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素命(ling)镈——鲍氏家族永远的荣耀
- 中华鲍氏网 2008年12月15日 华山论剑
春秋·齐(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66、口长44、口宽34.8厘米 。传1870年山西荣河后土祠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镈为古代乐器,礼器。最早见于商代晚期,西周、东周时期流行。
素命(左素右命为一个字,音ling)镈有铭文l74字。铭文大意为:鲍叔牙之孙素命铸造这件乐器,用来祈求齐国国运昌盛,福泽万年。同时,素命用此器享祀追思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以及自己的父母,祈求先祖保佑鲍氏子弟健康长寿。同时,他表示会严格鲍氏子弟的行为规范,以求子孙永享富贵。素命还追述了自己的祖父鲍叔牙有功于齐,齐侯赐予鲍叔牙封邑(鲍邑:现在的山东历城)和人民,并以此勉励自己奋发努力。
铭文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件器物的铸造者素命是齐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鲍叔牙的孙子。鲍叔牙是齐桓公最得力的辅佐,他向齐桓公推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管仲,从而使齐国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强国,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常将它和编钟、编磬配合使用。其特点是环钮、平口、器身为椭圆形或合瓦形。
镈的一般形制略如钮钟,但形体较大,腹微鼓出,平口,截面呈椭圆形,并且有的是复钮。早期的镈体四面各有一道垂直的扉棱,称克镈。春秋以后,扉棱逐渐消失,形体也渐小,如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的编镈为8件。
先秦时期有特镈与编镈之分。特镈多为大型,用来加强乐曲的重拍和主音;编镈有大型和小型,用以演奏乐曲或伴奏。自春秋以后,小型编镈逐渐流行而与编钟相抗衡;约自唐宋以来,不少编钟逐渐改取镈的形制,遂致钟镈不分,镈名亡而实存。
铜镈是商周时期常见的青铜乐器之一。从传世和考古发现出土的材料来看,整个商周时期的铜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春秋后期至战国末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体较矮、无扉棱、有钲间和篆间及36乳、一般饰蟠魑纹的镈。李纯一先生称此类镈为"北系镈或中原系镈";第二类是以湖南湘江流域出土为主,体较瘦高、有两条或四条扉棱、无钲间或篆间、一般饰兽面纹的镈。李纯一先生称此类镈为"南系镈或越系镈";还有一类是被李先生包括在"中原系镈"之内的矮体、有扉棱、无钲间或篆间、一般饰龙纹的镈。
分享按钮>>【 冀 氏 源 流 】 冀 氏 寻 根
>>殷氏网快讯 西昌殷氏族人为奥运冠军殷剑举行庆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