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查阅初修及重修溪冈马氏族谱四篇序中都未明显记载,黄金巷开基祖十九郎是马植,还是另为他人呢? 开始时,包括我和其他族人都无法得知其结果。后来看到《溪冈马氏重修族谱.抑庵公忠节传(抑庵公名马铉,明成化八年进士)》中载:“ 永新之溪冈氏族出茂陵,祖扶风郡王璘,唐大历间(766-779年),以四镇行营节度使,移镇潭州路,又吉(吉州)、袁(宜春)、临(抚州)属节制。显庆三年(660年),徒永新县于今所立之处,从璘之祖录事参军马重炽所请也,永新之人立祠县治之东,祀重炽。璘按部至,知民之义,盆激之,功德在邑,视祖又倍之者。留有衣冠墓、庙,俱坐永新城北之钟溪,所部之民,户割田日行主,而祀之。时,璘从子卿,未还乡,为庐陵欧阳氏之家,庐陵子曰: 胤,孙二曰: 缟、重织相次举明经。九子仍世籍扶风。大中间孙植,自集贤殿大学士出鄱阳太守,尝一至谒祠墓。景德间植孙应昌公,以右司谏出真州别驾。奉表称情,称祖墓在庐陵值夏。展扫时,真宗皇帝以孝治天下,嘉其意,超拜补公庐陵守。在郡德泽人人之深,九考奏留难其去,晚岁解组,卜吉之金风山,期名流徜徉,又爱永新佳山、水,邑城之东、之本塘、之北、之西山,皆结屋栖胜其间,久之,遂占籍。至和间昌从孙仲荀以庆历二年进士,来守是邦,政尚大体,继司谏之望。应昌四世孙希孟,字彦醇,九岁举吉州解试,英宗皇帝召试,嘉叹之曰:’此天马行空之才也’。第熙宁六年(1074)余中榜进士,拜经略司,机宜文字,时天久不雨,沼求真言,希孟条陈,懋圣学,勤圣政,亲君子,远小人。数事,王安石斥之曰:’此经生常谈’,坐贬杨州教授,韩公为器之荐,馆职僅一,赴召以母老乞终养,尝受学程正公,尤见知于司马温公,绝意仕进,多著述行,世有《礼记解》七十卷,朱紫、阳文公辑录,与方氏解并,传进士去抑庵公(马铉)十三世”。
读完了这段话后,从中发现,《溪冈马氏初修族谱.序》中记载的“十九郎”与《溪冈马氏重修族谱.抑庵公忠节传》中记载的“马植”有很大关联。所以,我慢慢地推敲其中历史人物的出入。其结果是,这篇传中不但记载了溪冈马氏的祖源,来自扶风,由扶凤而黄金巷而永新,而且记载了黄金巷马氏世系连接,即马璘至孙马植;马植孙马应昌;马应昌四世孙马希孟;马希孟十三世孙马铉(据溪冈马氏族谱世系记载:“马铉为溪冈始祖马子仪八世孙”),由此推算出马子仪为马植十一世孙,于《溪冈马氏初修族谱.序》中记载的“十九郎至十一传而子仪公”完全吻合。即《溪冈马氏初修族谱.序》中记载的“十九郎”与《溪冈马氏重修族谱.抑庵公忠节传》中记载的“马植”系出一人。而且论证了马植为黄金巷马氏始祖。
后来,怦然心动,《溪冈马氏族谱》记载的“马植”与《新旧唐书》中记载的“马植”是不是同出一人呢?细查《溪冈马氏重修族谱.抑庵公忠节传》记载:”马植,唐大中间,集贤殿太学士出鄱阳太守”和《新唐书.马植传》中记载:“马植字存之,风州刺史勋子也......,由寿州团练副使三迁饶州(鄱阳)剌史(太守).....,会昌初,植兼集贤殿大学士,校理扬收道与三院御史。经反复对照、推敲,论证,《溪冈马氏族谱》记载的“马植”与《新旧唐书》中记载的“马植”同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