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家谱源流】马姓起源考究
- 中华马氏网 2016年1月26日 转载网络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分享按钮>>根据人民日报最新排名,司姓占185位
>>【马氏古代名人】马氏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