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晋两地贲皇裔孙遍华夏春秋三千风流姿色曜神州据《史记》、《东周列国志》、《左传襄公26年》、《鲁宣公4年》等有关记载,由《济源县志》卷二和河南省武陟县大封村《苗姓姓源》以及1989年版《辞海》辞条佐证,苗姓之根在济源。西周初年,黄帝第十代传人季连的芈姓后人,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据史书记载,周武王死后,其子年幼,由弟周公旦摄政,七年后,周公还政于长大成人的侄儿,是为周成王。当时有人进谗言,说周公早想篡位。年轻的国王加害于周公,吓得周公逃往楚国, 楚人敬之如上宾, 周公大感其德。后来周成王从周公的一份祭天祷祠上,发现周公对自己一向忠心耿耿,后悔自己的鲁莽,把周公从楚国接回。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以子男之田封熊绎于楚蛮是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建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芈熊绎为楚国第一位国君。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熊绎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国传到十六世,是楚庄王在位,国力强大,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国的贲皇离楚奔晋,是由于若敖之乱。若敖氏是楚王室近亲支脉,是楚国的旧贵族,犹如晋国的“桓、庄之族”,鲁国的“三桓”之族一样。熊仪卒,被尊为“若敖”。楚君始有谥号。若敖氏娶妻云阝女(云阝国之女)。生子名曰斗伯比,楚国始有斗氏。斗伯比又生二子,长子名曰子良,次子名曰子文。子良、子文都是若敖氏的后人。子文当上楚国令尹后,其弟子良为司马,掌握了楚国的大权。到了楚庄王时,子文死,其子斗般继父为令尹,子良之子斗越椒,也称子椒、斗椒,字伯棼,也继父为司马。当初,当子良生下儿子越椒时,子文就说过:“这个孩子有虎熊的形状,豺狼的声音,一定要早早杀了他,不然将来会使若敖氏灭亡”。子良不同意,子文就把这当成一件很大的心事,临死时还对族人们说:“如果越椒一旦执政,就快点走吧,不然要遭到祸难。”并痛哭着说:“鬼也是要吃东西的(将来若敖氏遭到灭门之祸),若敖氏的鬼不是要挨饿了吗?” 果然,子文死后,其子斗般当了令尹,子良之子越椒当了司马,若敖氏的灭族之祸到来了。文武全才又野心勃勃的越椒不满足于当司马,就唆使工正蒍贾,又名伯赢,在楚庄王面前说斗般的坏话。楚王听信谗言杀了斗般,越椒就做了令尹,而蒍贾也当了司马。但是越椒又怕蒍贾在楚庄王面前说自己的坏话,于是率若敖之族把蒍贾囚禁在燎阳(今河南省南阳西)并杀死了他,进而占据了丞野(今河南省新野)。若敖族擅自杀死了司马蒍贾,害怕受到楚庄王的惩罚,就先发制人地发动了叛乱。楚庄王想以文、成、穆三王之子为人质,与若敖族取得和解,但野心勃勃的越椒不同意。于是楚庄王发兵屯驻于漳水之滨,与若敖氏战于皋浒(今湖北襄樊市北)。越椒用箭射楚庄王,连发两箭,飞过车辕,穿过鼓架,射在铜钲上。又射一箭,穿透了车盖,王室之兵开始退却。楚庄王鼓励士气说:“我们的先君文王攻克息国,得到三枝利箭,越椒偷去两枝,已经全用完了”于是王室军队奋勇向前,一举灭掉了若敖氏。这就是历史上的“若敖之乱”。在这次若敖之乱中,越椒之子贲皇从楚国逃到了晋国。晋国当时是晋成公,是一个有作为、有眼光的国君,对贲皇的到来以礼相待,封贲皇为大夫,让他成为晋国的主要谋士。把晋国的苗地封给了贲皇,食之苗邑。(注:“食邑”,古代卿大夫受封的地方。也称“采地”,“采邑”)。因而史籍称之为苗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