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家国恨,酆寿镜化名参军
- 中华酆氏网 2012年2月2日 酆氏家族转
酆际雯,字寿镜,1902年出生于潍县城里北马道杜家胡同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里。其父酆在田,是一名铜匠。酆寿镜童年读过几年私塾,16岁到烟台学做生意。因刻苦自学有成,后在烟台模范小学教书,1925年回到潍县。从1927年到1937年,连续在坊子铁路小学、坊子铁路职工学校工作。抗日战争时期,身负国恨家仇的酆寿镜化名酆化人参加抗战,辗转山东各地。解放战争胜利后,他参与了接管潍县和济南的工作。1962年,酆化人离休后回到故乡潍坊,度过了平静充实的晚年,于1970年病逝。
早期与地下党的接触和交往
1927年,酆寿镜到坊子铁路小学当教员。这所学校具有教会色彩,酆寿镜为人温文尔雅,在教师同仁中颇有人缘。当时,正处于北伐战争,国内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坊子铁路小学教师中,有中共地下党员杨一辰、进步青年杨希文、马巨涛、李又罘等进行革命宣传活动,甚为活跃。酆寿镜与他们过从甚密,不断从杨一辰等人手中借读一些进步书刊,由此,逐渐开阔了思想境界,开始同情和倾向革命。有时他还利用夜晚空闲,为李又罘站岗放哨,让李又罘把自己绘制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漫画,张贴在坊子大街上。
国共分裂后,国民党当局在全国各地疯狂捕杀共产党员。有一个礼拜天,酆寿镜请杨一辰等人到家中吃饭聊天,碰巧让山东国民党当局派来坊子搜捕杨一辰的人落了空。事后,杨一辰得以迅速出逃。后来,这些思想进步的青年教师大都成了党的高级干部。杨一辰在建国前曾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二副书记,建国后,任国家第二商业部部长、商业部部长、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马巨涛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任中共临淄、益都县委书记,建国后任山东省政府秘书长等职。李又罘成了著名的国画家。
酆寿镜从1927年到1937年,连续在坊子铁路小学、坊子铁路职工学校工作,并一度任过代理校长。期间,他曾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强占胶济铁路沿线,对中国矿产资源疯狂掠夺、对劳苦大众残酷压榨、剥削的种种暴行,以及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给国人造成的屈辱,这时的他已经萌发了跟随共产党参加革命的心愿。
身负国恨家仇投身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后的1938年,潍县城沦陷,酆寿镜闲困在家。有一次,他又亲眼看到了日军在潍县北城墙上,瞄准了城墙下正在走路的中国儿童当靶子,活活将儿童射死的暴行。还有,日寇在一次大搜查中,丧心病狂地把他刚刚满月的孩子,从妻子怀中夺走并投掷在地上,致使婴儿窒息死亡。面对如此国恨家仇,酆寿镜义愤填膺,下定决心投笔从戎参加抗日。这年8月,他通过在华丰机器厂工作的牟光仪(中共地下党员)介绍,与进步青年学生张温量(酆的外甥,后改名张量)、杨林等一道,来到寿光县牛头镇,投奔了马保三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八支队,从此,酆寿镜改名为酆化人,被分配在统战科任干事,当时,他还亲手雕刻了一方双面的石印图章,上方阴文为“抗日战士”,下方阳文为“酆化人”。从此开始了他全新的生活经历。
当年9月,他在山东总队敌工部受训后,又被分配在岸堤干校任教员兼文书科长,时间一年。
1939年9月至1941年3月,酆化人被安排到坊子、潍县情报站进行地下工作,接受高克亭、许杰领导,并通过他们将关系转到了鲁中区党委。1941年,酆化人调回鲁中区任费北行署民政科员时,又越过敌人重重封锁,再次潜回潍县城里,将其外甥女刘光明(后改名刘辛)带到鲁中区参加了八路军,后来刘光明与先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表哥张温量结为夫妻,随解放军南下。建国初,张温量任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刘光明任浙江卫生厅药品检验所党委书记。
1942年,酆化人先后在蒙山区、太南区各县联合办事处任秘书、1943年至1946年2月,先后任费北县司法科长、沂山专署秘书兼司法科长。
在漫长而艰苦的抗日战争岁月里,不论工作在地方政府或潜入地下,作为一个党外人士,酆化人一心向党,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后,于1945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入党这件有关个人政治生命的大事,他在思想总结中曾经写道:“这只是我因国亡家破被迫逼出来,当了一名抗战干部,向着具有无产阶级思想觉悟的革命干部转化的开始”。
1946年3月,鲁中区党委为加强胶济铁路沿线党的工作,增派酆化人等三位同志,到坊青工委工作。当时,坊青工委负责在所辖潍县、坊子、青州至张店一带开展工作。酆化人因在抗战前后,曾长期在坊子工作,老家又是潍县,对当地情况熟悉,在搜集敌人的军事、防务情报,建立党的组织,壮大地方武工队以及分化瓦解敌顽武装势力等工作方向,他有许多长处。在工委书记许杰领导下,坊青工委进一步打开了局面。1948年初,解放潍县战役打响前,他们经过精心策划,还争取了盘踞在潍县近郊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范启?]部一个团起义投降,为解放县城减少了阻力。
坊青工委的驻地,原先在安丘城南潘家村,后来迁移到离潍县城只有30华里的王松村。酆化人在县城的妻子与三个未成年的女儿,已多年音信全无。敌人为了弄清酆化人的下落,曾将其妻子抓到监狱里。酆化人虽然十分惦念生活无着落的妻女,但他却严守党的组织纪律,忍心割断了与家庭亲人的任何联系。直到1948年潍县解放,酆化人进城后,妻子才知道,这两年,自己的丈夫就在离城不远的乡下冒着生命危险工作。
解放后访贫问苦向乡亲宣传政策
1948年潍县解放后,酆化人进城任潍坊特别市县城区副区长,人们常看见他穿着带大襟的粗布长衫、编织的麻鞋,眼镜框上粘了胶布,手提着一条荆条手杖,活像是一位农村的教书先生,走街串巷,访贫问苦,向父老乡亲宣传党的政策。
其襟弟陈曲汀曾在1931年任过国民党潍县县党部执行委员、抗战胜利后任过国民党政府潍县第一区区长、县政府第一科科长、县政府秘书,在潍县解放时因跳城逃跑而致残在家里。酆化人了解到陈的子女多且生活困难,就按照党的政策,以社会青年就业的方式,介绍陈的长子参加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研究会,学习结业后分配当了小学教员。同时,耐心细致地向陈曲汀解释了党对旧人员的政策,帮助他打消了顾虑,彻底向党交代了国民党党组织、政府部门的一些在敌档上查不到的人事情况,为我党清理反动组织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酆化人在济南工作了10年,全家6口人,一直住麟趾巷32号的三间平房里。他几次把调房的机会都让给了别人。进城初,妻子为他做的一件棉袄,他穿了十几个冬天。他由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长调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任副主任、主任后,为密切联系回族群众,自己连猪肉也不吃了。
离休后回到潍坊生活平淡而充实
1962年,酆化人卸任济南市九三学社主任委员职务,离休回到故乡潍坊。当时,他是国家14级干部。组织上按照政策,发给他异地安家费,但他分文没要。回到潍坊后,先是在市区东关后所街借居,而后回到了城里北马道杜家胡同那三间草房里。
在后所街居住时,他曾几次应邀到烈士陵园对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还积极协助东关民办中学解决了办学中的一些困难。回到杜家胡同居后,他见胡同里没路灯,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就到市有关部门反映,很快帮助街道解决了夜晚照明问题。他和普通居民一道,每天清晨到街上打扫卫生。“文革”期间,街道居委会要求受“管制”的“四类分子”扫街,酆化人仍然我行我素坚持扫街。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他被发现了什么政治问题,他听说后,也不介意。
酆化人离休在家,除了读书看报、养花,还爱好书画、碑帖鉴赏和收藏,时常逛旧货市场。上世纪60年代,由于“文革”影响,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文物要价不高,酆化人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这上面。他收藏的文物中不乏珍品,如林则徐题跋的串龙颜碑、张黑女碑(都是魏碑)等。他常废寝忘食地对文物进行玩味、鉴赏,精神生活十分丰富。日常生活中,再微小的物品,只要有纪念意义的,他都注意收藏。有一次,家人在他书桌抽屉里,发现一个陈旧的信封,内藏10多个纸质或布质证件。其中有1944年8月1日,鲁中三区行政联合办事处颁发的“供给证”,上面记载了当时八路军干部,发放每月3元生活补贴的情况;还有“鲁中行政区第一区临时参议会议员证章”第69号,颁发日期为1945年7月。
还有1946年酆化人调坊青工委时,山东公安局发给的“持枪通行证”、1948年解放潍县战役中“华东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山东兵团胸章”,以及1948年10月参加解放接管济南时的“济南市特别军事管制委员会政务部0667号胸章”等。就是这些见证了他革命征程的小小物件,伴随着他多年颠沛流离,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晚年的酆化人,还时常拖着病体坚持读书学习,并在街道上参加党的组织生活。1970年,他的支气管哮喘病复发入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他硬是不住干部高级疗养病房,直到病魔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
分享按钮>>孟德浩:希腊债务谈判乐观 风险货币持续攀升
>>廉素强调要继续保持鄂尔多斯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