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贞山祠与鲍姑殿..

    中华鲍氏网 2010年3月1日 鲍伦军


                                     广东贞山祠与鲍姑殿
?                                                                              鲍伦军
贞山有美丽的风景,也有美丽的风情传说。据传闽粤有三女神,即秦代的德庆龙母庙;唐代的四会文氏贞女;宋代泉州湄洲岛的天后。天后为海神,龙母为江河神,而文氏贞女为地方神祗,故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知名度很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贞山以仙命名,以仙出名,由来久远。贞山,原名广正山,相传唐代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广山下有一村姑文氏,因为未婚夫鲍生打柴饲虎,文姑娘目睹鲍家惨况,考虑再三,便披一身白衣,毅然过门鲍家,三年如一日,服侍婆婆,挑起生活重担。文姑娘之义举、品德,有口皆碑。但是,后来她在当地纨绔子弟逼迫下被迫躲进深山,最后投水自尽,得道成仙,村民即于广正山麓建贞烈祠,改广正山为贞山。
贞仙祠有1200多年历史,是古邑四会的一座古祠,历代屡毁屡修,现在的贞仙祠是1982年由四会旅港同胞苏东霖先生捐资重建的。建祠初期,有两副对联,如今仍留于门口和祠内:“贞风留竹柏,仙气活鱼螺”,“麻缕纺当年,一片冰心尘不染;鱼螺传千古,千寻潭影月同清。”在贞山的山溪里,有种鱼叫做煎鲫鱼,鲫鱼一面煎成了黄褐色,而另一面象平常鲤鱼的色,俗称“煎鲫鱼”。有一种石螺则是无尾笃的,俗称“无笃仙螺”。相传贞女躲进深山后,一直没有忘记村子里孩子们放牧捉鱼摸螺的艰苦生活,时时回来煎鱼,煮螺给孩子们充饥,一天那几个纨绔子弟进山企图施暴,贞女把剪了尾笃准备炒的石螺和刚煎了一边的鲫鱼踢落到山溪里,义正词严地呵斥他们:“宁死不从,休想辱我!”然后登上潭边石崖纵身跳下深潭,大家正欲下潭捞起文姑遗体的时候,骤闻仙乐齐鸣,众仙姑乘着彩云飘然而至,将文姑托起,然后飘然西去。而在贞山山脚的山溪里就长满了肉质鲜嫩、美味可口的“无笃仙螺”和有半边褐色的奇特仙鱼“煎鲫鱼”,供当地人民食用。
现在贞山景区内还有许多贞仙的遗迹,其中有一处叫会仙亭,依山而筑,六柱六角,凝灰石构造,内设石台石凳,周边以靠椅作栏,新颖独特,周围青山绿水,山风习习,溪流潺潺,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相传有一天,文氏贞仙和仙人何仙姑在此会面时,突然大雨滂沱,把在此采药的两位姑娘淋得象落汤鸡,丁是,文氏贞仙化作村姑,带她们到风雨亭避雨,顷刻,雨停止了,亭也不见了,村姑不知去向,乡民们知道文氏贞仙显灵了,后来就在那个地方按照采药姑娘的叙述建了这座亭,取名叫会仙亭。
贞仙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知名度很高,贞仙祠一千多年来晨香夕灯,岁时不懈,引来众多的善男信女谒拜。清光绪初年,文氏贞仙受圣恩敕封为“惠泽”尊号。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慕四会柑桔之名,于1893年12月初,同梁启超弟子数人,从广州乘渡轮来四会西沙(即现贞山附近一带)品尝柑桔,品尝柑桔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起步入贞山参拜贞仙祠,也许得到仙人保佑,次年,康有为乡试中举,1895年上京参加会试,并以二甲取为进士,发动戊戌变法成为中国近代历史有影响的人物,从此,西江一带凡举行乡试、上学会考均有人批学子前来贞仙祠上香参拜,以求仙人保佑考取功名或取得好成绩。
三元宫位于今越秀山南麓应元路ll号。整座建筑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约5100平方米;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已成为广州市民和四乡信众游览朝拜的地方。
三元宫初为越冈院,东晋年间,南海郡太守道教真诚鲍靓为其女鲍姑在此修道行医而建。后人纪念鲍姑,在此立像祀奉,称鲍姑祠。明万历年间曾经重修,崇祯年间扩为大殿,改祀三元大帝,改鲍姑祠为配殿,并改名三元宫。
三元宫本还有鲍姑井,但已不开放。
三元宫是广州市最大的一座道教寺庙。它坐落于越秀山南麓,南临应元路,往前是中山纪念堂,北靠越秀山。
三元宫的前身应在城北之故,俗称作北庙。相传它是赵王庙,是为奉祀南越王赵佗而兴建的寺庙。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赵佗慕可能在越秀山越王台;而越王台则在观音山(孙中山纪念碑东面,镇海楼南部)上,它是南汉时的歌舞岗。北庙旧址住象岗,始建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前后。南越国灭亡后北庙渐废。
到了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信奉道教,公元319年,他在原北庙旧址建造了越岗院,用于传授道家学说。当时,葛洪投其门下钻研道术,并娶其女鲍姑为妻。
到了唐代,越岗院曾一度更名为佛教的悟性寺。宋代义复称为北庙。
明代洪武年间,即1380年前后,广州扩展北城,凿象岗而建北门。时北庙正当门楼位置,于是庙迁至今址。
明万历年间(1573年至1619年)改建北庙,恢复道教面目,才更名为“三元宫”,沿用至今。
鲍靓、鲍姑及葛洪
自鲍靓在北庙旧址建造越岗院以来,三元宫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从三元宫上溯到越岗院,不能不说到鲍靓、鲍姑和葛洪三人的生平和事迹。
鲍靓字太玄,魏晋时在广州任南海太守,他笃信道教,还是最早把道教丹鼎派传入岭南的人物。好赖他在当时越升岗的越秀山下建了一所越岗院,在此宣传道教并炼丹。
鲍靓后来收了一个徒弟叫葛洪。葛洪在历史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晋代江苏句容人,字雅川,号报朴子,三国时吴方士葛幺的重孙。葛洪是一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自幼号神仙寻养生之术,曾向葛立的弟子郯隐学习过炼丹术。惠帝末年,他应广州刺史嵇会之请,到广州任参军,居广州约10年。后他追随鲍靓探究道教理论及炼丹、养气之术,并与妻子鲍姑一道替白姓治病。24岁那年,葛洪首次来到广州,拜师学艺长达10年,终成为一个常识渊博的人。年末过40,便著有《抱朴子》内外篇70卷、《金匾约方》100卷等著作。他精通针灸术,据说三元宫内原有的针灸经络图碑刻就是他留下的。东晋元帝时葛洪曾到南京(时称建康)任官,官至丞相,又被人称为丞相道士。后来他听说交趾即今越亭璧掌孕砂,便辞去高官厚禄携眷第二次来到岭南,受到广东刺史邓岳挽留,此后他在罗浮山整整生活了30年,炼丹制约,著述不辍。葛洪还在罗浮山建造了东南两北四个庵,即现在的冲虚观、白鹤观、九天观和酥醪观。
葛洪的妻子鲍姑,亦精于医道。鲍姑是鲍靓的女儿,从小深受道教影响。由于鲍靓深爱和器重徒弟葛洪,便把18岁的鲍姑许配给他,那时葛洪年过四十了。此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更同研究炼丹与医术。鲍姑一生几十年都是在广东度过的,为了采约、行医,她足迹遍及南海、番禺、博罗、惠阳等地。她医术十分高明,老百姓都亲切称她为:“女仙”、“ 鲍仙姑”。后鲍姑患急病而死,后人在越秀山下建“鲍姑祠”纪念她,她用过的井被称为“鲍姑井”又叫“虬龙古井”。可惜现在这祠和井都不复存在了。而三元宫内却建起了纪念她的 “鲍仙姑殿”。鲍靓后来将女儿葬丁罗浮山,山上的“黍珠庵”是为纪念鲍姑而建的。

三元宫古建筑和古迹
三元宫带是广州市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建筑物。它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从正门三元殿到旧祖堂、老君殿,地势逐级升高,使整座古建筑高峻轩昂,气度不凡。
登上40余级石阶可达山门。山门面阔5间,进深3间,三门正上方有“三元宫”三个大字,门两旁的石刻对联是“三元古观,百粤名山”,笔法洒脱雄浑。门前立着一对巨大的石狮。门内是灵宫殿,供奉有护法神王灵官。山门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同冶二年(1863年)重建。前檐石柱上刻有楹联:“地接玉山,百粤灵光高北斗;水通珠海,千秋道气洽南溟。”
进入山门,正对着的是三元宫的主殿,(正殿)三员殿,这是全宫布局的中心。殿面阔五间20.07米,进深五间16.85米。布瓦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梁架为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殿前拜廊为卷棚顶,拜廊两边为两层的钟鼓楼。该楼层较矮,卷棚与拜廊连成一体,并跟三元殿前檐相接,与山门连在一起,成为整座建筑物的核心,风格十分独特。这在广州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
三元殿是整座庙观的中心。越岗院之所以改名为三元宫,是因为明万历和崇祯年间扩建之后,殿内供奉着三元大帝,所以三元宫的三个诞日也是因为这三元大帝三元诞的缘故,即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的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的诞辰日,道教定此三日为斋戒日。依道家所说,天、地、水为三元,“夫混饨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三气,生成人沦,长养万物”。又有上元天官(尧)、中元地官(舜)和下元水官(禹)之说。这说明三官神在道教中的崇高地位。由于道教吸收了民间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民间普通遍信奉天官能赐福,地官可赦罪,水官会解厄运。因而一年四季香烟缭绕,到了三元诞的日子,这里更是人声沸扬,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来此参拜神仙,保佑平安。
三元殿中以正月十五的上元诞最为热闹隆重。一早,来自四面八方的善信香客便蜂拥而来,聚集三元殿门前,希望能烧“头枉香”,获得天官保佑赐福。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诞,是赦免人间罪恶的日子。当天又是人头涌涌,来进香礼拜者络绎不绝。十月十五的下元诞是三元诞中最后一个诞日子,是下元水官的诞辰。道教认为这天是水官救难解厄运的日子,同样有许多善男信女们聚集到三元官来朝拜三元大帝。解放后三元诞这种民间风俗习惯曾一度停止,20世纪80年代之后三元宫重新开放,这种活动才又逐渐恢复起来。
除上面提到的三元大帝之外,三元殿内还供奉着道教中地位最高的神邸,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尊神像。
除正殿的东边分别设有客堂和斋堂之外,重要的建筑还有旧祖堂和吕祖堂。旧祖堂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所以又叫做老君殿。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又是道教的教主。因他写的《道德经》奠定了道教的理论基础,所以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的专奉老子为教土,后又尊其为太上老君,或道德天尊,供人们拜祭。
大殿的东北面还有吕祖殿,吕祖是谁?他是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也是民间传说中故事最多的一个。吕洞宾是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人,号纯阳子,道教全真派尊之五祖之一,通称为吕祖。
新祖堂在正殿的西边,供奉的是动汉的张道陵,他是道教学派的创始人。由于人们称道教教祖老子为旧祖,因而道教创立者张道陵就自然地成为新祖了。
三元宫内比较著名的殿宇建筑还有鲍姑堂、钵堂等。各殿堂建筑总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三元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广州市道教协会的所在地。
附图:


分享按钮>>光绪皇上的替僧、教育家鲍文亭
>>国祭大禹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