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苑》第一期 浙江绍兴鲍氏

    中华鲍氏网 2010年12月24日 鲍亦骧


                                                             浙江绍兴鲍氏
                                                                    口鲍亦骧
    鲍氏宗族的迁徙和兴衰与我国历朝历代盐业政策的变革是密不可分的。清乾隆卅七年自歙县新馆鲍曾尚(字尚志)公兄弟来浙江绍兴“学贾业鹾”“遂卜居焉”。尚志公就为我鲍氏迁绍始祖。
    歙新馆鲍氏到浙东会稽(今绍兴)经营盐业至少起自明代。新馆鲍氏第九代起正(讳元贞)公于清初顺治年间,就在绍兴经营盐业,著存堂宗谱中提到他的事绩大意是:明末清初战乱频仍,会稽众多盐商不敢再购盐或另觅它途,而起正公却正确判断形势大量购进盐票而致巨富。到了清雍正年间我绍兴鲍氏始祖即起正公的曾孙曾尚(尚志)公和曾可(惠远)公兄弟因家道中落,才於乾隆卅七年(1772)投奔在会稽经营盐业的亲友处学生意。他们落户处在绍兴东北离城卅余里处的高车头村,那里原是钱塘江口滩涂盐碱地,自古就有很多晒盐的盐池,盐工就是季节农民工。晒后的结晶盐还需经烧制,在紧靠江边的镇塘殿(现海塘村)“稽东制盐所”用老树根烧制去除杂质后,方为食用的粗盐(现用於腌菜),再制精盐。粗盐装麻袋后用船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金华江、兰溪江运至集散地江山和兰溪等处。
    尚志公之所以落户定居在这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之地其后三代亦住在此及附近,我以为是为了创业所需。这警示我等后代:创业维艰,财富要靠诚实劳动点滴积聚。尚志公在高车头村东建了第一个住处一老台门。为不忘江程两位太夫人的养育之恩尚志公昆季分别在安徽和绍兴向朝廷为她俩请封获准,由当时安徽某巡抚书写“彤管双辉”四个大字匾额分别悬挂於新馆故宅(已毁)和绍兴祠堂,后者至今保存完好。尚志公生子立渭(熊占)公和立润(凤占)公。风占公为不忘祖德出资在高车头村西侧兴建规模宏大的鲍氏宗祠供奉祖宗牌位,按时祭祀,并兴办学塾。 熊占公后代“男丁式微”,而凤占公之后却人丁兴旺,生有志荣(桐英)、志楷(炳南)、 志梧(慕清)三公。由於人口增多於是先后兴建了大台门和小台门(新台门)自此纵贯高车头村小河以北的鲍氏祖屋联成一片,至今虽已阵旧但还保持原样。1997年我随堂侄世绪曾寻访故里。炳南公本无后,由桐英公之子存曜(郎山)公和慕清公之子存晓(寅初)公过继为嗣子。炳南公和慕清公昆季感情甚笃,经营盐业有方。炳南公长期坐镇浙西江山县青湖镇盐栈,那里是要冲,向南至浙南遂昌、丽水、缙云等地向西到常山、衢州、江西玉山、上饶、闽北铅山等地,向北至浙西兰溪、建德、淳安、浙北安吉、长兴、湖州、苏南溧阳和皖南屯溪、歙县等地。江山成了浙盐集散地,直到抗战前夕我绍兴鲍氏在那里盐业分销处达二十余处。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卅年代是我绍兴鲍氏盐业最发达时期。炳南公不仅是个极优秀的商业经营管理者,且善歧黄之术并毕生悬壶济世,在老一辈族人中至今还在传诵,他在汪山免费为贫苦农民治病开刀治疮疖顽疾还提供食宿休养之便,他秉承祖训“乐善好施”并身体力行,实为我后辈楷模。慕清公除长予寅初公外尚有七子依次为存昌(穆庵),存经(遗唐),存良(含章),存贤(勖斋),存旦(月评),存时(阶平);存春(熙台)公均学有所成,善书法丹青。其中遗唐公曾与寅初公在杭州游学数年,勖斋公在乡试中举后曾两度进京京试未及第入翰林院散馆,后外放贵州贵定县县令。清朝咸丰年间(19世纪50年代),因兄弟们先后成家人口大增,绍兴鲍氏高车头村祖居已不敷应用,才各自分家搬迁。除穆庵公、含章公、勖斋公三房留住高车头大台门外,寅初公迁至高车头东北三里的直乐施村(现马山镇直乐泗村)。遗唐公搬迁绍城西南前观巷与明代著名文人徐渭(文长)故居为邻,熙台公因英年早逝由遗唐公之子诚陆(养田)公继承迁至城中八字桥,月评公和阶平公迁城内作揖坊。就这样,绍兴鲍氏第四代离开乡下而搬迁至绍城。绍城乃人文荟萃之地,鲍氏族人便於与众多文人墨客交住,有利于接触新思想。
    从此,绍兴鲍氏在新的基础上,分别繁衍发展,历久不衰,成为整个鲍氏宗族的一脉。

附一:绍兴直乐施鲍氏族支
    绍兴直乐施鲍氏是绍兴鲍氏的一个支系。它的宅基在绍兴鲍氏始祖尚志公自安徽迁绍定居的高车头东北三里处韵宣乐施村(现马山镇直乐泗村),宅旁有小河可以直通钱塘江,盐运极为便利。据称,该宅原为晚清外交家施肇基的家产,施去京为官后,典租给鲍氏,为期50年。直乐施鲍氏支系的始祖为寅初(存晓)公。直乐施鲍氏宅第座北朝南,前临河建有埠头(小码头),船可靠岸,交通方便。门厅两侧东西各三间,为稽东制盐所董事会办公处。大厅异常宽敞高大,房项悬挂一黄绸包裹,是皇帝赐予寅初公的文书。这里还是大型祭祀团拜和举行婚丧喜事的埸所。其后是很大的院落,正房共七楼七底,东西两边各三楼三底和厢房,正中楼下客厅,楼上为书斋兼家塾,是孩子们读书和活动的埸所,延聘有经验的教席进行启蒙教育。
    寅初公生有四子二女,长子洁卿公,会稽贡生,受父亲熏陶自幼习字,十余岁就写得一手端正楷书,曾为绍城至大寺书写匾额,后从事盐业。洁卿公的独子德福(荫余又名彬)公生於清光绪元年(1875年)卒於1956年,是晚清秀才,自幼受祖父和父亲的教诲精读四书。苦练书法,长大后以书法扬名於会稽,求墨者众多,40年代绍城谦豫酱园和沈通美酱园等招牌均出自他手。荫余公擅写行草与篆书,多达千余幅,都在寺庙亭台楼阁中,可惜大都已毁,幸保存有曹娥庙内一副楹联和位於绍兴著名风景区吼山内一巨大的摩崖石刻“云石”二字,已成吼山标志性景点。
    寅初公幼子幼寅公是乃父54岁时所生,年长得子倍受爱怜。幼寅公自幼聪慧,国学生兵马司副指挥,后改任江西九江候补知县,花翎同知衔江西法政毕业员。幼寅公子德成(韶九)公生於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卒於1955年,幼性聪慧,精於数学,由其舅父一我国初等数学教育奠基人商务印书馆高级编辑骆师曾公携至上海入青年会中学,后入震旦大学数学系,继之入圣约翰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为上海钱业公学(现新中中学)所延聘,终生从事中学教育。如今直乐施支系德字辈和亦字辈大都已故世,世字辈古稀之年者也不在少数。后裔中在抗战至解放前后大都搬迁至绍城、杭州、上海。可告慰寅初公和先辈们的是后裔都秉承祖训自立自强,事业有成。在海外工作生活的有二十余人,他们多次回故乡,情系故土。(鲍亦骧)


附二:绍兴八字桥鲍氏族支
    古越绍兴有一座宋代名桥~八字桥,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八字桥,以东西两桥相对而呈斜状,形似八字,单洞土头式,每门直置石柱九根,柱高四米,上面是石梁,长四米八五,外侧用石二层,略作月梁形,桥上制荷花串栏柱,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桥建於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距今已达七百多年历史。桥跨在南北流径的一条主河之上,主河两侧原有两条小河,各从东西流入,一条八字桥直街自西向东低于桥堍。按陈宋之题武衍寓居清湖诗云:“二水合流当户过,一山分彩八楼来”,即此桥之环境描绘也。因此水之流入直街的各家各户,使各家每天洗菜、淘米、洗衣无虞,有时,水阶前还会遇到一些小鱼小虾,用两手可拦得,岂不乐哉!
    八字桥直街以整块青石铺成,直街七号就是八字桥老鲍家。鲍家前面是陈家,撑大船的毛头脑,天主教堂和王家;鲍家的后面是老张家,布厂及新鲍家。这一排所谓大家,并非有钱有势,大都是外面敲铜锣,里面吃咸菜露的殷实之家,但逢红白之事,各有往来,且互通婚嫁,直到新鲍家过去严家孙家,都是如此,这些人家,在太平之时,当然相安无事。
    鲍家,原是安徽歙县人,自乾隆三十九年自徽州新馆迁绍兴高车头,但我只知道我们的祠堂就在高车头,据说天下鲍氏都是一家。在兵荒马乱的时候,鲍氏上代是挑着盐担子从徽州到绍兴的,其后分居“窦姜”,“高车头”,“直乐施”等,尚志(曾尚)公,风占(立润)公,慕清(总梧)公都是我们的祖先。到了我的曾祖父熙台(存春)公买下八字桥直街七号孟姓老屋,才有八字桥鲍氏一支。而我的曾祖父熙台公无嗣,由他的三哥,前观巷鲍氏始祖遗唐(存经)公之子养田(诚陆)公入继,自为我的祖父。因此八字桥鲍与前观巷鲍关系密切,不但红白之事互有往来,而且逢年过节及各项祭祀都过往密切。我最熟悉的前观巷鲍家中有乡谷伯、冠臣伯,颀荪哥,(即咬脐哥),宜缘哥、景三哥,五廔哥,还有与我年龄相近的世本,世远和世禄等。
    八字桥直街7号鲍家是孟家的老屋,台门六扇,均用钉矢钉入,所谓钉鞋齿台门;一根石门槛,三步石台防,左右二边都是磨光地坪镶成。左邻是陈家,右邻是张家,门匾上写着“翰林第”三字,说明祖上是翰林学士,大厅上挂的是尚义堂,说明祖上的兄弟中做哥哥的“二度让产”给弟弟的故事,我先祖父养田公,他临终时我仅六岁,他有妻妾六人,但我只见过谢婆婆与胡婆婆。老屋从大门开始进大厅,右为花厅前书房和帐房,花厅上有藏书楼和走马楼,过花厅为西厅,直到长生弄和各房厨房。大厅后的正屋,为三房、四房和七房、九房,后面谢婆婆住“洋房”,正屋后即为后园,除鸡舍草房谷舍外就是一个大圆。前面一条河是从八字桥流入,后面一条河是从“广宁桥”流入。先祖父养田公有九子五女,长子薏忱公,次子葵忱公,三子予忱公,四子载忱公,五子莪忱公,六子浩忱公,七子采忱公,八子眷忱公,九子康忱公,均系迁绍第五世德字辈。养田公的三女一适罗氏,一适何氏,一适谢氏,谢婆婆所出二女均适、垫马氏,因老屋不能适应,先祖购入新屋,各进分居大、二、五、六、八房及胡婆婆,新屋右邻为严府,是二伯父岳家.
    我今年已七十七岁了,八字桥鲍氏子孙不但德字辈己都故世,连亦字辈亦所剩无几了。过去尚志公的墓在“锁沿”,路较远,需用汽轮拖船清晨出发到下午四时才到。前观巷乡谷伯、冠臣伯和颀荪哥、宜缘哥都按时到八字桥来搭船一齐去上坟。至于慕清公.遗唐公、熙台公、养田公墓分别在石祁、木栅等地,前观巷鲍家的二位伯伯和兄弟当然也都去的。每年年末廿五夜,我们把每位祖先的神像挂在厅前堂前;每岁上像与落像之日,前观巷鲍家的亲人也都必到。(鲍亦俭)△


附三:绍兴前观巷鲍氏族支
    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鲍存经(遗唐)携眷从绍兴县城北部的高车头村老宅迁入绍兴城内前观巷新居,“前观巷鲍氏”这一族支于焉起始。
    追溯源流,遗唐公为鲍氏迁绍始祖尚志公的曾孙(第四代孙)。再往上推算,遗唐公应为敬叔后鲍氏第八十四世孙,直接根系在安徽徽州。前观巷是绍兴城内西首一条东西向的街巷,巷畔有小河,河水与街巷平行流淌。巷的最西端为前观巷鲍氏宅院,包括前观巷l号和2号这两座相连通的大宅院,占地面积约14亩。大门匾额为“翰林第”,遗唐公的长兄寅初(存晓)公于清同治七年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故题此第名;堂名“尚义堂”。宅内大厅仪门门楣有“青藤旧邻”砖刻,盖隔邻前观巷3号原系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文长)的“青藤书屋”所在地。鲍氏子弟在这里繁衍生息,历时七十余载。(解放后整座宅院卖给粮食局,成员随着工作需要散布全国各地。)若延算至今天,已有整整120年,自遗唐公以来已延续七代,目前前观巷这一族支的子弟有130余人,已延续到“荣”字辈,正好是始祖敬叔公往下的第九十世孙。
    120年来鲍氏前观巷族支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前期从19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30年代,经营盐务家族发展蒸蒸日上。迁绍始祖尚志公初涉盐务,以后几代都世袭经营,到本世纪20一30年代前观巷鲍氏的盐务事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德字辈的芗谷公主持家族工作,对外从事浙东引盐公廒、苏五属引盐公廒和上海公茂引盐公廒等盐商同业公会的领导工作,并委派子侄辈直接投身浙东、浙西和江苏等各地盐栈的经营管理,成为浙东著名盐商,也是绍兴颇具声望的一户绅商人家。
    遗唐公继承儒商的家风,十分重视对子孙的教育,根据“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的古训,在前观巷大宅院内建造“万卷楼”,作为藏书和对子孙教授学业的场所,提倡“读书明理,期于体立而用行。”后来芗谷公也极为关注对后辈的教育,对万卷楼修缮充实,延聘塾师,自已亲自执教,关注后辈诵读修身成长,香门第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中期,30——40年代,家境起了变化,先是受到国民党四大家族的并吞,接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原有盐务全部停顿,前观巷鲍氏的主要生计来源中断,经济状况日下。为了应变,采取各房经济分列的措施,促进各自谋生的积极性,避免守残抱缺,坐吃山空引发内部重重矛盾斗争。这时芗谷公已年老,积极引导和支持成年子侄踏进银钱业,分别在绍兴农工银行、浙江建业银行、杭州聚盛钱庄、介康钱庄、绍兴同济泰钱庄内任职。
    这阶段尽管家境状况不如以前,但重视子女教育的情况不变,大部分世字辈的子弟和部分亦字辈年幼成员总共近40人,全都上学校读书,一部份人进了大学。
    后期:从40年代后期至今。40年代后期人民革命运动的浪潮汹涌澎湃,前观巷鲍氏家族面临着新的转折和新的考验。而年青一代如何成长,走什么路,决定着这个家族的未来和命运。早在1947年早春,这座深巷大宅内的年青人,受到在上海、南京念大学的世字辈大哥哥、大姐姐的启发、帮助和影响,自发地在万卷楼下办起一个《联合图书馆》,万卷楼下生活着的年青人从进步书刊中吸取养料,开阔眼界,接受了新思想。特别是1948年暑期,在上海和南京由于参加学生运动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威胁与迫害的几个兄弟回到绍兴,以联合图书馆的名义,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举办时事讲座,讲述解放战争的进展,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国际形势;召开有关青年人生观的漫谈会,读书心得体会的座谈会;教唱革命进步歌曲,学跳秧歌舞;组织去郊外游览,增进友谊;举行文艺晚会……。这一系列活动不但吸引着家族内成员广泛参加,而且联系和团结了绍兴各中学一批青年学生,如1948年8月举办的一次“火炬晚会”,到会人数达100多人。大院内充满了年青人活跃向上的歌声。
    联合图书馆成立不到两年,它却似一朵闪亮发光的火花,传播着革命精神和进步思想,火种在青年人的心头燃烧,也成为前观巷鲍氏这个封建家族新生的契机,促使这个家族的年青一代整体走向进步,先后投身革命。有一部分年青人在全国解放前就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组织,有的解放前夕就投笔从戎,奔向皖南解放区参加新四军;有一批年青学子刚一解放就立即参军,目前家族成员中享受离休干部待遇的有13人。解放后前观巷鲍氏家族的年青一代迅速成长,分别投身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有首批参加北大荒开垦,有深入大西南三线投身经济建设,有从事深山资源勘测,有搞海洋航运,有在政权建设、文艺宣传、文化教育、,建筑、农艺、财经等各条战线辛勤工作,默默地建功立业。有lO余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有的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也有出国深造、考察或讲学的……。
    这是一个全新的家族。家族成员虽散居祖国各地,但彼此之间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1992年和1997年的金秋,先后举行两次家族大聚会;而作为亲情交融的载体和纽带的前观巷鲍氏亲族刊物一《万卷楼通讯》在1995年秋天创刊以来,更增进了凝聚力。该通讯每年出版两期,每期6——8万字,已刊出九期,目前每期印量约150份。
    万卷楼的子弟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团结,互相关心,互相促进,在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的宏伟事业中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鲍世远)△


分享按钮>>项氏当代名人之项老赛
>>《鲍氏文苑》第一期 《鲍氏家谱》版本目录