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家风 加强学术研究
- 中华鲍氏网 2010年7月29日 鲍志成
《鲍氏文苑》总第三期(2001年9月) 卷首寄语
弘扬优良家风 加强学术研究
——写在《鲍氏文苑》第三期编刊之际
鲍志成
“宗族”曾经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至今仍有一些人对它敬而远之,讳莫如深,然而作为承载华夏文明的一根血脉,人们又不得等闲视之。如今,我们在实行对外开放,广受博取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更重视继承弘扬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于是,洗掉“宗族”身上的封建尘埃,还其举世独有意蕴深厚的人文面目,就成为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了。何以故?认租归宗,乃我古国人伦,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浩浩神州大地英才辈出,煌煌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我鲍氏系出禹姒,自叔牙公开宗脉于齐鲁之后,辗转迁徙,化育八方,于今散布大江南北,为数六十余万。更有管鲍之交,千古传颂;参军诗赋,冠绝六朝;棠樾牌坊,珍列国宝;会稽山阴,文脉绵绵;瓯江两岸,商潮正酣……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委实值得称道,可圈可点!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贤巨贾,代不乏人,贤人家风,代代相传,仰先贤之高风,看今朝之风流,不仅让人不胜感慨,引以为荣,更让人见贤思齐,奋发图进!
作为本宗族人自发编刊的内部交流资料,《鲍氏文苑》自然应以联络海内外宗亲,加强各地宗族之间联系和交流,整理谱牒文献,保护文物古迹,研究氏族流变历史为办刊目的。同时,摒弃宗族的历史局限,抵制攀附名人、荣宗耀祖等落后思想,纠正拉总结派、穷究派系传承等不良倾向,赋予宗族以时代精神,古为令用,把鲍氏先人的丰功伟绩、优良家风、传统美德与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研究,并提炼升华,用来激励今人奋发有为,才是最根本的办刊宗旨和现实意义之所在.在这些方面,前两期已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垂范。
为了进一步明确办刊方向,深化刊物主题,本期我们提出了继承弘扬优良“鲍氏家风”,加强学术探索和研究的主题。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需要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凝聚族人共识智慧,方能有所成效。我们认为,这样的办刊思路,有利于提高学术性,突出时代感,真正达到鉴占知今、古为今用的目的,更好地同结激励本宗后人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本期我们刊登几篇 这方面的短文,权当抛砖引玉,希望以后能有有深度和力度的宏论巨篇奉读。
作为以浙江后人为主编辑的本期《鲍氏文苑》,我们的编辑指导原则是: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以知识性、信息性为辅,加强时代感;全面兼顾氏族历史现扶,重点突出古今名贤事迹;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兼顾海外;对文字稿件要求言之有物,内容详实,定字清通,并适当配发图版插页,力求图文并茂,生动可读。
本期的主要栏目有:对有关宗族、家风、办刊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评论或一得之见的“鲍氏论坛”,纵向研究鲍氏历史和现状的“源远流长”,横向探讨鲍氏在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分布情况的“枝繁叶茂”,对浙江鲍氏迁徙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综合研究的“两浙溯源”,介绍鲍氏历史名人事迹的“风范长存”,记录当今鲍氏闻人业绩的“当今风流”,报道各地现存的有关鲍氏文物古迹的“遗迹追踪”,有关鲍氏谱牒研究的珍贵史料或宏篇力作的“谱牒研究”,汇集古今文艺界有关鲍氏作品或鲍氏后人所作的名篇佳作的“艺苑撷英”,辑录有关鲍氏名人传说故事、轶闻趣事的‘掌故轶事”,荟萃有关宗族、鲍氏或与“鲍”相关的信息咨讯、背常报道的“相关链接”,记录有关各地宗亲寻访祖籍故乡、认祖归宗等活动的“寻根问祖”,各地宗亲祭祖、聚会、联络等活动简讯的“亲情绵绵”,有关宗亲后人缅怀先人风范、怀念已故亲人等的诗歌散文作品的“相思依依”,有关本刊编辑出版的信息启事、读者来信摘登的“编读往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稿初步编辑完成之际,得到了江泽民主席参观棠楗牌坊并且欣然题字的喜讯,为此,特在封二全版向广大宗亲介绍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全国广大宗亲尤其是浙江宗亲的支持和响应,自从去年年底《编辑方案》和《征稿启事》寄发给大家后,陆续收到不少来稿,本期选刊了其中100多篇长短不一的文章。由于版面有限,其它丈章只好移交到下--期刊出了,敬希作者理解。
由于知识水平较低,时间精力有限,我们的组稿编辑工作肯定还存在不少问题,诚恳希望同宗族人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分享按钮>>鲍氏族系发展初探(一)
>>是“鲍氏研究”还是“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