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任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任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现代名人   任氏先贤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任姓典故、趣事、成语】 已阅:5234 / 回复:4(楼主)

【任姓典故、趣事、成语】

〖任得敬分国〗
    任得敬原为北宋降臣,以献女给夏崇宗而被擢为静州防御使。后因平定萧合达叛乱和镇压讹起事,封西平公。天盛二年(1150年),任得敬为国相,弟任得聪为殿前太尉,任得恭为兴庆府尹,任氏兄弟遂擅夏政。随后,任氏势力不断膨胀。任得敬进封为楚王,出入仪从与皇帝相仿。天盛十七年(1165年),任得敬于西平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兴建宫殿,企图将西平府、夏州作为其领地。乾元年(1170年),任得敬胁迫仁宗分国土之半归其统治。夏仁宗被迫答允,分西南路及西平府、灵州罗庞岭(今甘肃省武威境)等地归楚国。任得敬又迫使仁宗上表金国,要求对楚国予以承认,被金世宗拒绝。任得敬结怨于金,转通南宋,约夹攻金国。后阴谋败露,夏仁宗得金国支持,捕杀任氏兄弟。任得敬分国失败。

-----------------------------------------------------------------

〖任仲夷的幽默〗
    任仲夷是粉碎“四人帮”后,中共广东省委第三届第一书记。他行政能力与学识皆优,不只在我国高层官员中算老资格,可贵的是他善于接受我党屡屡受挫的教训,善于吸纳时代新知识,晚年还有一股为真理敢于赴汤蹈火的品德。因此,他治理广东五年,改革开放富于创造,很是求实,政绩卓著。
    任仲夷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积劳成疾,晚年病魔一个个不可抗拒地向他袭来。但任老善悟人生,善待生活,始终保持乐观幽默的心态,耄耋之年仍然充满青春的活力。2001年八十多岁的任仲夷,患了满身的病。可他达观开朗如往日,人们传说着他幽默的自我解嘲的四句话,给人启迪。
    他一目已失明,只一目可视,他自嘲为“一目了然”。他心里总是牵挂着国内外的大事,天天要读书看报看电视,一只眼多吃力呀!再说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另一只眼睛呢!而他却说:“没问题!我是一目了然,一只眼聚光,照样读书看报!”
    他一耳失聪,另一耳可听,他自嘲为“偏听不偏信”。家人和老友们都关切地劝他买一个助听器,他却说:“我是偏听不偏信,毫不影响和人们的交谈!”
    他患胆结石,将胆割去,他自嘲为“我浑身是胆”。手术前,胆结石长得很快,给老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全家人都为他挂心,医生找家人商量:要把“结石”切除掉,但因为他年事已高,家人怕出意外。任老听说后,风趣地说:“切掉它!我浑身都是胆,还怕什么?”他配合医生顺利地把“结石”除掉了。
    他胃部患癌,动手术切去大半,他又自嘲为“我无所畏(胃)惧”。
    这几句话,乍看是他对自己病痛的超然处之,但知他的人,明眼人,一听便知其含金量甚高,有人生哲理,有对世事的认识和诠释。乐观幽默的人生态度,不仅使自己天天有个好心情,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不少乐趣和启迪。


作者:219.134.238.* (2007/2/5 13:46:46)   回复此贴
  回复:【任姓典故、趣事、成语】 第 1 楼

在博山东南郊区,流行着两句关于僧道的歇后语:“圣水寺的和尚——耙(罢)了”;“三皇庙的道士——贼骨头”。
  清朝初年,和尚在博山的威信不高,人们常喊他们为“霸和尚”。他们有的行霸一方为民所恨,恨不得用耙(家具)把他们耙下头来。
  耙和尚的故事流传邻近数县。哪寺的和尚被耙?传说几种:圣水寺(源泉村北五里)、铁塔寺(郭庄)、井峪村(南博山镇井峪村)、云龙寺(南博山镇上瓦村)、河山寺(莱芜常庄)、荆山寺(沂源),以及泉河头村东和尚峪的什么寺。
  是谁耙死了和尚?传说是下庄的任尚书任浚。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和尚 骗动民女藏于密室,被任浚去游玩时发现。任浚欲除之为民解恨。在面谕皇帝时,皇帝反起怜悯之心说:“出家人青灯孤影,就此罢了。”任尚书绝顶聪明,便借谐音回答说:“那说遵旨耙了”。于是返乡将和尚列队埋入土沟中,仅露出脑袋,用黄牛拉起耙地的铁耙将和尚们的头一个个耙了下来。
  任浚当尚书是清顺治皇帝时。顺治皇帝时。顺治信佛,可能同情和尚而主张赦免一死。但若可怜和尚们深夜无伴,劫民女不当治罪,怕也不象顺治能开此金口。“耙”死一酷刑实属荒诞。任浚持重谨慎,既不会发明此刑,也不可能假传圣旨,以招欺君之罪。只不过是人想象中惩治坏人的一种寄托而已。
   附:任浚(1595¬—1656)明末清初下庄人。字海王,号文水。30岁中举,36岁中进士。曾任山西芮城、榆次知县。升御史按视苏淞,后监军大梁与李自成对垒,被捕受伤。50岁回乡。清军入关后招授侍郎。60岁迁为刑部尚书。因病返故里,62岁卒。墓在南博山火车站。


作者:60.215.82.* (2007/4/2 18:40:04)   回复此贴
  回复:【任姓典故、趣事、成语】 第 2 楼

尚书传记

    任浚字海王号文水明天启甲子举于乡又六年崇祯辛未成进士初知芮城调榆次芮城固弹丸而榆次严邑也其令榆次不惮其烦犹令芮城不厌其简居三年以卓异擢仪曹寻改御史按视苏松苏松沃土也其俗文辩而巧其吏舞文而多猾其长令护金满赢而善事上官故为难治比公为之期年报政载鹤二石二书画百卷以归时闯贼煽祸已燔秦烁晋震动蜀楚直走大梁大梁者中都陵寝之屏蔽又周潞诸藩连封接轸宗器存焉固贼操之为已亟适公按吴复命未几诣阙复以御史监军大梁受事两月方简师徒修战具誓师励众擐甲登陴而贼势凭陵百万之众蜂屯蚁附于汴城之下矣公遂激厉亲藩调和文武扶勉百姓明信赏罚手剑而从之城赖以完贼退公亦以中铅折折肱的告还里无何贼焰燎原中原板荡公复以总督应招闻命疾驰欲图国难至长垣迂寇被执从者皆警相失独许尚忠不肯去遂俱驱至彰德啖之不屈胁之不屈执而兵之铍交于颅反皮障眼血流被胸愤绝不复自觉已而解缚复苏槛车北去比至都则贼之前队已陷都城争取子女玉帛不复他顾遂得间逸归清定鼎趋起送入京授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时廪藏焚劫靡遗而百费取给公收括铜料招拦工匠躬督率之以是用罔不赡旋丁内艰服阕起补前职寻迁左侍郎总督仓场又晋都察院右都御史先是明末漕政弊坏京军缺饷以致不支而开国之初需漕倍重王公勋爵则有禄赐文武官僚则有岁俸八旗甲士未授田者则有月饷或授田矣而灾伤水旱则又有涝粮是皆於漕乎取之而明朝领运皆卫所世官其旗甲则其军馀也改命之后悉已就裁更置流官卫设一人又时或缺焉类多委署而旗甲听其自招往往聚游手而付之以故需漕日亟而浸漕日甚比其抵通或复收兑不时仓蠹为奸间有运粮万计而一粒无交者公以公廉自律而群下无敢干焉挂欠遂减又漕粮抵坝正兑悉入京庾改兑则入通仓其入京庾者五闸盘剥有费入廒尖耗有加此皆於正粮外兑之於南登之於北明末闸坝冲决船袋耗折历兹复京运迟留待铺者急不能徐期以故改京仓为河兑千艘万车云集坝上其盘闸尖耗之数遂不复问之仓与漕蒙官与旗市利归官胥而亏在公家矣公时疏驳正收其半以实京庾舍其半以宽漕力自是公储耗米岁增十万有馀三岁迁刑部尚书凡有大狱原情引律务得其平以疾告归寻卒赐祭葬。

摘自中华民国十八年博山县长王阴桂主编的《博山县志》_

        


作者:60.215.82.* (2007/4/2 18:42:00)   回复此贴
  回复:【任姓典故、趣事、成语】 第 3 楼

任濬,山东益都人。明崇祯四年进士,累官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流贼李自成陷京师,濬被
执不屈,贼释之。
    本朝顺治元年,以兵部左侍郎刘馀佑薦,授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二年,乞假省親。八年,丁憂
服阕,補原官。寻授仓场侍郎,加右都御史。驾幸通州,赐貂裘等物。十一年,刑科给事中陈忠靖劾濬
不能禁革陋规,有负简任。濬回奏,部议免罪,迁刑部尚书。十年正月,疏言:“律多不備,例出随时添
註,殊欠折衷。又八旗事多用靠例,如律殺人者抵,而例有义愤自首减免之條,给主埋葬,而例有赔人
之條;盗贼未获赃,而例有追产赔主之條;律有五刑,而例自大辟以下,皆止鞭一百。如此類颇多,律例
不符,满汉互异。乞皇上敕满汉堂官专领共事,慎选司员一一商榷,疑潍者请旨裁定,靠例可更者一凖
用途律,不可更者即载入律條,著为令。又大辟有立决、监候两等,按律所言,决不待时,谓不待秋决,非
谓招成不待覆奏,即处决也。查会典凡在外绞斩凌迟监候者,依期俱差官处决,如有决不待时,重囚详
议具奏。即差官前去審决,盖恐立决中尚有疑情,可临时三覆详慎人命。嗣後凡奉旨依擬立决在内
者,三法司仍会审覆奏行刑,在外者宜复差官审决例,庶无冤滥。”下部议行。
    二月,以年老致任。十三年,卒,赐祭葬如例。

    原文见:《清史列传》卷七十八 6490-6491页


作者:219.131.217.* (2007/5/5 11:50:45)   回复此贴
  回复:【任姓典故、趣事、成语】 第 4 楼

任姓的大官呀!为你们骄傲!

作者:124.237.40.* (2009/2/9 11:36:2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任氏论坛  执行时间:4,246.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任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