到咸阳干什么?自己心甘情愿往火坑里跳吗?这个问题已在评述马姓篇中说的很清楚了。
还有范又琪文中涉及到少数民族马姓,他说“马守真,明代女诗人、画家。”这个不假,但马守真的情况是:马守贞(1548—1604),贞一作真,号湘兰,小字元(玄)儿,又号月娇。女,回族。明代书画家、诗人、剧作家、秦淮名妓。其祖籍湖南,金陵(今南京)人。既然这篇文章中未说明是专门写汉族马姓的,那就应该要提及少数民族马姓,在少数民族中不仅回族,还有满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东乡族、撒拉族、土家族、彝族、保安族、苗族、白族、拉祜族、藏族等等民族中都有马姓,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有一点基本常识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就是各民族都有各自的祖先,血缘不同,姓氏起源不同,立姓时间早晚也不同,不能混为一团。从文章的标题、正文、名人看又是专门写汉族马姓的,唯独在名人中只提及了回族的马守真,马守真又不是赵奢的后裔,不知范又琪先生是何想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学术上的问题有争议是正常的,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不可猜测或假想,要有古籍文献资料作依据,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才能下结论。
范又琪先生所编著的《百家姓姓氏起源》一书中仅秦姓、赵姓、马姓三个姓氏篇中,就出现了这么多经不起推敲的错误。不敢说其他姓氏篇中有没有错误?范又琪先生作为一位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通俗文学学会会员,不知作何感想?撰写有关姓氏书籍,涉及到历史、地理、风俗、文学、语言文字、民族、考古等等多种学科,一定要谨慎,详加考证,要有依据,不能象创作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运用一些文学创作的手法,采用虚构、夸张、想象等等。
范又琪先生编著的《百家姓姓氏起源》一书,其质量之低劣,考证之不实,添油加醋,胡编乱造,编故事如此引人入胜,实是前所未闻,竟然能在出版社出版,在报纸上刊登,并流传到了台湾,误导海内外读者。笔者实在感到茫然。因为姓氏是家族的徽记,每个人都为自己拥有的姓氏,而感到无比的神圣。崇拜自己的祖先,是炎黄子孙应有的美德,岂能容忍外人沾污、歪曲自己的祖先之理,这是笔者撰写此文的本意,在此敬请广大读者来评说。
(马善田系世界华人宗亲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理事)
附:本文主要依据的古籍文献目录
一、先秦
1、《世本》(清代八种辑本中的有关叙述)。
二、汉代
2、司马迁《史记》有关章节。
三、南北朝
1、《姓苑》1卷(何承天撰,清·王仁俊辑,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1989年9月)
2、《姓谱》(王俭)。
4、《百家谱》1卷(王僧孺撰,清·王仁俊辑,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1989年9月)。
四、唐代
1、《元和姓纂》(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孙望蕃订,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5月)。
2、《白孔六贴·氏族门》1卷(白居易,宋·孔氏又补)。
3、《敦煌文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
五、宋代
1、《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欧阳修、宋祁等)。
2、《太平寰宇记》(乐史)。
3、《广韵》(有关部分)(陈彭年等,见北京中国书店《宋本广韵》,1982年6月)。
4、《姓解》3卷(邵思,见《丛书集成》)。
5、《姓解辨误》(邵思,清·段朝端校)。
6、《古今姓氏书辨证》40卷(邓名世,《校勘记》3卷,钱熙祚,见《丛书集成》、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
7、《路史》(罗泌)。
8、《名贤士族言行类稿》(章定)。
9、《通志·氏族略》(郑樵,见《万有文库》)。
10、《姓氏急就篇》2卷(王应麟)。
六、元代
1、《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撰者不详)。
七、明代
1、《姓汇》4卷(陈士元)。
2、《姓觿》10卷(陈士元)。
3、《姓氏谱纂》7卷(李日华)。
4、《万姓统谱》146卷,附《氏族博考》14卷(凌迪知,明万历七年刻本)。
5、《文竽汇氏》24卷(傅作兴)。
6、《圣门志》5卷(吕元善)。
7、《姓源珠玑》6卷(杨信民)。
8、《姓纂》6卷(钱逸)。
9、《尚友录》(廖用贤)。
10、《续文献通考·氏族门》(王圻,《钦定续文献通考·氏族门》,清·乾隆时奉敕重修)。
11、《路史》(徐渭)。
八、清代
1、《百家姓新笺》1卷(黄周星,《夏为堂别集本》)。
2、《重编百家姓》(黄周星,抄本)。
3、《万光泰杂著三种》:为《元氏略》、《辍耕录·氏族》、《姓苑拾遗》(万光泰,见辽宁图书馆静电复制抄本,1981年,北京图书馆存)。
4、《御制百家姓》(清康熙皇帝编,原刊本、复刊本、道光十三年张瑜笺注本)。
5、《史姓韵编》64卷(汪辉祖)。
6、《姓氏五书》(《姓韵》、《辽金元三史姓名录附西夏姓》、《姓氏寻源》、《姓氏辨误》、《古今姓氏书目考证》(张澍,只刻《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二种),各有单行本;清道光十八年张氏自刻本,岳麓书社1991年点校本)。
7、《续通志·氏族略》(清乾隆皇帝敕修)。
8、《(增补)姓氏族谱笺释》8卷(熊峻运)。
9、《姓氏考略》(陈廷炜,见《丛书集成》)。
10、《姓氏解纷》(黄本骥)。
11、《百家姓考略》1卷(王相笺注,徐氏三种本,李光明庄本)。
12、《姓氏谱》6卷、《姓氏类纂》50卷(李绳远)。
13、《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明伦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14、《四库全书》有关部份(清·纪钧总篆)。
九、其他文献
1、清、民国时期的多部汉族《马氏宗谱》。
2、汉代至清代各有关汉族马氏人物的碑刻、墓志铭。
3、现存的古代有关省、府、州、县地方志、乡土志中有关部份。
分享按钮>>马姓的由来——《我们都姓马》专题片原稿
>>中华昌氏通谱颁谱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