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的故事.....

    中华鲍氏网 2010年9月6日 鲍树民


           遗迹追踪                       《鲍氏文苑》真的去(2000年10月)                         棠樾的故事
                                                                             鲍树民

                                                棠樾村名的由来
据老一辈人说棠樾很早以前又名“唐越”,过去村中有人发现古墓碑上刻有“唐越鲍氏"字样,说明“唐越”一词是有来历的。
查一查地方志,才知道南北朝、隋末唐初时,这里就有鲍姓居住,有一个名叫鲍安国的,他是东晋新安太守鲍弘的后代,家有良田千顷,金银珠玉无其数,富甲江南。安国兄弟1 o人,合族300余口同炊,世代守义不屈,时人赞称他们的居处为“十安堂"。隋“大业之乱",他捐出家产,募集武士,协助妻弟汪华,汪华也以捍卫六州功勋卓著,封为“唐越国公",汪华殁后,州邑遍立祠庙,百姓奉祀,香火累世不断。当时徽州为六州首府,各乡都建有“忠烈行祠”。汪华后加封忠烈王,行祠又称汪王庙。行祠最著名的有六所,其中以棠樾龙山汪王庙香火最盛,庙址即后来鲍氏父子(宗岩、寿孙)遇盗争死处。传说鲍氏父子生命能够保全,是越国公神灵庇佑的结果。为了感戴唐越国公的大恩大德,就把村名称做“唐越”。
那么后来又是怎样改称“棠樾"的呢?且听我讲一讲《涛经.甘棠》篇歌颂周宣王贤臣召伯的故事:召伯推行文王的政令,深入基层,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为民排忧解难。人民感激他,特意保护那棵甘棠树,让它枝繁叶茂,清阴覆地。后来就把“棠阴"一词,比喻为德政。棠樾的樾字,即指树阴而言,“唐樾"演绎为谐音的“棠樾”,命名的主旨,都是为了纪念先贤,歌颂德政。
“地以人名显,人以地增辉"。棠樾村背倚黄山支脉灵金山的龙山,山上曾建有唐汪王庙、宋鲍宗岩、寿孙父子慈孝堂,明永乐帝御诗碑及社坛等名胜,经过历代文人渲染、推崇,又有了许多别名。如37元代鲍元康著《棠川诗会序》,称棠樾为棠川;明礼部侍郎鲍楠著《龙山集》、清画家鲍楷自字棠村,又字龙山、举人鲍鸿著《龙山联语》、《龙山吟稿》等名人著作,都把棠樾称作龙山或棠村。
棠樾一词作为村名,与地名相得益彰,约定俗成,自古至今,沿用下来,便令人感到顺理成章,而且自然得体了! 
                                          敦本堂——鲍氏男祠
古徽州村落聚族而居,为了敬宗收族的需要,每个族姓都建有规模不同的祠堂,分宗祠、支祠、家祠等类别。宗祠规模较大,一般居于村首或村中显要处,支祠由各支门别祖所建,祭其门祖,规模相对要小些。鲍氏于村东首原有宗祠,毁于兵燹,敦本堂有万四公支祠,明嘉靖年间,鲍象贤退休回里时集宗人为八世支祖庆云公而建。庆云,讳行万四,字泽叔,年高德劭,族人仰戴,立为门祖。至清嘉庆初,支祠已摧残剥落,颓败不堪。鲍志道与子漱芳捐出私财进行重修扩建。增大进深与寝堂台基高度。门屋建成五开间翼角高耸的五凤楼,仪门增门簪及抱鼓石,门外有精致的砖雕八字墙。入内,开井庭院宽敞,廊东西合抱,享堂五开间,脊瓴下置轩顶,檐廊作卷篷。用材匀称结构精严,堪称恢宏壮丽,“美仑美奂"。享堂中悬“敦本堂”匾,为清大家王文治手笔。后金柱间有1 4扇刻漆大屏门,上镌邓石如擘窠大字隶书《鲍氏五伦述》,气势磅礴,中外闻名(原件为歙县博物馆收藏)享堂后厅有嘉庆圣谕三道碑一座,内容有关鲍氏经营盐运史实,为清盐法史之重要证物。后天井两庑嵌《重修万四公支祠记》、《敦本、体源两户规条》(游人称之为“族规民约")二碑刻。寝堂二阶壁上嵌刘墉、梁同书、朱圭、黄铖、陈大文等名人撰书的《鲍氏义田记、跋》以及《义田禁碑》。这些碑刻充分显示了鲍氏在乾嘉年间历史上的辉煌。
                                    清懿堂——鲍氏女祠
鲍启运,字方陶、又字甓斋,盐法道员(正四品),鲍志道弟。八岁失母,依嫂嫂——志道妻汪氏,抚养成人。他行笃孝友,思念母亲,希望有所报答,认为支祠供奉男主,未有女主,是对祖妣的不恭,立志创建女祠。始建之祠,尚有不尽意处,生前复遗命儿子有莱重建。重建后的女祠,别具心裁,在方位取向,内外观上,都与男祠有别。女祠坐南朝北,据说是照《易经》男乾女坤,阴阳相悖的原理而设计。祠入口在西北角,入内即一前院,祠三进,头进门厅,外有极精致的八字墙,满饰砖雕,誉为徽州之最。门厅五开间,深五檩。享堂、寝均五间九檩。寝台基高1.3米,内设青石须弥座上置木主龛,供奉鲍氏历代列女。
鲍启运敦本好义,又捐置义田680余亩,以赈济族内孤苦贫寒、生活无依靠的人,重点抚恤守节完孤、侍奉公婆、懿德冰操的妇女。鲍启运为妇女立祠,在礼教上提高妇女的地位,赈助生活贫困中妇女的善心善德,赢得世代后人的赞许。l 994年,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旅游协会)PATA曾为修复女祠捐资。
女祠建筑很美,内部结构用材匀净,造型流畅;外观,寝为硬山式,但无博风板,门厅不做五凤楼。整个祠堂使人感到内秀外朴,华丽而不艳冶,端庄而无板刻,空间氛围与群体建筑既统一和谐而又有区别。这一祠堂的设置规模,在徽州祠堂中乃至全国古民居中也是罕见的。
                                        独具一格的欣所遇斋
“欣所遇斋"是鲍氏女祠,(清懿堂)创建者——鲍启运故居“存养山房”的后厅。建于清嘉庆初年(1 796年前,距今200余年)原为书斋兼会客之所。“欣所遇"三字出王羲之《兰亭集序》,南面大门弄墙上,有茶园石做的六个大方窗,迥别于徽州一般民居的做法,据说是融合了扬州、徽州两地建筑的风格。更特殊的是天井中有一巨型漏窗(俗称花墙),承负于高墙的重压之下,历200多年之沧桑,坚固如往昔,罅隙不现,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赞誉为徽派建筑之独造,宇内之罕品。斋内栋宇轩敞,窗栏槅扇,玲珑剔透,雕刻典雅工丽,匾额、盈联、名人法书,琳琅满目,古色古香,幽雅宜人。
欣所遇斋200年间,代有名流。鲍启运:字方陶,号甓斋,清盐法道员(正四品),以孙维桓赠资政大夫,生平敦本好义,刚直不阿,捐义田1 200亩,创建女祠,为两江总督、兵部尚书陈大文所重。
子有莱:字北山,清中书科中书,诗人、书法家,著《欣所遇斋诗集》、《黄山纪游诗》、杂著等。
孙嵇庵:字小孟,风流倜傥,放浪不羁,自比晋贤,工 诗书画,有劫余诗稿一册。
孙振康:号寄琴,工书善画,尤精篆刻,与汪宗沂、胡 长庚友善。
曾孙希禹:书法家,终日挥毫不辍,名重昔时,撰《红 豆词馆诗文集》。
玄孙庚:字际唐,早年留学日本,民国年间曾任专员、县长等职,擅书法尤精隶。
玄孙娄先:字南星,画家,江苏省国画院画师,省文史馆员。
玄孙典培:字德明,复旦大学毕业,博学多才,工书法,精魏体,而参合己意,独树一格,曾执教中学多年。
六代孙训泗:七岁能作擘窠书,民国23年书法参加 “全国艺术展”,获“神童"奖誉,后经名师传授,书艺 尤臻迈丽,出自天然。
“欣所遇斋”厅内陈列鲍氏历史文物、典笈及有关观光图片资料,展示鲍氏历史文化的梗概,有助于游人观光牌坊群、祠堂等景观后,对徽州地域文化有深一层的印象和了解。
名家匾额:
“欣所遇斋":篆书,为歙籍篆刻家胡长庚所书, 胡与巴慰祖、程邃,汪关为“徽派四家”。
“存养山房”:行书,为清乾嘉年间文学家、书法家王文治(梦楼)所书,王与翁方刚、刘墉、梁同书齐名。
                                     三道嘉庆圣谕碑
鲍氏男祠享堂后檐柱正中处,立着一块上刻嘉庆圣谕三道的石碑。从庄重的颜体书法上,只能看出这是为了颂扬帝王的恩典而立,如果考察一下鲍氏盐商的历史,就会发现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难言之痛”的故事。
清嘉庆九年,在扬州任盐法道员的鲍启运(芳陶),被旗人估山——扬州盐院巡盐御史参了一本,说他有意装病,抗佥误课。嘉庆帝为此大发雷霆,在短短的一个月零五天内,连发圣谕三道,责成两江总督陈大文传讯审理此事。在此之前,估山曾上疏嘉庆帝,呈报淮北海州管辖的三个盐场受了灾,积了六年的税款,没有完纳。可知淮北一地的盐业生产,凋敝已久。原因是浮费太大,盐价腾贵,因而私贩盛行,官盐匿迹市场,造成盐场生产停顿,灶倒人散。估山明明晓得淮北盐场运不到盐,却用了高压手段,强迫商人认佥,缴纳课税。他拿鲍启运开刀,无非是看到鲍启运有些储蓄,鲍启运的哥哥鲍志道是两淮盐运总商,在众商中是显赫人物,能筹巨款。佶山为了追完盐课,中饱私囊,就使出这种高级盘剥绝招。随着清末盐法舞弊祸患的加深,一般盐商濒于困境,忍受不了各级官吏的敲诈,已无力向清廷报效和捐输。当时只有几个大盐商还勉强能撑门面,其中包括两淮盐务总商鲍志道与淮南总商洪箴远。
还是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总理盐法大臣陈大文能领会嘉庆第一道圣谕委婉的本意:“将淮北盐务是否应令淮南商人兼办,抑另须设法调剂……”这个“调剂”就是通过淮南总商洪箴远的上禀,说明“淮北正当积疲之后,势难将停运引课加入现运引中,以致有课无盐"的情况。迫于形势,洪箴远同意按纲代完淮北口岸疲滞亏空的课税。鲍启运的借故生病、“抗佥"罪名,也以“患病属实,且于北运人地生疏、伊有一子读书不谙盐务,势难兼顾,尚非有心违抗,著免其斥革,准输银五万两,代完淮北退商未运壬戌纲盐一万余引"的课税而了其事。
一场抗佥误课,干冒天庭的大祸就这样平息下去了。鲍启运明知道如此了结,对商人来说是极不公道的。但这冤屈又有何处可伸呢?他把这隐痛埋藏在心底,思想有一个表白的地方。终于等到整修宗祠时,‘精选碑材,刻上三道圣谕,并在边框内刻上几行小字,一方面感沐皇恩,一方面告诫后代子孙,永世不要忘记这件事。 
                                  《族规民约》与祠规
宗族要绵延发展,子孙要继往开来,必定要制订一套法规,从属于封建的根本制度,管理、约束所有族众,惩恶扬善,使他们的行为循规蹈矩,不逾礼教范围。笼统地说,封建统治者鼓吹的“三钢五常”,封建礼教宣扬的伦理道德,也是不言而喻的“族规"。这些道理“四书五经"上都讲得很清楚了。族规再订得细,也不能包罗万象。徽州各地传世的《宗谱》上,大都是提纲挈领式的。如提出敦孝第、睦宗族、勤职业、慎婚娶、严继祧、重坟墓、崇祭祀等。棠樾鲍氏支祠(即今之男祠,古又名西畴祠)明嘉靖年间鲍象贤致仕会宗人所建,当时他曾亲手制定《西畴祠规》。传至清乾嘉之际,族内人口渐多,族事日繁,特别是大量义田等祠产的介入,为了加强对族人的管理和教育,在维护族产、祭祀、兴水利、施发赈济等方面,制定了许多细则,即嵌于鲍氏男祠壁上的碑刻《敦本.体源两户规条》。现在被海内外人士称之为《族规民约》。的确,上述《规定》在旧社会曾起着维护宗法礼教的重要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西畴祠规
鲍象贤(思庵)
祠堂所以尊祖,尊祖所以敦睦。一本之义既明,亲爱之心自起,此同建立本意。若分门立户,恃强凌弱,虽建何益!至于附祀,贤者附之,则人皆勉于善。贵者附之,则人皆力于学;出财而恶者亦附之,则为子孙者。皆知立业,以伸祖考之敬。此因附祀本意。若计利违义,各图已私,虽祀何补!凡我宗人,宜悉此意。租谷之入,二祭之外,余银存匣,以候修举众事,不可各收已身。如有违抗,亦勿争论,以伤大体。但祭版不列先后,分胙不颁其份,使自省。 明隆庆元年七月廿六日思庵谕言 (刊自《棠樾鲍氏族谱》)
注释
三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者,绝对服从也。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常者,常行之道也。
                                  骢步亭为何而建
骢步亭为何而建?许多参观者往往提出疑问,古建专家认为:“为了打破牌坊群建筑上的单调。"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历史事实是,它的始建年代比牌坊群形成早得多。据记载:明隆庆年间,棠樾人贵州都匀知府鲍献书和侄儿元臣同建此亭。取名“骢步"是为了纪念西汉鲍宣一家,他们祖孙三人,俱为御史,有直言敢谏,无所回避的精神。御史常乘青白色的骢马出巡,路遇不平事,先斩后奏。汉朝京城里流传这样的民谣:“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御史地位隆重,相比丞相,极有权威。还有一种传说:鲍象贤为御史时,刚直不阿,屡建功勋。但却被逆臣中伤,落得个“功大赏薄",一度罢官的下场。隆庆二年(1568),鲍象贤死后直至万历十一年(1583)才享受国葬。鲍献书和他的侄子,对这一段恩怨不便明说,借树亭以纪念古人而褒扬先祖鲍象贤,也在情理之中。这或许就是建骢步亭的真正本意。骢步亭为单檐攒尖方亭,翼角悬风铎,东西有门贯通牌坊群甬道,南北西边临溪。有石凳、飞来椅,亭之磉礅下有拱形水道引流注入溪涧,水声淙淙,赏心悦耳。亭内有四柱,上有攒枋承托天花,东西两门额“骢步亭"三字为清名书法家邓石如手笔。
亭历代以来,屡圮屡修,旧制未尽复原。
                               遐迩闻名的“保艾堂"
从前歙县有一句民谚:“唐模、棠樾,饿死情愿!"意思是说,‘这两个村庄,街道宽敞,房屋齐整,环境优美。特别是棠樾大屋多,住房宽绰舒适,即使没饭吃,也还是心里舒畅的! 棠樾民居大屋中要数“保艾堂”这幢最有代表性。主人是清末两淮盐务总商鲍志道和儿子漱芳,大屋共有l 08间、36个天井,按易经八卦方位,避凶就吉,组合而成。先入院墙大门,内有门厅及廊屋一列,再人为正式大门,门上有砖雕门罩,再人为保艾堂主厅外之廊屋,厅大门位于东侧;西侧有一条串通大屋前后(南北方向)的大巷。北通花园,巷弄将大屋分成东西两边。人走在巷内,可以听到嗡嗡悦耳的脚步声,东边屋内有白果厅(保艾堂之正厅)楠木厅(正厅右之花厅,有“安且吉兮”匾额)红木厅(花厅后之倒厅,早年毁于火)三厅。这三厅为全屋构造装修之重点,宏丽轩敞,陈设精致;东边屋内有“安素轩”书斋,著名的《安素轩》法帖即藏于此。安素轩匾额三字,为鲍志道裔孙嵇庵所书。
保艾堂大屋设计建造精严,一般上廊有二层楼房,下廊则是平屋。每进房屋,均有高大封火墙,即便发生火警,也只能焚去一进,地面铺设也非常讲究:一层石灰,一层细砂,一层酒坛(口朝下复盖排列在底层,上面再加一层沙),最后才铺上地墁砖。有人作过试验,即使挑一担水,倒在地墁砖上,很快便会被吸干。遇到梅雨季节,也从来不吐潮,干燥爽朗,四季如一。全屋安装的檐沟,落水管,均选用优质碘铜锡铸成。门栓、门环,悉皆用铜。当年东首最后一进作大灶房,灶房后门一排八间是仓库,墙内上下左右均置有防鼠铁丝网。据说大屋全部木材都是从四川运来,建筑工人都是扬州请来的能工巧匠。
保艾堂建于清•嘉庆初年(约1 80 1年左右),其时,鲍氏众多族人包括大屋主人等均远贾扬州,房屋建成后,只有少数看家人居住。传说房主鲍漱芳的先辈,多有未满五十而天寿者,因据《礼记》云:“五十日艾”,故将该宅取名为“保艾堂”。又“保艾”一词出《涛经•小雅•南有台》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保艾,安养的意思,也包含了上述所取堂名的寓意。
保艾堂在抗战期间,曾辟作南京锺英中学的课堂、宿舍(该校当时避乱来歙),后来又被国民党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唐式遵、上官云相、陶广等用作司令部办公用房。
人称歙县有“三绝"(牌坊、祠堂、民居),棠樾村由鲍氏数十代惨淡经营,构成一个完美的村落体系,可以说“三绝"兼而有之,尤以大屋比连闻名遐迩。 (据鲍训丰原稿改写) 
                               鲍漱芳刻《安素轩法帖》
鲍漱芳(1 763——l 8077),字惜分,亦作席芬、两淮盐务总商鲍志道的长子。幼随父扬州经理盐务,浸浸有名声,后为盐运使司。对他的生平,清末翰林、乡贤许承尧《歙事闲谈》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述:“鲍漱芳,少多能,长而练达,有深识,随尊甫肯园公(志道号)盐禺夹于扬,动操胜算,业日隆起,肯园轻财好义,先生佐之,累巨万无所吝,盛德美举,盖不胜书。己未冬(嘉庆四年1 799),曳乡俗布底鞋见访,笑日:“吾足不耐靴。”鲍漱芳为人温存俭朴,儒雅好学,富于文采。他家中有一世袭的古书斋——“安素轩”,珍藏历代文物极为宏富,其中有希世的唐宋元明各大家法书墨迹与宋拓墨本数十件,弥足珍贵。鲍漱芳平日酷爱书画,毕生搜访,摩挲研玩。手自鉴定评判,择其精者,汇为《安素轩法帖》。40并于嘉庆已未年(1 799),延请扬州著名篆刻家党锡龄(字梦涛),精心钩摹上石镌刻。讵料在开镌后的第九个秋天(嘉庆丁卯l 807),鲍漱芳竟以壮盛之年,一病不起。病危之际,他谆谆嘱咐两个儿子继续完成他的夙志。长子冶亭(即鲍均)次子约亭二人不堕父训,专心致志垂二十余年。嗣后鲍均又殁,次子约亭独继其业,一直至道光九年(1 829)夏,才大功告成。《安素轩法帖》先后经两代人之手,费时三十年,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和毅力,在我国书法史上是少有的。
《安素轩法帖》是晚清一部内容丰富、镌刻精良的丛帖。原刻石计唐八册、宋二十二册、元二十四册、明八册,计十二卷。共收集唐——明名家法书五十余件。其中有钟绍京小楷《郁单越经》、《七宝转轮王经》,唐人小楷《妙法莲华经》,唐人临《兰亭序》,李北海楷书《诸葛孔明出师表》、《和上碑》,唐人小楷《心经》,苏东坡行书五言诗行书《书札》、黄山谷行书五言诗行书《书札》,米芾小楷《千字文》、行书《王涣之诗》、行书《朱乐圃墓志铭》、小楷《宋宗宝崇国公墓志铭》,宋徽宗临《兰亭序》,宋高宗临《兰亭序》,岳飞行书《奏礼》、草书《奏稿》,文天祥楷书《陈情表》、《行状》,吕微仲行书《书札》,陈简斋行书《诗卷》,赵子昂行书《洛神赋》、楷书《陈情表》、小楷《四十二章经》、行书《芳草怨》、真草书《千字文》、行书《急就章》、行书《试问水归何处天》、临《兰亭序》、行书《兰亭序题跋》、行书《赤壁赋》,柯敬仲小楷《上京宫词》,虞集行楷书《汉枚叔七发》,虞和小楷《春秋》,蒋晖行书竺,张雨行书诗,释中峰小楷《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释惠鉴行书涛,释云室海行书诗,释蒲庵来复行书诗,释德祥行书涛,文征明小楷《道德经》、行书《千字文》,祝允明小楷《四十章经》,董其昌行草书《唐诗》、行书《雪赋》、行书《左太冲咏史诗》、楷书《仿颜鲁公帖》、小楷《妙法莲华经》等。
《安素轩法帖》收集历代名家小楷,既富且精,可以说是集小楷之大成。《郁单越经》、《七宝转轮王经》是唐人小楷精品。鲍漱芳生前在获得《七宝转轮王经》后,非常高兴,评论道:“运笔瘦硬,以硬黄纸制之,风格气韵较《郁单越经》真出一手,爱不忍释。幸笔墨之缘,益叹离合之数也……,笔气远胜虞、褚。神物聚萃,千古为难,鉴古者当别有神会焉!"当时的书家名士对该帖也有精辟的论述:王芑孙跋《郁单越经》说:“今睹鲍氏所藏是经,硬黄纸坚致,墨润入纸髓,而行笔正与《灵飞》法流相接,自是铭心绝品。"程瑶田跋文说:“其书坚挺瘦劲,类褚河南。……此经虽不著书人,亦无年号,然仰遇《转轮》,俯侔《灵飞》,洵为唐人法书杰制。”韩逢禧跋《七宝转轮王经》说:“此为唐相钟绍京手迹,书法悉宗右军《乐毅论》,兼有欧虞褚体,正见其集大成也。纸为硬黄,烂漫七千余言,神彩哗然,真世之罕物!"
《安素轩法帖》刻石,传有二套,一藏棠樾鲍漱芳保艾堂安素轩书屋,一藏扬州。棠樾本里存石已零落散失,扬州所藏,经鲍氏二十九世孙鲍娄先(画家、民主人士,见《中国美术家辞典》)累年搜集保护珍藏,生前将一套完整的原刻碑石,捐献给扬州市博物馆。
l 98 1年鲍训初、鲍训经姐弟二人(均鲍漱芳后人)又将家中秘藏的《安素轩法帖》部分早期拓本,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受到政府和文化界的重视,使这部著称海内,并是清代徽州人集刻的唯一的名帖,不致湮没,从而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邓石如与鲍氏的翰墨缘
邓石如是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他的成名除了家学渊源、天生秉赋和个人勤奋外,还与他一生不平凡的机遇分不开,这应该作为重要章节写入他的传记。
在他成名前,大约是乾隆四十六年(1 78 1)左右,他辞别了扶植他的恩人——宣城梅钺,简装南下,来到古城歙县,在离城不远的岩寺镇,他又幸运地结识了经学家程瑶田、编修张惠言、状元金榜,得到他们的赏识与帮助。后来金榜又举荐他去谒见丞相曹文埴,声望日渐隆起。
据《歙县志》载:邓石如于歙鬻书期间,又访游了棠樾鲍氏,其时鲍氏官商门第正值亨通鼎盛之际,两淮盐务总商鲍志道,投资亿万,鸠集百工,在故里建祠堂、修社庙、竖牌坊、复古迹……大兴义举。同时敦请天下名士为堂庙祠社撰记、书联、题匾、镌额。邓石如虽属布衣出身,但得到金榜状元、曹文埴丞相的器重,书名日噪,号为“国朝第一",今不请自来,焉能错过。鲍氏遂款待美酒佳肴,将邓石如供养起来。邓感激鲍氏的知遇,晨夕临池,笔酣墨畅,有求必应。当时他为鲍氏宗祠书写了抱柱楹联一副:“慈孝奕世无双里,衮绣清朝第一乡"(隶书),此后又陆续写了“龙山"、“世孝祠"、“骢步亭"(均隶书)、“文会”(篆)四块匾额(现存二块)。最可贵也是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为鲍氏书写的位于宗祠享堂正中的I 4块刻漆大屏门隶书《鲍氏五伦述》。全文共计544字,每字约l 5x 1 5公分,漆刻屏门现藏歙县博物馆。
历代皇朝君主以“孝”治天下,鲍氏素以慈孝事留芳青史,所以更注重世泽家风的承传、廿二世孙鲍逢仁着意撰写《鲍氏五伦述》,标榜历代鲍氏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方面的范例,希冀“启后人之则效,所当交相砥砺,嗣家声以绵世泽。"邓石如也是孝子,远游归,必先礼拜先人墓而后入室;新谷佳果,不荐不食。对于书写展示在庙堂正中这篇弘文巨制,激动不已,感情上引起强烈的共鸣。他极其聚精会神,驾驭椽笔,排傲纵横,抑扬顿挫,一气呵成。书写这样的擘窠大字,而篇幅又如此之广,在他一生中是罕见的。 《鲍氏五伦述》隶书参合篆意,笔法雄健,刚柔相济,间架紧密结实,内敛外拓,纵横恣肆,通篇布局,气势磅礴,苍古沉雄,蔚然叹为壮观!书成之日,徽邑人士为之震惊,好事者争相观摩,纷纷罗致漆刻墨本。清末民初雄村汪慕云老人在棠樾鲍劲青处,曾见墨本散出。城中方啸琴先生所得甚多。汪慕云老人曾集30余字,不久又复失去。后又在方文隽(啸琴)家索得数字,拼成“将交代矣”四字横披一幅。现仍藏嗣孙汪孝文寓所。又据毕德修老人《云烟过眼录》记载:“邓书《鲍氏五伦述》隶书墨迹,曾藏邑城方文隽啸琴处,全文五百余字。传后为日人赚去,惜存亡未卜。”现已发现汪氏据原书墨迹之双钩本,摹写极精,优于漆刻传拓。
《鲍氏五伦述》书后,邓氏未署名,文后所题乾隆三十三年,当为鲍逢仁撰文时年月。考邓氏书时约于乾隆五十年左右——邓氏40岁前后(1 78 l——l 785)
                                罗卓英题诗慈孝里
1938年,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总司令部,曾驻守棠樾村。当时,受中国共产党派遣,由女作家胡兰畦率领的战地服务团,到十九集团军总部工作,也驻点在这里。她们经常到附近村庄去宣传抗日,因此这一带抗敌救国气氛十分高涨。
抗战期间,罗卓英是作为第一个国民党集团军总司令来到棠樾村的。以后接踵而来的,还有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副总司令陶广,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等。罗卓英一进村,就被这里宏大雅丽而齐整的建筑群所吸引。他首先拜会了鲍氏族长和地方耆旧缙绅,翻阅了鲍氏的宗谱家乘,了解了明清时期这个氏族的历史和现状,徜徉在古木参天,浓荫匝地的牌坊群中,心潮起伏,欣然命笔,作诗二首,有序曰:
驻军歙县,承鲍君及人出其先世谱传图像,里称慈孝,堂号宣忠。数百年来,门风醇正,明代尚书鲍思庵,能兵善政,直声尤著。初服官时,有“仕不择官,官不择地”之言,隐具名臣襟度。因为二诗,以张潜德云。
我来棠樾里,乔木动深思。
报国存忠义,传家守孝慈。
天和含旧泽,干固发明时。
此意谁能识?躬行道在兹。

仰止思庵子①,驰驱报国情。
直声缘正气,富略故能兵。
政耻择官位,功高无智名。
平戎今日事,我亦一书生。

罗卓英的军队纪律严明,军民关系比较好,尤以整治地方村容做得很突出。那时棠樾村前、后街、巷弄平铺的石板地上,无一根杂草,地下沟渠畅通,下再大的雨也不积水,往来行人啧啧称赞。驻军还在村四周种了不少树木。对牌坊群两旁和水口四围古梅、苍松、紫荆、刺槐等花木,更加悉心保护,严禁部下砍伐损伤。在维护古建筑文物方面,也做得很好,他们没有破坏祠堂庙社与民宅大屋,对一些危漏殆倾的房舍还进行了部分维修。由于国共合作的英明决策广泛实施,战地服务团等宣传队伍的积极工作,这里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记得当时鲍及人也有步原韵和诗二首,呈送罗卓英,对当时的形势备加颂扬,附录于后:
粲戟临桑梓,威行有九思②。
四方歌德政,万姓感仁慈。
倭寇横行日,军民合作时。
指挥操妙算,胜利属今兹。

国难非常重,同怀抗战情。
募捐推志士,训练集征兵。
景仰钢军③健,威宣细柳④名。
有为都若是,不佞愧虚生!

① 庵鲍象贤号,明嘉靖进士,累官御史、兵部侍郎,按察使等,卒赠工部尚书。
② ②九思 《论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③ ③钢军 罗卓英的部队,臂章有“钢”字符号。
④ ④细柳 地名,汉文帝时,周亚夫屯兵处,文帝劳军至细柳营,见军容威壮,赞之,后以细柳营喻军营壮观。 
                                袁枚致鲍志道书
鲍志道(号肯园),一生轻财好义,他虽成大商人,但仍和从前一样,好读书,作文章,喜欢与文人交朋友。从诗人袁枚给他的一封信中,可以看二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信中谈及鲍志道资助袁枚刻书和赈济袁枚为妹妹治丧一事。信开头便说:“老长兄关切之情,不但老人刻书之费,有所取资,而亡妹一家之寡妇孤儿,俱免于沟壑……”袁枚心中感激,溢于言表,声泪俱下。信中提到的亡妹是三妹素文,聪颖善诗。袁枚与她手足情至深。三妹因不幸婚姻,郁结成疾,死时只40岁,留下一孤女,境遇很惨。袁枚写了许多诗文,吟咏此事,长歌当哭。如《送三妹于归如皋》:“一日尊前分手足,十年门内失诗人。同骑竹马怜卿小,略赠荆钗笑我贫。”《归家即事》中有:“三妹抱瑶瑟,悔嫁东家王。"之句。袁枚的《祭妹文》,悲悼亲人长逝,字字血泪,真情感人,是海内风诵的名篇。《祭妹文》中说:“汝之诗,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可与信中“亡妹诗篇,当即于席间面致之。看作何言说,还当走告,以便大君子终始成全之也!"一段文字相印证。袁枚得赞助刻书之款后,将他的三妹《素文女子遗稿》刻入《随园诗集》,又将《女弟素文传》列入《小仓山房文集》七卷中,心中非常快慰,称鲍志道的允诺是“仁人之言,其利甚溥,铭感之忱,非言所罄!”
袁枚23岁中进士,有“才子"、“奇才”之称,是清代诗坛“性灵派"主将。袁枚30岁而休官,清廉自守,以诗盛名当时,他的书法朴实老拙,刚劲凝炼、简书一通,风韵酷似其人。
 


分享按钮>>...分金亭新说..
>>...家近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