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寻觅之51 世家子弟易成名 --玉杆金芽翡翠叶之续二 竹溪古有四大姓,谭,刘,肖,胜(或谌?)。那是一个流民进入的高峰年代,占地是插草为记的。马家菜园子第一代先祖,马良玉入赘仅仅次于四大姓的杜姓。陪嫁为县南所有空地。那就是马家菜园子的来历。 从同治版竹溪县志编撰组成人员,即可看出当年各族势力布的。其总纂一人,那是当时知县陶夺嵩。而同纂二人,一为教谕金光煦,一为训导贺夺德。盛世修史,名归于上,自古而然。具体做事的分纂为七人,肖氏有生员肖均。采访有生员谭文映,职员刘贤斗,生员刘锡芳,职员刘松茂,监生刘永恩,禀生肖仕圣,贡生谌祖敖。眷录有生员肖滕芳。绘图有监生谭吉庵,肖自芳。 收掌仅仅有两人,生员马茂林,马经纶。 什么是收掌呢? 县志编排办事机构,这个机构内,分总纂,分纂,收掌,采访,誊录,绘图等组织.它们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分头办理.。见《四库全书》的抄写全部完成,四十七年(1782年)初,乾隆在宫中接见了以质郡王永瑢为首的总裁、总纂、提调、纂修、分校、督催、收掌等全体四库馆人员,孙士毅以下分别加官。乾隆在文渊阁举行宴会,招待纂修人员,以庆祝成功。载《清高宗实录》,卷1149,14~15页。 在有清一代,乡试要求严格,起首为考生姓名、面形、年龄、描述,后书三代姓名,并印有监考、关防以及收卷官(分内收掌、外收掌)、弥封官、卷八官等官印。 收卷官为收掌,可以理解为,收掌为资料汇集整理者。这算是县志为初级把关人员吧? 马氏族人,在竹溪明到清,名人辈出,显宦极多,这是不是家族势力之外显? 卷七秩官篇。成化二十三年,县簿马桢,典史马躁。熹靖五年,县训导马枯。崇祯十六年,巡栓马经。清乾隆四十三年,教谕马正塾。道光十十三年,知县马铨。武职,乾隆十十二年,千总马英。喜庆十五年,游击马洵,后任升抚标参将。道光元年,千总马占魁。嘉庆八年后增添把总,额外马君富。招峰岩汛,马文魁,道光六年任。 同治版竹溪县志,卷八之武功篇,马昌源,六品衔。马市臣,九品衔。世职篇,咸丰二年出师湖南,马喜,马金榜。三年,马步青。同治二年,马黄。马仲印。马义。天心寨阵亡,马昌友。 卷九之人物篇。明岁贡,正德十年,马铠,雷州府经历。马升,永州县丞。清岁贡,康熙十三年,马逢春。 卷十一之烈女篇。刘国用妻,马氏,二十二亡夫,遗子三,家贫,事孝亲,三子成业。生员张青玉妻,马氏,二十八亡夫,事奉养子与姑,子三十与妻俱亡,抚孙张百焕。孙三十亡,抚曾孙张仁安。年八十五康健如青年,五世同堂。 “世家”一词,首见于《孟子·滕文公》:“(陈)仲子,齐之世家也。兄载,盖椽万锺。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赵岐注:“孟子言仲子齐之世卿大夫之家,兄名戴,为齐卿,食采于盖,禄万锺。”从孟子的原话和赵岐注可以看出,世家是指那些世卿世禄的家族,包括他们的家人,子弟。 换一句话说,就是指某一方面世世代代皆为一样的家族.比如说,梅兰芳先生为梨园世家。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梅兰芳先生,第一代梅巧玲是唱旦角的,第二代梅竹芬也是唱旦角,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为琴师,到了第三代梅兰芳更是旦角里的名角,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女儿梅葆钥,前者唱旦角、后者唱老生。 那么,为什么世家子弟容易成才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族所有人的的言行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认识社会首先是从家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掌握评价人和事的道德标准,首先是从家族中人身上学习,养成行为习惯首先是从模仿家族中人开始的。 调查、研究表明,正常家庭结构的破坏、家庭教育不良,都可能导致孩子身心发展障碍,严重的则会诱发犯罪行为。所谓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结构、家长言行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而任何一方面的缺损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这是世家子弟在父母长辈为其酿造的,优异的环境中,容易成才的原因之一吧? 2004年7月3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指出,从1949年到2001年,父亲的干部身份都是影响子女获得干部地位的最主要因素。父亲具有权力资本的那些人比一般人更易于成为干部。在控制了父亲受教育程度这个自变量的情况下,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 在古代这种情况同,掌握更多的成才资源,是其容易成长的原因之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