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在义乌的繁衍..
- 中华鲍氏网 2010年8月20日 鲍增胡
两浙溯源 《鲍氏文苑》总第三期(2001年9月)月)
鲍氏在义乌的繁衍
据元延祜二年,十六世孙孙曦《乌伤(注1)龙溪鲍氏重修宗谱序》称:
唐僖宗朝(874—879)有孝恭,山东平阳即今山东邹城人(注2)。由进士任崇德州判[崇德今崇福址(注3)]。广明元年(880)因乱不能回山东,就在崇德的西溪住下来。并说浙江有鲍自此始。
三世孙禄,字君福。在吴越(907—978,建都杭州),任太尉兼侍中,因阵亡义乌。后唐清泰年间(934—936),皇上命葬蓬塘(在义亭地域)之源。四世孙惠,恩授浙东节度判官,随父墓迁住义乌。
十世孙廷裴由进士历官广东提刑,选蓬塘之源祖墓西三里许铜山脚(《义乌名人传》2000年版“鲍公琰"篇“铜山脚”写成“铜山前”,误。)建房数十间,命幼男浣创业于此,以承祭祀,是为龙溪始祖(注4)。宣和年问(11 1 9—1125)桐庐盗起,浣讨伐有功,奏授湖州统制使,升司马保信军节度使兼检都尉。后告假回家。因火灾住房毁,再卜住义亭。
嗣后鲍氏后裔就在义亭一带繁衍生息。除义亭外,最大的村有鲍宅以及龙华院、下新屋、鲍西塘、全村、铜山前以及苏溪镇属的张浒等。据1984年编纂《义乌县志》时统计,全县鲍氏后裔有4378人。居当时全县1 85个姓氏中的3 1位。
鲍氏子孙基本上聚居于铜溪两侧。鲍宅•即筑堰引洞溪水灌溉。南宋时曾任兵部尚书,后以吏部尚书太子太师致仕的族祖公琰又在铜溪两侧建龙华书院,著有《龙华文集》10卷,并于此终老。加上“铜”与“龙"音近,鲍氏宗谱冠以“龙溪”似与此有关,正确答案尚待考证。
始祖浣生三子。其后有的迁兰溪石渠、余梁山、鲍村、以及前鲍后鲍诸村,总计约1 500户5000余人,与义乌市鲍氏人口相仿。以石渠村最大,分三个行政村鲍姓近1000户。是浙江、杭、沪一带有名的水果产地。一条近30米宽的街道中树着“杨梅之乡”的水泥碑坊,极气派壮观。在农村来说,此地经济算发达。
另后裔还分布于广东以及本省的东阳、永康等地,未作调查,情况不详。
注1:乌伤,秦时建县,1 988年7月撤县改市。
注2:《古今地名辞典》1 59页载,秦制平阳县,高齐省平阳县入邹县,l 992年撤邹县邹城。
注3:1997年《辞海》缩印本“崇德”条:旧县名,浙江省东北部、1 958年撤县并桐乡。崇德址即今崇福镇。
注4:惠定居于前,十世孙廷裴子浣定居于后,却为义乌鲍氏始祖,原因尚待考。 (鲍增虎)
分享按钮>>平阳鲍氏迁徙示意图.
>>南渡二十二世殷丕列简考(黄墟殷氏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