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看过你的大作《俞氏通论》,是近年来研究姓氏的好文章,对俞氏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立论很高,观点也新,尤其是提出把研究俞氏宗族提高到创立“俞学”的建议,很有创意,是别的姓氏所没有的,的确是俞氏的首创。而且把单纯研究姓氏扩展到研究姓氏的文化、历史、人文、经济、人种及地理分布,跳出了研究姓氏的局限。知俞先生:俞氏在中国是个小姓,但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优秀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作出贡献,不是简单可以用人数这个概念来概括的,即能量远远超过人数。我为此感到骄傲。李先生:你把俞氏分成南宗、北宗、蒙宗三大宗派,已经基本为广大俞氏接受,其意义何在?知俞先生:实际上,俞氏是结构最简单的姓氏。其它姓氏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俞氏,比如就说你们李氏,唐朝李渊、李世民是完完全全的西域鲜卑少数民族.,李氏是由至少十个少数民族、几十个甚至更多大宗派组成,正是剪不断、理更乱。俞氏就简单了。这样也便于俞氏认宗归祖,可以用排除法归宗,你不是蒙宗,也不是南宗,肯定是北宗了。老祖宗只有一个,至少能找到最早的老祖宗。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是指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发动大规模叛乱而造成与汉族对峙的政权的时期。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多年的分裂割据、互相混战的动荡时期。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这一时期,是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时候,大批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他们纷纷采用汉姓,中国姓氏的复杂性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除了孔夫子的孔姓外,其余的已存在的姓氏,概不能免。他们的随意性很大,愿意姓什么就姓什么,甚至,过几年再可以改个姓。所以俞氏的姓,组成的结构还是很单纯的,就三条总脉,非常清晰。这也带来研究的方便,可以整体研究。不像你们李氏,已经不可能进行整体研究,只能对历史上某个人物、某个事件,单列进行个案的研究。李先生:俞跗是俞氏的老祖宗,是历代俞氏都认可的,但是你的观点,俞跗只是俞氏精神上的象征,不肯痛痛快快承认,是何原因?知俞先生:严格说,俞跗只能在俞氏南宗的家谱上的反映,北宗的老祖宗是姬纲,蒙宗的老祖宗是俞廷玉。因为南宗俞氏分布最广,人数最多,资格最老,往往成为俞氏形象的代表。所以俞跗也自然成为俞氏的老祖宗,成为俞氏精神象征也是应该的。关键是,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俞跗这个人。从黄帝时代起,历史的跨度长达五千年,而俞跗是凭什么流传下来的,是以口头传播的形式流传的。这就出现误差了。有一个隔耳传音的游戏,只需三、四个人一传,意义就大变了,何况要通过几百代人漫长的的传播。中国文字传说是仓颉发明的,但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出现在商代、西周时代(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刚刚出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在河南安阳被发现。主要内容是祭祀鬼神的卜辞。那么到俞跗时代还是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空档,距离现在更有五千年的时间跨度。我是尊重历史的,研究俞氏或者俞学是在做学问,做学问不能人云亦云。但为了尊重先祖,所以我把俞跗尊为俞氏的精神象征。李先生:以前,俞氏把俞文俊列为俞氏有文字记载的开山祖宗,但是在你的《俞氏通论》里,把俞氏的历史有提前了三、四百年,把东晋大将军俞纵列为最早的先祖?知俞先生:我把东晋大将军俞纵列为俞氏有文字记载的开山祖宗。是有充分的根据的。从新昌五峰俞氏的“金字谱”、婺源俞氏家谱、仙居俞氏家谱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才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河涧郡俞纵在西晋时就任征西大将军。西晋被匈奴灭国后,随着东晋王朝的建立,来到建康,在镇压苏峻叛乱的战争中,以身殉国。所以俞氏的“世出河涧”的来历也起始于俞纵。实际上,如果更大胆的假设的话,俞氏最早的老祖宗是春秋卫国的宁俞。但是为了小心求证,我还是保守了一下,把题目留给大家,提出命题容易,但求证就困难了。我需要时间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