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渊源
- 中华方氏网 2009年3月2日 方永珠
一、姓氏和家谱
姓氏是家族血缘的标志,在社会结构中,它是标志一种血缘关系的特殊符号,是寻根的密码;家谱是一家一姓的历史,是每一个姓氏专门的家族生命史,是寻根的活化石。历代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强烈的寻根意识,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姓氏和家谱是我们慎终追远、寻根谒祖最可靠的依凭。
历史上方氏先人就极为重视修谱,庶公修谱于晋,庭实公、贵实公修谱于宋、庵升公、邦庆公修谱于明,其中产生于河南的为方氏第一世谱。可惜今人已无法查到这些珍贵的古老家谱。但方氏仍有不少家谱(不包括无计其数的私家家谱)保存于今。唐、宋、明、清方氏家谱存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达十几种。杭州、合肥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太原“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也有珍藏。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批宝贵遗产。
为了追溯方姓的源头,研究方氏的发展,我尽最大的可能查寻了已经出版的某些姓氏学专著和部分珍贵的方氏谱牒资料。
二、方姓的产生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珊溪方氏分支谱略》中记载:“方氏之先出自神农九世孙帝榆罔之子雷,佐黄帝定天下,食采方山,因以为姓”。经考证,方山,即今河南省禹州市(原许昌地区禹县)。方山就是方姓的发源地,方姓始于雷。
从神农到雷,在《河南方氏世系南北总图》中这样记载:
神农—— 帝临魁—— 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裹——节茎——克——帝榆罔——雷
柱 明 庆甲 戏
据《国语·晋语四》记载,炎帝生姜水,以姜为姓。好耕,教天下耕五谷为食,故号神农。所以方氏源于炎帝。
《珊溪方氏分支谱略》记载,从雷下传六十三代是方叔。即:
雷——明(为黄帝家事官)——玑——仓——范——善——爵——嵩——潜——晓——变(由方山迁曲阜)——礼——道——天朝——喁——鸿——俊——回(虞舜七友之一)——显——千期——相——越——丹砂——瑾——宇——轸——翙——云——朗——崇——康——术——昙——灼——察——岂——罗——调———运——玩——结——远——尚——岩——履——严——刘——汝远——毅——威——统——浑——睿——刚——梵——论——琛——伦——景阳——溢——礼——誉——佐——方叔
上列63代,每代只取其一,显然是方叔一支,其它支系均略。
方叔元老著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县东北30里处),后人称方叔为我雷公相沿的方氏分宗始祖。《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方叔,周宣王卿士,征伐猃狁有功”。
方叔下传图示如下:
┌ 恺(失系)
一世祖方叔(讳叔,———————┣——渏——桅——绪——悌——俊……
字溥涵。周大夫佐宣王 ┣——渚——檎——褚……
中兴,封“壮犹元老”) ┣——渴……
┣——崇……
三、方姓的发展
《珊溪方氏分支谱略》又记载:“我方氏始自太子雷后,辅轩辕以功封左相,食采方山。因以为姓。至周方叔元老著望河南郡,而徽、饶、信、池、嘉、湖、台、严、莆、仙等处皆其裔也。”从记载中可知,雷公于方山,变公于曲阜,元老公方叔于河南郡,其后又由河南郡迁咸宁,由咸宁迁平陵,由平陵迁睦州……,遍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其中安徽方氏后裔最多。后因“旧居隘焉”、“壤地硗瘠”、“贸迁服贾”、“佣书游宦”、“兵燹凶荒”等原因,而背井离乡,到外籍逃荒、经商、做官、戌边、谋生,于是就客居异地他乡了。目前方氏已布及全国各地,台胞、香港、东南亚和韩国均有其后裔。辽南方氏源于山东,山东之先源于安徽。
根据建国后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抽样统计,方姓在三次统计中出现的平均频率0.39115(%),现有人口约480万左右,按汉民族人口多寡为序,列第62位。
我方氏在历史上和现代出现过不少杰出人物,在政界、军界、文学艺术界和科学技术界均有佼佼者,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方永珠,大连市旅顺第二高中校长,现已退休。本文节选自方永珠《辽南方氏简史》)
分享按钮>>方氏发源地族谱总序
>>方氏祖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