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上的替僧、教育家——锦西籍的鲍文亭喇嘛

    中华鲍氏网 2008年12月16日 杨连胜



 

        鲍喇嘛的俗名鲍文亭,蒙古族,清道光年间生于本市连山区白马石乡上三角城子村。现在该村还有他的功德牌坊碑残件,是县级文物。
        满清贵族在入关前,就接受喇嘛教——黄教(因穿黄袍得名)。喇嘛是藏语,意为上人或上师,满清奉为“国教”,对僧人给予政治、经济特权,社会地位高于一般百姓。鲍文亭三岁丧父,十三岁丧母,在兄家度日,生活艰苦。年纪稍大产生弃俗出家之念,胞兄挽留亦无回心转意。拜师后潜心学习佛经,主动从事繁重的劳动磨炼心志。高僧们见他“素具灵根”,保送到北京嵩祝寺,接受高级培训,学炼精神仍如从前。在一场僧俗间的诉讼案中,显示了他独到的智慧,获得胜诉,从此得到不断提升,终成嵩祝寺的“札萨达克喇嘛”(主持僧)。清朝历代皇帝都在北京名寺选择“替僧”,代表皇上出家侍奉佛,把自己“赎”回朝廷稳坐龙位,尽情享受帝王之乐。鲍文亭相貌堂堂、佛理修养有素,礼仪周到,生辰八字和光绪帝“只有相生,并无相克”,被选为皇上的替僧。每逢皇家庆典、节日,鲍喇嘛就率众僧到故宫宗政殿,举行诵经修法活动。除享受固定的“喇嘛钱粮”之外,还有很高的“格外恩遇”,爵位不亚于蒙古亲王。满清统治者深知,要怀柔蒙古民族就得尊崇黄教。利用蒙古人民性情忠厚淳朴得特点,采取“恩上抑下”得策略,而对一般喇嘛并不一律优渥,保证其余喇嘛有饭吃,以达到他们俯首贴耳“效忠大清”的目的。鲍文亭多年的优越生活,积蓄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也看出了宫廷争权夺势的内乱,感到了国家政治腐败的危险后果。
光绪帝为救亡图存,支持“维新变法”运动,而维新的途径必从办教育做起。梁启超说过:“变法之本在育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鲍文亭是贫苦孤儿出身,故乡地处边隅,文明未启,父老生活艰难。当社会发起“废科举兴学堂”之时,就引起了他思想的共鸣。乡人衣不遮体,无米下炊,骤办学堂势比登天,于是他主动拨出白银四千两,送到上三角城子村,委任侄儿鲍生春为办学堂长,鲍如伦为帮办经理。建校舍十数间,聘教师数名,办两班型初级小学,逐年增班。余款置田贮粮,举办“义仓”,百姓缺粮实行“春借一千(石)秋还十升”规定,接济贫者不收利粮。后来考虑初小毕业只完成“启蒙教育”,造就人才无处升学,又支出白银一千两,就地设高等小学。当时黑龙江绥化的李青山旅居北京,受过鲍文亭的优遇,鲍氏义举使他深受感动,也捐白银一百两。光绪32年,皇上降旨嘉奖他,赏号“莫尔根绰尔济”汉文是“智慧大法师”,旌奖在他家乡立牌坊。慈禧太后为其题写“好善乐施”横额。当年锦西县初设,派劝学总董崔国光前去祝贺,并为牌坊撰写记文,为石柱旗杆题写楹联。牌坊石柱楹联是:“输文化与东西各洋,锐意兴学竭力投资,培植故乡佳子弟。争荣光于内外蒙古,从事空门关怀帝国,破除僧界旧谜团”。石旗杆的楹联是“正气岩岩坚铁石,忠心耿耿贯乾坤”。光绪34年皇帝驾崩,鲍文亭失去知遇之靠山,忧郁成疾,宣统年间逝世。他办的义学直到日伪接收而罢,牌坊石碑保持到“文革”被毁,慈禧题字的横额还有,背面刻他生平事迹。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鲍如俊,是鲍喇嘛的家孙,据说鲍文亭缘化嵩祝寺时,想到家乡荒凉落后,就将松树良种赠给家乡造福子孙,共造林38亩,此后年年造林。上三角村获省绿化先进单位称号,与鲍喇嘛不无关系,一代蒙族大师,继中华民族兴学的优秀传统,百年前在我地区开创义务教育,功绩永留人民心中。

                                                                                            本版编辑刘国丽 

                                                (摘于《中华沿海周末报》1993年1月2日报第10版)


分享按钮>>无所住而生其心——访沈阳鸿锐达电子总经理寇晶晶
>>东口村珠龙河上的————————寇公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