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1期 肥城鲍氏族情概略

    中华鲍氏网 2010年4月4日 鲍鸿谟


                                                                    肥城鲍氏族情概略

                                                                          □ 鲍鸿谟
肥城鲍氏散居于肥城西部、北部及临界外县的19个自然村落,近2500人。居住于肥城境内的2300多人,约占肥城总人口的0.24%。是肥城人口最少的姓氏之一。自古多以农耕为计,乏名达显贵。现以“鲍”字命名的村落有四个(鲍屯、鲍良庄、鲍堂子、鲍穆屯),鲍氏聚居较为集中,其余均与其他姓氏杂居,且占村内总人口的比例较小。
肥邑鲍氏一族,族小人少,遍查近五百年历史,乏仕官名人,近代也无有名的富商晋绅。土改之时,全县鲍氏一族仅有地主一家,土地不过百亩有余。其余皆为贫下中农,属社会底层之芸芸众生。解放前后或参军,或从政,或求学,出现了一批脱离农窝之人,有的成了省内或县内某些方面的学者名人(鲍国泉,鲍洪联),改革开放之后,鲍氏后辈,紧跟时势之潮流,也有了县内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鲍明河、鲍秉忠)。然多数族亲仍以农耕为主,或工或商,衣食住行皆无虑也。
肥邑鲍氏,何时何地迁入肥城?根在哪里?是否是明初以前的老户?因谱牒已失,谱碑已毁,县志也查考无据。仅凭流传“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难以为信。即便是从山西迁来,明初迁民,从洪武三年起到永乐十四年(1370~1416)以上,先后七次,肥邑鲍氏是第几次移民?是否是从山西长子县鲍店迁出?还是从上党其村落迁来?或是明初大量移民后从泰山临县迁来?以己之力,难以考证,恳请族亲及方家予以帮助。然鲍氏居于肥邑已历五百年以上,是基本可信的。可依族亲现存的十几份“祭折”(供祭祀登有已故先人名讳的纸折)鲍氏祠堂(肥城市桃园镇鲍良村¬--俗称鲍家楼)的始建碑记及祖林为证。一是“祭折”。从族亲现存的十几份祭折分析,肥邑鲍氏并非一支,此次续谱,因行辈各异,有两支三村之鲍氏族亲未能参与以“鲍家楼”为主脉的甲申统一续谱。鲍家楼一支所存祭折从一世“自守”公起到“鸿”字辈(执笔人辈字)已历十三代,到现世族孙“文”字辈,已历整整二十代,按每历一代三十年约计,从一世到末世相距约六百年哉。仅肥城小小一隅,现世族人从“洪”字辈到“文’’字辈,已相差七代之远,长末辈份相距实为大矣。个中原因,实难以说明。二是肥邑鲍氏祠堂 (位于鲍家楼,甲申年整修一新。)建成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八世“廷”字辈先祖六人共计谋筹建,距今已近三百年。八世以上还有七代,按每代约三十年计算,一世到八世,应在二百年以上。如若两项合计,五百年有余矣。三是居于平阴县柳滩村前的祖坟林及林中所立谱碑的残块留字为证。据现世年长族亲及原护林户王氏(现八十余岁,系鲍氏所雇的看林户,解放前以七亩田地免租为酬)的回忆所述,坟林地占地约l5亩,坟莹二、三百座,有谱碑四幢,林内杨、榆大树可两人合围,柏树一人合围。树大林密,为柳滩村前一景。林内树株,伐于五十年代中期(合作化前),树株所卖款项,部分留作族内公益,余部平分。坟莹于六十年代平毁,辟为耕地,现踪迹难寻。此次续谱,族人鸿福,多方查找,在林地一隅,寻得谱碑左上残角。残碑上可辨字迹仅有8个。即,道光,廷煜,廷猷,监生。由此可以认定,此碑立于道光年间(1821—1851)距今至少150年以上。“廷”字辈为我肥邑鲍氏八世祖,九世祖“怀”字辈中其中一人为监生出身。据此推断,谱碑当为九世“怀”字辈所立。林中所埋先祖,应为清道光年间以前已没“廷”字辈以上的先祖。道光年间或嘉庆年间,祖林迁至鲍穆屯村北。距今至少一百八十年以上。占地10亩,埋有四“至”。内有谱碑三幢(已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据族亲年长者回忆,中间谱碑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前期所立。行谱从“怀”字辈起至民国二十年前止,“怀”字辈以下已没及在世族人男丁名讳均有所记。民国二十年左右,林内坟莹已满,各支脉选址分支建林,同聚五代以上的祖林已不多见。所有坟头及奉祀墓碑,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部平毁,现世所没之人,只能在原祖林方位,凭在世之族亲,大概选址,砌池深埋地下,以免妨碍现土地承包户种地。难免昭穆已乱矣。
肥城鲍氏行辈排序(鲍良庄鲍家楼支脉)为:
思、自(尚)、东(彦)、承、宗(化)、永、克、廷、怀、允士元鸿光,秉国庆明盛,文德裕厚昌。现已传到二十辈(文)。
续二十辈:开启延宣志,学正方家庚。纪传敦孝远,兆显祚吉荣。
综上所述,肥邑鲍氏祖源待考,请有识之族亲及方家给予帮助。
(鲍鸿谟肥城市教育局原副局长)
2007年8月

 


分享按钮>>文苑11期 《范建华书法篆刻集》序
>>文苑11期 赴鲍店参加鲍宣文化研究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